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幕府医官多纪氏主持的医学馆,是江户幕府直辖的医学校,它经历了滥觞、兴隆(百日教育)、确立(官办化之初)、停滞(元简殁)、昌盛(天保改革后)、衰落(元坚殁)等阶段。医学馆始终以重视历史文献的学风,寻求安全、实用的医术。医学馆的沿革 相似文献
2.
江户医学馆的教育——考证医学的奠基(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机构概要 1.学校设立的宗旨“跻寿馆”,顾名思义,多纪元孝当初创办医学馆之意图,是以救济民众为第一之义(《医学馆经营记》医学名目之事)。然而,专事救济民众的医疗设施已让于享保年间由小川笙船发起设立的小石川养生所。医学馆的创办,旨在通过江户培养优秀医师,以达救民之实的目的。不过,若想作为教育机构以求宏图大展,则很难实现。因此要想成为医官的教育、选拔机构,就必须编人幕府的官僚机构中。 相似文献
3.
江户医学馆的教育--考证医学的奠基(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机构概要1.学校设立的宗旨“跻寿馆”,顾名思义,多纪元孝当初创办医学馆之意图,是以救济民众为第一之义(《医学馆经营记》医学名目之事)。然而,专事救济民众的医疗设施已让于享保年间由小川笙船发起设立的小石川养生所。医学馆的创办,旨在通过江户培养优秀医师,以达救民之实的目的。不过,若想作为教育机构以求宏图大展,则很难实现。因此要想成为医官的教育、选拔机构,就必须编入幕府的官僚机构中。医学馆成为官办医学校之后,学习重点转移至能够满足官僚、显贵益寿延年之需的医学和医术方面。为此,尽管用于平民带有实习性意味的治疗有待… 相似文献
4.
日本江户时期医家 ,深受中国清代考证学的影响 ,在医学考证方面及医疗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形成了江户考证学派。这一派学者 ,多为幕府或诸藩的医官 ,是当时的医疗和医学研究的重镇。其代表人物 ,除多纪元孝一族以外 ,有涩江抽斋及其门人 ,其中成绩显赫者当森立之莫属。考证派的学者 ,身为医官 ,不仅临证诊疗 ,还要在江户幕府设立的医学馆讲学。教学的过程中 ,直接或间接地吸收着中国和日本考证学的营养 ,广泛参考历代注释 ,深入研究医学、本草学的古籍 ,并进一步详细考证 ,加入自己的新见解。这一时期的考证派的最大的业绩主要是收集写… 相似文献
5.
EducationofTraditionalMedicineintheEdoTimesinJapan江户时代是日本文化史上的鼎盛时期。关原之战胜利后,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建立幕府政权。这位骑马打天下的幕府第一代将军并非一介武夫,而是位好学之土,深诸文武之道。他采取了许多巩固政权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奖励学问,推行教化的政策。这项政策的实施,在促进江户文化繁荣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尔后尽管幕府出于种种原因,实行了严厉的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对海外文化,尤其是西洋近代文明的摄取,但在这一封闭的历史时期内,具有日本特色的民族文化不但得… 相似文献
6.
7.
8.
中国的本草学传入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据考证,应神天皇16年(公元285年)王仁携(论语)、(千字文)去日本时,随行的医家就带去了中国的本草典籍[1]。齐陶弘景(公元452-536年)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在七世纪初传到日本。尔后,唐代苏敬在陶氏集注的基础上增修(新修本草)(亦称(唐本草》,公元713年(天平3年)日本就有了此书的抄本,这是由当时的遣唐使从中国带回日本的。可以说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7年)以前,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本草典籍通过各种途径几乎都传到了日本[2]。中国本草典籍的传入与流布促进了日本… 相似文献
9.
论述日本江户时代古方派的形成过程与诊疗特点,古方派的形成以实证方法研究《伤寒论》等中国古典文献为开端;吉益东洞是当时的主流医学流派代表人物,倡导方证相对,有独特的经方临床应用特色,其方证相对的临床实用诊疗方法广泛普及于日本医界。 相似文献
10.
