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乙胺碘呋酮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与QT间期、QT离散度 (QTd)的相关性。方法  78例经 2 4h动态心电图证实为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 ,口服乙胺碘呋酮 (可达隆 )治疗 ,以治疗后早搏频度减少≥ 75 %作为治疗有效的标准 ,比较有效与无效者之间治疗前后QTmax、QTcmax、QTd、QTcd变化。结果 乙胺碘呋酮治疗后患者的QTmax和QTcmax均延长 (P <0 .0 1) ,但有效者与无效者相比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乙胺碘呋酮有效抑制室性抗心律失常后QTd和QTcd则降低 ,与无效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乙胺碘呋酮治疗后QTmax和QTcmax延长是该药的作用机制在体表心电图上的反映 ,而QTd和QTcd的降低则是体表心电图上判断乙胺碘呋酮疗效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乙胺碘呋酮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死亡率中作用.[方法]将本文入选的55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治疗,一组采用乙胺碘呋酮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中治疗有效22人,有效率为78.57%,无效6人,无效率21.43%;治疗组中有24例患者有效,有效率达到88.89%,无效3人,无效率11.11%.两组在治疗有效率上有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乙胺碘呋酮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206例阵发性或持续性症状性心房颤动患者,电复律前口服或静脉应用负荷剂量胺碘酮。口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连用7~10d;静脉滴注胺碘酮:按5~7mg/kg计量,先给予150-300mg持续20min静脉推注,余量2h内静脉滴注完毕,然后以1m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总量为600~800mg;首次电复律电击能量根据患者心房颤动病程和心脏基础情况从120~200J选择。结果206例患者中204例于电击后转为窦性心律,电复律即刻成功率为99.03%;2例电击3次转复失败者,继续用胺碘酮治疗,分别于电击后6h、2d转为窦性心律,心房颤动转复总成功率为100.00%;早期有效率为100.00%;随访1年者142例,复发19例,晚期有效率为86.62%。结论胺碘酮联合电复律是心房颤动转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中药稳心颗粒治疗频发房、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我们对稳心颗粒单用或联合治疗房、室早进行了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入选标准A组:6例,使用胺碘酮片、异搏定片加用稳心颗粒(山东步长恩奇制药)治疗频发房早。B组:6例,使用美西律片加用稳心颗粒治疗频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胺碘酮(Amiodarone)治疗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脏复苏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并与使用利多卡因(Lidocaine)治疗者作一对照。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复苏时发生了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共30例,分成胺碘酮组及利多卡因纽,每组15例。胺碘酮组以首剂2.5mg/kg加入生理盐水20ml,10min内静注,随后以10~20μg/(kg·min)静脉微泵输入维持。利多卡因组以首剂1~1.5mg/kg,lrain内静注,随后以10~40μg/kg·min)静脉微泵输入维持,观察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胺碘酮组14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93.3%,利多卡因组9例有效,6例无效,治疗有效率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复苏时并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比利多卡因治疗者满意,有助于及时心脏复苏,提高心脏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阵发性房颤患者58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和西地兰组(28例)。胺碘酮组:先给予胺碘酮负荷量5mg/kg于1h内静脉滴注,然后以0.5~1.0mg/min维持静脉滴注,依心室率情况调节胺碘酮剂量。西地兰组:以西地兰0.4mg静脉注射,依见效情况调节剂量。观察复律情况、血压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90%,西地兰组治疗总有效率67.86%2组用药后平均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43%和34%。胺碘酮组用药平均转复时间为(41.61±24.81)min,而西地兰组用药平均转复时间为(73.46±36.02)min。胺碘酮组出现窦性心动过缓2例,可自行缓解,未出现心衰加重表现。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探讨新生儿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天津市儿童医院2015年以来19例新生儿快速心律失常病例,从临床表现、病因、合并症及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刺激咽部4例无效;给予乙胺碘呋酮治疗11例有效;给予心律平治疗1例有效,3 h后又复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Co A)、维生素C(Vit C)治疗后有效;房性心动过速3例也给予乙胺碘呋酮均有效。房性紊乱性心律1例用地高辛治疗有效,1例乙胺碘呋酮治疗有效;室性心动过速1例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患者给予纠酸镇静及氢化可的松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平均住院(9.3±2.6)d,本组19例均好转出院。结论新生儿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不易被发现,从而持续时间长可合并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抗心律失常治疗能很快控制症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室性早搏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临床上我们对单一用药无效的慢性顽固性的室性早搏,除病因治疗外,采用心律平和乙胺碘呋酮联合治疗共21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自1991年始收治于我科的室性心律失常病人中的慢性顽固性室性早搏患者21例,均经心电图及心电监护记录,确诊为频发室早,部分呈二联律、三联律,或呈多源多型,或伴短阵室速。本组病例除根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乙胺碘呋酮对患有伴器质性心脏病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乙胺碘呋酮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80例心律失常的患者纳入治疗组,使用乙胺碘呋酮进行治疗;另选8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使用心律平进行治疗。经过单个疗程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2%和42.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胺碘呋酮在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上与心律平相比较为显著,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安全有效,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心功能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在治疗室性早搏中的价值。方法将98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9例单用胺碘酮,B49例胺碘酮加参松养心胶囊,观察两组室性早搏复发情况。结果A组3个月后再发室早36%,B组15%,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胺碘酮累计用量A组(11.3±3.9)g,B组(8.1±2·8)g,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可减少用药量及室早的复发。  相似文献   

