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实现"健康中国"需要大学生有较高的生命伦理素养,但目前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生命伦理认知还有偏差,生命价值观看法不够成熟。在高校开设生命伦理课程,参观医学院校生命科学馆,以提高大学生的生命伦理素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和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3月-9月,在天津56所高等院校中随机抽取8所,每所学校随机选择3个班级,共8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为47.86%,其中,基本知识与理念知晓率为49.3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养成率为21.62%,基本技能具备率为75.82%。医学类专业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明显高于非医学类专业学生,来自城市及城镇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来自农村大学生。所学专业和生源地均与健康素养水平关联。结论应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工作,采取针对性举措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4.
5.
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某市抽取两所高校124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总体具备健康素养比例为15.0%,具备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比例分别为28.8%、14.8%和79.0%.女生总体健康素养、健康知识和理念及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男生(P<0.01);医学生健康素养评分高于非医学生(P<0.01);一年级学生健康素养评分低于二年级学生(P<0.05).结论: 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尤其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学校应加强对不良生活方式的正确引导,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状况及其相关性,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及干预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医学院医学类、理学类、文学类专业4个年级的学生,使用《2015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问卷》和《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682份,回收有效问卷1582份。结果大学生存在至少1种危害健康行为的比例为99.6%,存在至少1种促进健康行为的比例为77.5%,健康素养合格率为34.1%;具有不同促进健康行为的大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健康素养得分与促进健康行为聚集无相关关系(P> 0.05),健康素养得分与危害健康行为聚集有相关关系(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危害健康行为聚集情况的因素包括性别、年级、自感健康状况、健康素养;女性、健康素养是危害健康行为的保护因素,高年级、自感健康状况差是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危害健康行为,且具备健康素养的合格率较低,健康素养与危害健康行为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基础上设计大学生健康素养问卷,按年级采取整群抽样,抽取一至四年级615名大学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比例为1.8%,具备健康知识与观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为15.4%?0.7%?36.7%,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基本上与性别?生源地?父母受教育水平?年级?学业成绩等有关?结论: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低下,高校应对健康素养的调查和研究给予充分的重视,制定统一的大学生健康素养标准及相关的健康教育和促进政策,有针对地开展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指出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阐述高校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有利条件并提出工作策略,包括调研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开发培训课程以及导航网址等,对提高大学生的健康信息素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适合于评价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指标构成要素,准确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现实状况,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开展适当的健康教育,有效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并为高校健康教育机构开展有效评估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查阅分析文献资料和进行典型调查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构成要素;综合运用系统分析、头脑风暴等方法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10.
11.
大学生健康素养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素养是近年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分析我国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指出我国大学生群体健康素养水平普遍偏低;影响学生群体健康素养的因素主要包括教育和环境影响两方面;学生群体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情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基础上自行设计健康素养问卷,于2012年1-2月随机抽取某校大一至大四55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知晓率为41.76%,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的知晓率分别为44.93%、28.87%和61.95%,各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1.95,P<0.01)。结论该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水平低于其他两方面素养的水平,建议该校在学生健康教育中加入健康素养教育,注重学生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了解漯河市某医专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为学校制订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制的“2009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医专499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向其发放调查问卷,收回后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某医专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平均得分是42.48分;男、女生在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理念及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在健康技能和健康素养总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健康素养总分4个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漯河市某医专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明显低于其他两方面水平。学校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促使其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 相似文献
15.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健全健康促进和教育体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健康素养被认为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结果和减少人群健康不平等的重要决定因素,在慢性病管理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慢性病的防治由医院专科逐步向社区全科转移。本文从全科医生视角,介绍了健康素养的内涵、评估工具,并且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等慢性病为例,叙述了健康素养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可为全科医生在慢性病管理中开展健康素养应用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调查分析医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医学院校开展针对性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抽取地处皖北、皖中、皖南的3所医学院校的1 352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计医学生媒介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生媒介素养均分为(3.45±0.29)分,其中媒介参与维度均分最低,媒介伦理维度均分最高。性别、生源地、家庭月收入差异是影响媒介使用表现的主要因素(P<0.05),其中,女性医学生的媒介使用整体表现优于男性医学生。性别、生源地、学习成绩差异是影响媒介参与表现的主要因素(P<0.05),男性医学生的媒介参与整体表现优于女性医学生,学习成绩与媒介参与维度表现呈负相关。生源地、学习成绩差异是影响媒介素养表现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医学生在媒介参与维度表现相对薄弱,医学院校应适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医学生媒介信息分析和生产能力,丰富医学教育体系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为了调查高职老年服务专业学生电子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了解电子健康素养与健康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对湖南省4个城市的53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电子健康素养总体得分水平较低,影响因素有入学方式、居住地、自评健康素养,电子健康素养水平与过度饮酒、吸烟具有相关性。高职应重视学生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加强公民健康的重要手段,而健康素养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大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对中、老年时期的健康均具有潜在的重要影响[1-3]。通过分析大学生群体健康素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可以为大学生的健康素养干预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现就大学生健康素养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