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分子 RNA,通过降解 mRNA或抑制蛋白质翻译而调控基因的表达。已有大量研究证明miRNA在心血管疾病病因、进展、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对miRNAs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细胞凋亡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综述了细胞凋亡的调控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抗凋亡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54例存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23例(42.6%)有梗塞后早期心绞痛(PIA).经多项危险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梗塞前心绞痛史、梗塞部位、心功能、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肌酸磷酸激酶峰值和左室射血分数等与PIA无关,唯有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室壁运动分数指数(WMSI)与梗塞后心绞痛有关(P=0.0001).说明室壁运动异常的范围大和严重与梗塞后心肌缺血有关。WMSI≥2者应作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4.
心肌梗塞后早发性心绞痛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心肌梗塞后早发性心绞痛(EPIA)发生率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符合EPIA诊断条件的86例患为心绞痛组,无心绞痛100例为对照组,进行两组对比观察。结果:较为对照组,心绞痛组①前壁、广泛前壁、多壁部位心肌梗塞明显增多(P〈0.01);②并发心衰、心源笥休克、心搏停跳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③室壁瘤、附壁血栓、砂肌功能不全、心脏矛盾运动发生率均明显增高(P〈0.05);④L  相似文献   

5.
缺血预适应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心绞痛对心肌梗塞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1 4 5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临床回顾性分析 ,阐明梗塞前心绞痛 (PAP)对心肌梗塞范围、梗塞后并发症及恶性心律失常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结果 PAP组有较少坏死Q波数 (P <0 0 1 )和异常室壁运动个数 (P <0 0 5) ,有显著降低的CK和CK MB峰值 (P <0 0 1 ) ,左室和右室射血分数也较高 (P <0 0 5)。住院期间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下降 ,2 4小时内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和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明显降低 (P <0 0 1 ) ,而左室高峰充盈率 (LVPFR)和侧支循环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 :PAP具有缩小心肌梗塞范围 ,保护心脏收缩功能 ,抗恶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对心脏舒张功能、房颤、梗塞后心绞痛和室壁瘤等可能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 (MI)患者梗死部位存活心肌对心绞痛发作的影响。方法 :6 3例Q波MI患者分别行静息、硝酸甘油 (NTG)介入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 ,评价梗死部位的存活心肌。结果 :① 6 3例MI患者的 5 6 7个心肌节段中 ,静息心肌显像共有 2 39个节段 (4 2 .15 % )灌注异常 ,含服NTG 1.0mg后介入心肌显像 2 39个节段中有 97个节段得到改善 ,占总异常的 4 0 .5 8% ;②不稳定型心绞痛者存活心肌检出率为 5 9.80 % ,稳定型心绞痛者为 2 9.2 9%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①硝酸酯类药物介入显像可以提高严重灌注缺损区存活心肌的检出率 ;②MI后 ,有心绞痛发作 ,提示有较多的存活心肌  相似文献   

7.
早期康复护理对冠心病PTCA支架术后再狭窄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冠心病PTCA支架术后病人体力恢复及再狭窄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02例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PTCA支架术后的病人被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1例。康复组实施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埘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活动情况及再狭窄和心血管事件等的发生率。结果:康复组术后步行距离及上台阶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TCA支架术后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发生率,康复组为19.9%和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2%和41.1%(P<0.001)。结论:康复护理可促进PTCA支架术后病人早期体力恢复,降低再狭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梗死前心绞痛(PAP)对初发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进展的影响。方法:280例初发ST段抬高 AMI患者,发病后24h内进行冠脉造影,心电图检查并作 QRS记分。根据有无PAP,患者被分为 PAP (102例)和非PAP组(178例)。根据发病至造影时间患者被分为:早期组(<2h,60例)、中期组(2-6h,150例)和晚期组(6-24h,70例)。结果:伴有PAP患者较无PAP患者 QRS记分显著降低[(2.4±2.4)分比(3.2±3.0)分],PAP组高 QRS记分比例亦显著低于非 PAP组(8.0%比18.4%),P 均<0.05。早期组,PAP与非PAP患者之间 QRS记分无显著差异[(2.0±1.8)分比(2.6±2.8)分,P=0.35];中期组,PAP患者QRS记分显著低于非PAP组[(2.0±2.1)分比(3.0±3.0)分,P=0.03];晚期组,PAP和非 PAP患者 QRS记分较中期组显著上升,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4.1±3.3)分比(5.5±2.9)分,P=0.13];非PAP组患者 QRS记分随着发病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可延迟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进展,扩大再灌注治疗时间窗。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心肌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旭东  彭新界 《中华内科杂志》1994,33(1):18-20,T001
