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LI-RADS)对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CT及MR的影像特征进行分析,比较CT与MRI对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期间经手术病理确诊为HCC患者72例,术前CT及MR均同时行动态增强检查,由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根据LI-RADS v2014分级标准对CT和MRI图像分别进行评级。结果:对CT与MRI评分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 566,一致性中等;两者的评分存在差异(p=0. 005);当病灶直径小于3cm时(n=33),对CT和MRI评分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 115,两者一致性较差; CT与MRI LI-RADS评分存在显著的差异(p 0. 001);当病灶直径大于3cm时(n=39),对CT与MRI评分结果进行kappa值为0. 838,结果一致性很好; CT与MRI的LI-RA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 207);结论:依据LI-RADS的影像特征,MR对HCC诊断的价值对于较小病灶(小于3cm)优于CT,对于较大病灶两者的价值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比较肝癌诊断中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的准确率。方法:病例样本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86例疑似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肝脏增强CT检查与肝脏MRI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研究比较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诊断准确率。结果:评估肝内病灶及肝外病灶检出数,肝脏增强CT均低于肝脏MRI(P<0.05)。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诊断不同病理类型肝癌的准确率,肝脏MRI高于肝脏增强CT(P<0.05)。结论:肝脏增强CT及肝脏MRI均属临床常用肝癌诊断方式,肝脏MRI诊断准确率高于肝脏增强CT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脏MRI与增强C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淮安医疗区收治的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8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肝脏MRI检查以及增强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影像学技术与金标准的差异及一致性,比较MRI与增强C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评估两种方法对不同直径病灶的检出率以及不同分期检出率。结果:增强CT阳性检出率为60.24%,诊断结果与金标准比较一致性一般(Kappa=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RI阳性检出率为62.65%,诊断结果与金标准比较一致性较好(Kappa=0.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分别为96.39%、96.23%,均显著高于增强CT诊断的84.34%、84.91%(P<0.05),两种方法诊断特异度无显著差异(96.67%vs 83.33%,P> 0.05)。MRI检查对直径<2.0 cm病灶的检出率96.97%显著高于增强CT检查的78.79%(P<0.05);两种方法对>2.0 cm病灶的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脏增强CT技术与MRI技术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58例肝癌患者,分别开展肝脏增强CT与MR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影像学技术的影像学征象,并比较两种技术对不同直径病灶的检出率。结果:CT增强扫描时动脉期52例病灶强化明显,病灶密度比正常肝组织明显更高;门脉期扫描55例病灶为等密度,延迟期扫描均为低密度病灶且强化程度呈现出下降态势;MRI平扫时T1WI信号低,增强扫描时动脉期强化明显,门脉期扫描52例病灶等信号,延迟期扫描55例为低信号。病理诊断结果显示58例肝癌患者中41.38%为肝细胞性肝癌,34.48%为胆管细胞肝癌,24.14%为混合性肝癌,其中MRI的诊断符合率为96.55%,高于增强CT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诊断肝癌均有其优缺点,相较于增强CT,MRI诊断肝癌的检出率更高,更有利于开展病理分型,对临床诊断及早期制定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更加明显,更具推广价值。但MRI仍然无法完全取代增强CT,临床可结合实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诊断肝癌准确率方面的对比。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50例纳入本次研究工作,均接受肝脏增强CT检查(命名为对照组)及肝脏MRI检查(命名为研究组)。比较分析两组检查结果及肝癌诊断准确度。结果:研究组肝内病灶检查个数(3. 03±0. 56个)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4. 3576,P值=0. 0000;研究组肝外病灶检查个数(1. 90±0. 22个)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t值=0. 6788,P值=0. 4997;研究组肿瘤直径 3cm检出率(92. 00%)明显高于对照组,X2值=4. 0048,P值=0. 0454;研究组肿瘤直径≤3cm检出率(94. 00%)明显高于对照组,-X2值=8. 7561,P值=0. 0018;研究组肿瘤检出准确度(94. 