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强  杨国强 《陕西中医》2019,(8):1014-1017
目的:探讨健脾清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择完全随机数字表方式将符合脾胃虚弱型CAG诊断纳入标准的88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三联抗菌法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健脾清胃汤。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中肠上皮化生、慢性炎症、腺体萎缩及胃脘隐痛、喜按喜暖、纳差、食后胀闷、乏力、大便溏稀等中医证候变化情况;测量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CD_3~+含量。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前胃黏膜中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慢性炎症程度分级情况改善效果更优(P<0.05);中医证候胃脘隐痛、喜按喜暖、纳差、食后胀闷、乏力、大便溏稀等主要中医症状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病理组织及中医证候总体效果更好(P<0.05);外周血中CD_4~+、CD_3~+含量及CD_4~+/CD_8~+比值增大显著,CD_8~+含量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健脾清胃汤可有效改善脾胃虚弱型CAG患者中医证候,加速萎缩性胃黏膜逆转,这可能与其对患者免疫功能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梅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免疫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177例CAG患者,以该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9例),对照组(88例)。对照组CAG患者应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服乌梅丸汤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后对两组CAG患者疗效、炎症指标、免疫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38%,对照组为82.9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治疗,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CD3~+,CD4~+,CD4~+/CD8~+均有明显上升,CD8~+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CD3~+,CD4~+与CD4~+/CD8~+明显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梅丸治疗CAG作用明显,可以缓解CAG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抗炎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张寅刚  许吟枫 《新中医》2020,52(10):108-111
目的:探究健脾通络方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中晚期食管癌患者8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通络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7%,高于对照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卡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卡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卡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通络方联合化疗能有效减轻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结合化疗对晚期大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单纯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方治疗。均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及CD4~+/CD8~+)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增稳率82.1%,对照组60.7%,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气方治疗晚期大肠癌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具有减毒增效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中药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宫颈HPV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健脾化湿中药口服联合保妇康栓阴道置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阴道置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对比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HPV转阴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值较治疗前显著上升,CD8+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3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HPV转阴率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湿中药可有效调节宫颈HPV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促进HPV感染转阴。  相似文献   

6.
张寅刚  许吟枫 《新中医》2020,52(13):118-121
目的:观察益气消瘤方联合化疗对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择期保肛根治术治疗的86例大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OX4)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益气消瘤方口服。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差异,并记录2组临床疗效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主症及次症中医证侯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主症及次症中医证侯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8~+水平则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贫血、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消瘤方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中医证候,改善免疫功能,还能减轻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扶正方对脾虚湿热证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T细胞亚群、Treg细胞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脾虚湿热证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化疗治疗期间给予健脾扶正方治疗,共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reg细胞(CD4~+CD25~+Treg、CD4~+FOXP3~+Treg、CD25~+FOXP3~+Treg)、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生活质量(KPS评分)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4~+CD25~+Treg、CD4~+FOXP3~+Treg、CD25~+FOXP3~+Treg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扶正方能显著改善脾虚湿热证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CD4~+CD25~+Treg、CD4~+FOXP3~+Treg、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龙抗纤胶囊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纤维化患者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KL-6)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结缔组织病相关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双龙抗纤胶囊,对照组加用安慰剂。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肺部高分辨CT评分,以及血清KL-6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对照组各脱落2例,完成试验者两组各38例。(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KL-6水平均降低(P0.05),肺部高分辨CT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K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肺部高分辨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CD4~+/CD8~+均升高(P0.05),CD8~+ T淋巴细胞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CD4~+/CD8~+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CD4~+、CD8~+、CD4~+/CD8~+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龙抗纤胶囊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纤维化有一定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KL-6,提高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降低CD8~+T淋巴细胞水平,改善细胞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9.