报告了3例有糖尿病史和心绞痛及不同程度左心功能不全、经冠状动脉造影及心内膜心肌活检证实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患者。心电图示类似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但缺乏典型的有定位诊断意义的ST-T波改变。在治疗上除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外,使用硝酸盐类制剂、正性肌力药物(如毒毛旋花子甙K)、地方辛等有利于症状的控制,而钙拮抗剂(合心爽)对缓解症状有相当益处。结合文献,我们认为糖尿病心肌是一组心肌内微波血管内皮增生、肿胀、内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 HP)感染与冠心病 ( CHD)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了74例 CHD患者和 5 4例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 HP特异性 Ig G抗体 ( HPIg G) ,以及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 TG)、一氧化氮 ( NO)浓度。结果 :47例 ( 63.5 % ) CHD患者 HPIg G阳性与对照组 2 4例 ( 42 .9% ) HPIg G阳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OR:2 .3,χ2 :5 .4873,P <0 .0 5 ) ,HPIg G阳性病例的血清 TG浓度明显高于 HPIg G阴性病例 ( P <0 .0 1)。HPIg G阳性病例血清 NO浓度较 HPIg G阴性病例有降低趋势 ,但无显著性。结论 :HP感染与 CHD可能有明显的关系 ,其可能的机理是 HP感染改变了血脂浓度来增加发生 CHD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心绞痛及心肌梗死 (MI)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特点。方法 :对 30例健康者 ,2 5例心绞痛 ,2 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 ,3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心绞痛以及 MI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正常人 ,AMI者低于心绞痛以及 OMI患者。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受损 ,AMI患者更加明显 ,其迷走神经张力降低 ,而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增强 ,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血管事件的年和日周期节律.方法 记录10年间5837例急诊患者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月平均气温,分析月平均气温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左心衰竭、高血压危象、猝死以冬春寒冷季节及季节交替时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与月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P<0.005~0.001).清晨和上午心血管事件发病率较高.结论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年和日周期节律;寒冷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清晨和上午为发病的高峰时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溶液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共7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口服辛伐他汀片20mg每晚口服1次,共7d,出院后继续治疗1-3个月。观察两组心绞痛、心电图改善疗效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3.21%,对照组72.68%;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6.0%及53.6%。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发作间隔延长,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亦明显改善情况,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舒血宁联合辛伐他汀较单用舒血宁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更能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及降血脂,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发作 ,与梗塞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2 1 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梗塞前 72小时有心绞痛组 ( A组 ) 93例 ,无心绞痛组 ( B组 ) 1 2 6例。对两组的梗塞面积 ,并发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有心绞痛组的心肌梗塞范围小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P<0 .0 5 ) ,住院期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梗塞前无心绞痛组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发病 72小时以前有心绞痛病史对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内脂素(Visfatin)的表达,及其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CS患者40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健康对照组。ACS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IF-1a、内脂素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S组、AMI组和UAP组HIF-1a和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健康对照组[HIF—1a:(946.75±451.34)pg/ml,(1029.05±485.57)pg/ml,(864.45±409.99)pg/ml比(376.20±106.79)pg/ml,(338.50±98.01)pg/ml;内脂素:(4.81±2.21)ug/ml,(5.15±2.25)ug/ml,(4.46±2.17)ug/ml比(1.49±0.96)ug/ml,(1.33±0.76)ug/ml,P均〈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ensini评分与HIF-1a、内脂素呈显著正相关(R2=0.653,0.576,P均〈0.01)。结论: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a和内脂素水平越高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其检测有助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16.
