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255例直肠癌根治切除淋巴结转移情况。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和肿瘤部位、大小、浸润肠壁深度、病理类型、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直肠癌淋巴结切除范围,一般仅需清除到第2站,若冰冻切片第3站有癌转移,则应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彻底清除第3站淋巴结。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侧方淋巴结切除应达第3站(髂内淋巴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在直肠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对47例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的直肠癌根治术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肿瘤直径大于6 cm者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率为28.0%,肿瘤直径小于6 cm者转移率为7.2%,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肿瘤位于腹膜返折以上者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率为27.2%,位于腹膜返折以下者转移率为7.4%,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共完成随访36例,复发率为5.56%。结论 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可以有效降低直肠癌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下段直肠癌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明  刘宝善  徐琳  燕锦  刘超 《四川医学》2006,27(8):824-825
目的 探讨下段直肠癌腹膜外侧方清扫的范围和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下段进展期直肠癌根治长392例,其中腹腔内清扫173例;腹腔内加腹膜外清扫219例。结果 下段直肠癌饲方淋巴结转移率17.8%(39/219),侧方盆壁非连续性癌灶转移率5.9%(13/219)。局部复发率腹腔内清扫组为16.2%(28/173);腹腔内加腹膜外清扫组为9.6%(21/219),P〈0.05。5年生存率腹腔内清扫组为49.1%(85/173);腹腔内加腹膜外清扫组为59.3%(130/219),P〈0.05。结论 直肠癌侧方转移是下段直肠癌转移的重要途径,下段进展期直肠癌需要上方、侧方清扫。侧方清扫应连同血管的外壳和血管周围的淋巴结及脂肪结缔组织一并切除;可以减少局部复发,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侧方淋巴结转移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部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进行手术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94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浸润型肿瘤患者术后侧方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肿块型和溃疡型肿瘤患者,肿瘤直径>5cm的患者侧方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5cm的患者,低分化患者侧方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与生物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应对较大、浸润型、分化程度低、位于腹膜反折线以下的肿瘤进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功能保留和侧方淋巴结清扫在晚期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4年6月共145例腹膜返折线以下直肠癌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预后和患者自行排尿时间差异。本组一共145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65例。DukesA期16例,DukesB期30例和DukesC期99例。结果DukesA期行直肠全系膜切除。DukesB期和DukesC期34例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同时保留自主神经,31例行侧方淋巴结清扫不保留自主神经。49例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15例行姑息性手术。结论对于晚期直肠癌病人应在根治同时尽可能保护自主神经,可明显减少尿潴留,缩短保留导尿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主神经功能保留和侧方淋巴结清扫在晚期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4年6月共145例腹膜返折线以下直肠癌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预后和患者自行排尿时间差异.本组一共145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65例.Dukes A期16例,Dukes B期30例和Dukes C期99例.结果 Dukes A期行直肠全系膜切除.Dukes B期和Dukes C期34例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同时保留自主神经,31例行侧方淋巴结清扫不保留自主神经.49例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15例行姑息性手术.结论 对于晚期直肠癌病人应在根治同时尽可能保护自主神经,可明显减少尿潴留,缩短保留导尿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保留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在直肠癌手术中的意义并与传统术式比较。 方法将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行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扩大根治术 ,对照组行传统的直肠癌根治术 (Dixon术或 Mile术 )。统计扩大根治术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 ,对比两种术式对患者的影响、肿瘤复发率、3年生存率。 结果 实验组肿瘤淋巴结转移率为 2 2 .72 % ,转移度为 4 .0 5 %。两种术式在患者性功能及排尿功能上差异无显著性 ;两种术式在并发症上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与对照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 3/ 2 2 ,8/ 2 2 (P<0 .0 5 ) ;3年生存率分别为 2 1/ 2 2 ,16 / 2 2 (P<0 .0 5 )。 结论 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癌应行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扩大根治术 ,该术式既清扫了可能转移的淋巴结 ,又保证了患者的排尿及性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新途径。方法:采取腹膜外入路显露髂组血管后,直视下清扫髂内淋巴结,闭孔淋巴结及骼内动脉外侧相其他淋巴结。结果:50例患者侧方淋巴结得到彻底清扫,髂总动脉下段,髂内、外血管及闭孔神经完全"骨骼化",闭孔显露完整、清晰。结论:低位直肠癌按TME原则手术进入腹腔之前,先经腹膜外清扫侧方淋巴结,盆腔植物神经得以很好保护,清扫彻底,省时、无出血。  相似文献   

