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吴嘉鸿 《安徽医药》2013,17(7):1226-1227
目的探讨与分析尿激酶、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该院收治的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尿激酶(UK)、瑞替普酶治疗(r-PA),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UK组溶栓后6 h内冠脉再通成功率为53.33%,r-PA组为78.57%,两组比较P0.05。UK组溶栓后12 h内冠脉再通成功率为73.33%,r-PA组为92.86%,两组比较P0.05。UK组共12例并发出血,发生率占26.67%,r-PA组共2例并发出血,发生率占7.14%,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P=0.030.05。UK组的死亡、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再梗死发生情况与r-PA组相比,均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较尿激酶的冠脉再通成功率高,出血发生率低,值得还未开展PCI的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reteplase,r-PA)与尿激酶(urokinase,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观察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尿激酶治疗组和瑞替普酶治疗组两组各40例,观察溶栓再通时间、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与尿激酶组比较,瑞替普酶2、4 h的血管溶栓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及峰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瑞替普酶组死亡1例,心力衰竭1例,休克1例,与尿激酶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2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未经处理恢复。结论:r-PA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效果优于UK,且瑞替普酶具有给药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临床观察瑞替普酶(reteplase,r-PA)与尿激酶(urokinase,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急性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观察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R组)和尿激酶组(N组),两组各42例,观察溶栓再通时间、2 h内间接判定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在溶栓距发病时间及入院后开始用药时间上,瑞替普酶组(R组)与尿激酶组(N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与尿激酶组(N组)比较,瑞替普酶组(R组)溶栓后临床再通时间早,2 h内临床判定血管再通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瑞替普酶组(R组)发生的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及出血等不良反应上,与尿激酶组(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PA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优于UK,且r-PA具有给药方便、临床再通时间早、再通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是适合基层医院和不能及时行PCI的医院广泛推广的安全有效的一种溶栓剂,疗效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Reteplase,r-PA)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瑞替普酶组(Reteplase组)和尿激酶组(UK组),分别予以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两组冠状动脉再通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急性期病死率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瑞替普酶组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组,同时明显降低了其急性期病死率(P〈0.05)。两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用于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r-PA)和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瑞替普酶组48例,尿激酶组50例,分别以瑞替普酶36mg、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比较两组的再通率、出血并发症以及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开通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明显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注射用瑞替普酶( r-PA)与注射用尿激酶( UK)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一六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首次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r-PA组(24例)与UK组(26例)。r-PA组患者予以r-PA溶栓治疗,UK组患者予以UK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溶栓治疗情况(血管再通率、病死率、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r-PA组患者血管再通率高于UK组,出血发生率低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A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好于UK,可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出血发生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瑞替普酶、尿激酶两种药物应用在静脉溶栓技术中的效果,比较6 h内、12 h内的冠状动脉再通成功率。方法按就诊时间先后将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前组除了基础治疗,予以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后组实施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将两组6 h内、12 h内的冠状动脉再通成功率及用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6 h、12 h内的冠状动脉再通成功率(72.00%、92.00%)更高,并发症发生率(8.00%)更低(P <0.05)。