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孟俊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0):4733-4734
选择我院3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08例合并冠心病设为研究组,192例不合并冠心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易患因素、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征象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易患因素和临床表现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早期准确诊断并合理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和冠心病均为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两病易同时并存,其临床表现较单发者更为复杂,增加了诊断的困难。因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易漏诊误诊。本文就我院1996~2004年住院患者中110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其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尘肺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漏诊原因,提出两病共存的诊断要点。方法总结42例尘肺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史、临床表现、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全部符合尘肺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其中15例首次住院诊断为单纯肺源性心脏病,后经多次住院诊断为尘肺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漏诊率为35.71%。21例心电图有ST-T心肌缺血改变,其中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11例出现酷似心肌梗死图形,其中心肌梗死6例,2例死亡。结论尘肺肺源性心脏病与冠心病两病共存时极易混淆,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对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冠状动脉造影可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X线诊断情况。方法:选取32例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并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法将进行X线检查患者归为X线组,将进行心电图检查患者归为心电组,每组16例,对比X线与心电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分析X线检查应用于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效果。结果:X线检查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准确率为87.5%,心电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50.0%,X线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心电检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检查可以发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且准确性比心电检查的高,可在临床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5.
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合并结核性腹膜炎出现腹水者易误诊为心源性腹水。我院 1985年 2月~2 0 0 1年 3月共收治 2 2 34例肺心病 ,其中合并结核性腹膜炎并腹水 2 5例 (占 0 1% ) ,均误诊。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中 ,男 14例 ,女 11例 ;年龄4 8~ 72岁 ,平均 6 0岁。既往 12例多次使用激素 ,3例曾患肺结核治愈 ,2例曾患结核性胸膜炎治愈 ,2例有肺结核家族史。1 2 临床表现  2 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 ,有腹泻 10例 ,便秘 3例 ,低热、乏力 15例 ,消瘦、营养不良 2 0例。腹部压痛 12例 ,腹部柔韧感 10…  相似文献   

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 ,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 ,右心负荷增加 ,右心室肥大进而发展成为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在我国 ,肺心病主要由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引起 ,约占 80 %~ 90 % [1] 。由于长期呼吸道疾病的煎熬 ,病人对反复多变的疾病过程缺乏认识 ,久治效果不佳 ,心肺功能受损 ,患者身心受到折磨 ,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和影响生活质量。我院近年来收治肺心病心衰患者 2 8例 ,在急性加重期除积极控制感染等治疗外 ,实施全面正规的护理尤为重要 ,现就肺心病心衰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伴发急性心肌梗死(AMI)为临床急危重症 ,病死率高。我院 1990年 1月~1999年 3月收治肺心病合并AMI 13例 ,其中 9例漏诊(6 9 2 % ) ,9例中死亡 5例 (38 5 %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例中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5 5~ 80岁 ,平均 6 7 5岁。有冠心病史 3例 ,高血压病史 2例。1 2 临床表现  9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 ,咳白色泡沫痰 ,胸闷、心悸、喘息、发绀 ,突发呼吸困难 ,或原有呼吸困难加重伴多汗、乏力、不能平卧、心率增快 ,两肺哮鸣音及两下肺湿罗音增多 ,双下肢水肿。均诊断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老年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改善病人疾病症状,减轻病人痛苦,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对老年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积极、有效的治疗,精心的进行生理护理,症状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出院生活指导。结果:80%病人疾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与方法:本文自2001年6月至2002年1月期间应用超声方法测量了30例正常人的和48例肺心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参数,目的是在于探讨心脏结构与心功能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果:右室流出道扩大,主肺动脉增宽,右室流出道与左房比值增大;右室右房增大,左室与右室内每项比值变小,右室前壁与室间隔增厚;右心输出量增加,但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左室心输出量,射血分数正常;二尖瓣,三尖拉E峰流速低,E/A<1,二尖瓣A峰速度变化不明显,三尖瓣A峰流速明显增高;平均肺动脉压增高。结论:肺心病患者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均减低;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降低;均与肺动脉高压增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冠心病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合并有冠心病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BiPA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通气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病情变化。