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2020年1月22日至2月28日期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掌握山西省COVID-19的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以及复工复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山西省以及各地级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等媒介收集病例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山西省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在2020年2月8日出现峰值(12例),之后连续下降;截至2月28日,山西省COVID-19累积发病率为0.36/10万,累计治愈出院人数比例为84.85%;女性发病率0.29/10万,男性发病率0.42/10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66,P<0.05);山西省累计确诊病例主要集中晋中市37例(27.82%)、运城市19例(14.29%)、太原市20例(15.04%),并且大多数确诊病例为输入性病例。结论山西省新冠肺炎病例主要为输入性病例,COVID-19疫情得到一定控制,但需要严防输入,密切关注复工复学流动人口的来源地与去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COVID-19多代聚集性病例相关特征,对河南省报告的多代聚集性病例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方法选取截至2020年2月23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河南省上报的COVID-19传播代次≥3代的聚集性疫情。分析包括:①病例的基本特征;②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临床类型分布;③疾病的潜伏期。结果河南省内多代聚集性病例占河南省内所有确诊病例数的9.05%,且普通型(51.54%)和轻型病例(23.08%)占比较高。河南省内多代聚集性病例占其所在地确诊病例比例最高可达60.38%,报告起数最多有4起。病例代次多集中在2代(58.46%)、3代(23.85%)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随着代次的增加逐渐下降。高年龄组(>65岁)人群危重症比例(42.86%)最高。潜伏期中位数为5 d。结论COVID-19潜伏期长,传播力强且潜伏期具有传染性,因此聚集性疫情是防控的关键。对多代聚集性病例的分析和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即将复工复学形成的人员聚集的动态防控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新发病原体,它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影响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被WHO判定为全球大流行病,引发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人际间传播能力,人群普通易感,病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特定条件下的气溶胶传播。截至2020年4月20日,全球共211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病例,累积确诊病例超过247万,死亡病例超过17万。新冠肺炎患者大多以轻症为主,患者表现为发热、咳嗽、肌痛、疲劳、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少数患者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或合并严重呼吸道并发症,甚至死亡。本文主要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和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新冠肺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截至2020年2月19日24时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1265例确诊病例(包括地区分布,重症及死亡例数),及其中整理汇总的河南省各直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公布的107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详情(含有详细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信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1079例患者中男性573例(53.2%),女性505例(46.8%),男∶女为1.14∶1;高发年龄集中在36~59岁(553例,51.3%),平均年龄为46(四分位间距为24)岁;515例(47.7%)有武汉居住、旅游、经商或火车在武汉短暂停留史,382例(35.4%)有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1265例患者中重症病例72例(5.7%),病死率为1.5%;河南省信阳市(269例,21.26%)、郑州市(156例,12.33%)、南阳市(155例,12.25%)、驻马店(139例,10.99%)最多,其次是商丘(91例,7.19%)、周口(76例,6.01%);其中605例患者中发热有553例(91.4%),乏力44例(7.3%),咳嗽110例(18.2%),咳痰19例(3.1%),畏寒6例(1.0%),寒颤7例(1.2%),流涕21例(3.5%),鼻塞8例(1.3%),咽干咽痛24例(4.0%),头痛21例(3.5%),前胸疼痛6例(1.0%),气促18例(3.0%),消化系统症状者21例(3.5%);死亡病例年龄在33~86岁,平均年龄为72(四分位间距为17)岁;男性7例(63.6%),女性4例(36.4%)。结论河南省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且与地理位置有一定关系;存在家族聚集性发病现象;新增病例总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死亡病例以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男性居多。  相似文献   

5.
《肝脏》2020,(9)
正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所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已经在全球流行[1]。截至2020年8月8日,SARS-CoV-2已经感染了全世界1 900多万人,造成70多万人死亡[2]。COVID-19患者多为成年人,可能存在慢性肝病(主要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相似文献   

6.
