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围生儿的死亡原因,以提高围生期保健及产科工作质量,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收集因各种原因而死亡的276例围生儿的病例资料,并分析各种具体的致死性原因及胎龄、体质量分布情况。结果围生儿病死率占30.6‰(276/9018)。其中早产儿死亡146例,占围生儿病死率的52.9%,早产发生与两方面有关:①母亲个人生活史如妊娠年龄、流或早产史、不良嗜好及工作环境等;②妊娠合并症如产前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及孕期感染等有关。早产儿死亡病因为缺氧、肺部疾患、畸形、感染性或出血性疾病。结论预防早产发生,加强围生期保健及监护,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合理使用宫缩抑制剂,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曾淼  杨臻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0):130-131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因素及通过对PPROM的临床处理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108例PPROM的临床资料。结果适当延长孕周,促胎肺成熟,尽可能延至34周以后分娩,可望减少新生儿窒息及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结论积极发现并处理高危因素,适当延长孕周,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因素及通过对PPROM的临床处理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 回顾分析108例PPROM的临床资料.结果 适当延长孕周,促胎肺成熟,尽可能延至34周以后分娩,可望减少新生儿窒息及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结论 积极发现并处理高危因素,适当延长孕周,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妊娠不足月的产妇在发生胎膜早破时往往容易引发早产,使得围生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宫内感染率以及剖宫产率也升高,因此,要及时有效的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主要是指产妇妊娠满28周,而﹤37周时胎膜在临产前发生破裂,这不仅对母婴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会增加临产处理难度。据相关的临床资料显示,30%~40%的早产与胎膜早破有关[1],因此,产科医师应加强对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的重视,及早预防和诊断,并制定恰当的处理措施,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08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63例早产的发生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早产的认识,做针对性的预防工作,降低早产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围生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塔城市围生儿病死率和死因顺位的变化,了解围生儿死亡原因,评价围生保健工作水平,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围生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按照我国统一的围生儿死亡标准的要求,以塔城市各助产机构上报的围生儿死亡登记卡及出生的围生儿作为调查对象,计算出围生儿病死率,进行死亡因素分析,观察死因顺位的变化情况。结果 2008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的5年间围生儿病死率平均为0.94%,导致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不明原因的死亡、先天畸形。结论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必须从婚前、孕前开始抓,积极动员孕妇参加产前筛查和监测,致力增强产前诊断的能力,以此充分提高孕产期保健水平,使尽可能在28周前发现出生缺陷并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 :统计自 1994~1998在我院分娩的围生儿数 ,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B超及其他检查结果将围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归类。结果 :围生儿总数 42 86例 ,围生儿死亡 89例 ,围生儿死亡率 2 0 17‰ ,其中新生儿死亡率 9 91‰ ,围生儿死亡原因依次为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 (ICP)、早产脐带因素、畸形、新生儿窒息及其他。结论 :围生儿死亡与围生期保健 ,产程监测处理 ,接受技巧有密切关系 ,提高对ICP的认识 ,提高产前诊断技术 ,预防早产 ,产程各环节的合理处理和提高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 ,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防治早产的危险因素和围生儿病死率与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早产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早产发生率为2.3%,并选用足月妊娠130例作对照。结果经调查分析发现未作产检或只产检1次、胎膜早破、产科并发症、臀先露、早产史是早产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早产的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率均明显高于足月分娩,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做好孕期及产前围生期保健是预防早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高危妊娠之一,妊娠可危及母婴安全,并且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围生儿病死率可增高,为了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必须加强孕期护理及监测,使患者安全渡过妊娠期,分娩期以及产褥期,以确保母婴平安。  相似文献   

10.
廖岩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247-2248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并发症,而妊娠不足月的产妇发生胎膜早破后常合并早产。早产和胎膜早破常同时存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围生儿病率和病死率相当高。所以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将是减少围生儿死亡的关键。本研究对早产合并胎膜早破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007年至2010年闵行区围生儿死亡数、病死率及发生围生儿死亡主要原因,旨在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为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闵行区2007年至2010年225例围生儿死亡评审资料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特征。结果围生儿病死率较为3.1%。非本市户籍占全部围生儿死亡的94.67%,构成比最高的为死胎,占总死亡数的64.44%;其次分别为新生儿死亡和死产,死亡因素中以出生缺陷居首位,其次为脐带因素、不明原因、早产及新生儿窒息、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评审结果:区级评审的围生儿死亡中Ⅰ、Ⅱ类死亡者占11.11%。结论提高孕期保健意识,加强孕期筛查及监护,做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提高新生儿抢救能力,强化流动孕产妇管理,有助于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杨惠萍  陈源珍 《河北医药》1999,21(6):460-461
目的:探讨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统计自1994 ̄1998在我院分娩的围生儿数,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B超及其他检查结果将围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归类。结果:围生儿总数4286例,围生儿死亡89例,围生儿死亡率20.17‰,其中新生儿死亡率9.91‰,围生儿死亡原因依次为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早产脐带因素、畸形、新生儿窒息及其他,结论:围生儿死亡与围生期保健,产程监测处理,  相似文献   

13.
