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的应用.方法:随访观察2003年1月-2007年6月本院行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98例,分析华法林的应用情况及其并发症.结果:术后97名患者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其中8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有效,但有引起致命性并发症危险. 相似文献
2.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要接受长期抗凝治疗,正确、规范、安全、有效的抗凝治疗必须依赖患者良好的抗凝治疗依从性。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国内外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二尖瓣置换术(MVR)和双瓣置换术(DVR)后华法林抗凝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适宜范围.方法 对1592例我院MVR和DVR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研究,收集记录患者的入院信息,华法林剂量和INR值等资料,观察出血、血栓栓塞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将入选患者按照瓣膜置换位置不同分为MVR和DVR,然后再将MVR和DVR分为A组(283例)、A1组(229例)(INR=1.4~1.7),B组(299例)、B1组(255例)(INR=1.7~2.0),C组(186例)、C1组(159例)(INR=2.0~2.3),D组(95例)、D1组(86例)(INR=2.3 ~2.6)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出血事件发生率分析:MVR四个不同范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85,P<0.01).A组、B组、C组与D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991、13.436、7.186,P均<0.01).DVR四个不同范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67,P<0.01).D1组出血事件发生率较其他3组均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736、10.486、7.773,P均<0.01).MVR和DVR在INR=1.4 ~2.3范围内出血事件和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VR,DVR在术后抗凝治疗强度方面可以等同,两者控制在INR=1.4~2.3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8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进行抗凝治疗,旨在了解病人术后服用华法林剂量及并发症情况。方法:本组86例患者,均在常规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下施术,术后第1日晚开始服用华法林,首剂3~5mg,每日晨查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PT为20~30秒,INR为1.8~2.4。结果:全组86例病人查INR值1118例次,其中INR 1.0~1.7者220例次,栓塞2例次1人,栓塞率1.2%;INR 1.8~2.4者785例次,无出血及栓塞;INR 2.5~4.0者108例次,出血21例次8人,出血率9.3%;INR 4.1~5.5者5例次,出血5例次4人,出血率4.7%。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须终生抗凝治疗。与之有关的出血或栓塞是换瓣术后常见并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正确的术后抗凝治疗对于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术后生存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华法林服药信念,并探讨其与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关系。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电话回访2011年1—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脏外科行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出院患者130例,对其进行华法林服药信念问卷及抗凝治疗依从性问卷的调查。结果本组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服药信念得分为(6.49±3.11)分,其中知觉受益维度得分为(16.18±1.76)分,高于知觉障碍维度得分[(9.68±1.96)分](P〈0.01);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得分为(37.12±4.33)分,63.2%的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良好;患者华法林服药信念与抗凝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P〈0.01)。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华法林服药信念与抗凝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医护人员可通过评估患者的华法林服药信念,及时识别患者的不良认知并有效引导患者树立积极正确的华法林服药信念,从而提高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20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达标组(INR达标率≥80%)138例和未达标组(INR达标率<80%)71例,术后均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分析影响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华法林抗凝知识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华法林的用法、华法林口服时间及华法林的效用认知正确率均高于80%。两组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家庭收入、华法林抗凝知识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华法林抗凝知识认知程度为影响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知识总体认知水平不高,且依从性较差,其中受教育程度低、居住地为农村、华法林抗凝知识认知程度差均为导致患者依从性差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加强对患者的干预,以提高术后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华法林抗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门诊复诊和电话随访的方式,对11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记录患者抗凝认知、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情况及抗凝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5例患者中,发生出血的患者为24例(占20.9%),发生栓塞的患者为11例(占9.5%),抗凝认知得分和社会支持得分是患者发生抗凝相关并发症的显著预测因子。结论华法林抗凝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及其照护者抗凝知识的指导,同时强调社会支持对患者术后抗凝治疗效果的重要性,降低华法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总结有关心脏瓣膜病行“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后早期抗凝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结果:有利于病人术后早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日数,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效果、安全和影响因素。方法本组15例,年龄18~46岁,常规服用华法林,根据INR值调整量,观察患者INR值、栓塞、出血事件等情况,随访3a。结果男性INR值(1.82±0.67),女性INR值(1.79±0.64),皮肤、黏膜出血和牙龈出血各1例,血尿2例,其余患者未见出血和栓塞倾向。结论基层医院加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监测和指导,规范抗凝治疗,减少出血和血栓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的调整策略及年龄、性别、体重与华法林抗凝剂量、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19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华法林抗凝调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方法,分析年龄、性别、体重和华法林剂量、INR值的关系,观察其抗凝效果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1例患者因过量服用华法林出现颅内出血死亡,1例过量出现严重皮下出血及鼻出血,1例出现腔隙性脑梗死,2例单用华法林效果不佳,合用拜阿司匹林后INR可调整到目标范围,其余患者效果较好,无严重出血及血栓形成。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维持剂量个体差异较大,与年龄、性别、体重无关;抗凝治疗维持INR在1.8-2.5间较为适宜,不增加出血及血栓风险。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方法,提出护理中应重视病人住院抗凝护理及出院后的指导,按要求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定期随诊, 相似文献
13.
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孕早期肝素替代华法林抗凝治疗对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孕早期肝素替代华法林抗凝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1980~2007)、EMbase(1984~2004)、CBM(1980~2007)、CNKI(1994~2007席电子资料库,由2名评价者共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469例患者、629孕次;其中5篇为回顾性研究,2篇为前瞻性研究。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孕早期肝素替代华法林抗凝治疗与法华林治疗比较,母体不良结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的研究证据表明,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孕早期肝素替代华法林抗凝治疗并不能减少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整个孕期口服小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生产前停华法林改为肝素是可行的方案,但需与患者充分沟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于某三甲医院心外科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采取健康信念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问卷、华法林抗凝知识问卷、抗凝依从性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抗凝知识总得分、抗凝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1);随出院时间延长,干预后6个月对照组社会支持略有下降,干预组社会支持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健康信念模式教育有助于改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健康信念,提高患者抗凝认知、依从性及社会支持等水平,有助于进行华法林抗凝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监测价值.方法 对210例接受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3个月后,检测D-二聚体水平,根据D-二聚体水平分为异常组35例及正常组175例.随访1 a,比较两组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a末D-二聚体水平.比较两组治疗结束时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6.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影响华法林抗凝疗效的人口学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的人口学因素,以指导术后的抗凝治疗.方法:收集85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资料,分别将华法林维持剂量与性别、年龄、体表面积、吸烟、饮酒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这些人口学因素对华法维持剂量的影响.结果:(1)女性患者华法林的维持剂量和 PT-INR(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都要比男性患者小.(2)华法林维持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0,P<0.001),与体表面积呈正相关(r=0.337,P<0.001).(3)年龄和体表面积可以解释华法林维持剂量个体异的17.9%.结论:本研究证实一些人口学因素例如年龄和体表面积可以解释华法林维持剂量的部分个体差异,接下来还需进一步地探讨其他因素,例如遗传因素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且术后采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心脏瓣膜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完全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Z=-2.568,P=0.010)。出血以及血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5.473,P=0.019; χ2=4.332,P=0.037)。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6.061,P=0.014)。 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术后华法林抗凝中,可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必须终身抗凝治疗,以防血栓形成或栓塞发生.但与抗凝治疗有关的出血与栓塞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占所有术后远期并发症的首位[1].特别是某些特殊人群,由于术后抗凝治疗各有其特点,也更具有争议,给缺乏医学知识的患者常带来一定的思想负担,所以正确的抗凝治疗及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