00%)明显高于对照组,X2值=7. 4405,P值=0. 0064。结论:在诊断肝癌准确率方面应用肝脏MRI的检查准确度高于肝脏增强CT,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肝脏增强CT及MRI技术对肝癌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期间于沂水县马站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疑似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肝脏增强CT和MRI检查。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增强CT与MRI对于肝癌疾病的诊断情况,比较不同诊断方法对肝癌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诊断方法对肿瘤大小的检出情况及对肝癌类型的检出情况。结果:100例疑似肝癌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阴性患者30例,阳性患者70例。阳性患者中肝细胞型29例,混合型16例,胆管细胞型25例,其中48例肿瘤直径≤2 cm,22例肿瘤直径>2 cm。MRI诊断肝癌的灵敏度95.71%、特异度90.00%、准确率94.00%均高于增强CT诊断(P<0.05);MRI检查肿瘤直径≤2cm的检出率高于增强CT (P<0.05);MRI检查不同肝癌类型的诊断准确性高于增强CT (P<0.05)。结论:肝脏MRI诊断肝癌的效能优于增强CT,对于直径≤2 cm的肿瘤组织仍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同时可准确区分不同肝癌类型,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与CT图像融合技术在前列腺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靶区确定中的应用,为临床精确放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6例经病理诊断的前列腺癌患者。患者进行常规CT平扫加增强扫描,CT扫描后第2天相同时段行MRI扫描。扫描后采用Pinnacle配准软件对MRI和CT图像进行归一化互信息法配准。结果 MRI成像与CT图像融合在放疗靶区勾画中的肿瘤体积比单纯用CT图像勾画的体积减小[(55.51±1.60)cm3比(70.74±3.51)cm3,t=12.48,P<0.001]。CT-MRI融合图像直肠接受50、55、60、65Gy放射剂量时照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单独CT图像(P<0.05),CT-MRI融合图像膀胱接受40、45、50、55、60、65、70Gy放射剂量时照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单独CT图像(P<0.01)。结论在前列腺癌中应用MRI与CT图像融合技术,能较好地确定三维适形调强放疗靶区,并能够减少对周围器官的损伤。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脏肿瘤的CT灌注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及肝脏灌注软件进行肝脏原发肿瘤的灌注研究,对比和评价肝癌与肝脏良性高血供肿瘤(HBHT)以及肿瘤与周围肝实质间的CT灌注差别。方法对30例肝癌患者和22例HBHT患者行肝脏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并分别测量两组肝脏肿瘤及周围肝实质的CT灌注值,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肝动脉分数(HAF)及到达时间,并获得相应的灌注图。结果肝癌病灶的BF、BV及HAF平均值高于周围肝实质(P均为0.000)。HBHT病灶BF和HAF的平均值也高于周围肝实质(P=0.004及0.000)。肝癌及HBHT病灶MTT的平均值均短于相应周围肝实质(P=0.015及0.027),同时肝癌病灶的MTT也短于HBHT病灶(P=0.039)。肝癌病灶及周围肝实质的HAF均高于HBHT病灶及周围肝实质(P=0.036及0.044)。结论肝脏良恶性肿瘤间以及肝脏肿瘤与周围肝组织间存在灌注上差别,可为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 CT 及 MRI 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3 月收治的 90 例疑似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均行 CT 及 MRI 检查。 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 CT 及 MRI 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效 能和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性、对不同直径肿瘤检出情况、影像学表现。结果: 90 例患者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细 胞癌 77 例( 85.56% ),检出病灶 102 个,肿瘤直径 <1%cm 、 1~3%cm 、 >3%cm 分别为 21 个、 45 个、 36 个; CT 、 MRI 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 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Kappa 检验显示, CT 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尚可( Kappa 值 =0.695 , P =0.000 ); MRI 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良好( Kappa 值 =0.782 , P =0.000 ); MRI 对直径 <1%cm 肿瘤检出率高于 C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CT 及 MRI 对直径 1~3%cm 和 >3%cm 肿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CT 及 MRI 诊断原发性肝细 胞癌价值相当,但后者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良好,对直径 <1%cm 肿瘤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肝脏增强CT、MRI技术用于临床诊断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肝癌患者5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检查方法进行分组,A组(30例)患者采用肝脏增强CT检查;B组(29例)患者采用肝脏MRI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的准确率及检出病灶位置、病灶直径的符合率。