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在中医辨证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医学络病理论,基于络脉内联脏腑、外充皮毛的生理特性和雄激素性脱发久病入络的病程演变特点,总结雄激素性脱发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治则治法及组方用药等内容,提出雄激素性脱发从络论治的思路。“络脉不通”是雄激素性脱发的核心病机,湿热内蕴痰瘀阻滞络脉、血虚风燥邪气损伤络脉、脏腑亏虚络脉萎废不用皆可导致头皮失养发根不固,伴有油腻黏着或干燥瘙痒,最终造成毛发凋落。治疗将“络以通为用”作为基本治疗原则,内服以化浊通络、养脉和络、通补荣络,配合外用活血通络,内外合治使络脉荣顺,毛发得以再生。对构建基于络病理论的皮肤病基础理论起到推进作用,为临床治疗雄激素性脱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络病理论为基础,将子宫腺肌病与络病理论相结合,认为"络主血",寒凝日久可导致络中血瘀,络瘀则胞络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发为本病,故以寒凝络瘀为根本病机.并应用经典方剂温经汤之力与通络且能引活血化瘀药物入络的虫-藤类药物合用,以达温经祛寒、通络止痛之效,验证了温经通络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并附案例两例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中医学将其归属为“肾消”“消肾”“下消”“水肿”“尿浊”等范畴。中医药运用络病理论治疗DN,除紧扣病机外,重视从“络虚致胀”“络实致痹”“络息致积”角度立法,遣方用药之时,酌情投以辛味药、藤类药及虫类药等络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尿蛋白。  相似文献   

4.
肥胖性不孕的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静红 《四川中医》2007,25(3):25-26
本文从“肥人多痰多湿”出发,论述了肾虚肝脾失调、痰湿内聚、郁滞冲任胞宫是肥胖性不孕的病理要点;并阐述了脾虚痰实、胞宫闭阻,脾肾阳虚、痰湿阻络,肝经瘀热、痰瘀交阻这三种常见证型的病因证治。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简述络病理论的发展历史,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出血性中风的微观病机。出血性中风的病变部位在于脑络,"络脉失养"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毒损脑络"作为其发病的病机关键,其外围存在着络脉绌急、络血不行、络气郁滞、痰瘀阻络等系列实证及络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诸多虚证,实质是"络脉不通"。脑络是脑神的功能和结构载体,治疗以"解毒通络"为根本大法,使气血通,络脉复,神机自用。本研究旨在运用中医整体观念,重视络病理论指导,发挥中医药在出血性中风治疗中多途径、多靶点的整体调节作用优势。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属难治性疾病。基于“络病”理论分析可知,本病基本病机为气血失调致耳内络脉血行瘀阻、窍络壅塞。临证应遵“络以通为用”之理,治疗以化瘀通络贯穿始终,并根据病证之不同分而治之:因外感邪气致聋多为络脉损伤,其病机为风热灼络、络损致聋,治宜祛风清热、活血通络;因脏气逆乱致聋多为络脉郁滞,其病机为气机郁阻、瘀滞窍络,治宜顺气开郁、化瘀畅络;因久病脏衰致聋多为络脉空虚,其病机为气血耗伤、络虚不荣,治宜益气补虚、养血充络。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血管病变在IgA肾病中较为常见,影响IgA肾病患者病情及预后.本文基于络病理论探讨IgA肾病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阐述气滞络阻、邪毒伤络、络脉失荣的病理发展阶段,提出扶正驱邪为基本治疗原则,分期论治,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总结文献及专家经验,归纳了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点,阐述了中医络病辨证方法,探索运用中医络病辨证方法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新思路。目前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研究难度较大,现代医学对其病因、诊断、治疗用药策略都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故可发挥中医辨证思维优势,从络病证候角度认识阐发本病,完善该病的辨证分型,探索新的临床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9.
袁倩  鲁凯 《中医临床研究》2023,(27):145-148
乳腺增生症是中年女性最常见的疾病,既非炎症也非肿瘤,以乳房疼痛和乳房肿物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且有一定癌变风险。针对乳腺增生症,西医暂未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在治疗乳腺增生症方面,尤其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近年来络病理论的兴盛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络病理论是中医重要病机学说,乳腺增生症的辨治与络病理论密切相关,目前少见从络病理论探讨乳腺增生症的辨治研究。文章从络病理论探讨乳腺增生症,认为乳腺增生症具有“久病入络、由气及血、络脉本虚”的病理特点,符合络病的疾病特征。文章通过文献溯源的方式梳理络病理论的发展历程,提出乳腺增生症始生、演进的基本病机为“气络不利,血络瘀阻”,由气及血,由浅入深,后期“络瘀-络损-络虚”。乳腺增生症微环境体现“浓、黏、凝、聚”的病理状态,文章结合络病理论与乳腺增生症的关联,提出乳腺增生症始生期、演进期以通为主,后期络虚通补的治疗大法。故就络病理论与乳腺增生症的辨治思路进行探赜,以期为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症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络病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肺纤维化是大多数间质性肺病共同具有的病理过程,是肺脏受损修复产生的结果。故从病程、症状、病理、功能各方面展开论述,指出肺纤维化当属络病范畴。《内经》提出络病病因包括感寒、积热、湿滞、外伤、气滞痰阻等,并对《内经》中络脉病因病性进行总结,提出肺纤维化的临床治疗原则,当以散邪解表、行气活血、补益阴阳、收敛止血为要。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难治性疾病,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在不断完善,通过对中医学络脉系统的阐述,及邪入络脉病机理论的认识,指出络病的七大特点,阐述了通过络病理论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基础,指出从宏观与微观上溃疡性结肠炎与络病皆有密切联系,并分析了治络之法及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常累及微血管属于“脉络-血管系统病”范畴。本文从络病学说出发,结合现代医学对DPN的认识对DPN的病机进行探讨,认为气血阴阳亏虚、络脉失养是DPN发病之本,瘀血痰浊阻络是DPN发病的关键。“络以通为用”,临床治疗当采用“通补结合”的原则且贯穿疾病始终,益气养阴温阳以荣络、化痰祛瘀以通络,通与荣兼施、标本兼治有一定疗效,为临床治疗DPN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络病理论为基础,系统梳理总结吴门医家临床中辨治便秘的的理论与学术经验。吴门医派的代表人物叶天士将辛味药和润燥药配合使用,滋阴润燥而攻邪实,以治疗邪实伤阴化燥的便秘。同时还提出,"宜通血络润补,勿投燥热劫液""忌投刚燥"等治疗便秘的原则,其学术思想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络病理论自《内经》始发其端,惜后人发掘甚少。明清以来的近现代医家对络病理论研究者众多并把诸多原则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辨治心血管病方面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鉴于络病理论在心血管病领域的重大实践意义,特撰本文与同道共探其妙。  相似文献   

