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廉红星  赵敏  刘瑞吉 《河北医药》2012,34(21):3248-3250
目的探讨在骨肉瘤组织中Skp2、p27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骨肉瘤、14例骨软骨瘤中Skp2和p27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骨肉瘤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Skp2蛋白在骨肉瘤中阳性表达率为74.3%(26/35),而在骨软骨瘤中阳性表达率为11.4%(4/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3,P=0.003);p27蛋白在骨肉瘤中阳性表达率为40.0%(14/35);而在骨软骨瘤中阳性表达率为78.6%(11/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4,P=0.015)。Skp2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Enneking分期、肺转移密切相关(P<0.05),p27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Enneking分期密切相关(P<0.05),且临床期别越高,Skp2的表达阳性率越高,而p27表达阳性率越低,且Skp2蛋白与p27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Skp2和p27蛋白表达的情况与骨肉瘤的发生和转移有密切关系,检测P27和SKP2的表达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骨肉瘤组织中Smac和survivin基因表达状态,及其对骨肉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检测46例骨肉瘤、10例骨软骨瘤组织中Smac和survivin蛋白表达,比较二者表达与骨肉瘤主要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Smac和survivin基因在骨软骨瘤组织表达分别为3例、2例,骨肉瘤中分别为29例(63%)和31例(67%);Smac表达率与骨肉瘤组织学分级、WHO分型无关,与转移有关(P<0.05),Survivin表达率与骨肉瘤组织学分级无关,与WHO分型及转移有关(P<0.05);骨肉瘤中Smac和survivin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506,P<0.01)。结论Smac和survivin基因高表达于骨肉瘤组织中,与骨肉瘤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共同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骨肉瘤和骨软骨瘤组织中CIP2A的表达,探讨在骨肉瘤中CIP2A表达的水平及与骨肉瘤组织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对骨肉瘤患者的生存、复发情况进行跟踪随访,进一步分析CIP2A的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骨肉瘤和40例骨软骨瘤中CIP2A的表达.结果被用来分析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的相关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0例骨肉瘤和20例骨软骨瘤样本中的CIP2A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blot检测方法检测的4例骨肉瘤和4例骨软骨瘤新鲜标本的CIP2A表达情况.应用Cox多因素分析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评估CIP2A在骨肉瘤组织表达对其预后影响,结果:18例(67.5%)骨软骨瘤和27例(27.5%)骨肉瘤CIP2A的表达呈阳性,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两组组织中CIP2A表达均呈显著差异(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骨肉瘤组织中CIP2A表达比骨软骨瘤的表达高(P<0.05).根据Enneking临床分期,Ⅰ、Ⅱ和Ⅲ期骨肉瘤组织中CIP2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4%(10/14),46.15%(4/16)和45.32%(3/18).结论:CIP2A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骨软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CIP2A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水平与Enneking外科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相关;CIP2A可作为骨肉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可成为评估骨肉瘤预后标记性分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及15例正常骨质标本的生存素蛋白表达,运用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生存素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骨软骨瘤和正常骨质(P〈0.05),在肿瘤的侵袭转移方面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AI(凋亡指数)在骨肉瘤中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和组织学分级方面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比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降低(P=0.048);纤维型和其他类型组较软骨母细胞型组明显降低(P=0.031);骨肉瘤Ⅱ级和Ⅲ级组比Ⅰ级组明显降低(P〈0.05)。骨肉瘤中生存素蛋白表达和AI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生存素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在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测定生存素蛋白表达可作为预测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凋亡抑制蛋白 L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 RT-PCR 和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 Livin、VEGF mRNA 和蛋白在58例骨肉瘤和35例骨软骨瘤组织的表达。结果 Livin、VEGF mRNA 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骨软骨瘤组织,Livin、VEGF 蛋白在骨肉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骨软骨瘤组织,且二者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型、Enneking 分期无关( P>0.05),而与肿瘤软组织浸润、远处转移有关( P <0.05)。Livin、VEGF 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r =0.822,P =0.001)。Livin、VEGF 表达阳性的骨肉瘤患者与表达阴性者相比生存率明显降低,平均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骨肉瘤组织 Livin、VEGF 的高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提示预后不良,二者可作为骨肉瘤的潜在治疗靶点及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6.
