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医疗服务支付方式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核心问题之一.支付方式能够影响医疗服务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从而对医疗费用、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效率和医疗保险资金使用的效益产生影响.通过对利益相关者在按服务项目支付、按诊断相关组定额预付、总额预付3种支付方式中的行为分析发现,按诊断相关组定额预付既能够切实控制费用增长,使医疗质量得到保障,又能够较好地满足支付方式改革中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但是,各利益相关者在按诊断相关组定额预付支付中,需要不断完善病案首页数据填报、临床路径使用、信息系统建设、成本核算、费用结构调整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3.
从利益相关者角度阐述支付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具有的战略思维,提出现代管理需要依靠“技术、制度、伦理”,管理的价值应转向“兼顾相关利益者”,以激励管理对象实现“义利共溶”。 相似文献
4.
5.
儿科医疗联合体涉及到不同部门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联合体的运行。作者通过对江苏省某儿科医疗联合体的利益相关者访谈,发现各利益主体在联合体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政府部门期望较大,支持力度和拥有资源最大;患者、成员单位医务人员对联合体的影响力相对较低,核心医院及其医务人员拥有资源较大,但对医联体的支持力度较低。应综合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诉求,构建儿科医联体利益平衡机制,推动儿科医联体平稳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7.
纵观国内外医疗保险诸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都是视自己国度或地区的不同情况而选择的,比较而言,各种支付方式在具备一方面或几方面优点的同时,也伴随着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缺点存在,完善而通用的方式是不存在的,产生不同支付方式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但总的来看它是受到各个国家或地区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等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决定的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制度及其政策的影响。 在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即将全面实施的今天,我们必须在认真研究好各个国家地区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经验与教训的同时,尽快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8.
完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费用支付方式,既是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关键,又是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应该在认真研究各种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特点,探索和完善新形势下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9.
构建医疗联合体作为我国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探索性举措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的医疗联合体组合模式及其优缺点,进而运用博弈论分析医疗联合体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从博弈论的视角勾画出医疗联合体的利益制衡机制,并力图提出既能够满足医疗联合体各相关成员利益需求,又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医疗联合体发展模式,以期能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自199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后,我国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不断深入,已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为了解保此项改革的全面推进,国务院及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城镇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配套文件。近几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践表明,支付方式对于有效地控制医药费用,引进费用分担机制和竞争机制,确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相较于医药医保、医药医疗间关系的渐趋合理,医保与医疗间协调互动关系仍亟待深入讨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和医保支付方式优化分别是针对供给方和购买方的重要改革思路,两方面改革均有助于提升医疗体系改革成效,本文基于发挥政策合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的研究目标分析了如何建立二者的联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是,应遵循激励相容的改革原则,以改善医疗机构行为作为联动机制的关键政策节点,通过构建互动嵌套的优化机制发挥政策合力。此外,联动机制的良好运转也需外部协同治理。建议应推行健康管理促进居民生活方式科学化、推进医联体建设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水平以及推动互联网与医疗服务的进一步产业融合化。 相似文献
12.
13.
医疗联合体是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的重要部分,但在实践过程中医联体作用并未达到预期目标。本文通过查阅文献,采用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转译"作为逻辑分析工具。通过"转译"分析区域医联体网络构建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参与者间的利益矛盾。研究认为,医联体涉及众多异质行动者,存在诸多矛盾和障碍,通过分析网络内各行动者的作用、利益和障碍,总结出政府的持续关注、上下级医院的协同合作以及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是构建医联体并发挥作用的关键。本研究也会对政府在医联体中的正确定位,制定与优化相关医联体、分级诊疗机制和医保等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面分析上海城镇职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历程,剖析改革诱因、暴露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为其它地区开展相关改革提供经验借鉴。方法:收集相关文件和职工医保运行的有关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访谈了解有关专家对上海市城镇职工医保改革的观点。结果:上海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遵循从总额控制、总额预算管理到总额预付制改革的主线,辅之以精神病医院的按床日付费、部分病种的单病种支付等精细化管理手段,改革强调多种支付方式复合使用,注重把握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改革步调,基本实现了筹资与支付、费用与质量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总结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十年成果的基础上 ,从坚持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提出了实现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阐述了构建小康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性的医保支付方式既可以实现医保资金的成本效益,又可以使医生在医疗服务中遵循患者健康收益最大化原则。由于医生代理人职能的不完善,完全的预付费用和按费用支付都无法抑制医生的目标收入和诱导需求。以第三方支付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中,采取以诊疗效率相关的预付费用为基础,混合以边际成本小于边际费用及平均费用支付的支付,不仅可以弥补医生服务成本,还可以约束医生诱导需求等行为,完善医生代理人作用,使医保支付趋近中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我市三级医院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现状,为合理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10-2012年市三级医院医疗保险支付情况和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和系统分析,了解今年来市大型公立医院总额预付制度运行的相关情况。结果:近年来全市医保覆盖率不断攀升,而每年总额预付额度上涨幅度不明显,医保基金拒付情况严重,预付额度核算方式欠科学。结论:在更好满足医保患者就诊质量的同时,需进一步完善总额预付核算方式,加强医保管理,减少医院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福建省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改革对定点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的影响。方法:分析福建省省本级、福州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331万参保人员2016年4~9月及上年同期门诊和住院药品消费数据,按年度统计药品费用、用药情况以及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政策执行情况。结果:改革前后医保药品支付标准目录内费用占比从22.50%上升为64.95%;公立医院及非公立医院改革前后门诊药品前10位一致仅排序略有变化,改革后两者门诊支付标准内费用占门诊费用比例分别为73.21%、39.30%;公立医院住院前10位药品品种及其金额变化较大,其中联合采购价差较大的药品费用增幅较高,而非公立医院相对稳定。结论: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改革显著影响了临床用药品牌选择和用药结构;以药品集中采购结合联合带量采购形成的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有利于降低药品价格;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改革结合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措施更有利于发挥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该文总结了深圳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比较全面地描连了深化医保改革的思路,揭示了一些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1999~2000年要完成的8项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不同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利弊分析、借鉴国外典型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结合国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成功经验,探究不同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选择模式。建议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采用总额预付制或按人头付费为主的方式;针对二级、三级综合医院,采用总额预付制为基础的,按病种付费为主,结合按人头付费、按服务项目付费和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的医保支付模式;专科医院,采用总额控制下按病种付费和按床日付费相结合的支付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