曾震军  李墨航  郭淑云 《新中医》2020,52(18):108-112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清幽方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 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Hp 阳性晚期胃癌患者93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 例和观察组47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浊解毒清幽方加减治疗。比较2 组近期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 变化情况,并比较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的1 年生存率。结果:经秩和检验,观察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χ2 检验,观察组临床控制率(DCR)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及CD4+/CD8+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观察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肾等脏器损害、皮肤及皮下组织异常、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 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清幽方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Hp 阳性晚期胃癌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及1 年生存率,减轻免疫功能损害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邱江微  王姣  林丽红 《新中医》2023,55(24):51-54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脾虚湿盛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 的临床疗效。方 法:选取120 例脾虚湿盛证IBS-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各60 例。对照组采用双歧 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 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2 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主、次症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试验组 主、次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 上升(P<0.05),CD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试验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 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IBS-D 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应用西药三联疗法联合中药健脾清热活血方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90例C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清热活血方治疗,比较炎症及免疫指标。结果:在血清各项炎症指标上,两组IL-6、IL-8与TNF-α在治疗后均明显要比治疗前低,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数值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与CD4+/CD8+均较治疗前高,CD8+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指标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针对CAG,临床采取西药三联疗法联合中药健脾清热活血方治疗可显著改善血清炎症指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邓娅 《新中医》2021,53(8):85-88
目的:观察解毒化癥汤灌肠联合常规西药对盆腔炎性包块湿热瘀结证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盆腔炎性包块湿热瘀结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及奥硝唑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解毒化癥汤灌肠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hs-CRP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血清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CD3~+、CD4~+、CD8~+水平及CD4~+/CD8~+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试验组血清CD3~+、CD4~+水平及CD4~+/CD8~+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神疲乏力、下腹痛、低热、腰骶部胀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上述4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化癥汤灌肠有助于改善盆腔炎性包块湿热瘀结证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hs-CRP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扶正祛瘀法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术后患者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于术后给予常规放疗,观察组3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同步放化疗联合中药扶正祛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NK、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NK、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祛瘀汤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术后疗效较佳,可显著降低中医症候评分,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胡玲芝  杨运  管莎莎 《新中医》2024,56(9):140-144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方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96例腹泻脾虚证患儿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治疗,观 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止泻方配合推拿治疗,2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腹痛消 失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大便正常时间) 及治疗前后排便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指标,评估2组临床 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腹痛消失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大便正常时间 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后,2组排便次数、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CD4+水平及 CD4+/CD8+值升高(P<0.05),且观察组排便次数、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CD4+水平及CD4+/ CD8+值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 显不良反应。结论:健脾止泻方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脾虚证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加速腹泻症 状改善,调节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活血补肾方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7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补肾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1个月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个月后NK细胞、CD4~+及CD4~+/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CD8~+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NK细胞、CD4~+及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补肾方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中医症候评分,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化瘀方灌肠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该法对溃疡性结肠炎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32例在美沙拉嗪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解毒化瘀中药方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综合疗效以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3和CD+8水平呈上升趋势,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呈下降趋势,但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3和CD+8水平呈下降趋势,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呈上升趋势,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解毒化瘀方具有益气健脾,化瘀止血,凉血解毒之功效,可以抗菌消炎,清除肠道毒素,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肠道黏膜的再生和修复以及溃疡的愈合。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定喘汤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对其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儿科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定喘汤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及主要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及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4~+/CD8~+、CD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CD8~+、hs-CRP、TNF-α、PCT水平、喘憋、咳嗽、肺部湿罗音、咯痰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儿CD4~+/CD8~+、CD4~+水平高于对照组,CD8~+、hsCRP、TNF-α、PCT水平、喘憋、咳嗽、肺部湿罗音、咯痰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喘汤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润肺调理汤联合EP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NSCLC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E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化疗前2d加用润肺调理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积分、KPS评分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积分和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D4+、CD4+/CD8+细胞比例升高,CD8+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润肺调理汤可显著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证候,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采用自拟泻火解毒散外敷联合温针灸围针刺法治疗带状疱疹(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方法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相应的抗病毒、营养神经、调节免疫力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自拟泻火解毒散外敷联合温针灸围针刺法;两组治疗均以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从VAS评分、疱疹皮损评分、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止疱与结痂时间、中医证候疗效、3个月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的情况等方面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VAS评分、疱疹皮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3+/CD4+均高于治疗前(P 0.05),CD3+/CD8+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CD3+与CD3+/CD4+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止疱与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94.34%高于对照组75.47%(P 0.05)。3个月内PHN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自拟泻火解毒散外敷联合温针灸围针刺法治疗带状疱疹(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滋髓生血胶囊配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将9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给予雷公藤多苷治疗,研究组46例给予滋髓生血胶囊配合雷公藤多苷治疗,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外周血血细胞计数以及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绝对粒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CD4~+和CD4~+/CD8~+均显著升高(P均<0.05),CD8~+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CD4~+和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滋髓生血胶囊配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可显著改善T淋巴细胞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