缺血预适应及侧支循环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前心绞痛产生的缺血预适应独立于或协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44例发病6 h内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梗死前48 h内有无心绞痛分成2组,有梗死前48 h内心绞痛(PA)组24例、无梗死前48 h内心绞痛(NPA)组20例,每组再按有无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血管分成两亚组,PCI完成后对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进行TIMI分级评价,同时左心室造影,记录室壁运动记分(WMS)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监测心肌酶48 h,PCI完成后1周、4周末分别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SPECT),比较前后显像缺损程度记分(SS)的变化,计算并比较两组及亚组间心肌挽救指数(MSI),第2周时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A),比较两组及亚组间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心室收缩同步性(LVSS)的差异。结果 PA组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显著低于NPA组[(1172±985)U/L比(2291±1267)U/L,P<0.05;(197±102)U/L比(316±144)U/L,P<0.05],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显示两组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无差异,PCI完成时PA组IRA无再流(no-reflow)发生率显著低于NPA组(8.3%比20%,P<0.05),WMS和INEDP也显著低于NPA组[分别为(5.39±0.91比7.11±1.27),P<0.0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冠心病QRS波群频率变化趋势,采用频谱分析方法观察21例心肌梗死和15例心绞痛QRS波群功率谱比值(W值)的变化,结果显示:(1)两组QRS波群的频谱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段,30Hz以内的能量合计占93.0%—95.7%,30Hz以上的各频率成分的能量总和在4.0%左右;(2)两组W值比较;在0—10Hz和0—25Hz段,心绞痛组小于心肌梗死组(P<0.05);在11—30Hz和25—50Hz段,心绞痛组大于心肌梗死组(P<0.05);(3)在高频段仅在201—300Hz和401—500Hz两个频段,aVR、V_1、V_63个导联上显示心肌梗死组W值大于心绞痛组(P<0.05)。提示:(1)心肌梗死后可引起心电高频含量向低频含量转移,(2)心肌梗死时高频含量增多,(3)Ⅲ和V_4导联W值变化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潜能的早期未分化细胞。本综述着重介绍干细胞移植技术在基础及临床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现况 ,并对干细胞技术的进一步临床应用前景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急诊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在基层医院的扩展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现有条件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PCI治疗的影响因素、治疗效果及难度可行性评价等。方法采用急诊PCI治疗组与符合条件的非PCI治疗组和非急诊PCI治疗组两两对照资料分析,观察心脏事件、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心力衰竭和死亡)和总的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心功能、心肌酶峰前移情况,并随机抽取等量同期非急诊PCI病人(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冠脉操作资料,统计冠脉病变的类型、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以及需置支架的长度、直径和数量等并做对比,评价急诊冠脉支架的难易度。结果①综合素质较高的病人容易接受手术,受益大。表现在手术组病人城市(21例)>农村(1例);干部+自由职业者(17例)>工人+农民(6例);高中以上学历者(16例)>高中以下学历者(包括高中,5例);疾病意识强,家属及本人接受手术率100%。发病后到院的平均时间两组无统计学意义。②急诊手术组病人治疗效果好、恢复快、LVEF不受影响(52.78±14.21)%,并发症少(心绞痛9%、心律失常36.36%,P<0.01或P<0.05),酶峰前移(P<0.01)、死亡率低(本组无死亡)。③急诊手术一般难度不大,多处复杂病变较少(P<0.01),因患者血管弹性好,故开通容易、开通时间短(P<0.01)、手术快、术后恢复好,术中并发症比较凶险(P<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87例首次AMI患者 ,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 3组 :A组 :无心绞痛史 30例 ;B组 :梗死前 4 8h内有心绞痛史 39例 ;C组 :仅在梗死前 >4 8h有心绞痛史 18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 6h内行直接PCI术。术前术后动态监测心肌酶谱变化 ;术后 2周行99mTc心血池显像测定心功能和心室收缩同步性。比较 3组患者心功能和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差异。结果 :①B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显著低于A组 (P <0 .0 1)。②B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峰射血率和左室峰射血时间均显著好于A组 (P <0 .0 1) ;左室舒张功能 :B组左室峰充盈率和左室峰充盈时间均好于A组 (P <0 .0 5 )。③B组左室相角程、左室半高宽和峰相位标准差均低于A组 (P <0 .0 5 )。以上各参数 ,C组和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首次AMI前 4 8h内心绞痛发作可导致心肌缺血预适应 (Ischemicpre conditioning ,IP)的产生 ,并可保护有IP的AMI患者直接PCI术后的心功能和心室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