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DCA循环法在急诊科轮转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佩丽 《当代医学》2007,(15):137-139
目的 通过对急诊科轮转护士PDCA循环培训,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制订岗前培训计划,按照计划由科室培训考核小组成员对新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对培训及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列入下一轮的循环中.结果 新护士很快适应急诊科的工作,两年多来没有因新护士而导致纠纷.结论 通过PDCA循环法使新护士熟练掌握常见的急救知识和常用的急救技能,提高了新护士的动手能力和急诊护理的质量,保证了安全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如何落实急诊科多层次护士的培训工作,提高急诊护理的质量,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根据对不同层次护士的培训要求制订岗前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由科室培训考核小组成员对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对培训与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列入下一轮工作循环中.结果:应用PDCA戴明循环理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培训后,护士更能胜任急诊科的工作,护患纠纷事件明显减少.结论:应用PDCA戴明循环理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培训,不仅能使其更加熟练地掌握常见急救知识及常用的急救技能,还能提高其动手能力和护理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如何落实急诊科多层次护士的培训工作,提高急诊护理的质量,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根据对不同层次护士的培训要求制订岗前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由科室培训考核小组成员对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对培训与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列入下一轮工作循环中.结果:应用PDCA戴明循环理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培训后,护士更能胜任急诊科的工作,护患纠纷事件明显减少.结论:应用PDCA戴明循环理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培训,不仅能使其更加熟练地掌握常见急救知识及常用的急救技能,还能提高其动手能力和护理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引入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工作中,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ek)、处理(Action)的具体措施的实施,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结果: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的实验组,在理论知识、急救护理技术操作、护理工作能力、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测评分别与采用传统方法培训的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有效地提高低年资护士急诊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护理工作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提高急诊护士急救能力及急诊急救水平的方法.方法 根据卫生部及广西"二甲"医院急诊科建设管理标准的要求,结合我科实际情况从科学配置急诊护理人员,有计划地培养具有急救特色急诊护理人才,健全急救制度,实行急救科学管理四方面进行改革,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与回顾调查的情况比较,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提高10.4%,护理工作质量提高9.31%,护士急救技能考核达标率为100%,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7.6%,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8%.结论 务实地结合我院实际,进行科学管理和规范的培训是提高急诊护士急救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使急诊科护士具备娴熟的抢救技能,提高急救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以急诊科22名护士为对象,对8项常见抢救技能掌握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急诊护士抢救操作技能及心理应对能力有待提高,及时制订了定期培训计划,对培训前后护士技术操作进行了考核.结果 经过1个月的培训, 急诊护士的常见抢救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及急救意识都比培训前有显著提高.结论 定期对急诊护士进行抢救技能的培训,能使护士具备较好的应对能力,为抢救急救患者赢得更多的救治时间和机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急诊护士的急诊能力。方法急诊科急救小组有针对、有计划地对全科护士进行急救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并设立几个模拟病例进行考核。结果通过培训,护士的应急能力、急救技术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实践,认为该模式很有必要每年集中人员、集中时间对全科成员进行培训,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整体业务素质,提高病人满意度及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呼吸监护病房轮转护士PDCA循环法培训,增强了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方法制定规范化的培训计划,按照计划由高年资定科护士对轮转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对培训和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列入下一轮的循环中。结果轮转护士到新科室后很快适应本科的工作,一年多来没有因护理不到位而发生医患纠纷。结论通过PDCA循环法使轮转护士能尽快掌握呼吸监护病房护理常规及专科理论与技能,提高了轮转护士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黄雪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3,(24):3213-3214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我院急诊科采用三级护理质量管理,运用PDCA循环法对急诊患者的接待、医疗服务、急诊科环境等方面进行控制管理和质量改进;并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从护士接待态度、护士技术、医生接待态度、医生技术、医护人员着装和环境卫生6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急诊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急诊科应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急诊科护生急救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73名实习护生进行急救技能操作培训,按照操作标准对护生的操作水平进行考核评价,并实行双向考核。