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髁突骨折病例,总结根据骨折不同特点所采取治疗方法的治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临床疗效。结果:120例髁突骨折病例保守治疗治愈率为78.9%;手术治疗治愈率为85.4%,儿童组治愈率为71.4%,青少年及成年组治愈率为85.8%,总体治愈率为83.3%。相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髁突骨折部位、特点及患者年龄等适应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又各有优缺点,应综合考虑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髁状突是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 ,其骨折发生率约占下颌骨骨折的 30 % [1 ] 。本文对我科自 1995年以来诊治的 2 8例髁状突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并对髁状突骨折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以供临床工作参考。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 1995~ 1998年 10月治疗的髁状突骨折患者 2 8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4例 ,年龄 10~ 4 2岁 ,单侧 2 0例 ,双侧 8例 ,合并其他部位骨折 2 1例。1 2 伤后至治疗时间 :1周以内 15例 ,2周以内 10例 ,3周以内 2例 ,3周以上 1例。1 3 临床症状 :所有患者均有牙合关系紊乱。其中 ,中度以上张口受限 2 3例 ,前… 相似文献
3.
髁突骨折在口腔颌面外伤中并不少见 ,据不同资料表明约占下颌骨骨折的 1 0 %~ 3 6% ,髁突由于其解剖位置较深 ,局部软组织肿胀明显及牙合关系紊乱等较易漏诊 ,部分患者由于并发严重的全身损伤及颅脑损伤 ,为挽救生命而延误了髁突骨折的最佳治疗时间 ,增加了治疗难度。髁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 ,各有适应症及优缺点 ,本文就 1 984年— 1 995年间收治的髁突骨折患者 45例对其诊断及各种治疗方法进行讨论。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男 3 3例 ,女 1 2例。年龄 :1 0岁以下者 2例 ,1 1岁~ 2 0岁者 1 2例 ,2 1岁~ 3 0岁者 1 5例 ,3 1岁~ 40岁… 相似文献
4.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了凳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下颌骨颗状突骨折4例,其中33例采用保守治疗,9例手术治疗,随访1-3a。结果:治疗后开口度、开口型均正常,下颌骨侧方及前伸运动不受限,2例保守治疗者发生短暂性颞颌关节疼痛。结论:颗状突骨折无明显移位者应保守治疗,成人髁从突骨折严重移位或位位者采用切开复位固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髁突是下颌骨的薄弱部位,因此髁突骨折是常见的下颌骨骨折,约占所有下颌骨骨折的26%~57%,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一直是争论的焦点[1].如果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使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因此对髁突骨折的治疗应慎重.现将我院口腔科1999~2004年收治的髁突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7.
下颌骨髁突骨折常规X光片常难以明确诊断,近年来随着CT及三维CT的应用,确诊率明显提高,因而倍受关注。我院自2004年至今收治下颌骨骨折200例,通过X光、CT或三维CT确诊髁突骨折5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下颌骨髁状突由于解剖结构薄弱,受重力打击时易发生髁状突骨折,采用何种方法治疗历来存在着争议。本文对近年来我科收治的11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病人11例(18侧),男8例13侧,女3例5侧;年龄4~72岁,平均43岁。单侧髁 相似文献
9.
下颌骨髁突骨折常规X光片常难以明确诊断,近年来随着CT及三维CT的应用,确诊率明显提高,因而倍受关注.我院自2004年至今收治下颌骨骨折200例,通过X光、CT或三维CT确诊髁突骨折5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髁突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三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早期行张口训练以恢复咀嚼功能;35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行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目定术,术后颌间牵引固定三天。均追踪观察6月~2年。结果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的咬合关系,不影响咀嚼功能,达到下颌骨对称性外形以及下颌骨在三维空间平面的良好运动,张口度基本正常。结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髁突骨折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颌下切口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治疗髁突高位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6例(19侧)下颌骨髁突高位骨折患者采用颌下切口下颌骨升支后缘垂直截骨,取出升支后缘骨块,将骨折的髁突游离后取出,体外直视下将骨折片与升支后缘骨块复位固定后再回植,行颞下颌关节重建。结果 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检查开口度为30~48 mm,平均为34.9 mm。16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良好,无关节疼痛症状。部分病人有轻度的开口偏斜,均〈3 mm,有关节弹响1例。结论颌下切口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治疗髁突高位骨折有操作简便、复位准确、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生长分化因子-5(GDF-5)在大鼠颞下颌关节发育早期髁状突软骨中表达的时空变化特点,探讨GDF-5在髁状突软骨发育中的意义.方法建立大鼠胚胎(E)13、15、17、19、21 d的颞下颌关节发育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DF-5在颞下颌关节早期发育的不同时期髁状突软骨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DF-5在髁状突软骨的发育过程中具有时空特异性,GDF-5在E13 d的髁状突细胞凝聚区中开始表达,在E15 d的增殖层及成软骨细胞层表达较强,之后表达减弱;GOF-5在肥大细胞层表达由弱至强又减弱;GDF-5在髁状突软骨不同发育时间、不同分化阶段的表达水平不同.