11.
当前盐碘水平对广东哺乳妇女及其婴幼儿碘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当前盐碘水平下,广东省部分地区哺乳妇女及其婴幼儿的碘营养状况。[方法]采用一次性点状调查法,选择3个基本代表广东轻、中、重缺碘地区深圳、佛冈和乐昌的城市和农村各两个点,调查哺乳妇女及其墨幼儿的尿碘、盐碘、水碘和乳汁碘等。[结果]深圳市、佛冈县和乐昌市的婴幼儿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81.2μg/L、237.1μg/L、286.6μg/L,大于300μg/L的比例分别占43.3%、34.9%和49.0%;哺乳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07.8μg/L、172.6μg/L和260.5μg/L,大于300μg/L的比例分别占34.4%、23.8%和41.5%;盐碘中位数分别为32.8mg/kg、27.5mg/kg和36.0mg/kg。[结论]当前的盐碘浓度完全可满足哺乳妇女及婴幼儿的碘营养需求,部分地区有偏高趋势。建议将我省重度和中度缺碘病区盐碘浓度的平均水平下调至30mg/kg,轻度缺碘地区下调至25mg/kg。  相似文献   

12.
阿替洛尔单药治疗老年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阿替洛尔单药治疗老年快速心律失常疗效。方法 23例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5例发病后即进行阿替洛尔单药治疗,18例经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普罗帕酮、胺碘酮,12例合并或单独服用美托洛尔)治疗效果不佳,改用阿替洛尔治疗。阿替洛尔起始剂量3.125—75mg/d,平均23.8&#177;18mg/d,根据心律失常控制情况和心率调整增加剂量。治疗期间持续心电遥测记录。结果 7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房扑动、2例持续性房颤、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恢复并保持窦性心律,静息心率控制在60&#177;/min;1例慢性房颤患者有效控制快速心室率;9例频发室性早搏、1例频发房性早搏患者早搏数减少〉50%。结论 阿替洛尔单药治疗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获良好疗效.小剂量起始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替洛尔单药治疗老年快速心律失常疗效。方法 23例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5例发病后即进行阿替洛尔单药治疗,18例经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普罗帕酮、胺碘酮,12例合并或单独服用美托洛尔)治疗效果不佳,改用阿替洛尔治疗。阿替洛尔起始剂量3.125—75mg/d,平均23.8±18mg/d,根据心律失常控制情况和心率调整增加剂量。治疗期间持续心电遥测记录。结果 7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房扑动、2例持续性房颤、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恢复并保持窦性心律,静息心率控制在60±/min;1例慢性房颤患者有效控制快速心室率;9例频发室性早搏、1例频发房性早搏患者早搏数减少〉50%。结论 阿替洛尔单药治疗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获良好疗效.小剂量起始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孙宇 《现代保健》2009,(12):84-85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1例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随访,且至少每6个月检查1次T3、T4及TSH和X线胸片。结果显效16例,占76.19%,有效3例,占14.28%,总有效病例19例,占90.47%;无效2例,占9.52%;合用美托洛尔4例,占19.04%。结论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不良反应少,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匡时权 《中国卫生产业》2014,(7):11+13-11,13
目的分析氨碘酮在治疗老年心律失常中的合理维持量。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60例,均采用氨碘酮治疗,实验组200mg/d,5次倜,对照组100mg/d,对比两组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90.0%;对照组在FT3、FT4、TSH上变化更明显,且出现1例角膜沉着患者;实验组用药方式更佳(P〈0.05)。结论氨碘酮在治疗老年心律失常中,维持100mg/d的剂量,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乙胺碘呋酮与许多药物有重要的相互作用。乙胺碘呋酮可使某些常用的心血管系统药物如华法令、地高辛、奎尼丁和普鲁卡因酰胺等发生动力学变化,与β-阻滞剂和某些钙拮抗剂联合可增加这些药物的药效学。服华法令的病人用乙胺碘呋酮治疗3~4天后凝血时间倍增,已有引起出血者。相互作用发生后即使停用乙胺碘呋酮,增强了的华法令活性仍可维持数周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4例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本组74倒显效39例,占52.7%;有效33例,占44.6%;无效2例,占2.7%。结论胺碘酮在治疗心力表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中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自1993年12月至2002年1月,我院采用辅酶Q_10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收到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入院后先后经用利多卡因、心律平、乙胺碘呋酮、苯妥英纳等治疗无效后,而采用辅酶Q_10注射液治疗。本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6岁~65岁,  相似文献   

19.
杜红全 《现代保健》2012,(1):147-148
目的观察和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0例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取首剂静注150mg负荷量胺碘酮,10min注入完毕,然后维持静滴,持续6h,滴速为1.0mg/min,以后根据病情具体情况逐渐减量至0.5mg/min;若心律控制不满意,可间隔15~30min后,再追加2—3次150mg负荷量,24h总剂量〈2000mg。结果本组有效率为82.5%,副反应发生率为5.0%。结论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综合分析多方面因素,做好急救准备,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两院117例房颤病人应用乙胺碘呋酮转律的临床观察,讨论了乙胺碘呋酮的用药剂量、给药途径、副作用及防治办法、转律的病例选择等问题,认为乙胺碘呋酮对冠心病房颤的转律效果较好,在严格的病例选择、合理用药,严密监测副作用的前提下,使用该药转律房颤,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