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在校本科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知状况,探讨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必要性。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未接受系统性全科医学教育(必修课)的临床医学系在校本科生(三年级,五年制)作为抽样调查对象。自行设计并发放问卷,对不同择业方向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学习意愿、在校医学生的全科医师择业意愿以及对全科医学教育的教学安排意愿等进行调查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92份,回收有效问卷92份,有效回收率100%。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将来择业为"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非全科医师"或择业目标为"专科医师"的调查对象中,认为仍然有必要接受学习全科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分别占63.0%、65.2%和77.2%。调查对象中表示愿意将来成为全科医师者占66.3%,就业压力为其主要择业理由,占31.1%;认为全科医师"发展空间小"和"社会地位较低"而不选择其作为择业方向者分别占35.0%和30.0%。70.6%的调查对象认为在医学院校中有必要开设全科医学教育课程;选择理论与实践课的比例为2∶1和1∶1的调查对象占56.6%。结论大多数在校医学生择业方向明确,认为有必要接受全科医学教育。为顺应社会对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需求,医学院校开展多渠道的全科医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吸引更多医学生加入全科医师行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在校本科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知状况,探讨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必要性.方法 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未接受系统性全科医学教育(必修课)的临床医学系在校本科生(三年级,五年制)作为抽样调查对象.自行设计并发放问卷,对不同择业方向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学习意愿、在校医学生的全科医师择业意愿以及对全科医学教育的教学安排意愿等进行调查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92份,回收有效问卷92份,有效回收率100%.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将来择业为"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非全科医师"或择业目标为"专科医师"的调查对象中,认为仍然有必要接受学习全科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分别占63.0%、65.2%和77.2%.调查对象中表示愿意将来成为全科医师者占66.3%,就业压力为其主要择业理由,占31.1%;认为全科医师"发展空间小"和"社会地位较低"而不选择其作为择业方向者分别占35.0%和30.0%.70.6%的调查对象认为在医学院校中有必要开设全科医学教育课程;选择理论与实践课的比例为2: 1和1: 1的调查对象占56.6%.结论 大多数在校医学生择业方向明确,认为有必要接受全科医学教育.为顺应社会对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需求,医学院校开展多渠道的全科医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吸引更多医学生加入全科医师行列.  相似文献   

3.
在校医学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在校医学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的现况,探讨全科医学教育对当今医学教育及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预防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的96名在校本科生(三年级)作为调研对象。自行设计并发放问卷,对全科医学学习的必要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择业意愿及对全科医学基本知识的认识等进行调查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96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在96名调研对象中,有30.2%认为医学生有必要接受全科医学教育,有33.3%认为该学科应以必修课的形式让更多的医学生参与学习,有47.9%认为案例分析是最佳的授课方式,有49.0%建议将《全科医学概论》的学习安排在基础学习阶段。结论高等医学院校应开展相关的全科医学教育,并结合全科医学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达到全科医学的教学目的 。  相似文献   

4.
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针对这一社会现象,笔者调查了我校口腔系2007级眼视光三年制学生和2005级眼视光五年制学生。共发放问卷82份,实际收回82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包括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非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学习预防医学的心理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非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学习预防医学的心理需求.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非预防医学5个专业大三本科生500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预防医学课程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要求.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78份,回收率为95.6%.其中,临床相关专业255份、中西医专业95份、药学35份、口腔28份、护理65份.结果:不同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要求不同,不同专业学生对不同篇章所占学时比例分配也不同,不同专业学生对各种类型实验的需求也不同.结论:各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不能完全一致,应视专业设置不同的学时以及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当前医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分析存在问题,探究影响因素,创新引导策略,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人才培养策略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拟定问卷对江苏省十所普通高校2015届应届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生(以下简称医学毕业生)的择业倾向、就业途径、就业指导需求等方面展开调查。结果发放问卷650份,收回有效问卷591份,回收率为90.9%。调查结果显示:39.0%的被调查者选择接受研究生教育,选择就业的占61%;不同性别医学毕业生的就业与考研意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学历和专业对考研与就业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择业方面,专业对口为首要影响因素,工作环境的影响程度最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88.7%的被调查者通过自己应聘方式获得就业岗位,且就业信息的获取多来源于学校;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的需求随着年级的升高呈阶段性变化。结论多数医学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但十分重视专业对口,就业面狭窄。面对目前医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及其对在校期间就业指导的阶段性需求,各医学类院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就业教育指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此外,改善医学生就业现况需从个人、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全科医学(GP)本科生对专业的学习认知及择业意向情况。方法:以蚌埠医学院GP专业252名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他们对GP的学习认知及择业意向状况。结果:120名GP本科生(49.0%)愿意学习GP相关课程。有104名学生(42.4%)满意学院在GP方向的教学安排。对毕业后攻读GP专业硕士和学生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2.9%和39.6%。有108名(44.1%)表示毕业后愿意选择成为全科医生,其主要原因认为GP是今后发展方向的为26名(24.1%),认为工作稳定的有21名(19.4%)。而另外30.6%的学生毕业后不愿意成为全科医生,认为收入较低的有23名(30.7%),认为社会地位不高的有19名(25.3%)。结论:GP专业本科生对GP的学习认知及择业意向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家相关政策应向全科医生倾斜,医学院校应继续加强对GP的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解地方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及态度,为提高本科生循证医学教学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大学三年级314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涉及循证医学知识的相关课程开课前后进行两次调查。结果发放问628卷份,有效问卷596份。学生获取循证医学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课程,学术讲座和医学杂志;49.6%的学生学对认为循证医学是最佳证据和临床经验及患者价值的结合,学习循证医学可以指导临床科研和提高业务水平,但77.5%的比例认为循证医学有助于发文章。学习循证医学的困难主要集中在英语水平和文献检索方面。结论地方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程度较低,但对循证医学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应针对学生的背景和需求开展循证医学教学。  相似文献   

9.