结论 GDF-5参与调控髁状突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单侧下颌骨缺损重建术后下颌骨形态及髁突位置变化,为下一步建立下颌骨定量分析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下颌骨缺损腓骨重建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锥形束CT检查,上颌骨定点匹配重叠后定量分析术前与术后下颌骨形态、髁突位置的变化。结果:单侧下颌骨缺损重建术后健侧下颌骨形态及髁突位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于骨缺损不累及髁突的患者,重建术后患侧下颌骨形态及髁突位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于骨缺损累及髁突的患者,重建术后患侧下颌骨的形态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髁突位置表现为向外向下移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单侧下颌骨缺损腓骨重建术可以健侧下颌骨作为匹配区域分析患侧下颌骨形态及位置变化。本研究结果可为建立下颌骨定量分析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下颌骨骨折治疗中加压内固定和非加压内固定的疗效差异,对两种固定形式的临床应用作出评价。方法:下颌骨骨折57例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加压内固定和非加压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研究两组病例术后愈合情况,功能恢复,X片检查结果等差异。结果:两组病例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共有7例术后有咬合干扰,调磨后恢复正常;2例术后感染;术后8周X片显示加压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改建基本完成,优于非加压内固定组。结论:加压内固定和非加压内固定都完全能达到AO关于内固定的要求,均是下颌骨骨折良好的固定方式,加压内固定技术要求高,但固定理想,骨折愈合更快,临床应用表明加压内固定的骨折愈合早期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应用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治疗下领骨骨折临床经验。方法:对应用小型接骨板行坚固内固定治疗的63例下领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治疗效果满意;咬[牙合]关系良好、面部对称;影像学复查骨折线对位良好。结论:小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辅以领间固定治疗下领骨骨折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8月一2014年8月在该院手术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共1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外侧改良切口解剖型钛板内固定为观察组共63例,靴型支具辅助经皮穿针撬拨固定为对照组共57例,回顾性研究两组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Bohler 角,Gissane角,Maryland评分等,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切开复位解剖钛板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为(59.3±9.6)min,骨折愈合时间(16.5±1.8)周, Bohler角(25.0±2.7)°,Gissane角(127.3±3.8)°,Maryland评分(54.5±3.7)分。靴型支具辅助经皮穿针撬拨固定组的手术时间为(44.6±6.3)min,骨折愈合时间(12.74±1.2)周, Bohler 角(22.2±3.6)°,Gissane 角(121.2±5.7)°,Maryland 评分(37.2±4.2)分。Maryland评分、优良率比较,切开复位解剖钛板内固定组优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跟骨外侧改良切口,解剖型钛板内固定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法治疗髁突骨折,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18例骨折采用耳屏前切口,10例选择自后下颌下切口,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28例患者,26例伤口一期愈合.2例延期愈合.张口度3月复查28 mm~30 mm,咬合关系良好.结论:微型夹板坚强内固定能精确复位,短期内可行使下颌功能,减轻了患者痛苦,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下颌骨髁突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以下颌骨髁突、颢下颌关节、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关节固定技术为关键词,利用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NKI数据库检索中英文文献,按标准筛选文献,进行文献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 1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1篇文献是随机对照研究,另外16篇为回顾性对照研究.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比较,术后最大张口度、最大前伸<牙合>距离、张口偏斜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错<牙合>、颞下颌关节疼痛和弹响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因为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较低,尽管Meta分析的一些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于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髁突骨折的评价不是结论性的,需要进行更多高质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介绍并分析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部骨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应用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部骨折10例,按AO分类33A型6例,33C1型2例。33C2型2例。结果:随访平均9月(6-12月),10例患者平均骨性愈合时间16.8周(12-28周),达到骨愈合按Neer等的评分标准3例优秀(≥85分),6例好(≥70分),1例中(≥55分),没有差(≤55分)。结论:应用逆行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部骨折具有高强度,低创伤,减少骨膜剥离和出血量,减少内外翻畸形发生,低感染率,利于早期活动关节,手术操作简便等优点,手术的关键在于复位时的轴向对线,短缩与旋转的纠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