9.
朱玉萍  蔡奕波 《浙江医学》2021,43(17):1819-1823
侧方淋巴结转移是目前直肠癌诊治中的难点之一。对于侧方淋巴结清扫(LPLND),在东西方国家的临床实践中存在争议,主要与中低位直肠癌解剖划分、清扫范围与指征、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是否行整块清扫等因素有关。目前国内共识不推荐常规行LPLND,而是建议对侧方淋巴结疑似转移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采取新辅助放化疗联合选择性LPLND的治疗策略。随着淋巴结示踪剂的使用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提高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预测的特异度和准确度,从而开展更精准的选择性LPLND,实现直肠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直肠癌保肛手术是80年代以来结直外科手术重大进展之一,一般是指直肠癌位于腹膜返折以下,尤其是肿瘤下界距肛缘5~8cm范围内的癌肿。由于直肠解剖的特点,既要保证手术的根治性,又要确保术后生活的质量,故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的术式一直是直肠癌外科治疗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现我们对影响腹膜返折线下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若干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低位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多位于肠壁外、盆腔内 ,其中近一半出现在侧方区域。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尽管已成为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金标准 ,但无法清扫超出直肠系膜的侧方转移淋巴结。为此人们开始关注另一项有争议的、可减少局部复发的侧方淋巴结清扫 (laterallymphnodedissection ,L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侧方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上方清扫到肠系膜下动脉周围淋巴结,但保留左结肠动、静脉;侧方清扫范围是自髂血管分叉部向下,即只清扫髂内动脉旁、直肠中动脉旁及闭孔淋巴结;开放膀胱侧腔清扫闭孔下半部.结果 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30 mL,手术时间为5.5 h.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1例,侧方淋巴结转移22例.26例共检测出侧方淋巴结243枚.其中髂内动脉及直肠中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2例(20枚),闭孔淋巴结转移14例(23枚),两处均转移6例(18枚).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膀胱侧腔渗血2例,吻合口瘘1例.术后随访2年,25例存活,均无局部复发,1例死于肺转移.12例男性患者中,术后射精障碍2例,勃起障碍1例.26例患者均无尿潴留及尿失禁.结论 改良侧方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显露更彻底、安全性更高等优点,避免了传统清扫的"过度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研究(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巴结转移是直肠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Miles很早就指出:“不论直肠癌的部位,其壁外的淋巴扩散有向上方,侧方及下方三个途径。”多年来,很多学者根据这一观点,对于直肠癌进行了这三个方向的清扫。但是,五十年代以来,Deddish,Stearns等人认为,作为直肠扩大根治术一环的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并不好。欧美学者受此观点影响较深,多数学者认为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主要是向上方,而侧,下方转移占次要地位,认为并无一律进行三方清扫的必要。近年来,许多日本学者则认为三方向的淋巴结转移均占一定的比例,主张进行三方清  相似文献   

14.
我院 1990 - 0 1~ 2 0 0 0 - 12因低位直肠癌行永久性肠造口术 2 3例 ,现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 14例 ,女 9例。年龄 35~ 76岁 ,平均年龄为 5 8岁。本组病例肿瘤位置均在腹膜返折以下 ,距肛缘在 3~5cm ,均是在直肠指诊时发现。病理组织类型 :腺癌 17例 ,粘液腺癌 4例 ,未分化癌 2例。DUKES分级 :B级 15例 ,C级 8例。1 2 手术方法下腹正中绕脐右侧切口。探查主要脏器及盆腔情况 ,淋巴清扫上达十二指肠水平部 ,并行侧方清扫 ,如腹股沟部触到肿大淋巴结亦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 ,在左下腹麦氏点偏外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扩大根治术中直肠周围各组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探讨现阶段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意义.方法:接受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扩大根治术患者114例,清除淋巴结并行常规病理学方法(HE染色)观察,分析直肠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114例患者中有4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总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0.4%(46/...  相似文献   

16.
洛一夫  张依军 《吉林医学》2006,27(2):121-123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四位,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所以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直肠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是确定临床分期及制订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各方对于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以及是否进行侧方淋巴结的清扫.均有不同的见解.近年来随着淋巴结检出技术的提高和淋巴结微转移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7.
影响腹膜返折下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保肛手术是80年代以来直肠癌外科治疗的重大进展之一。一般是指直肠癌位于腹膜返折以下,尤其是肿瘤下界距肛缘5~8cm范围内的直肠癌。由于直肠特殊的解剖特征,同时,既要保证手术的根治性,又要保证术后的生活质量,故腹膜返折下直肠癌的术式一直是直肠癌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直肠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临床资料的总结,分析直肠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并探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在直肠癌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复习文献对我院1995年1月至2000年3月95例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的直肠癌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率为14.7%.肿瘤位于腹膜反折以上,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病理结果为黏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肿瘤浸润深度达到pT3和pT4期的直肠癌病人,其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人5年生存率为25.0%,而阴性者为78.6%.结论:瘤位于腹膜反折以上,低分化,术前病理结果为黏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浸润深度达到pT3和pT4期,是影响直肠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应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以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年期直肠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4年收治的青年期直肠癌患者肿瘤的发生部位、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学特征,并观察其预后.结果青年期直肠癌占同期全部直肠癌的8.2%(79/964),其中70.9%的患者肿瘤位于腹膜返折以下,浸润型者占74.7%,粘液腺癌及低分化腺癌者占77.2%,侵犯浆膜者占74.7%,淋巴结转移者占64.6%.这些特点与壮老年直肠癌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青年期直肠癌的预后极差,五年生存率仅为21.5%(17/79).结论青年期直肠癌有一系列不同于壮老年直肠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预后差,其治疗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进一步认识这些特征,力争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周围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整块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是目前治疗食管癌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区域淋巴结彻底廓清是食管癌根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喉返神经周围淋巴结是胸段食管癌的淋巴结主要转移部位,该处淋巴结的清扫对减少术后上纵隔及颈部复发,以及选择颈清扫术与否有重要指导意义。2002年3月~2005年8月,我们对55例胸段食管癌进行了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其中胸段喉返神经周围淋巴结重点清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