背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调查河北省医学毕业生返乡就业意愿,研究其对应策略,推动河北省健康乡村建设。方法:对河北地区某医院学校的400名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404份,有51.9%的医学生愿意或很愿意返乡就业;参与过农村社会实践的对返乡就业政策熟悉的医学生,护理学专业医学生相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更愿意到农村就业(P<0.05)。结论:医学毕业生返乡就业意愿受到医学生自身素质与条件、基层条件与发展前景和政府相关政策引导与学校就业指导的影响。鼓励医学生返乡就业,需要加强基层建设,优化激励政策,学校正确引导医学生建设基层以及提高医学生对基层就业价值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新时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职业理想的现状,以充分发挥职业理想的作用,促进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广东4所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1 500名本科生进行了职业理想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500份,收回问卷1 422份,其中有效问卷1 36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1.2%.结果 45.8%的医学生高考选报医学专业并非出于自己的职业理想;51.0%的医学生表示与其到基层行医,不如留在城市或亲人身边从事不对口的工作;54.3%的医学生曾经动摇过职业理想;57.3%的医学生明确表示将来不一定从事医学工作.结论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职业理想正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严峻考验,职业理想的树立和践行有待于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在校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知状况,探讨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必要性.方法 以本校临床医学系和护理系在校专科生作为抽样调查对象,自行设计并发放问卷,对不同专业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学习意愿、对全科医师择业意愿等进行调查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在校学习期间有必要开设全科医学教育课程;临床专业94.60%的学生赞成设置全科医学培养方向,护理专业只有53.92%的学生持支持态度;临床专业有56.44%的学生可以接受到农村社区就业,而护理专业只有41.18%的学生愿意到农村社区.结论 大多数在校医学生择业方向明确,认为有必要接受全科医学教育;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吸引更多医学生加入全科医师行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兰州大学2011届医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与就业现状,为相关部门改善就业指导、完善医学人才分配方案提供决策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拟式问卷随机抽取兰州大学2011届288名医学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83份,其中,42.7%的被调查者认为择业时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专业技能欠缺";84.1%的被调查者对相关就业政策"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16.3%的被调查者毕业后会选择在基层医疗机构就业,其中61.9%的出发点是"先就业,再择业";70.3%的被调查者认为"提高福利待遇"是吸引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毕业生去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最有力措施。结论本地区医学毕业生就业期望较高,但就业信心不足,基层就业热情不高,就业方向较单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全科医学专业方向本科生对全科医学的学习需求及择业意向状况,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医学院全科医学专业方向一至四年级的559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他们对全科医学的学习需求、毕业后择业意向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愿意学习全科医学相关课程、参加全科医学专业方向和免费订单式培养全科医师项目、毕业后愿意攻读全科医学专业硕士和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的比例分别为44.5%、50.8%、46.0%、45.1%和41.9%。有281人(50.3%)认为应该从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开始培养全科医生。有239人(42.8%)认为在医学院校采取全科医学专业方向教育是最适合的方法。有237人(42.4%)表示毕业后愿意成为全科医师,而其他不愿意成为全科医师的原因中排在前3位的是:收入低(264人,26.9%)、发展空间小(242人,24.7%)和社会地位不高(191人,19.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第一志愿报读全科医学(OR=0.597)、学习成绩状况(OR=1.281)、是否愿意学习全科医学(OR=0.336)是学生毕业后愿意成为全科医师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全科医学专业方向本科生对全科医学的学习需求和择业意愿有待提高,应继续加强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学习需求和择业取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及分析护理本科生对护理就业走向的看法及影响因素,帮助护理本科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利于提高护理的整体质量。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川北医学院2011-2013级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问卷包括就业意向、选择护理学专业的原因和态度、对专业的认同度和对涉外护理的看法等内容。结果:护理本科生就业选择多样化,从事临床工作的意愿已不是首位,而是护理教育;影响就业选择的因素多元化,工资及个人发展为主要的因素。结论:针对影响其就业走向意愿的各种因素,教导护理本科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从各方面给予引导。  相似文献   

15.
