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Marks和Mathias将支架技术应用于高位颈动脉夹层,Theron和Mathias以及Roubin和他的同事首先使用了这些方法治疗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CAS)应用于临床已经有10余年了。到目前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有效性还没有得到最后的证实,目前比较内膜剥脱术与支架治疗的试验正在进行当中,主要有:北美的CREST(Carotid Revascularization Endarterectomy versus Stent Trial)。欧洲的CAVATAS(Carotid and Vemebral Artery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Study)和SPACE(Stent Protected Angioplasty versus Carotid Endarterectomy)。大概1~3年后会有一定的结果。以指导CAS和CEA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等。与CEA相比,CAS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微创,但术后远期同样存在再狭窄的风险。本文将对CAS术后再狭窄这个特殊并发症的诊治策略作一介绍。1 CAS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CAS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取决于再狭窄的定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狭窄在中老年人群的发病率很高,约20%的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是由于颅外段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造成的[1, 2].目前,国际公认的手术治疗方案"金标准"是CEA;而随着微创治疗的发展,CAS被认为可作为CEA的替代治疗方案[3, 4].然而,临床...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张玲 《护理学杂志》2006,21(9):25-26
回顾性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3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全面、连续、动态观察神经系统的临床症状,加强体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张玲 《护理学杂志》2006,21(5):25-26
回顾性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3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全面、连续、动态观察神经系统的临床症状.加强体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应用脑保护装置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体会,并探讨其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 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122例(125侧)颈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成功完成颈动脉支架成形术123侧,均使用了脑保护装置,共置人支架124枚.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98.4%(123/125).围手术期发生一过I生脑缺血6例(4.9%),小卒中2例(1.6%),完伞性卒中1例(O.8%),严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2例(1.6%),其余113例次(91.9%)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总卒中/死亡率为2.4%.86例患者术后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5(3~36)个月,超声检查提示50%~70%狭窄5例(5.8%),70%以上狭窄1例(1.2%),均无临床症状.非相关原因死亡2例.其余78例(90.7%)支架通畅,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性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高围手术期处理水平是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狭窄是引起中风从而致残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是公认的标准术式,但近年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地将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应用于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治疗。1980年,Kerber等首先报道应用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以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CAS)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搜索CAS术后发生ISR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月1日,采用Rev 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2篇文献,包括3篇队列研究,19篇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外周动脉疾病、闭环支架、残余狭窄均是CAS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P﹤0.05),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开环支架均是CAS术后发生ISR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医务人员可参照上述因素对接受CAS的患者进行排查,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期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狭窄支架血管内成形术并发症23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血管内成形术并发症发生的机制、预防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7~ 2 0 0 3年接受颈动脉支架术的 312例患者中 2 3例并发症的资料。结果本组 2 3例并发症包括轻微并发症 19例 (6 1% ) ,其中 10例表现为术中一过性心率和血压下降 (3 2 % ) ;6例在球囊扩张时表现为一过性脑缺血症状 (1 9% ) ;3例在成功置入支架后出现血压下降 ,对症处理后恢复。严重并发症 4例 (1 3% ) ,其中术中栓子脱落 1例术后偏瘫经对症治疗后恢复 ;支架移位 1例、颈外动脉闭塞 1例无神经功能障碍以及术后过度灌注出血 1例 ,患者死亡。结论颈动脉狭窄支架血管内成形术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熟悉并发症产生的机制有利于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杜玲  黎华  张胜芝 《护理学杂志》2007,22(15):32-33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术后患者血压变化的特点,为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65例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患者的血压动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中51例(78.46%)发生低血压,发生在扩张或支架置入时46例,术后5例;其中血压下降持续时间<30 min 26例,4 h 17例,24 h 6例,1周2例;血压<90/60 mmHg 24例,收缩压下降>40 mmHg 27例.仅1例患者术后6 h出现血压升高.结论 低血压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常见的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和恰当地处理是提高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新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心脏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9月,收集心脏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危险因素的观察性研究.由2名研究者提取资料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项研究9808例研究对象,心脏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总发病率为20.22%(1983/9808).