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以期为胃癌根治术后营养治疗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徽省黄山首康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在术后7d接受不同的营养治疗方式,观察组于术后24h内开始鼻饲肠内营养,逐步过渡至口服肠内营养;对照组则在术后早期接受肠外营养,待肠功能恢复后逐步过渡至口服肠内营养.比较2组并发症、进食耐受性、营养状况、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并随访至术后第6个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0例胃癌病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治愈出院.2组病人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肠梗阻2例(2/30,6.7%);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肠梗阻2例(3/30,10.0%),观察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出现恶心伴呕吐、腹胀等进食不耐受情况,予以暂停肠内营养并经肠外营养及保守治疗后缓解.两组间进食不耐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短、留置引流管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总费用少(P<0.05).两组均随访6个月,无死亡病例,未发生远期并发症及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开展鼻饲肠内营养并逐步过渡至口服肠内营养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且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病人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运用快速康复理论,通过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EN)和常规肠内营养(EN)组间围手术期病人营养状况、炎症指标、免疫水平及临床指标,观察EEN对胃癌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65例胃癌术后病人,按照不同时间EN支持分为EEN组(n=33)和EN组(n=32)。比较两组病人术前1天、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白细胞总数、C反应蛋白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 G),同时观察病人早期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EEN组病人术后第7天营养指标和细胞免疫指标大多高于EN组,EEN组病人术后第3天炎症指标低于EN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EEN组在术后短期内免疫水平和临床恢复及住院时间方面都优于EN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早期提高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具有显著作用,促进了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贺学勤  洪永智 《现代保健》2011,(26):151-152
目的研究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经验、安全性、康复价值。方法对5年来施行胃癌根治术后同时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26例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症状;监测术前、术后第8天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26例肠内营养患者均能耐受,无不适及并发症的发生,肠蠕动恢复快,三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可较好地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4.
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经鼻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eady enteml nutnion EEN)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胃癌患者,在行胃癌根治术中放置鼻肠营养管.术后第2天开始经鼻肠营养管实施EEN,第八日观察营养状况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肠功能恢复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经鼻肠营养管实施EEN,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营养状况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较术前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少.结论:胃癌根治术后,经鼻肠营养管实施EEN,可以显著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力,不良反映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隧道式空肠置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24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18例)。EN组采用隧道式空肠置管,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并分别在营养支持前后各测1次体重、肝肾功能、血清蛋白、血红蛋白,临床观察胃肠道恢复情况。结果EN组血清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在营养支持后明姓升高,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与P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在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方面有显著作用,并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且费用较低。术中隧道式空肠置管简便易行,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经验、安全性、康复价值。方法:对某院5年来施行胃癌根治术后同时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21例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症状;监测术前、术后第8d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的变化及排气、下床活动时间与同期内胃癌根治术的21例常规输液组进行对比。结果:21例肠内营养患者均能耐受,少数患者有不适,无并发症的发生,两组之间比较术后体重及血红蛋白两种指标无明显差异,但白蛋白两组间有差异,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与对照组间有明显差异。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较好地改善术后病人营养状态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7.
42例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仙珍 《现代医院》2011,11(8):78-79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观察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后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42例患者,并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精心护理的42例患者中,发生腹痛腹泻或胃管脱出者共6例,其中改用肠外营养者2例。余36例患者均能耐受肠内营养,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及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日为11.5±2.2 d。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护理工作在肠内营养的实施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的有效性及耐受性。方法 将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行胃癌根治术的118位患者,根据开始应用肠内营养的时间分为传统肠内营养组(EN)52人和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66人,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接受肠内营养1周后,白蛋白和总蛋白的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肠内营养组相比,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应用人血白蛋白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48 h内)开始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隧道式空肠置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24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18例)。EN组采用隧道式空肠置管,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并分别在营养支持前后各测1次体重、肝肾功能、血清蛋白、血红蛋白,临床观察胃肠道恢复情况。结果EN组血清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在营养支持后明显升高,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与P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在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方面有显著作用,并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且费用较低。术中隧道式空肠置管简便易行,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早期鼻饲肠内营养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持续滴注的鼻饲方法作为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早期(伤后48-72h)持续滴注鼻饲要素膳综合治疗DAI患者35例(GCS评分4-8分)与按传统方法伤后7d鼻饲流质综合治疗的同类患者35例比较。结果:GCS评分5分以上的病人能较好地耐守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方法。实验组的氮平衡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志恢复快,生存质量也显著改善。结论: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可安全地用于DAI早期,且对维护胃肠道结构和功能,促进营养状态和预后恢复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1.