《西北医学教育》2019,(2):344-348
目的了解康复治疗本科生专业承诺的现状,探讨学习《康复医学概论》理论课、高考志愿选择和就业前景对专业承诺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对一年级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91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康复治疗本科生专业承诺平均分(74.348±2.014)分,其中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分别为(24.775±0.701)分、(15.753±0.481)分、(14.798±0.428)分、(19.022±0.571)分。理论课学习后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评分显著增高(P<0.001);高考志愿为调剂专业的规范承诺评分显著低于自主选择(P<0.05);就业前景为冷门专业的继续承诺评分显著高于一般专业(P<0.05)。结论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总体上专业承诺感中等偏下;理论课学习提高了康复治疗本科生的专业承诺水平;高考志愿选择和就业前景影响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承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理论培训情况及学员的就业意向,探索改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 在上海市审核通过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随机抽取11家培训基地,以各培训基地的2010、2011、2012级三届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209人为调查对象。于2013年3-4月,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对学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对全科医学的了解程度、对理论培训学习效果及培训时间分配等的评价、就业意向及原因。发放问卷209份,回收有效问卷20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 对于参加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最主要目的,有65人(占31.1%)选择"致力于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有51人(占24.4%)选择"学习更多知识",有50人(占23.9%)选择"在上海寻求发展",有38人(占18.2%)选择"没有更好的选择"。对理论培训学习效果表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者分别为12人(占5.7%)、107人(占51.2%)、82人(占39.3%)、5人(占2.4%)、3人(占1.4%)。有165人(占78.9%)表示毕业后愿意成为全科医师,主要原因为"工作稳定"工作压力小";有44人(占21.1%)表示不愿意,主要原因为"社会地位比较低"收入低"。结论 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在逐步完善和不断发展中,首次三年的规范化培训工作效果得到了学员的认可,但培训的课程和时间安排尚需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校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现状,探索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科研班的4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科研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文献/信息检索能力、医学文献的阅读情况、参加循证医学培训项目情况、基于问题学习和基于团队学习知晓状况、参加科研项目和发表科研论文现状等。使用Epidata 3.1将调查结果录入计算机,用Excel 2003和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发放4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7份。参加过循证医学科研项目的培训以及经常参加医学科研论文讲座的学生的比例分别为18.92%和10.81%,参与发表科研论文的学生也仅有13.51%,对自己的科研素质满意的学生只有16.22%(6名),35.14%(13名)和45.95%(17名)的学生了解过PBL教学和TBL教学。结论 我校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整体较低,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统计及分析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需求与服务的读者,了解读者对图书馆收藏信息资源的认识与需求、对数字资源的服务与评价.方法设计调查表对读者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以及专业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共发放问卷587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74份,回收率为81%.读者各年龄段分布比较均衡,42岁以下的占76%.读者学历分布,硕士及本科生居多占92%.读者专业分布,信息类占34%,医学类占66%.结论通过调查分析,了解读者在其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发生的最真实的感受,作为图书馆管理所必需的"信息资源"来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医院图书馆满足读者数字资源需求,提高数字资源利用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一、调查概况 1.调查方式及对象 本次调查以问卷为主,同时辅以个别提问、座谈讨论等方式。问卷调查了我校药学院、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管理学院的96-99级学生。每个年级平均发放问卷11-12份,共发放150份,回收142份,有效135份。同时,以问卷与个别提问、座谈讨论相结合的形式,重点对云南97、高护97、临床97等3个班级进行了详细调查。 2.调查内容 问卷内容共分为“认识国内形势”、“对待择业就业”、“看待学校改革’等三大项目。“认识国内形势”项目主要涉及西部大开发、国企改革、台湾问题、近期中国股市、中小学生减负、四川两会等7个问题;“对待择业就业”项目主要涉及看待前途、择业方式、择业目标、考研热等6个问题;“看待学校改革”项目主要涉及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外语过级、扩招等7个问题。个别提问及座谈讨论仍围绕“你所知道的西部大开发”、“你对毕业后的打算”及“你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等三个话题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相关知识的认知和需求,为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以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和精神卫生专业本科生(四年级、五年制)作为抽样调查对象,调查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和需求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22份,回收有效问卷222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显示,222名学生中,只有50人(22.5%)在开设全科医学概论之前听说过全科医学;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全科医学的需求不同,对学习全科医学的必要性、开设全科医学课程和全科医学实践课的必要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需求高于精神卫生专业的学生;对全科医学教育的必要性,精神卫生专业学生的需求高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全科医学的学习,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学科性质、全科医学的定义、全科医生的角色、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以及全科医疗在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P<0.05)。结论大多数医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全科医学专业,认为有必要接受全科医学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医学院校应该开展多渠道的全科医学教育,这对于发展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