2019年12月8日,武汉首先公开通报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经基因分析及病毒分离将引起该疾病的病毒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截至4月中旬末,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截至4月24日11时30分,全球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人数超264万例,相关死亡10多万例。本文就该病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临床治疗和防治对策等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历史上发生的3次冠状病毒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数据的深入分析,探讨冠状病毒的传播特征与流行规律,探索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从而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针对3种冠状病毒的累计感染例数、新增感染例数、累计死亡例数与时间的关系进行描述统计与时间趋势分析,并按疫情的地区分布进行COVID-19与SARS亚组分析,进而比较不同地区疫情流行的异同点。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种冠状病毒肺炎中,COVID-19的传染速率最大,病死率最低(2.96%);MERS的传染速率最低,但病死率最高(30.49%)。COVID-19与SARS的流行规律相似,累计感染病例均是短期内迅速增长,累计感染曲线呈S型。而MERS主要以散发病例为主。结论冠状病毒的传染性与致死性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即传染性越强致死性越低。冠状病毒的防控关键点是疫情早期切断传播途径可有效控制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22日至2月6日在金华市中心医院隔离病房收治的4例老年COVID-19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分析一般情况、临床症状、血液检验及CT影像学的特征。结果4例老年患者中普通型3例,危重型1例,男2例,女2例,均有基础疾病病史。影像学检查符合典型COVID-19肺炎的典型改变。结论老年COVID-19患者更应关注疾病快速进展、其他系统情况、合并用药情况及血栓风险,予以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全球大流行.现有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在COVID-19流行期间,由于病毒感染的直接影响、医疗系统超负荷的间接影响以及非专业施救者和患者对感染的恐惧,心脏骤停的发生率及其预后受到不利影响.本专家共识在标准的心肺复苏干预措施基础上,提出对疑似或确诊COVID-19...  相似文献   

10.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神经急诊面临各种挑战,既负责着疫情防控的重任,又面临接诊急性脑血管病和神经疾病的压力,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神经急诊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会同有关专家在前期疫情防控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在神经急诊接诊、抢救、外出转运、绿色通道等工作流程给予专家建议,供广大同行参考并在实践中改进,旨在为全国各级医院神经急诊重症医师在做好防护工作的同时,坚持神经急诊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各位患者及家属:你们好!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全国范围内的确诊病例及死亡人数仍在不断攀升,同时存在大量的潜在病毒感染携带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分析两组一般情况、主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指标和胸部CT特征.结果 共纳入86例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轻症组41例,重症组45例;其中死亡5例(5.8%),合并1种以上基础疾病者55例(64.0%),伴...  相似文献   

13.
2019年12月底,中国暴发了一场不明微生物引发的病毒性肺炎。经研究确认,该不明微生物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2020年2月,WHO将SARS-CoV-2感染的肺炎正式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 COVID-19)。随着对SARS-CoV-2及其引发肺炎研究的深入,SARS-CoV-2特点、COVID-19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诊治技术等研究内容陆续在国内外杂志报道。本文对已开展的COVID-19研究工作梳理总结,围绕溯源分析、检测手段、临床表现、药物研发、病毒传播等5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及科研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暴发前、后2个年度,安庆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的强度和特征。方法 在“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选取安庆市2019—2021年度监测数据,分析我市新冠疫情发生前、后的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病原学阳性率和聚集性疫情的变化。结果 新冠疫情前、后2个年度,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分别为4.17%和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52,P=0.000);病原学阳性率分别为23.43%和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694,P=0.000)。新冠疫情前的流感病毒活动呈现双峰分布,新冠疫情后全年仅检出27份流感病毒阳性样本。结论 新冠疫情中采取的严格非药物预防措施,对流感的季节性特征有重要影响。应通过疫苗接种和非药物预防等措施,做好流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60岁及以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0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并对临床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0例男女比为1.16∶1,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为主,早期94.97%的病例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25.70%淋巴细胞计数减少,43.57%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中除咳痰在轻症和重症病例中有统计学差异(χ2=5.13,P=0.023)外,其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老年新冠肺炎病例重症率和病死率均与年龄和基础性疾病有较大关系,积极控制原发病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9年12月在武汉市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国引起严重疫情并在世界多个国家引起疫情,疫情来势凶猛及传染性强。