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体表记录心室晚电位的方法,对220人(正常人78名);急性心肌梗塞92例;陈旧心肌梗塞50例;心绞痛10例进行了检测。正常人无一例晚电位阳性,而陈旧心肌梗塞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室速)者晚电位阳性率高达66.7%。心肌梗塞部位、室壁瘤及左室射血分数与晚电位缺乏相关性。体表记录心室晚电位对于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检测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非创伤性手段。  相似文献   

2.
王玮  瞿彪 《心电学杂志》1992,11(3):147-149
用体表叠加平均心电图(SAECG)记录分析系统对115例正常人和116例冠心病心肌梗塞(MI)患者作SAECG 记录并进行心室晚电位(VLP)及频谱分析,发现 MI 患者 VLP 阳性率为37.30%;正常人 SAECG 频谱的高频成份(20—150Hz)明显低于 MI 患者(P<0.01),低频成份(0—20Hz)明显高于 MI 患者(P<0.01)。提示 MI 患者可能发生 VLP,其频率结构中高频成份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自行设计的体表心室晚电位检测系统检测正常人和患者129例。在24例正常人,未检测到心室晚电位(LP)。6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前壁 下壁心肌梗塞者中LP检出率为50%,高于单纯前壁或下壁心肌梗塞者中LP检出率(分别为13.8%和24%)。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者中LP检出率(42.9%),高于无室壁瘤患者LP检出率(21%)。18例冠心病心绞痛和27例原因不明室性早搏患者中LP检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翟彪 《心电学杂志》1992,11(2):72-74
用美国 ART 体表高分辨心电图(HR-ECG)记录分析系统(ART-S),对正常人120例和冠心病心肌梗塞(MI)患者98例,作心室晚电位(VLP)检测和随访分析,发现 MI 患者的 VLP 阳性率为46.94%,VLP 与 MI 的部位、范围、室壁运动障碍以及恶性心律失常(MA)和心脏猝死有一定的关系,认为 VLP 对 MI 患者发生 MA 及猝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平  李培雄 《心电学杂志》1990,9(1):9-10,29
对3组105例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心室晚电位测定,结果显示心肌梗塞伴有复杂心律失常组与心肌梗塞无复杂心律失常组相比,晚电位阳性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复杂心律失常组的晚电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就17例复杂室性心律失常者未记录到心室晚电位、而1例“正常”人则记录到心室晚电位的现象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无创伤性体表心室晚电位(VLP)是一种方便可行的检查方法,可做为预测心肌梗塞长期预后的常规检查。 本文老年冠心病组120例。其中心绞痛组60例,心肌梗塞组25例,心律失常组35例。(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及房颤者除外)。健康老年组60例。均为男性,年龄60~82岁,各组在年龄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心室晚电位与心律失常事件之间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00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左室功能、心室晚电位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及随访观察。结果 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心室晚电位与心律失常事件之间有非常密切关系。结论 冠心病患者进行左室功能及心室晚电位检测,对预测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取132例急性期以外的心肌梗塞患者,应用Wagner心电图积分系统,探讨非急性期心梗患者常规心电图对心室晚电位(VLP)存在的预报价值。结果,心室晚电位(+)者心电图积分及QRS间期均高于心室晚电位(-)者(P<0.001)。随着心电图积分增大,心室晚电位的阳性率及室壁瘤的发生率亦增高(P分别<0.01)。心电图积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预报心室晚电位存在的一种简易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我们应用加拿大威克公司生产的WLP—3800型心室晚电位检测仪,检测510例病人的心室晚电位(VLP)。并进行临床观察,以探讨心室晚电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男性427例,女性83例。年龄27—90岁。心血管病组232例,冠心病165例,其中高血压Ⅰ期28例,肺  相似文献   

10.
晚电位(VLP)是局部心室肌延迟除极所引起的电活动,它是心室肌损伤性碎裂电位在体表的反映,而延迟的电活动区域,易于发生折返激动,引起恶性的心律失常。目前对体表心室晚电位(VLPs)的预测价值的研究多限于冠心病,我们对70例糖尿病病人VLPs检  相似文献   

