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价“健康食育”对甘肃华池地区山村幼儿手卫生认知、行为、手卫生和患病情况的干预效果,为山村幼儿园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从华池县山村幼儿园抽取500名干预组幼儿、从通渭县抽取500名对照组幼儿,基线调查后,干预组开展“健康食育”干预方案,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结束后,进行手部卫生健康行为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从2组幼儿中各随机抽取300名进行手部细菌采样,另对500名幼儿进行粪便采集,检测蛲虫、蛔虫感染情况.结果 干预后,华池县幼儿家长对洗手好处、洗手方式及教幼儿洗手的行为认知有大幅度提升,其中专用毛巾使用比例由68.8%提高到84.3%,七步洗手法由51.6%提高到74.7%.干预后干预组幼儿主动洗手比例、洗手频次、家长对幼儿洗手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华池县干预前幼儿手卫生合格率为82.0%,干预后提高至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13,P<0.01);幼儿蛔虫检出率、蛲虫检出率和患腹泻人数比例干预后分别下降2.6百分点,0.8百分点和4.2百分点.结论 “健康食育”干预可以促进家长手卫生行为认知、改善幼儿手卫生状况、减少疾病发生.托幼机构应不断加强幼儿手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幼儿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庆市两江新区幼儿园儿童手部卫生干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2018年1—12月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两江新区6家幼儿园共1 028例儿童,以接受手部卫生干预的3家幼儿园共517例儿童为观察组,以仅摆放洗手器具及张贴洗手海报的3家幼儿园共511例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手部卫生状况、手卫生依从性、儿童家长手卫生知识及幼儿手卫生相关行为。结果干预前对照组手部卫生合格率为60.08%,观察组为62.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手部卫生合格率(59.49%)明显低于观察组(7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对照组儿童手卫生依从率为40.31%,观察组为3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手卫生依从率(41.29%)明显低于观察组(8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对照组家长卫生知识及幼儿手卫生相关行为得分为4.17±1.27、5.05±1.32,观察组分别为4.20±1.31、5.07±1.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长卫生知识与幼儿手卫生相关行为得分(6.39±1.62、6.42±1.6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13±1.22、4.92±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部卫生干预效果较好,可提高幼儿园儿童手部卫生合格率及手卫生依从率,也能提高家长卫生知识并改善儿童手卫生相关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幼儿园儿童手部卫生依从性现状,探讨幼儿园儿童手部卫生行为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4月抽取深圳市南山区和宝安区共18家幼儿园72个班级2 461名儿童的4 449个洗手时刻,观察儿童手部卫生依从性,调查相关环境因素。结果观察4 449个儿童洗手时刻,儿童总体手部卫生依从性为29%;私立幼儿园依从性(48.7%)明显高于公立(30.4%)和流动人口幼儿园(12.9%);市级幼儿园(51.1%)明显高于省级(32.9%)、区级(17.7%)及无级别幼儿园(0.0);小班儿童依从性(38.7%)高于中班(31.8%)和大班(17.0%)。在不同手部卫生时刻中,儿童依从性最高的是吃饭前(52.9%),其次是户外活动(47.4%)、手明显脏时(21.8%)、上厕所后(19.8%),在准备食物前几乎无儿童规范洗手。多因素分析显示,洗手液分配器的数量(OR=1.176,95%CI=1.092~1.268)、教师对儿童的提醒(OR=13.616,95%CI=9.431~19.660)、儿童年龄(OR=5.064,95%CI=3.796~6.575)对儿童手部卫生依从性有显著影响。结论深圳市幼儿园儿童手部卫生依从性普遍不高,有必要针对影响显著的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儿童手部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与改进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自觉性与规范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本院各科室洗手设施、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干手方式等进行随机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水龙头配备合格74个(93.67%),干手设施配备合格37个(94.87%);103名医务人员中未规范洗手者37人(35.92%),其中41名医生中未规范洗手者27人(65.85%),诊间未洗手者26人(66.67%),接触病人体液等后未洗手者3人(50%),无菌操作前后未洗手者6人(22.22%);干手方式不正确者27人(40.91%).[结论]工作人员对手卫生预防医院感染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较强,保护病人意识较差.  相似文献   

5.