结果:A组经肝脏增强CT总计检出患者24例,检出率为80.00%,B组经肝脏MRI总计检出患者29例,检出率为100.00%,B组患者检查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经肝脏MRI检查肝外病灶位置、病灶直径不足3cm符合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临床诊断肝癌疾病可首选肝脏MRI技术,相比肝脏增强CT准确率更高,同时可更精准地判断病灶位置及直径,为后续治疗提供影像学支持,值得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血清胸腺苷激酶1(STK1)、可溶型B7-H3(s B7-H3)、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联合多层螺旋CT对肝细胞癌与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59例肝细胞癌及45例肝血管瘤患者,比较两种病灶的影像学特征及血清STK1、s B7-H3及ECM1水平;分析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上述两种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CT平扫显示,肝细胞癌及肝血管瘤病灶的形态特征、类型、边界清晰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患者的血清STK1、s B7-H3、ECM1水平高于肝血管瘤患者(P<0.05),且两种患者的动脉期均匀高密度病灶的增强CT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肝血管瘤,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44)。结论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可有效鉴别肝细胞癌与肝血管瘤,动脉期均匀高密度病灶的增强CT值及血清STK1、s B7-H3、ECM1水平升高有利于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MRI联合多层螺旋CT(MSCT)用于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疗效评定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130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患者接受MSCT单一检查,40例患者接受MRI单一检查,40例患者接受MRI、MSCT联合检查,所有患者均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验证。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单一检查、MSCT单一检查以及联合检查患者介入治疗后残留病灶、复发病灶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比较3种检查方式的病灶检出率。  结果  MRI、MSCT联合检查残留病灶的敏感度为89.3%、准确性为96.2%,高于MSCT单一检查(77.9%、91.4%)和MRI单一检查(83.5%、95.9%)(P < 0.05);MRI、MSCT联合检查复发病灶的敏感度为88.6%、准确性为95.1%,高于MSCT单一检查(70.7%、91.4%)和MRI单一检查(74.2%、93.9%)(P < 0.05)。  结论  MRI联合MSCT检查用于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疗效评定可更好的检出残留以及复发病灶,检出阳性病灶能力比单一影像学检查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PEComa)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8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肝脏PECom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病灶在CT及MRI图像上的位置、密度及信号特点、强化形式。  结果  含脂肪型病灶肉眼可见的脂肪成分无明显强化,而软组织成分强化明显,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动脉期显著强化并见到瘤内血管,门脉期及延时期出现中轻度强化,并可见环形强化的假包膜。无脂肪型呈实质性软组织肿块,肉眼不可见脂肪成分,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动脉期呈明显均质强化,可见粗大扭曲的畸形血管和动脉瘤样结节状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呈延时强化改变。由于病灶缺少正常肝细胞,肝胆特异期病灶对比剂摄取呈低信号改变。其中含脂肪型需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但影像学缺乏特异性,无脂肪型几乎全部误诊为肝细胞癌。  结论  肝脏PEComa具有独特的免疫组化特征,如果依据病灶内是否含有脂肪成分来分型,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性,但是病变在表观扩散系数图及肝胆特异期没有特异性,不能作为单独的诊断依据。乏脂肪型PEComa临床术前误诊概率较大,因此放射科医生加强对此病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MRI、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肝脏SNN患者40例,其中接受MRI检查的22例患者作为MRI组,CT检查的18例患者作为CT组,分析MRI、CT诊断肝脏SNN的价值,同时分析单纯凝固性坏死型、伴液化性坏死型和多结节融合型病灶的MRI、CT影像学表现差异。   