15.
<正>杨传华教授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中医院院长,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现将老师经验总结如下。1肝阳上亢型除典型的眩晕、头痛症状外,伴有头目胀痛,颜面潮红,口中觉苦,急躁易怒等表现,偶可伴有耳鸣,舌红苔黄,  相似文献   

16.
肝纤维化络病辨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17.
痤疮,又称“粉刺”,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青春期,一般认为与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增多有关,但目前青春期后和围绝经期发病也有增多趋势。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痤疮是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而运用络病理论探讨痤疮的病机,辨证施针,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3例均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门诊病人。男性7例,女性36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48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9年;合并有痛经11例,月经过少9例,肥胖6例,闭经3例。全部病例均符合痤疮的诊断标准。1.2分级标准[1]根据2000年7月南京召开的“痤疮分级与治疗选择”学术会议发布的“寻常痤疮国际改良分类法”按皮损程度分为Ⅰ~Ⅳ级。Ⅰ级为以粉刺为主要皮损,可见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少于30个;Ⅱ级为有粉刺,并有中等数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在31~50个;Ⅲ级为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性皮损,分布广泛,总病灶数在51~100个,结节少于3个;Ⅳ级为结节、囊肿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多数有疼痛并形成囊肿,病灶数在100个以上,结节、囊肿在3个以上。2治疗方法2.1辨证施针外邪袭络:主取肺经列缺,阳明经...  相似文献   

18.
肾小球病属肾脏的络脉病变,其病理特点为易虚易实、易弛易急、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息成积。肾络病可从肾阴亏虚,络脉失养、气阴两虚,肾络不荣、气阳两虚,肾络失煦、风湿扰肾,肾络失和、湿热伤肾,络脉阻滞、毒滞肾络,络体受损、痰浊内盛,肾络壅滞、水瘀互结,’肾络痹阻、痰瘀结聚,络息成积等证型论治。临证药物运用力倡选用虫类药,  相似文献   

19.
近视是我国乃至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防控近视及其并发症刻不容缓。在近视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不仅是屈光度和眼轴发生改变,同时伴随眼内组织如视网膜、脉络膜及血流的异常。本文结合近视的病位、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组织结构及其生理功能改变、近视的病机与症状,阐述了近视属瞳神络病的依据,并对“瞳神络病”理论指导下的近视辨证思路进行总结,指出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需注重通络以提高中医药防控近视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是临床抗肿瘤药物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案。霍介格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CIPN是患者接受化疗药物攻伐后,正气不足,营卫不和,加之癌毒、痰湿、瘀血、药毒等病理因素瘀滞络脉所致,并基于络病理论,提出络脉虚滞是CIPN的核心病机。在治疗方面,霍师注重以通为用,兼以健脾化瘀、温经散寒、解毒散结,并配合虫类药搜风剔络,疗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