大部分胃癌病人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加之术后应激反应引起高分解代谢加重了营养不良,增加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早期肠内营养(EEN)符合生理需求,能促进胃肠功能早日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我们对48例胃癌术后病人给予营养支持,以观察病人术后EEN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普外科68例胃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开腹手术组35例,腹腔镜手术组33例,两组术后均实施EEN,观察指标:⑴两组手术及其并发症的情况,⑵EEN的耐受性,⑶术后营养状态,⑷术后化疗开始时间。结果 :⑴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无差异(P0.05);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P0.01)。⑵EEN的耐受情况:腹腔镜组腹胀、腹泻等不适反应少于开腹组(P0.01),达到TEN的时间少于开腹组(P0.01)。⑶术后营养状态: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较早出现了营养状态改善,两组间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4天,腹腔镜组营养状态改善明显,两组间体质量、右上臂肌周径、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腹腔镜组进展期胃癌病人在术后45 d内接受化疗例数明显多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减小了手术创伤,能更好地耐受EEN,更早地达到TEN,从而有利于改善术后营养状态,为辅助化疗提供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经鼻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的疗效.方法 将61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31例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teral nutrition TPN)组30例.比较两种营养支持的疗效.结果 EEN组与TPN组相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提前(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体重消耗值显著减少(P<0.05),营养结束后第2天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鼻肠营养管EEN比TPN优越,简便易行,宜予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以手术法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恢复情况。结果: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在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给予胃癌术后早期患者性干预性的营养护理,可促进患者胃肠道系统的恢复,帮助患者尽早回归正常的生活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联合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6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第一天随机分为(1)肠外营养(PN)组;(2)肠内和肠外联合营养(EN-PN)组;(3)对照组。观察在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营养评定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EN-PN组和PN组(P<0.05)。对照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较EN-PN组和PN组明显延长(P<0.05),而EN-PN组与其余两组比较显著缩短(P<0.05)。EN-PN组和PN组术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在营养支持后均明显升高(P<0.05),体重下降缓慢,负氮平衡均得到有效纠正。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联合应用安全、可行,在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方面与全肠外营养相似,并有促进和维护胃肠道功能的作用,同时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6.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早期胃肠内营养(EEN)对胃癌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胃癌术后的病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82例施行EEN,对照组68例未施行EEN.分别对两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尿素氮、肌酐、血糖、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例病人术后出现并发症21例,其中试验组5例(6.1%),对照组16例(2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和血脂在术后第9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病人术后肝肾功能、血糖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能明显减少胃癌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显著改善术后的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因胃癌行全胃切除的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003年6月-2005年6月因胃癌行全胃切除的66例老年患者,术后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34例与肠外营养(PN)组32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EN组与PN组的术后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EN组较P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早、住院时间短。结论术后FEN支持治疗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有利于老年全胃切除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费用低廉,实施方便。  相似文献   

18.
胃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胃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及其临床价值,将21例胃手术病人(溃疡病9例、胃癌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和研究组(Ⅱ组)。Ⅱ组术中将内径2~3mm硅胶管置入空肠,两组术后处理相同。Ⅱ组术后24h开始进行EN(nu-trison)共...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进行观察、研究和分析[1]。方法:在术中对所选的40例患者均放置胃肠营养管,并在术后的24小时后进行营养支持,并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结果:本次所选的40例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住院观察后,全部康复出院,治愈率达到了100%,而且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胃癌患者进行早期的营养支持是非常必要的,不但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而且还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胃癌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66例)和B组(n=66例),A组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B组患者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10 d的营养状况,并观察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B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均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胃癌术后患者的营养情况,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