我们对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体-2019新型冠状病毒知之甚少,我们在此结合近期在新冠肺炎方面发表相关的研究,介绍新冠肺炎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7.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在我国及全球70余国家迅速蔓延,成为全世界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2019-nCoV感染后除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外,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综述了COVID-19相关肝损伤的临床特征、病理、致病机制及治疗策略,以期为COVID-19的防治提供临床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分析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1)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向患者本人、家属以及其他知情人员(医务人员)进行电话、面对面访谈,收集所有患者暴露史、家庭聚集性发病情况、医学/家庭隔离情况。(2)临床资料收集:通过查阅病历、向患者本人及家属询问病史,收集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结果、治疗方案、疾病转归及近期预后。结果 (1)1个家庭共11例COVID-19确诊患者,具有与武汉疫区确诊COVID-19指示病例直接或间接密切接触、共同生活流行病学特征。(2)11例COVID-19确诊患者均无重症患者,儿童临床表现轻且不典型。(3)经治疗达出院标准COVID-19患者出院后有4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复阳,1例成人症状轻微,3例儿童均无症状。结论 (1)聚集性发病是该次疫情的重要流行特征,家庭内密切接触是儿童COVID-19感染主要方式。(2)出院后SARS-CoV-2核酸复阳性并不能用于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高龄老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死亡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4日至2023年1月8日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住院并确诊为新冠肺炎死亡的31例年龄≥8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高龄老人新冠肺炎疾病进展的特异性指标。结果 31例死亡患者平均年龄(92.61±4.40)岁。临床分型轻→危重型1例(3%),普通→危重型9例(29%),重→危重型12例(39%),发病起为危重型9例(29%)。首次发病至入院时间1~20(5.81±4.28)d,病程2~25(10.42±5.81)d。所有患者均合并基础疾病,其中冠心病27例(87%),脑病24例(77%),肺病23例(74%)。所有患者均出现以肺部为主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与入院时相比,死亡前末次化验时患者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D-二聚体(D-D)、pH值、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乳酸脱氢酶及B型钠尿肽水平显著升高,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PLT)及动脉血氧分压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已蔓延至全国乃至全球,但目前尚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目的分析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VIP)等数据库筛选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的文献,采用Stata 12.0软件对患者性别分布、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肌肉疼痛、头痛、腹泻、咳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恶心呕吐、咽痛、无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分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异常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0篇文献,共包含3 290例COVID-19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COVID-19患者中男性占55.4%[95%CI(52.0%,58.9%)],发热发生率为77.7%[95%CI(69.7%,84.7%)]、干咳发生率为60.7%[95%CI(55.4%,65.9%)]、乏力发生率为43.5%[95%CI(34.9%,52.3%)]、肌肉疼痛发生率为27.7%[95%CI(21.3%,34.7%)]、咳痰发生率为29.3%[95%CI(21.9%,37.4%)]、胸闷气促发生率为23.7%[95%CI(16.8%,31.4%]、呼吸困难发生率为21.1%[95%CI(12.7%,31.0%)],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7.4%)、腹泻(8.8%)、头痛(14.2%)和咽痛(13.1%),而6.6%患者无临床症状;WBC正常者占比为62.9%[95%CI(55.9%,69.6%)],CRP升高者占比66.6%[95%CI(56.0%,72.9%)],淋巴细胞分数降低发生率为49.5%[95%CI(40.8%,58.3%)],WBC降低发生率为23.7%[95%CI(18.7%,29.0%)];少数患者D-二聚体(18.4%)和PCT(17.1%)升高。结论 COVID-19患者以男性居多,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咳和乏力,肌肉疼痛、咳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也较常见,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咽痛等,部分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另外,多数患者WBC正常、淋巴细胞分数降低、CRP升高,部分WBC降低,仅少数患者出现D-二聚体升高及PCT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