11.
信息叠加技术是一项无创性检测新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心室晚电位,以估计冠心病心肌梗塞预后。但目前对此类病人的体表叠加房波(SAA)形态乃至破裂电位研究甚少。我们对正常人、阵发性房颤、阵发性室上速及病窦综合征的SAA进行了对照观察,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12.
老年冠心病心室晚电位阳性患者猝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冠心病心室晚电位阳性患者猝死分析尹同成,曾自成自1991年3月至1993年6月,选择住院冠心病患者50例,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60~81岁,平均71.5±6岁。采用美国产ART-1200EPX心室晚电位仪,Simson方式体表检测心室晚电...  相似文献   

13.
我们应用加拿大威克司公司生产的 WLP-3800型心室晚电位检测仪检测780例病人的心室晚电位(VLP)并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男性568例,女性212例,年龄21—90(平均54)岁。心血管病组287例(冠心病181例,其中心肌梗塞6例,肺原性心脏病44例,心肌病19例,风湿性心脏病15例,高血压病Ⅱ期28例),其中伴室性心律失常152例。非心血管病组493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室晚电位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预后分析。方法应用心室晚电位记录6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组(观察组)接受电除颤、电复律及相关药物治疗措施和55例冠心病非心肌梗死组(对照组)的心室晚电位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晚电位阳性率:60例观察组的晚电位阳性为100%,55例对照组晚电位阳性率为7.27%,p0.01;两组1年内病死率:观察组1年内病死率8例(14.54%),对照组1年内无死亡病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病死率较高,应立即采取电除颤、电复律及相关药物治疗措施,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86例心肌梗塞患者用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作心室晚电位(VLP)检测,同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功能,结果显示心肌梗塞患者VLP阳性率为52.3%,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较正常人下降;VLP阳性组与VLP阴性组心脏舒张功能有明显差别,左室舒张功能参数(A/E比率)与VLP各指标(QRS_T、D_(4O)、V_(4O))之间有明显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观察了频谱时间标测检测心室晚电位心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发生的预测价值,并观察了心肌梗死、缺血及心肌梗死部位对心室晚电位的影响。方法:用频谱时间标测法,对210例健康人(Ⅰ组)、20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Ⅱ组)、10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Ⅲ组)及39例心肌梗死并持续性室速/室颤患者(Ⅳ组)的信号平均心电图进行分析,根据健康人的正常因子值确定心室晚电位诊断标准,并用X2检验对各组患者心室晚电位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心室晚电位阳性率Ⅰ组与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与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均<0.005)及Ⅱ组(P均<0.005);Ⅳ组显著高于Ⅲ组(P<0.005)。不同心肌梗死部位无显著差异(P>0.05);多部位与单部位心肌梗死无显著差异(P>0.05)。预测的敏感性为51.3%、特异性为91.0%、阳性预告值为35.1%、阴性预告值为95.2%。结论:频谱时间标测检测心室晚电位对预测持续性室速/室颤的发生有重要价值,心肌梗死部位、心肌缺血对心室晚电位的发生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52例心肌梗塞患者心室晚电位临床分析林娜(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盐城224001)心肌梗塞(心梗)患者用心室晚电位(VLP)筛选心源性猝死风险的高危病人日益受到临床重视。为了观察心粳患者VLP出现阳性的情况,作者对52例心梗患者LVP临床资料分析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36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了心室晚电位在心肌梗塞患者和并发室速/室颤(VT/VF)患者中的发生率以及梗塞部位、左心功能与心室晚电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心室晚电位(VLP)是产生折返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亦是心源性猝死的信号。现将我们检测冠心病心肌梗塞患者的VLP分析如下。 86例心肌梗塞患者,平均年龄58.6岁,男67例,女19例。VLP阳性标准:①总QRS时限≥120ms,②RMS-40≤25μv,③QRS终末<400μv的间期≥40ms。 结果86例心肌梗塞VLP阳性率为36.05%,与美国学省Zimmerman的研究结果相近。①VLP与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心室晚电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是心室肌某部的局部电活动在体表记录到的信号。心室晚电位绝大多数发现于心肌梗塞患者。梗塞区有变性、坏死、纤维化病灶与岛状存活心肌混杂相间,无论是组织形态学或是电生理功能都呈现不均匀状态。激动在此区传递时,传导速度也呈现不均匀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