结果   MRI诊断肝脏SNN准确率为95.45%,明显高于CT组(P < 0.05);CT组,单纯凝固性坏死型、伴液化性坏死型和多结节融合型病灶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凝固性坏死型、伴液化性坏死型和多结节融合型病灶CT平扫主要呈低密度影,分别占83.33%、42.86%和40.00%,3种病灶均无强化,其中分别有83.33%、57.14%和80.00%病灶包膜延迟强化;MRI组,伴液化性坏死型T2WI序列低信号比例高于单纯凝固性坏死型和多结节融合型(P < 0.05),多结节融合型T2WI序列稍高信号比例高于伴液化性坏死型(P < 0.05),单纯凝固性坏死型、伴液化性坏死型和多结节融合型病灶T1WI序列低信号比例均为100.00%,T2WI序列低信号鉴别伴液化性坏死型SNN的敏感度为100.00%,特异性为78.57%,准确率为86.36%,阳性预测值为72.73%,阴性预测值为100.00%;T2WI序列序列稍高信号鉴别伴液化性坏死型鉴别多结节融合型SNN的敏感度为100.00%,特异性为68.75%,准确率为77.27%,阳性预测值为54.55%,阴性预测值为100.00%,单纯凝固性坏死型、伴液化性坏死型和多结节融合型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病灶无强化比例均为100.00%,但延迟期所有病灶边缘有强化。  结论   MRI和CT在肝脏SNN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其中MRI诊断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与探讨18F-FDG PET/CT+头部增强CT、18F-FDG PET/CT+头部增强MRI几种检查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与差异。  方法  回顾分析32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其18F-FDG PET/CT、头部增强CT及头部增强MRI影像资料,分析18F-FDG PET/CT联合头部增强CT、18F-FDG PET/CT联合头部增强MRI对肺癌分期的影响;比较18F-FDG PET/CT、头部增强CT、头部增强MRI 3种检查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价值;比较18F-FDG PET/CT与头部增强MRI,肺癌脑转移瘤漏诊组与未漏诊组囊变、水肿表现的差异。  结果  18F-FDG PET/CT+头部增强CT、18F-FDG PET/CT+头部增强MRI这两种组合检查方法在检出肺癌脑转移瘤方面,对肺癌分期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58,P < 0.01);18F-FDG PET/CT、头部增强CT、头部增强MRI三种检查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率分别为7.34%、12.23%、19.88%;3种检查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867,P < 0.01);肺癌脑转移瘤18F-FDG PET/CT与MRI比较漏诊组与未漏诊组发生囊变、水肿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7,P > 0.05;χ2=0.023,P > 0.05);漏诊组、未漏诊组出现囊变率为31.70%(13/41)、41.67%(10/24);漏诊组、未漏诊组出现水肿率为56.09%(23/41)、54.17%(13/24)。  结论  18F-FDG PET/CT+头部增强CT、18F-FDG PET/CT+头部增强MRI检查均能够提高肺癌脑转移瘤的检出率,对精确判断肺癌分期,掌握脑转移瘤详细情况,降低脑转移瘤的漏诊率有重要作用,检出价值最高的是18F-FDG PET/CT+头部增强MRI联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采用平行双针法与单纯双针法两种布针模式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局部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射频消融布针模式分为平行双针组、单纯双针组。射频消融治疗后1个月,行增强CT或MRI检查测量消融范围(长径、宽径及厚径)并计算肿瘤灭活率。对患者随访,观察肿瘤局部进展情况。  结果  共281例(370个病灶)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入选本研究,经倾向评分匹配法校正后最终纳入分析111例(111个病灶),其中平行双针组37例(37个病灶),单纯双针组74例(74个病灶)。平行双针组消融厚径大于单纯双针组(均值差=0.39,95% CI:-0.63~-0.15, P=0.002),两组消融长径、宽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值差=0.07,95% CI:-0.33~0.20,P=0.631;均值差=-0.03,95% CI:-0.20~0.24,P=0.844)。两组治疗后1个月肿瘤灭活率均为100%;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平行双针组肿瘤局部进展率低于单纯双针组(2.70%比16.22%,P=0.037)。  结论  两种布针模式射频消融均具有较好的肿瘤灭活率,平行双针法可能更易形成较大的消融范围,以完全覆盖肿瘤组织,从而降低肿瘤局部进展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SPECT/CT骨定量分析获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老年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我院158例确诊前列腺癌患者的99mTc-MDP SPECT/CT骨显像资料。对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及182个正常椎体行SPECT/CT检查及骨定量分析,比较良恶性病灶与正常椎体之间SUVmax的差异性。选取2019年1~4月46例患者的144个异常浓聚灶,通过绘制ROC曲线得到SUVmax的最佳临界值;选取2019年5~12月293个异常浓聚灶,使用SUVmax的最佳临界值比较SPECT/CT骨定量分析与常规SPECT/CT的诊断效能。  结果  以病理或随访作为判断标准,所有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共437个异常浓聚灶(恶性254个,良性183个),恶性病灶的SUVmax明显高于良性病灶(43.93±19.09 vs 15.26±6.81,P < 0.01)和正常椎体(6.54±1.19,P < 0.01)。