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法及灸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疗效确切可靠。现代临床及文献中对针灸治疗急症记载甚少。此文以案例形式,突出了传统医学中针法及灸法治愈疾病简便廉验的特点。记录了治疗过程,并简要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为其治疗找到佐证。  相似文献   

2.
中医是3 000多年前起源于中国的一种健全的医学体系,治疗方法包括草药疗法、针法、灸法、推拿手法等。近年来,中医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口碑越来越佳。日本传统医学(汉方医学)起源于1 500年前,治疗方法包括汉方(草药)、针法、按摩手法等。目前,汉方医学已经完全融入日本的现代医疗保险体系中。汉方医学源于中医,但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具有自身的特色。综述中医和汉方医学的历史渊源与各自的特点,展望传统医学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浅谈灸法之补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灸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现今所言针灸补泻,多指针法补泻,忽略了灸法,或认为灸法只补无泻,为提高灸法疗效和治疗范围,特对灸法补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在中医治疗痈疽方面的学术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外科正宗》中包含中医内治法和中医外治法,其中中医外治法有针法、灸法、外敷、熨法、吹药等,而常用的外治法是针法和灸法。故主要从陈实功针法治疗痈疽经验方面进行总结,用以指导现代临床的应用,现将陈实功使用针法治疗痈疽过程中常用针具、针刺时机、针刺方法、针刺禁忌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总结朱丹溪针灸临证经验,从经络证治、针法灸法应用等方面探讨其针灸临床特色。朱丹溪提出"合生见证",丰富了经络诊疗内涵;在临床中将针灸与药物配合应用,认为针法"泻而无补",多用针刺放血以泻实;灸法虚实寒热皆可用,临证用灸法泄热拔毒、苏厥醒神治疗热证、急症,充分把握灸法补阳生阴、泄热拔毒的治疗时机等,为后世医家提供了独具特色的针灸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6.
传统医学和补充医学在全球卫生保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长达几世纪的实践经验。通过查阅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政府公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文件,比较印度和韩国传统医学的异同。尽管二者历史沿革大有不同,但在对人体的认识和疾病诊断方法(如听诊、触诊、视诊)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有些治疗方法也有相通之处,如草药、针法、灸法、拔罐等。但与印度传统医学不同的是,韩国传统医学被当地政府纳入了医保范畴,在国内很受重视,但印度传统医学的世界知名度远高于韩国传统医学,其推崇的瑜伽、香薰疗法在全世界都受到广泛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加强灸法补泻在临床上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灸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枝奇葩,在古代、现代的临床治疗中都占有显著的地位,虽然,许多医者认为灸法没有补泻之分,但灸法的补泻被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于临床,现代研究的结果也表明了注重灸法的补泻更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灸法具有通经络、益阳气的作用,用灸法治疗中风在古代医籍中早有记载,如《圣济总录》中指出:“诸风发动……半身不遂,或口噤不言,诞唾自出……即灸神庭一处七壮。”而现在临床上治疗中风多采用针法,忽视灸法。为证实古代人的经验,进一步摸索治疗中风的方法,寻找临床的理论依据,我们观察了32例中风患者针灸“神庭”穴前后微循环及痛阈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针刀、毫针、齐刺、圆针及其他针法、灸法、穴位贴敷法。指出 :采用针灸治疗跟痛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和灸法都是建立在对人体经络腧穴的认识上,有共同之处且往往配合应用,但两者的作用机制、治疗范围都不尽相同~[1]。《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法在某些方面是优于针法的。针灸器具已随时间的推移从石器时期尖硬物体发展到如今的不锈钢毫针,而传统艾灸因烟熏火燎、灰烬烫伤、操作繁琐、效率低小等因素妨碍了灸法的发展,导致现今大部分灸法仍沿用古老手  相似文献   

11.
从单纯针刺、单纯灸法、针灸并用、配合中药、特种针灸五个方面介绍近五年来针灸治疗慢性结肠炎概况,针灸治疗慢性结肠炎方便、快捷、可靠,无不良作用,配合其它方法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未来研究需要注意强化辨证取穴;突出个性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不同方案;强化后期护理,三分治七分养,后期护理是巩固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性和安全性并筛选优化治疗方案。方法:以符合诊断标准的PHN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药线点灸组、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和药物组。每组观察40例,总样本量为120例,试验周期为4个月,其中治疗4周,随访3个月。结果:药线点灸组、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和药物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87.50%、55.00%。结论: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的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3.
杜宏  韩祖成  李娜  袁捷 《光明中医》2016,(15):2257-2258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辨证论治通过针灸中药联合应用对遗传性共济失调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科采用针刺、电针、灸法、口服中药以补肾益气为法,西医以对症处理为辅治疗。结果经过半年治疗患者症状较前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运用中医针药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可减轻症状,延缓病情发展,能够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刘小红 《光明中医》2016,(21):3173-3174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针灸在瑞士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石良 《中国针灸》2004,24(4):283-285
该文介绍了目前针灸在瑞士的发展情况.瑞士全国共有163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针灸医疗服务,针灸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在瑞士从事针灸治疗工作的人员主要有三类:一类是通过与中国有关医疗机构合作从中国引进的专业针灸人才;第二类是爱好针灸的瑞士西医医生;第三类是欧洲自己培养的一些缺乏现代医学理论基础的治疗师.这三类人员都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支持.在瑞士,针灸临床的常见病种与中国国内有较大区别.关于医疗保险支持情况,瑞士是欧洲各个国家中医疗保险系统对针灸(中医)项目支持力度最大的国家.瑞士有3家取得政府教育部门认可的中医教育机构,学制3年,瑞士联邦政府目前尚未出台有关的执业资格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针灸治疗,配合中西药物内服,治疗颞颌关节紊乱,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颞颌关节紊乱45例,采用针灸配合中西药治疗;与对照组20例单纯采用中西药物治疗,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45例,治愈36例,好转7例,未愈2例,对照组20例,治愈13例,好转3例,未愈4例。结论:采用针灸配合中西药治疗颞颌关节紊乱比单纯采用中西药物治疗效果好,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中药,针灸和穴位注射联合应用对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应用中药,针灸和穴位注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108例视神经萎缩进行了治疗、对治疗前后的视和和视野改变刊物了比较,并对治疗效果与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治疗病例中好转113只眼,无效21只眼,有效率84.3%。结论:中药,针灸和穴位注射联合应用是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之一;治疗效果与发病原因,病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张曼    杜元灏   《陕西中医》2022,(10):1449-1451
总结杜元灏教授对针灸疗法理论体系及诊疗规律的认识。杜元灏教授提出针灸疗法理论体系应包括经典理论体系和现代理论体系; 经典理论体系分为三大体系:经典经络系统、经典非经络理论体系和经典中医理论系统; 现代理论体系分为两大体系:神经系(线性联系)和非神经系(非线性联系)。将针灸临床诊疗病症分为躯体病和内脏病,分别以经典经络系统及多维度辨证作为主要指导原则,可进一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赵利军 《光明中医》2012,27(5):969-970
目的探讨针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综合医疗单位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对2000年~2011年8月所有针灸会诊的住院患者病种、疗效进行分析。结论作为传统医学的针灸,因其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用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深入研究,提高临床疗效,成为综合医院疾病治疗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