结果 BiPAP通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尤其能使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下降,且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结论 BiPAP通气治疗是COPD合并冠心病患者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且不会使冠心病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心病失代偿期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呼吸科住院的67例肺心病失代偿期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同期收治失代偿期肺心患者197例,其低钠血症发生率为34.01%,低钠血症常见且易被忽视易误诊为肺性脑病。结论低钠血症在失代偿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较为常见,能否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肺心病失代偿期低钠血症应提高认识并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选择COPD呼吸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与治疗2、24、72 h和1周后血气指标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COPD呼吸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2h与治疗前比较PaCO2显著下降[(10.66±2.76)、(11.50±2.81) kPa,P<0.05],治疗24h后心率和收缩压均明显下降[(90.53±7.42)、(96.58±8.41)次/min,( 144.21±19.41)、(158.27±21.62) mm Hg,P均<0.05].1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 (65.63±6.86)%、(56.21±5.26)%,P<0.05],平均肺动脉压[(3.74±0.96)、(5.12±1.12)kPa,P<0.01]显著下降,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下降[(0.20±0.01)、(0.69±0.03)次/d,P<0.05].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是COPD合并冠心病患者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COPD呼吸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1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20mg,3次/d。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B型尿钠肽(BNP)、6min步行试验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LVEDd、LVEF、6min步行距离及BNP等方面改善的程度,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长期服用曲美他嗪可使心功能改善.安伞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临床疗效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冠心病并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每晚餐时服用20mg,1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定左室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同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心血管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比索洛尔对病情稳定的COPD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治疗稳定的COPD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36例。患者在规范的COPD、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合并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乐尔2.5 mg,随访4周,研究前后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及FEV1检查。结果与研究前比较,研究结束时,患者HRV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治疗前后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比索洛尔能改善病情稳定的COPD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HRV。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是一种公认的心身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慢性压力在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心脏神经功能紊乱可能是慢性压力导致冠心痛的机制之一.心率变异性分析(HRV)是一种快捷无创的检查,可用于评价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并且HRV也被认为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重要的危险分层因子.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慢性压力对冠心病患者HRV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8.
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诊断冠心病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对 876例冠心病和可疑冠心病进行12导联静息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一致者 5 65例( 64 5 % ) ,其中心电图呈心肌缺血性改变而冠状动脉有狭窄病变者 3 91例 ( 4 4 6% ) ,心电图和冠状动脉均正常者 174例( 19 9% )。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不一致者 3 11例 ( 3 5 5 % ) ,其中心电图正常而冠状动脉狭窄者 166例 ( 18 9% ) ,心电图呈心肌缺血性改变而冠状动脉正常者 14 5例 ( 16 6% )。结论临床上不能单纯依靠心电图来诊断冠心病 ,要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动静态心肌断层显像或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综合判断 ,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68例肺心病慢性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观察组(33例),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30名作为正常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观察组血浆中hs-CRP,IL-8浓度及肺动脉压(PAP)治疗前明显高于正常组(t值分别为2.87,2.79,3.01,3.28,3.31,3.15;P值分别为0.005,0.007,0.004,0.001,0.001,0.002)。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PAP、hs-CRP、IL-8较治疗前和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2.17,2.59,2.63,1.91,1.86,1.74;P值分别为0.039,0.008,0.007,0.031,0.037,0.04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用力肺活量(FVC)指标比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有明显改善(t值分别为1.84,2.13;P值分别为0.037,0.024);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降低PAP,这些作用可能与阿托伐他汀抑制肺血管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各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出院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A峰E峰流速比值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径、左房内径、心胸比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和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方便易行、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可以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降低再住院率,达到了早期康复、恢复劳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