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四逆汤抗阿霉素性心力衰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阿霉素(ADR)诱导的心力衰竭中的作用以及四逆汤的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衰组和四逆汤组,心衰组和四逆汤组尾静脉注射ADR复制心衰模型,四逆汤组给予四逆汤煎剂灌胃(含生药3.75 g·kg-1·d-1),实验结束时测定各组大鼠心功能,留取心肌组织并提取心肌细胞线粒体,以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邻苯三酚法测定SOD活性,RT-PCR法检测铜-锌SOD和锰SOD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大鼠心脏左室内压及左室内压变化速率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明显增高,心肌组织铜.锌SOD和锰SOD活性及其mRNA表达明显降低,心肌组织和心肌细胞线粒体MDA含量明显增多;而四逆汤组可以显著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并提高铜-锌SOD和锰SOD的活性,增加其mRNA表达,并明显减少心肌组织和心肌细胞线粒体MDA的含量。结论:阿霉素性心力衰竭中心肌细胞线粒体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四逆汤可以改善心功能,减轻此氧化应激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提高SOD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四逆汤(Sini decoction,SND)对脓毒症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机理。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和四逆汤组各30只,(1、3、5 d各10只),通过失血以及静脉注射脂多糖2次打击以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四逆汤组在二次打击后给予四逆汤灌胃,1次/d;模型组按相同溶液体质量剂量、时点灌蒸馏水。在模型建立后的1、3、5 d分别处死大鼠,采血行心脏有关酶学CK、CK-MB检测;分离心肌细胞线粒体,行线粒体肿胀度、膜电位及总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检测;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K、CK-MB及线粒体肿胀度显著升高(P0.01),1 d时出现峰值,而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善(P0.01)。模型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总ATP酶、SOD及GSH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而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P0.05或P0.01)。电镜观察脓毒症模型组线粒体结构破坏明显,出现空泡化,而治疗组较模型组减轻。结论:四逆汤能有效保护脓毒症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线粒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损伤、改善线粒体的呼吸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四逆汤含药血清对阿霉素(ADR)引起的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Wiste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以1.0μg/mL的ADR造成急性心肌细胞中毒模型,测定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心肌细胞丙二醛(MDA)含量、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及MTT分析法测定心肌细胞活力,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u-SOD),观察大鼠生存率的变化。结果:四逆汤含药血清对ADR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可减少LDH漏出量和心肌细胞内MDA含量,并改善心肌细胞活力和搏动频率,改善Cu-SOD的活性,延长大鼠生存期。结论:四逆汤含药血清对ADR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抑制ADR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黄连解毒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氧自由基所致肝脏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井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黄连解毒汤组、小檗碱组、硫辛酸组和模型组,各组以相应的药物干预6周;测定肝脏线粒体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及ATP含量以观察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代谢活性;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以观察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结果 黄连解毒汤能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线粒体中GSH-Px、SOD、ATP酶活力,抑制MDA生成,促进能量生成代谢,增强SDH和CCO活力.结论 黄连解毒汤可以改善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代谢,增强线粒体抗氧化能力,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线粒体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苗药理气活血滴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的防护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IRI模型组、理气活血滴丸(175 mg/kg)组和辛伐他汀(40 mg/kg)组。给药组连续灌胃10天,假手术组和MIRI模型组大鼠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末次给药45 min后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复制MIRI大鼠模型。复灌后监测左心功能;取左心室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TUNEL-POD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荧光素酶法检测心肌组织ATP含量;提取心肌细胞线粒体;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心肌细胞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WST-8法测定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情况。结果:与MIRI模型组比较,理气活血滴丸(175 mg/kg)组大鼠左心功能和左心室肌细胞超微结构明显改善;线粒体损伤减轻;细胞凋亡发生率减少;心肌组织ATP含量升高;心肌细胞线粒体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结论:理气活血滴丸对MIRI模型大鼠的防护机制与其改善左心室肌细胞超微结构、抑制细胞凋亡和减轻线粒体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黄连解毒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氧自由基所致肝脏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黄连解毒汤组、小檗碱组、硫辛酸组和模型组,各组以相应的药物干预6周;测定肝脏线粒体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及ATP含量以观察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代谢活性;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以观察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结果 黄连解毒汤能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线粒体中GSH Px、SOD、ATP酶活力,抑制MDA生成,促进能量生成代谢,增强SDH和CCO活力。