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年龄、糖尿病家族史(OR=1.21、2.15,均P<0.01);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体重指数、术前空腹血糖、使用他克莫司、使用类固醇、冷缺血时间(OR=1.08~5.13,P≤0.01).结论 心脏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受较多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识别其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与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评价颅外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  2 0 0 0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颈动脉狭窄 16 4例 ,其中颅外分叉部颈内动脉狭窄 14 6例 ,单纯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 13例 ,单纯颈总动脉狭窄 5例 ,采用自膨胀支架进行血管成形治疗。 结果  16 4例支架植入均获得成功 ,血管狭窄程度从治疗前 (78 8± 13 6 ) %降低到 (10 2± 7 5 ) % ,围手术期无死亡及大卒中发生 ,1例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chemicattack ,TIA) (0 6 % ) ,1例出现小卒中 (0 6 % )。14 5例获得随访 ,时间 3月~ 30月 (平均 8 9月 ) ,随访期间无TIA及卒中发生 ,无死亡。术后 6月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随访 4 5例 ,再狭窄 1例 (2 2 % ) ,但无临床症状。 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短中期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总结血管内支架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2001年10月至2008年6月共271例(300侧)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术前口服氯吡格雷75 ms/d,肠溶阿司匹林100~200 mg/d,辛伐他丁40 mg/晚,共5~10 d.应用肝素持续静脉滴注(50 mg/d)共2 d.术后继续抗血小板、降脂治疗.结果:271例患者(300侧)手术均获成功,颈动脉狭窄和脑缺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周内并发症7例,1例死亡.226例患者3~24个月行超声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5例发生再狭窄;其中45例患者超声随访超过36个月,无再狭窄病例;所有病例随访期间无脑缺血相关症状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正确的围手术期的处理以及娴熟的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连慧  刘龙  向军  李昕  曹志强 《器官移植》2011,2(5):273-275,279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new-onset diabetes mellitus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NODAT)的危险因素.方法 术前未患糖尿病接受同种尸体肾移植的患者706例,根据入选时有否NODAT分为NODAT组和非NODAT组.统计NODAT发生率,对两组患者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总结颈动脉滤伞保护下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应用和并发症的处理体会.方法 对35例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的38处病变(无症状的狭窄超过70%,有症状的狭窄超过50%)行颈动脉滤伞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操作过程及并发症发生、处理和预后进行分析.使用超声、CTA和MRA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38处病变成功完成所有操作,支架后即时造影示病变处管径明显改善(残余狭窄<20%),血流通畅.21例(55.3%)回收后的栓塞防护装置中可见拦截的斑块碎片,其中3例斑块甚至填满保护装置.并发症包括术后脑出血死亡者1例(2.6%);术中出现脑梗塞,一侧肢体运动障碍者1例(2.6%);出现一过性TIA表现,收伞后症状消失者2例(5.3%);出现一过性术中术后心率、血压下降者10例(26.3%).平均随访32个月(6~54个月),颈动脉支架处血流通畅,除1例使用覆膜支架患者支架处闭塞外,其他病例均无明显再狭窄.随访期无新的TIA或脑梗塞出现.结论 初步应用显示颈动脉滤伞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安全、有效的.精细、轻柔的操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术后患者血压变化的特点,为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65例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患者的血压动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中51例(78.46%)发生低血压,发生在扩张或支架置入时46例,术后5例;其中血压下降持续时间〈30min26例,4h17例,24h6例,1周2例;血压〈90/60mm—Hg24例,收缩压下降〉40mmHg27例。仅1例患者术后6h出现血压升高。结论 低血压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常见的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和恰当地处理是提高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颈动脉狭窄前后脑血流动力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颈动脉狭窄相关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影响因素,分析支架成形术前后脑血流灌注及相关临床症状的变化.方法:回顾2005年8月至2008年4月我院行SPECT检查且经血管造影证实的老年颈动脉狭窄68例,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狭窄侧别、是否合并椎基底动脉狭窄(VBS)、侧支循环是否开放和支架成形术前后等情况时相关rCBF的变化.结果:单侧颈动脉狭窄按不同因素分组时相关rCBF下降例数的卡方检验:狭窄90%~99%分别与50%~69%和70%~89%患者比较,P值分别为0.046和0.020;合并VBS和不合并VBS患者比较,P值为0.927;侧支循环开放与无侧支循环患者比较,P值为0.222.颈动脉单侧狭窄与双侧狭窄患者比较,P值为0.046.支架成形术后狭窄相关的rCBF下降区76%的患者得到改善,神经功能状况的改良Rankin评分由入院时(1.4±0.7)分降为术后的(0.4±0.3)分(P<0.001).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狭窄侧别可能是影响老年颈动脉狭窄相关rCBF的因素,支架成形术可明显改善狭窄相关rCBF,临床相关症状亦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8.
正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已广泛开展。CAS术后可出现脑高灌注综合征(hyper perfusion syndrome,HPS),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CAS术后1.1%~6.8%的患者可发生脑组织高灌注损伤,造成脑肿胀甚至脑出血[1]。存在颈动脉极重度狭窄、对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代偿差、合并难控性高血压等高危因素的患者,HPS发生率可高达14. 1%~56%[2]。HPS往往起病隐匿,  相似文献   

19.
颅外颈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是多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CAS)等方法近期虽可获得理想的血液再灌注,但各种血管成形术后3~6个月内高达25%~50%的再狭窄率,严重影响了临床效果,且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近年来有关抑制颈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基因、药物和放射等方面的试验研究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产生血压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CAS治疗的80例颈动脉狭窄的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基础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心功能不全等),用药史等。观察肌酐、血尿素氮(B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