通过ROC曲线得到SUVmax≥19.2为诊断恶性病灶的最佳临界值,常规SPECT/CT与SPECT/CT骨定量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81.6%和94.5%、93.0%和96.5%、65.2%和91.7%、79.2%和94.3%、86.8%和94.9%,SPECT/CT骨定量诊断的准确度、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均明显高于常规SPECT/CT。  结论  SPECT/CT骨定量分析在老年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具有临床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颈部增强CT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增强CT检查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结果  病理学检查确诊本组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153枚,未转移533枚,中央区淋巴结转60.13%;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增强CT诊断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3.61%,诊断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9.26%;增强CT显示本组患者颈部转移淋巴结平均短径高于未转移淋巴结(8.91±2.62 mm vs 8.02±2.51 mm),转移与未转移淋巴结短径>10 mm、明显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病灶内钙化及周围组织侵犯数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增强CT对甲状腺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低于颈侧区淋巴结,建议结合超声或MRI检查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调强适形放疗(IMRT)技术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CT表现。  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n=68)和联合调强适形放疗组(n=68),同步放化疗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组给予IMRT技术同步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CT表现、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1(VEGFR-1)、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糖类抗原125(CA125)]及不良反应。  结果  联合调强适形放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同步放化疗组(P < 0.05),CT可用于评估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与同步放化疗组相比,联合调强适形放疗组IgA、IgM、IgG水平较高(P < 0.05),VEGF和VEGFR-1水平较低(P < 0.05),CEA、SCC-Ag、CA125水平较低(P <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MRT技术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对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影响更小,还可下调VEGF和VEGFR-1水平,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乳腺乳头状癌病理亚型病例的超声(US)、乳房X线摄影(MG)和MRI影像图谱,对比分析乳头状癌病理亚型病例的临床和影像特征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12年2月~2021年12月病理确诊的47例乳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资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肿瘤组织学分类,将纳入的47例患者(49个病灶)分为4组:乳头状导管原位癌(pDCIS)组、包裹性乳头状癌(EPC)组、实体性乳头状癌(SPC)组和浸润性乳头状癌(IPC)组。比较不同病理组的临床特征(n=47)、US(n=47)、MG(n=45)和MRI(n=14)的影像特征差异。根据BI-RADS分类标准,将BI-RADS分类≥4A认为是阳性诊断,分析3种影像学的误诊率。  结果  临床特征:所有组中触及包块比乳头溢液更多见。pDCIS(9/16,56.3%)亚组乳头溢液占比最高,IPC亚组触诊到包块的占比最高(9/11,81.8%)。US影像特征:IPC亚组的肿块形态不规则占比高于EPC亚组(P=0.023);IPC亚组的肿块边界不清占比远高于SPC组(P=0.025);与pDCIS相比,EPC亚组的囊实性肿块占比更高(P=0.048)。MG影像特征:SPC亚组肿块形态不规则的占比最高(4/6,66.7%),EPC亚组表现为形态规则的占比最高(5/6,83.3%); 在肿块边界不清或星芒状特征方面,SPC亚组占比高于pDCIS亚组(P=0.015)。MRI影像特征:SPC组的ADC低于其他亚组(ADC=0.37×10-3 mm2/s,P=0.005),EPC亚组低于pDCIS亚组(P=0.017)。US、MG及MRI的误诊率分别为46.8%、37.8%及14.3%,US的误诊率高于MRI(P=0.029)。  结论  乳腺乳头状癌亚组之间影像特征存在重叠。虽然US和MRI均可显示肿瘤形态学特征,但US误诊率显著高于MRI。MG对肿瘤钙化类型和分布更敏感,MRI在发现肿瘤扩散及伴发的同时性肿瘤方面更有效。US显示的肿块内血流信号、US和MG显示的肿块边缘及形态、MRI表观扩散系数等影像特征在乳腺乳头状癌病理亚型病例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