结论 黄连解毒汤可以改善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代谢,增强线粒体抗氧化能力,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线粒体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逆汤对乳鼠心肌细胞在过氧化氢损伤中的保护效应,探讨Bcl-xL/xS mRNA在四逆汤抗过氧化氢损伤保护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过氧化氢诱导损伤制备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模型,分别用含不同浓度的四逆汤含药血清DMME培养基培养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细胞的存活率,筛选合适的四逆汤含药血清培养细胞的浓度;用1 mmol/L过氧化氢处理心肌细胞,分别在处理0.5 h,1 h,2 h,3 h,4 h,8 h后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作用时间的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在过氧化氢处理心肌细胞1 h和8 h后,收获细胞,检测细胞胞浆Bcl-xL和Bcl-xS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采用含15%四逆汤含药血清的DMEM培养基是心肌细胞生长的合适浓度;过氧化氢对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与处理时间成正相关;与单纯过氧化氢处理组相比,四逆汤含药血清组细胞内MDA的含量降低,SOD的活性增加,细胞的凋亡率和坏死率降低,Bcl-xL mRNA表达增加,Bcl-xS mRNA表达减少.结论:四逆汤含药血清有较好的抗氧化应激性损伤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增加Bcl-xL mRNA的表达,降低Bcl-xS mRNA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赵丹洋  赵明奇  吴伟康 《中药材》2008,31(11):1681-1685
目的:阐明四逆汤抗心肌缺血再灌注的线粒体氧化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昆明种小鼠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四逆汤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Pit(垂体后叶素)制造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果:四逆汤可以明显提高心肌组织及线粒体内SOD活性(P<0.01),明显降低心肌组织及线粒体内MDA含量(P<0.01),减少心肌组织内乳酸含量(P<0.05),四逆汤还可以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线粒体肿胀程度(P<0.01),明显增强线粒体MnSODmRNA的转录(P<0.01)结论:四逆汤可以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线粒体氧化损伤,其机制为增强线粒体MnSOD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安心颗粒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卡托普利组(C组)、安心颗粒小剂量组(D组)、安心颗粒大剂量组(E组),每组10只。B,C,D,E组给予阿霉素腹腔注射造模,造模同时C,D,E组灌胃给药。连续给药6周后,测定大鼠血清SOD和MDA含量;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切片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安心颗粒大剂量组可以升高血清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增加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数量及减少心肌细胞线粒体损害,抑制细胞凋亡。结论:安心颗粒对心衰大鼠线粒体的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与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川芎嗪在缺氧复氧诱导H9C2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构建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及川芎嗪预处理模型。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NC组)、缺氧复氧损伤组(HR组)、川芎嗪预处理L组(TMP-L组,60μg/mL),M组(TMP-M组,200μg/mL)和H组(TMP-H组,800μg/mL)。心肌细胞损伤程度以心肌细胞活力(OD值)、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表示;细胞凋亡程度通过细胞凋亡率测定,并检测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HR组细胞活力显著减弱,LDH释放量显著增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多,出现大量心肌细胞凋亡,bcl-2 mRNA表达显著下降,bax mRNA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HR组比较,TMP-M组和TMP-H组细胞活力显著增强,LDH释放量显著减少;SOD活性增强,MDA含量下降;TMP-L组、TMP-M组和TMP-H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及bcl-2 mRNA表达显著下降,bax mRNA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川芎嗪预处理能减轻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提高心肌细胞活力、增强SOD活性、降低LDH释放量、减少MDA生成、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大鼠心衰模型,观察加味参附颗粒对腹主动脉缩窄法造模成功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心肌线粒体Na+-K+-ATP酶、Ca址ATP酶活性、血清TNF-α及IL-6的表达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不给药)、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曲美他嗪组(灌胃曲美他嗪5.4mg/kg)、加味参附颗粒低剂量组(灌胃加味参附颗粒6.84g/kg)、加味参附颗粒高剂量组(灌胃加味参附颗粒13.68g/kg)各10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衰模型。测定心肌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活性、血清TNF-α及IL-6的表达和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形态。结果加味参附颗粒高、低剂量均能够显著提高心衰大鼠心肌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减轻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加味参附颗粒对心衰大鼠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慢性心衰心肌各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重要的抑制效应.并通过调节心肌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Osthol,Ost.)对阿霉素(Adriamycin,ADR.)引起的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SD大鼠腹腔注射ADR的方法复制ADR心脏毒性模型。