聂蕾 《中国医药指南》2014,(17):261-262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医源性早产对母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36例ICP患者,其中医源性早产52例,足月分娩163例,分别统计ICP医源性早产和足月分娩患者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及母儿的并发症,进行临床结局对比分析。结果 ICP医源性早产组和足月分娩组比较分娩孕周及分娩方式差异有显著性,且医源性早产组的羊水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妊娠组。结论 ICP医源性早产虽然避免了死胎的发生,但是围生儿预后并无改善。因此不能一味追求降低ICP围生儿病死率而忽视早产本身对于围生儿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早产的防治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围产期保健网站的逐步建立,早产的防治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早产是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为了降低围生儿病率和病死率必须降低早产的发生率,为了更好地预防早产,就必须做好落后地区的围产期保健,而落后地区的早产发生率是发达地区的一倍以上,现对我院有关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发生率、诊断及处理。方法对睢县康复医院2年多来发生的192例IC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2例ICP患者中剖宫产率71.88%、羊水污染率38.54%、早产率32.81%、新生儿窒息率30.73%、围生儿病死率6.77%。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胎儿的危害较大,对ICP进行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关键,有助于改善围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杜世华 《安徽医药》2014,(12):2324-2326
目的:通过探讨2008-2012年该院围生儿死亡数、病死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进一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89例围生儿死亡资料,了解其特征。结果围生儿病死率7.79‰。本市户籍仅占全部围生儿死亡的7.87%,非本市户籍为92.13%,死胎比例最高,占总死亡数的52.81%,其次分别为新生儿死亡和死产。出生畸形居死亡因素中的首位,其次为脐带原因、早产、新生儿窒息、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结论提高非本市户口孕妇孕期保健意识,加强孕期筛查及监护,提高新生儿抢救能力,有助于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南海区西樵镇围生儿的病死率、死因和死亡相关因素,明确本辖区围生期保健的重点,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南海区西樵镇分娩的围生儿的死亡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在7964例围生儿中死亡77例,围生儿病死率为9.67‰。其构成比为死胎占首位(57.14%),其次是早期新生儿死亡(31.17%)及死产(11.69%)。死因前3位依次为胎儿脐带因素、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先天畸形。围生儿专家评审组评审结果是可避免死亡和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59.74%。结论在西樵人民医院分娩的围生儿病死率还有下降的潜力。因此,应结合死因分析,制定一系列相关措施,加强围生期保健及高危妊娠的管理,提高产科、儿科的诊疗技术和群众自我保健及围生期保健知识水平,才能进一步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地区围生儿病死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相关干预措施。方法:以我市6家医院1996—2000年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及产科、小儿科死亡的244例围生儿为统计对象,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家医院5年围生儿,各年度之间围生儿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年度死胎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期新生儿死亡差异无显著性(P>0.05),死产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要降低围生儿病死率,防治早产,加强孕期宣教、防治妊娠期各种并发症是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造成早产的危险因素,以及早产对母婴的影响,进而有效的预防早产,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的92例早产者的病因以及对母婴的影响。结果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与下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子宫膨胀过度、胎盘因素、妊娠合并症以及其他因素有关。可造成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感染、器官发育不成熟等。结论定期产前检查,重视引起早产的因素,从而降低新生儿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农村孕妇双胎妊娠发生率、并发症以及围生儿病死率和孕产妇病死率。方法对农村孕妇112例双胎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农村孕妇双胎妊娠发生率12.67%。合并症以胎膜早破、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为多见,发生率分别为34.82%、17.09%、11.6%、25%。农村孕妇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68例,占60.7%。双胎围生儿死亡35例,病死率为19.66%(35/224),同期单胎围生儿病死率1.22%(97/7936),是同期单胎围生儿病死率1.22的16.11倍。结论双胎妊娠应加强产前监护,积极防治并发症,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