结果:实习护生急救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著提高。结论:PDCA循环法应用于临床护生急救操作培训中,明显提高了护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督促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带教水平,保证了急诊科护理带教质量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阶梯式教学在急诊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对30名急诊护士具体实施以急救技能及急救理论知识、综合模拟急救演练等项目进行学习和培训;通过理论考试、急救技能及护理技术操作的考核、模拟急救考核并总结护士每次考核的成绩,对护士进行年度综合考评的方法,验证实施阶梯式培训后急诊护士的急救技能及整体素质。结果:30名急诊护士考核成绩及护理综合质量考评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实施阶梯式培训,能有效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和整体素质,也使师资力量得到合理的利用。同时对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护理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急救护理水平,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满意程度的影响.方法 对各级护理人员,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对接受能力差的部分人员实行专人带教,学、做融为一体.结果 实施急诊专科培训后的各级护士的三基理论水平与操作技能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通过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可提高护理人员急诊、急救水平,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林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6):68-69
目的提高我院急诊科护上的急救技能水平。方法制定培训计划及培训资料,通过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理论知识授课、急救技能操作示范并培训,进行临床检查、考核。结果大部分护士能正确应用急救技能,基本达到抢救的要求。结论通过培训,强化了急诊科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有了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1年至今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具体措施,对护龄5年以下的护理人员进行危重患者的观察、急救技能的培训。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培训后,护士的急救理论、应急操作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通过运用PDCA循环对管理中的不足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对策并加以纠正,规范了护理管理,有效的提高了抢救成功率[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定期组织急诊护士举办急救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并对近3年在急诊科工作的全体低年资护士注重个别培训,护士长要经常督促检查。结果:急诊科护士经常的学习和培训,可增强应急护理的操作能力,提高急救水平和服务质量,达到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之目的。结论:对医院急诊科护士,进行多种形式的专科知识、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是提高急诊护士临床护理应急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锦  蔡丽华  何韶翔 《吉林医学》2014,(24):5524-5525
目的:了解急诊护士急救护理技术掌握情况,为制定急诊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13年6~8月,按急救护理技术考核标准对急诊科40名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创伤救护技术、洗胃术、心肺复苏术、气道开放术、电除颤术和急救护理原则等6个项目。考核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诊护士急救护理技术理论知识水平一般,操作掌握情况良好,较为熟练掌握的技术依次为心肺复苏术、创伤救护技术、洗胃术和气道开放术,较差的项目为电除颤术和急救护理原则;不同学历、工作年限和职称掌握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急诊护士的急救护理技术实施规范化培训应实操和理论相结合,针对不同层级的护士进行培训,提高急诊队伍的整体水平,高效应对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定期组织急诊护士举办急救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并对近3年在急诊科工作的全体低年资护士,注重个别培训,护士长要经常督促检查。结果:急诊科护士经常的学习和培训,可增强应急护理的操作能力,提高急救水平和服务质量,达到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之目的。结论:对医院急诊科护士,进行多种形式的专科知识、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是提高急诊护士临床护理应急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PTC培训模式对急诊护士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按PTC教程,在培训前后分别对每期学员采用多项选择题问卷,进行急诊专科理论知识考试;设定培训内容,包括急救技能、急救理论、综合能力等。结果急诊科护理队伍急救技能、急救理论、综合能力均较培训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多样化培训方式、设置合理培训周期,可以提高急诊护士整体素质和急救能力,确保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张军丽 《当代医学》2008,14(23):121-122
目的 探讨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措施.方法 采用循环培训考核,注重院前急救.加强并提高护理人员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结果 为患者提供最优质服务.赢得认可和赞同.结论 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树立医院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急诊急救规范化培训对护士危重症护理能力提升的效果,对重庆某“三甲”医院的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急诊急救规范化培训。培训期间需完成1次集中理论考核、2项常用急诊急救护理操作考核和1项专业技术操作考核,培训结束后参与闭卷考试。比较第一批参与培训的53名护士培训前后理论考试成绩、培训后急诊急救护理操作考核、专业技术操作考核得分与合格率,护士危重症护理能力、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研究表明,急诊急救规范化培训对补充护士急危重症相关知识、提高护士危重症护理能力及提升护士工作自信心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护理优秀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