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心肌细胞Ca2+浓度,采用酶促反应定磷比色法测定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结果:ADR累积用量20mg.kg-1可致大鼠心肌纤维断裂,线粒体肿胀,游离Ca2+浓度升高,细胞膜Na+-K+-ATP酶活性降低。加用Ost后可减轻ADR对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降低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升高心肌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结论:Ost对ADR引起的心脏毒性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心肌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加速细胞内外Na+/Ca2+交换,降低细胞内Ca2+浓度、阻止Ca2+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益心定悸方对近似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大鼠的心电图、Na+-K+ATPase影响的研究,探讨其防治心律失常的确切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的方法诱发大鼠快速心律失常为实验动物模型,观察Ⅱ导联心电图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采用酶促及定磷法测定Na+-K+ATPase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益心定悸方组大鼠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最迟,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最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益心定悸方组大鼠室性心动过速(VT)发生率较低,与西药对照组作用相当。结论:益心定悸方对近似冠心病性心律失常大鼠有良好的拮抗作用;益心定悸方可能通过增强Na+-K+ATPase活性,起到防治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唐古特大黄多糖对大鼠实验性颅脑外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唐古特大黄多糖 (Rheum tanguticum Polysaccharides ,RTP)对大鼠实验性脑外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从青海产唐古特大黄中分离提取大黄多糖。SD大鼠 12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 (6,24 ,48h)、模型组 (6 ,24 ,48h)和多糖 (100 ,200 ,400mg·kg-1)治疗组 (6 ,24 ,48h)共 15组 ,每天灌胃给药 1次 ,5d后 ,复制颅脑坠击伤模型 ,分别在造模后 6 ,24 ,48h测定脑含水量和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Na+ K+ ATP酶活性 ,以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RTP可降低脑损伤后的脑含水量和脑组织丙二醛水平 ,升高脑组织SOD和Na+-K+ ATP酶活性 ,作用持续至 48h。结论 :大黄多糖是中药大黄治疗脑损伤的有效成分之一 ,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解毒化瘀Ⅱ方防治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阳性对照组、解毒化瘀Ⅱ方低、中、高剂量组、乳果糖组、安宫牛黄丸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血氨(NH3)、支链氨基酸(BCAA)、芳香氨基酸(AAA)水平,脑线粒体钠钾ATP酶(Na -K -ATPase)、钙镁ATP酶(Ca2 -Mg2 -ATPa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钙离子(Ca2 )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解毒化瘀Ⅱ方能降低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大鼠血清NH3的水平,恢复BCAA/AAA比值,提高脑线粒体Ca2 -Mg2 -ATPase、Na -K -ATPase、SOD的活力,抑制MDA生成,维持脑线粒体内Ca2 稳态,并以高剂量组最为显著。[结论]解毒化瘀Ⅱ方防治肝性脑病的机制可能与降低NH3、恢复BCAA/AAA比值、保护脑线粒体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观察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水肿及神经细胞Na^+-K^+-ATPase、Ca^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葛根素能明显降低MCAO大鼠脑含水量,提高Na^+-K^+-ATPase、Ca^2+-ATPase活性。结论大鼠MCAO后脑组织水肿明显,ATPase活性降低;葛根素可以减轻此类损伤,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脉散对阿霉素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霉素(ADR)并ig生脉散生药5g/kg组大鼠阿霉素毒性症状较之ADR组出现较晚,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例数较少,且心肌病理改变明显较轻。阿霉素对大鼠全血GSH-Px 活性及心肌SOD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使心肌组织内MDA含量增加。ADR并服用生脉散组大鼠全血GSH-Px、心肌SOD活性较单用阿霉素组增高,心肌DMA含量较单用ADR组大鼠减少,提示生脉散对阿霉素心肌毒性有对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抗自由基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振元复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模型大鼠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及造模组(50只),造模组大鼠接受尾静脉注射氯化钡溶液制备心律失常模型,将46只成模大叔数字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干预组,每组23只。其中干预组大鼠利用振元复脉颗粒灌胃,模型组大鼠接受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干预4周。比较各组大鼠心电图指标,外周血SOD、MDA、心脏组织Na+-K+-ATP、心脏组织PI3K、AKT、p-AKT浓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振元复脉颗粒可明显缩短模型鼠心律失常持续时间(P<0.05);下降外周血MDA、Bax水平;上调SOD、PI3K、p-Akt、Bcl-2水平及Na+-K+-ATP酶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元复脉颗粒可明显对抗心率失常,具有保护心肌组织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水杉总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水杉总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凝闭大鼠双侧椎动脉 4~ 5h后 ,夹闭颈总动脉 30min ,再灌注 90min ,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水杉总黄酮对脑组织中生化指标及脑电图的影响。结果 :缺血再灌注造成脑组织严重损伤 ,脑组织中水 ,Na+ ,Ca2+含量及丙二醛 (MD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较对照组降低 ,并伴有脑电图异常和脑组织结构病理性改变。夹闭颈总动脉前 30min ip 25~ 100mg·kg-1水杉总黄酮能降低脑组织中水 ,Na+ ,Ca2+ 含量及MDA含量 ,并提高SOD活力 ,对组织学检查及脑电图也有所改善。结论 :水杉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