了解北京市小学生洗手方法的掌握情况,为小学生洗手行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观察法,观察随机抽取的北京市20所项目学校240名小学生的洗手情况.结果 不考虑擦手环节,只有18.8%的小学生按照正确的洗手四步骤洗手;240名小学生中有25.0%洗手时长合格.洗手时洗手用品配备率为53.3%;学校未配备洁手用品的112名小学生均未使用洁手用品;学校配备洁手用品的128名小学生洁手用品使用率为63.3%.240名洗手的小学生中,144人(60.0%)的洗手池边张贴了洗手宣传品.结论 应督促小学生采纳正确洗手方法.建议学校为小学生提供洁手用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常平镇幼儿园儿童手部卫生干预效果,为幼儿园手卫生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9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低、中、高缺勤率幼儿园各1间在园儿童进行两轮干预。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χ2检验比较第1轮干预前后家长手卫生认知行为、儿童手卫生行为及第2轮干预前后儿童因感染症状缺勤状况,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家长问卷基线调查发放338份,干预后回收有效问卷328份。干预前后家长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因病缺勤基线调查儿童511名,干预后调查儿童544名,干预前后儿童性别、户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次干预后家长手卫生认知行为得分、儿童手卫生行为得分分别由2.18、2.22上升至2.35、2.39(均P<0.01)。第2次干预后高缺勤率幼儿园总缺勤率、3间幼儿园小班、中班年级呼吸道症状缺勤率分别由7.09%、7.58%、3.01%下降至3.01%、4.38%、2.23%(均P<0.01)。结论 干预措施能推动儿童建立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有效改善儿童手卫生状况和减少呼吸道疾病缺勤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急诊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现场随机抽取急诊科2012年8月24日上班工作人员38名,进行手卫生采样,采样后取洗脱液作细菌计数培养,计算细菌总数,进行致病菌检测,采样时观察洗手步骤,提问洗手指征,并对该院急诊科医务人员的洗手方法及手卫生状况进行监测。结果能正确掌握洗手方法的15名,占39.47%;能正确掌握洗手指征的18名,占47.37%;洗手质量监测合格的21名,占55.26%。结论应重点加强急诊科医生、护工及卫生员手卫生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正确洗手行为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洗手相关健康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2020年11—12月,利用问卷星软件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9个区36所幼儿园和18所小学的7 494名儿童家长开展线上调查。调查内容为儿童及其家庭基本情况,家长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防护知识正确知晓、对疫情风险感知程度、为儿童提供洗手指导等的情况,以及儿童的洗手行为。  结果  学龄前儿童正确洗手的比例为70.2%,高于小学生(61.9%)(χ2=57.63,P<0.01)。学龄前儿童家长知晓洗手相关知识(36.2%,33.4%)、对疫情风险感知低(28.9%,25.4%)、提供洗手指导(99.1%,97.9%)的比例均高于小学生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72,22.84,18.68,P值均<0.05),学龄前儿童家长自我效能高的比例(75.7%)低于小学生家长(78.2%)(χ2=6.43,P=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学龄前儿童还是小学生,城区、家长自我效能较高、风险感知低、为儿童提供洗手指导,儿童正确洗手的可能性高;对于学龄前儿童,非独生子女与正确洗手行为呈负相关(OR=0.79,95%CI=0.69~0.92);对于小学生,女童正确洗手的可能是男童1.21倍(95%CI=1.06~1.39),家长知晓知识者是不知晓者的1.20倍(95%CI=1.04~1.40,P值均<0.05)。  结论  学龄前儿童洗手行为优于小学生,家长对于新冠肺炎疫情、洗手行为的认知,自我效能以及采取的指导行为对于儿童健康行为养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家长指导儿童预防传染病的能力和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幼儿园儿童手及物体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现场监测幼儿型预防手足口病除菌液的消毒效果。为加强对托幼机构卫生质量管理、预防幼儿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用采样液浸湿的棉拭涂抹法。分别在儿童入园前、入园后对手、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对不同洗手方法和现场消毒效果进行比对监测。[结果]幼儿园儿童手在每天人园前手上细菌总数平均超标率为48.34%,人园后细菌污染超标率平均为44.04%;经过盆水洗手后细菌污染超标率平均为34.0%,经过流水肥皂洗手后细菌污染超标率平均为9.5%,经过幼儿型预防手足口病除菌液洗手后细菌污染超标率平均为1.5%。物体表面污染最严重的是水龙头,细菌总数超标率达60%;其次污染超标比较严重的是书本和桌面,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34.11%和31.36%;儿童玩具表面细菌污染超标率为26.13%,楼梯扶手、坐椅表面和门把手分别为20.0%、16.42%和15.9%。[结论]幼儿园儿童手及物体表面细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儿童手经普通盆水简单洗手、流水肥皂洗手对降低细菌污染作用不明显,幼儿型预防手足口病除菌液现场消毒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加强人工肝治疗病人的陪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提高手卫生质量,以保障病患及自身安全。方法:自设问卷调查表,了解50名陪护人员的手清洁卫生行为,指导正确洗手并对洗手前后手部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结果:调查中36%陪护人员认为洗手的用途不确切,高达48%人员洗手不使用洗护用品。陪护人员手部培养出两种及以上细菌占78%。结论:人工肝治疗病人其陪护人员的手卫生状况亟待改善,需树立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执行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