杨建柱  孙丽霞  丁洋  刘俊茹  王冬  高峰 《河北医药》2010,32(13):1679-1681
目的探讨β—catenin蛋白在新辅助化疗前、后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新辅助化疗前、后骨肉瘤组织,骨样骨瘤11例,骨母细胞瘤7例及反应性新生骨8例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β—catenin蛋白在大部分骨样骨瘤、骨母细胞瘤及反应性新生骨病例中胞膜正常表达,而在骨肉瘤病例中胞浆(核)异常表达。新辅助化疗前骨肉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骨样骨瘤、骨母细胞瘤及反应性新生骨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辅助化疗前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率在骨肉瘤肺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肺转移组(P〈0.05)。新辅助化疗后骨肉瘤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较化疗前降低或消失(P〈0.01),其表达与肿瘤坏死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β—catenin蛋白可能成为良、恶性成骨肿瘤鉴别诊断有益的辅助指标。新辅助化疗前β—catenin蛋白高异常表达率与骨肉瘤患者肺转移关系密切。新辅助化疗可降低骨肉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14ARF蛋白表达与骨肉瘤发生发展和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P14ARF蛋白在 10例骨软骨瘤和 30例骨肉瘤中的表达。结果 P14ARF蛋白在骨软骨瘤组阳性表达率为 90 % (9/ 10 ) ,在骨肉瘤组阳性表达率为 4 3 3% (13/ 30 ) ,P14ARF蛋白阳性表达率和染色强度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14ARF蛋白在骨肉瘤Ⅰ级组阳性表达率为 75 % (6 / 8) ,在Ⅱ、Ⅲ级组为 31 8% (7/ 2 2 ) ;P14ARF蛋白阳性表达率和染色强度在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14ARF蛋白的表达降低与骨肉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可作为骨肉瘤辅助诊断和病理分级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DPC4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及统计分析。方法 :收集武汉市四大三级甲医院的骨肉瘤20例及良性骨软骨瘤5例,将实验分为骨肉瘤组(n=20)和良性骨软骨瘤组(n=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中DPC4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DPC4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DPC4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呈低表达,DPC4蛋白在良性骨软骨瘤组织中呈高表达,DPC4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良性骨软骨瘤组织的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DPC4蛋白的表达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与骨肉瘤发生发展、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染色技术对 30例骨肉瘤标本进行Survivin蛋白表达的检测 ,以 10例骨软骨瘤作为对照组。结果 骨软骨瘤组无Survivin阳性表达 ,骨肉瘤组阳性表达率为 83 3% ,两者染色率与染色强度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 .0 5 ) ,Ⅱ、Ⅲ级组与Ⅰ级组染色率与染色强度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Survivin蛋白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新的骨肉瘤诊断标志物 ,还可作为判断骨肉瘤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27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骨肉瘤,20例骨软骨瘤做对照,对其在骨肉瘤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预后分组中的表达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研究。结果骨肉瘤组织中的PCNA强阳性表达( )率(70.6%)与骨软骨瘤组织(5.0%)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骨肉瘤组织中p27蛋白高表达( )率(36.8%)与骨软骨瘤(75.0%)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骨肉瘤低生存组PCNA的强阳性率(100.0%)与高生存组(51.9%)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骨肉瘤低生存组p27蛋白高表达率(8.3%)与高生存组(63.0%)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CNA强阳性表达率与骨肉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p27表达与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1)。骨肉瘤组织中,PCNA与p27蛋白表达均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PCNA高表达及p27蛋白减少或缺失是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胰腺癌缺失因子4(SMAD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A组)、28例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B组)和20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C组)中STAT3和SMAD4的表达情况。结果A组STAT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C组(P<0.05)。STAT3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A组和B组SMAD4的阳性表达率低于C组(P<0.05)。SMAD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STAT3和SMAD4的表达对判断食管鳞癌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Survivin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与骨肉瘤组织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2例骨肉瘤组织survivin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42例骨肉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率为64.3%,在对照组的10例骨软骨瘤组织中未见其表达;survivin的表达与Enneking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Price组织学分级及是否有软组织侵犯无关(P>0.05)。结论survivin基因可能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为骨肉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高鹏  刘小磊  贾占岭 《安徽医药》2021,25(11):2240-2243
目的 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细胞凋亡蛋白抑制因子2(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2,IAP2)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传染病医院乙肝相关性肝癌术后组织标本80例(A组)、非乙肝相关性肝癌术后组织标本40例(B组)、乙肝相关性肝癌癌旁组织(C组)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三组标本中IAP2蛋白表达,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IAP2蛋白表达与其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A组的IAP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6.25%,高于B组的35.00%和C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IAP2蛋白积分光密度累积值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P2蛋白阳性表达与乙肝相关性肝癌病人的临床分期、包膜侵犯、门脉侵袭、发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 IAP2蛋白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提高,并且与病人的临床分期、包膜侵犯、门脉侵袭、发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姚志新  徐岷  张尤历  徐萍  程兆明  吴莺  朱立宁  王晓燕 《江苏医药》2012,38(12):1410-1412,1489