结论和尿激酶相比,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予以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n=48)和对照组(予以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n=48),对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溶栓再通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8.33%,P <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溶栓再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瑞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血管再通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案例进行观察分析,对比其溶栓效果、安全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洞口县人民医院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进行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观察组20例,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案例溶栓后12h以内的并发症、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等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溶栓后12h以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等数据基本上无差异,但溶栓12h内的再通率,观察组数据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替普酶的临床应用疗效明显优于尿激酶,是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相对给药方便、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发病12h内的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瑞替普酶组48例,瑞替普酶10MU间隔30min分2次静脉推注;尿激酶组50例,150万U30min内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溶栓再通率、急性期病死率、心肌梗死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溶栓后120min瑞替普酶组临床判断再通率高于尿激酶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瑞替普酶组48例,41例显示梗死相关血管再通为85.42%;尿激酶组50例,36例相关血管再通为72%。35d瑞替普酶组死亡2例(4.16%),尿激酶组死亡5例(10%)。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MI比较安全,尿激酶能更早地使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并有较高的血管开通率及较低的急性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PA组64例,r-PA36mg分两次静脉注射,每次18mg,间隔30min;UK组66例,以UK150万U 30min静脉滴注完。比较两组的再通率、再通时间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再通率84.68%和53.03%,在溶栓后30min、60min、120min再通率r-PA组分别为34.37%、65.25%、84.68%,UK组分别为12.12%、27.27%、53.03%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UK相比,r-PA静脉溶栓治疗AMI能更早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溶栓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 例,采用瑞替普酶18 mg 缓慢推注2 min 以上,半小时后重复给予-次的方法.观察冠脉血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及病死率.结果:溶栓总再通率92%,其中发病2 h内溶栓再通率100%,2 ~ 6 h内再通率88.9%.结论:瑞替普酶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溶栓药物,在不具备介入治疗条件的基层医院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0例,经静脉尿激酶(UK)溶栓治疗患者42例,为UK溶栓观察组。同期未溶栓治疗患者38例为未溶栓对照组,除不用尿激酶以外,其余治疗均与UK溶栓组相同。结果UK溶栓观察组冠脉再通率为66.7%,常规对照组为15.8%,UK溶栓观察组4周病死率为4.8%,常规对照组为1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K溶栓观察组严重的心律失常率为28.6%,未溶栓对照组为5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AMI血管再通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心力衰竭发生,并发症少,不良反应轻,价格低廉,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0例,经静脉尿激酶(UK)溶栓治疗患者42例,为UK溶栓观察组。同期未溶栓治疗患者38例为未溶栓对照组,除不用尿激酶以外,其余治疗均与UK溶栓组相同。结果UK溶栓观察组冠脉再通率为66.7%,常规对照组为15.8%,UK溶栓观察组4周病死率为4.8%,常规对照组为1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K溶栓观察组严重的心律失常率为28.6%,未溶栓对照组为5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AMI血管再通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心力衰竭发生,并发症少,不良反应轻,价格低廉,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墓碑型心电图改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瑞替普酶溶栓组和尿激酶(UK)溶栓组分组治疗。结果溶栓后90min内瑞替普酶溶栓组临床判断再通率为81.81%,而尿激酶(UK)溶栓组为44.44%,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应用瑞替普酶及时溶栓能够保持较高的溶栓再通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3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瑞替普酶,首次给予10MU静注大于3min,30min后给予第二次上述剂量,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每12小时1次,共7d,观察疗效。结果30例中,判断为再通28例,不能判为再通2例,总有效率为93.3%。所有患者无严重出血倾向。结论瑞替普酶可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血管开通率高,给药方便,副作用小,但临床疗效的评估需扩大观察样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26例。诊断符合AHA/ACC的AMI诊断标准,且无溶栓禁忌证。所有入选患者都给予吸氧、镇静、监护、卧床休息、建立静脉通路等基本处理下,另建一静脉通路,取瑞替普酶溶栓。结果溶栓后再通24例,溶栓不良反应2例,2周内死亡1例,半年内发生心绞痛8例,半年内再入院2例。结论瑞替普酶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在不具备介入治疗条件下的基层医院溶栓是最佳选择,可最大限度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18.
张运新 《北方药学》2011,8(2):20-21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再通组22例和溶栓未通组8例、未溶栓组30例,溶栓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加皮下注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未溶栓组不用溶栓治疗,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三组疗效、射血分数和死亡率。结果:溶栓再通组22例(73.0%)明显高于溶栓未通组8例(26.6%)(X2=4.125,P〈0.05);溶栓再通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溶栓未通组75.0%、未溶栓组66.6%(X2=4.228,X2=5.128,P均〈0.05);溶栓再通组全部存活,溶栓未通组1例死亡(12.8%),未溶栓组5例死亡(16.6%)。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