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救护车空驶是院前急救中救护车在执行急救车转运病人任务时未遇到抢救或转运对象而造成的空车返回.救护车空车返回这一不正常的情况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它不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院前急救资源的浪费,甚至可能由此使一些急危重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低院前空车率;减少院前人力与物力资源浪费,以及急救资源占用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并统计2008~2010年的出诊量、空车量和空车病种情况。结果2008~2010年这3年期间,总出车量为7512次,其中空车1720次,占总出车数22.90%。统计3年期间前五位空车病种例数、占空车量及出车量的百分比,分别为晕厥/晕倒405/23.55%/5.39%;外伤453/26.34%/6.03%;车祸215/12.5%/2.86%;酒精中毒153/8.9%/2.04%;抽搐90/5.23%/1.2%。结论加大政府部门的管理力度,充分利用媒体进行院前救护车使用相关知识的宣传,妥善使用急救资源,制定规范化管理标准,可以有效地降低院前急救空车率。  相似文献   

3.
<正>院前急救是指患者从现场到医院之前的抢救、监护、运到医院的过程,在院前急救中,对患者的运送,车辆是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保证院前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急救救护车车内物品的管理尤为关键,我科对救护车和车内急救物品和品采取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基层院前急救车空车返回的原因,降低院前空车率、减少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方法:统计天祝藏族自治县急救中心2016~2019年的出诊量、空车量,分析空车原因。结果:2016~2019这4年期间,总出车量为4035次,空车量为909次,空车率22.50%。结论:大力开展急救知识的普及,充分利用各媒体进行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120"报警、呼救和救护车使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政府加大对院前急救事业的投入,加强院前急救队伍的培训,从而达到降低救护车空车率、有效地利用院前急救资源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护理安全是指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和功能上的损害^[1]。院前急救承担着对伤病员实施现场急救、途中监护和快速运送等任务,存在时间紧急、病种多样、涉及面广、患者病情伤情错综复杂、治疗观察时间短、抢救治疗的外部条件简陋、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较多且难以预见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分别从管理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及患方因素三方面分析总结了院前急救护理中存在安全隐患以及采取的对策.要求以优质、高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与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院前急救也称为现场急救,它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院内急救、重症监护密切联系,它的目的是更有效地抢救急、危、重症病和应对灾难性事件。为了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应急急救能力,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探讨影响院前急救的各种原因及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
鄢涛  刘小琴  谢雯雯  姜伟  陈忠毅  张捷  林涛  廖春燕  余函阳 《西部医学》2017,29(12):1688-1690+1693
【摘要】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空返原因, 制定减少空返策略, 提高院前急救效率。方法 收集2014年1 12月德阳市120急救指挥中心院急救空车病例, 对疾病特征和空返率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急救空返率为24.70%, 与2013年(25.33%)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空返原因前五位分别为病情已缓解(40.51%)、自行来院(36.50%)、院前死亡(8.00%)、病情轻(6.50%)和纠纷未解决(5.39%);空返的前五位疾病分别为晕倒(23.50%)、车祸(22.49%)、外伤(18.50%)、饮酒过量(10.50%)和猝死(7.48%);空车呼救地点主要集中在市区, 占76.15%, 与有效救护车派车呼救点区域分布有显著差异。结论 需要在政府卫生部门政策指导下, 制定相应的策略, 全社会公共参与, 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才能有效降低院前急救救护车空返率, 避免急救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9.
分析与院前急救有关的护理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减少急救医疗纠纷,促进前急救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服务体系的首要环节,社会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院前急救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起步较晚,各城市发展不平衡。我国院前急救发展的方向主要为:积极探索开创适应我国国情的全新模式,实现院前急救技能普及化、急救模式现代化、急救体系网络化、急救护理社会化,从而更好救治生命,降低伤残,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浅谈珠海市院前急救服务弊端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的前提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愈来愈成为不可替代的角色[1 ] 。以“指挥中心型”急救模式为主导的珠海市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EMSS) [2 ] ,在过去 5年 ,不仅填补了我市院前急救服务的空白 ,也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现有急救模式下提供的服务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院前急救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趋突出。本文对珠海市院前急救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一探讨。1 珠海市院前急救服务概况1 1 基本情况 :珠海地处广东省南部 ,珠江出海口西岸 ,濒临南海 ,与澳门陆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院前急救存在问题与隐患的分析,提出了加强120指挥中心系统的自身建设、加强医院院前急救制度建设与后勤保障工作、加强急诊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和法律素养、提高护理人员急救业务技术素养和在全体民众中普及院前急救知识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云南山区院前急救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提高云南山区院前急救效率的对策。方法收集2007年3月-2013年6月临沧市急救中心,承担临翔区辖区内的日常院前急救的山区急救工作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年来年均山区院前急救出诊次数505次,年平均山区院前急救行驶路程40482 km,年平均山区院前急救出诊时间1222 h,山区院前急救平均路程79.82 km,山区院前急救平均耗时131 min。结论通过建立山区院前急救的架构体系,形成一个以市急救中心为主体,各县医院急诊科为急救分中心,各乡镇医院为急救站,各村医为急救点的急救网络体系,整合资源,缩短急救半径,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提高急救效率。  相似文献   

14.
15.
纵观我国的院前急救模式,有依托型、指挥型、独立型、院前型四种。新余市选择了“院前型和指挥型并存”的院前急救模式。新的急救模式运行后各医疗机构急救患者资源的无序竞争得到了遏制,急救反应速度明显提高,但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根据新余市人口、地理面积以及政府的有关规定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院前急救是作为院内急诊科的外延,肩负着争分夺秒挽救病人生命的责任,它是急诊医疗服务的最前沿,是患者未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明显改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也相应提高,医疗纠纷逐渐上升。我院急诊科2007年1月-2008年1月共出诊1890人次,为了防止院前急救工作中各种医疗纠纷和投诉事件发生,提高我科院前急救的整体水平和有效出诊率,杜绝安全隐患,特总结出我科院前急救中常见的隐患及防范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救助要求的不断提高,院前急救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院前急救流程包括:患者或相关人员在发生现场拨打120呼救,调度中心派出救护车,到达现场施救:途中监护及运送病人回医院等一系列环节。院前急救的对象不仅仅是单个的患者,也可能是相当的群体事件。因此,院前急救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的安危。作者通过在120指挥调度中心的工作实践,对曾影响院前急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院前急救质量显著提升,但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院前急救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院前急救需求日益增加,急救人员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和超负荷工作状态,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通过分析新形势下急救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提出缓解急救人员职业倦怠的方法,改善急救人员职业倦怠倾向,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9.
郑惠娟 《中外医疗》2009,28(30):167-167
目的研究我国院前急救医疗现状,探讨其发展对策。方法通过对我国院前急救现状的分析,展望今后我国的院前急救事业。结果我国院前急救医疗水平需解决的问题有制定统一规模的院前急救模式;提高院前急救的技术水平;普及公民自救互救知识;大力发展社区急救;改善通讯及设备;稳定院前急救人员队伍。结论遵循院前急救原则,逐步规范发展模式,充分挖掘、合理使用资源,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加快定位,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少走弯路,加快院前急救医疗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查找并分析院前急救空车原因,根据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以减少院前急救空车率的发生,达到合理利用紧张的急救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