目的探讨人结肠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30例人结肠癌(A组)及其癌旁组织(B组)中HDAC3 mRNA和蛋白表达;另取5例正常结肠组织作为对照(C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高、中、低分化(各30例)结肠癌术后组织中HDAC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A组HDAC3mRNA表达高于B组(5.91±3.70vs.3.22±2.63)(P<0.01)。A组HDAC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B、C组(0.90±0.16vs.0.28±0.15、0.06±0.01)(P<0.05)。90例结肠癌组织中HDAC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8%,HDAC3表达强度与患者年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HDAC3高表达可能是结肠癌的特征之一,在结肠癌的侵袭力及淋巴结转移中起一定的作用。HDAC3可能成为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S100 protein A8 and A9 naturally form a stable heterocomplex. Recently, we have proved that S100A9 overexpression in various adenocarcinomas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tumor differentiation.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each protein and the pathological parameters that reflect the aggressiveness of carcinoma, in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 of the breast. Serial paraffin-embedded tissue sections from 101 IDC cases were immunostained with respective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A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immunoreactivity between S100A8 and S100A9 was noticed (r=0.873 and P<0.0001); 2) The percentage of S100A9-positive tumor cell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100A8-positive tumor cells (P<0.001), and S100A8 alone was not detected in any case; 3) Overlap between S100A8 and S100A9 staining patterns was found in the corresponding tissue areas, but S100A9 positivity was also observed in S100A8-negative tumor cells; 4) The immunopositivity for each protein also correlated with the mitotic activity, MIB-1 index, HER2 overexpression, node metastasis, and poor pT categories and pStage (P<0.05); 5) Co-expression of both proteins was associated with poor tumor differentiation, vessel invasion, node metastasis, and poor pStage (P<0.05). Furthermore, co-expression of the proteins was also observed in MCF-7 cells, and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immunolocalization is related with cell cycle. Our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It is suggested that S100A8 is S100A9-dependently expressed and acquires the protein stability by S100A8/A9 heterocomplex formation; 2) S100A8 and S100A9 overexpress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marker of poor prognosis in IDC.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TEN基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星形细胞瘤中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PTEN和VEGF在65例脑星形细胞瘤组织(A组)和10例正常脑组织(B组)中的表达。结果 A组PTEN表达阳性率为49.2%,明显低于B组的100%(P<0.01);A组VEGF表达阳性率为64.6%,B组无阳性表达。与低恶性度组比较,高恶性度组的PTEN低,而VEGF表达明显增高(P<0.05)。在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PTEN与VEGF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980,P<0.05)。结论 PTEN及VEGF均与脑星形细胞瘤发生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检测两者表达情况可为脑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赵鹏  李树锋 《安徽医药》2018,22(7):1273-1277
目的 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干扰其表达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手术治疗的初诊骨肉瘤患者57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骨肉瘤及癌旁组织中GLUT1基因表达;培养人骨肉瘤MG63细胞,根据转染物不同分为siRNA-GLUT1组、siRNA-NC组和空白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各转染组细胞中GLUT1基因和蛋白表达,MTT法检测各转染组细胞增殖能力,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转染组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法检测各转染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骨肉瘤组织中GLUT1 mRNA相对表达量1.95±0.1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27±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肉瘤组织中GLUT1 mRNA相对表达量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肺部转移有关(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siRNA-GLUT1组细胞吸光度A值在24、48、72、96 h时均低于siRNA-NC组和空白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siRNA-GLUT1组细胞凋亡率(25.7±2.6)%,显著高于siRNA-NC组(6.3±1.4)%和空白对照组(6.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NA-GLUT1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低于siRNA-NC组和空白对照,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UT1在骨肉瘤组织中呈高表达,特异性抑制GLUT1基因表达可有效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加速细胞凋亡,减少细胞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18.
李俊宁 《江西医药》2011,46(1):11-12
目的探讨SPARC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转移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SPARC在60例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结果 SPARC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0.0%(42/60),其中SPARC在骨肉瘤转移组阳性率为92.9%(13/14),在未转移组阳性率为63.0%(29/46)。经χ^2检验,SPARC蛋白在不同性别的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有无发生远处转移中呈显著相关(P〈0.05),并且SPARC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越高,远处转移发生的可能性越大。结论 SPARC在骨肉瘤组织中的高水平表达可以预示发生转移的可能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