江户布目蛤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户布目蛤属贝壳类药材之一,本草未见记载。《中国动物药》记载,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臁疮、黄水疮等皮肤疾病,疗效显著。近年研究报道有降低高血压之药理作用,并可应用到食品、饮料、饲料等方面,有“药食同源”的效能。为此,笔者对其进行了生药学研究,部分内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本草学传入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据考证,应神天皇16年(公元285年)王仁携(论语)、(千字文)去日本时,随行的医家就带去了中国的本草典籍。齐陶弘景(公元452—536年)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在七世纪初传到日本。尔后,唐代苏敬在陶氏集注的基础上增修《新修本草》(亦称《唐本草》),公元713年(天平3年)日本就有了此书的抄本,这是由当时的遣唐使从中国带回日本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日藏江户抄本《伤寒正宗》的文献价值。方法:运用文献考证法,对《伤寒正宗》一书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结果:清初医家史以甲学崇仲景,师法喻嘉言,沉潜《伤寒论》三十余载,融汇自家经验与前贤精义方著成《伤寒正宗》一书。《伤寒正宗》刻竟之年月当为1685年后,而非刻于史以甲作序之日(康熙17年,公元1677年)或其子重校之时(康熙19年,公元1680年)。刊刻地点在扬州,刊刻书坊为美延堂。该书流传稀少,罕有著录,国内仅存康熙刻本一部,现藏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惜略有残佚。今存明治抄本,由藏印可知,曾经日本汉方世家丹波家族收藏,较为完备,可以用来补充刻本的缺失内容,而刻本则可校正抄本的抄写错误,两者相合,互为补充,以恢复《伤寒正宗》一书的原貌。结论:日藏江户抄本《伤寒正宗》具有重要的版本校勘及文献辑佚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柳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7):79-80
网络中药馆是中医药信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传统中药标本馆的不足,将中医药研究带入到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开放共享的新时代。我院网络中药馆集道地药材、药象研究、中药信息以及检索功能于一身,必将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辨证施治与循证医学——循证医学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仰宗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3):199-201
中国文化作为中医辨治施治的大背景,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超前的理论水平。循证医学重视实验的评价,辨证施治和循证医学的完美结合,必将推进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天人相应和精气神”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技术。辨证施治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医深厚复杂和系统性的理论体系,使其在临床医疗中经历五千年而长盛不衰。中医理论的开放性和与时俱进必将推动中医现代化向前发展。中西医具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相同的患者群体;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体,重视循证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一定能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体系做出贡献,并能为临床提供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灿烂的古代精神文化与现代物质文明的交相互映,折射出中医药的伟大,辨证施治集医学与药学于一体,诊疗互根;维持生命的和谐,中医大师可与一代大儒媲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置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医辨证论是古代精神文化和现代物质文明的化身和健康的守护天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整体观念出发,提出“一元医学模式”的医学基础理论,把中西医学及各民族医学从理论上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中西医学及各民族医学相结合的医学科学理论体系。本文在介绍“一元医学模式”的同时,还简单地描述了该模式对医学临床现象的解释作用;对临床诊治的指导作用;对疾病治疗研究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各中医药院校大多开设了人文课程,但各课程之间"横向关联"较差。文章提出,可以借鉴英国医学人文教育的成功经验,把握英国医学人文教育特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为中医药院校医学人文教育寻求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论医学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复合医学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复合图书馆概念的阐述和对医学图书馆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建设复合医学图书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设和发展复合医学图书馆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林伟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5)
当代医学发展面临着“重技术、轻人文”的困境,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医学人文素养培训不足、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除此之外,当代中医临床教育中还面临着中医特色缺失的窘境。叙事医学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医学教育中已经有所应用。而传统中医学中含有丰富叙事元素和人文精神。在现代中医临床教育中积极引入叙事医学元素,并从传统中医典籍和医案当中寻求叙事启发,对于提高医学生乃至临床医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回归传统医学的温度、改善医患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采用医学模拟教育联合标准化患者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校2007届临床专业学生外科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医学模拟教育联合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期末考试结果与2006届学生考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经统计学分析,2007届学生外科学的期末考试成绩高于2006届学生,两者比较差异明显,p< 0.05.结论:采用医学模拟教学联合标准化患者在医学教学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牢记基础知识,使医学学生从理论到实际工作转换更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