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分化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1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83例高分化R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内镜下治疗、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随访情况和预后。以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为标准,根据病理分期,将83例患者分为G1期组(72例)和G2期组(11例);根据患者瘤体数,将83例患者分为单发RNET组(77例)和多发RNET组(6例);比较两种分组之间嗜铬粒蛋白A(CgA)、突触素(Syn)和CD56的表达情况。结果 根据病理结果分组时,G1期组CgA阳性率明显高于G2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40);根据瘤体数分组时,多发RNET组CgA阳性率明显高于单发RN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P=0.017);Syn和CD56在以上两种分组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分化...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468-3470
选取我院收治的103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病例特征。103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中,60~70岁患者居多,共44例;50岁患者最少,共12例;病灶部位分布情况中,贲门胃底居多,共47例;小弯侧最少,共17例;临床症状情况中,出现上腹不适居多,共41例;出现黑便最少,共8例。对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可为治疗与预后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Mi NE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7例Mi NEN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结果 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48~83岁,病变发生部位为食管1例、胃3例、十二指肠1例、直肠1例、胰腺1例。食管病变镜下为鳞状细胞癌和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瘤(NET G3),胃、十二指肠、直肠病变镜下非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均为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为小细胞癌(3例)、大细胞癌(1例)、NET G3(1例),胰腺病变镜下为导管腺癌和低级别神经内分泌瘤(NET G1)。非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鳞状细胞癌或腺癌)相应的上皮性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均为阳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中,CKpan阳性、Syn阳性7例,CD56阳性6例、阴性1例,CgA阳性6例、阴性1例,Ki67为1%~80%阳性。7例患者中,3例有淋巴结转移,随访时间3~33个月,5例存活,2例死亡。结论 Mi NEN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正确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伴结直肠腺癌十分罕见,对患者的临床病理诊断及治疗都构成了一定挑战。本文报道了1例58岁男性因便血就诊,临床及辅助检查提示直肠癌伴肝转移,经新辅助化疗后行直肠肿瘤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直肠中分化腺癌伴原发部位不明的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G1,伴腺癌及NET淋巴结转移。通过相关临床病理分析认为此类病例容易漏诊,需要对相关脏器进行更彻底的评估,其治疗及预后通常由更具侵袭性的肿瘤决定。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组少见肿瘤,其中类癌较多,小细胞癌少见.而后者又以食管、胃等上消化道多发,肠道罕见,尤其发生于直肠者近年文献鲜有报道.本文结合我院1例直肠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进行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12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漏诊。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12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内镜、病理表现、诊断及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112例,男91例,女21例,年龄在39~78岁,平均发病年龄(59.54±10.05)岁,发病部位最常见于胃,其次食管、直肠、结肠。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吞咽不畅,无1例出现类癌综合征。免疫组化诊断嗜铬颗粒蛋白A(Cg A)和突触素(Syn)的阳性率分别为71%、99%。这类肿瘤的转移与病灶浸润深度相关,当浸润深度增加,转移率也升高(P<0.05)。组织学类型与肿瘤大小、周围组织浸润深度、肿瘤标记物CEA、CA242密切相关(χ2=37.958、12.987、8.898、6.524,均P<0.05)。肿瘤TNM分期越高,肿瘤组织学类型分级越高(r=0.308,P=0.001);同时组织学类型分级越高,肿瘤标记物异常越多。结论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胃,很多确诊病例已经是晚期。确诊依靠病理检查,Cg A、Syn的联合检测可协助诊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011年收治的26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中,胃神经内分泌肿瘤8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13例,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结肠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肿瘤直径在1cm以内、无肌层侵犯和淋巴结转移者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100%,100%;肿瘤直径超过1cm、侵犯肌层或有淋巴结转移者1,3,5年累计生存率为81.3%,72.2%,64.3%.结论 预后主要取决于手术方式、肿瘤的大小、有无肌层侵犯或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胃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神经内分泌癌(G-NECs)20例,混合性的腺神经内分泌癌(G-MANECs)30例。结果G-NECs肿瘤分布在胃底、胃体、胃窦的比例分别为50.0%、30.0%、20.0%,G-MANECs分别为66.7%、16.7%、16.7%,二者肿瘤位置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ECs以内镜或局部切除和大部或全胃切除为主(各占45.0%),而G-MANECs主要以胃大部或全胃切除为主(90.0%)。G-NECs肿瘤直径明显大于GMANECs(P<0.05);G-MANECs肿瘤侵犯深度显著大于G-NECs(P<0.05)。结论胃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分布在胃底、胃体、胃窦等位置,G-NECs肿瘤大于G-MANECs,而G-MANECs肿瘤侵犯深度大于GNECs,更容易发生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探讨R-NENs内镜下的诊断特点及内镜下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9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行常规结肠镜检查的76例R-NEN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组织标本活检或手术切除瘤体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R-NENs。结果肿瘤位于低位直肠段32例(42.11%),中段25例(32.89%),下段19例(25.00%)。36例行超声内镜(EUS)检查,其中27例EUS下诊断为R-NENs,2例诊断为间质瘤,6例诊断为脂肪瘤,1例诊断为平滑肌瘤,与病理结果诊断符合率达75.00%(27/36)。29例病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22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20例行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物剥离术(STER),2例行电凝电切术,3例因不同原因未通过上述内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所有患者中69例行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证实G1级最多见,共62例,占所有病例的81.58%(62/76)。结论R-NENs以男性多见,好发于中低位直肠段,其中G1级最为常见;EUS技术的成熟运用能够对病变性质及组织学起源进行较准确的判断,但也存在一定的误诊率,最终还应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早期G1、G2级R-NENs经内镜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且能够提供较完整的病理学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2009年1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24例SCNEC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的生存预后。结果 24例患者均为初治病例,其中合并妊娠者2例。23例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治疗,4例ⅡB期患者术前均行新辅助化疗;ⅡB期以下的患者中14例术后补充放化疗,其中有11例为同步放化疗;5例术后仅补充化疗;1例术后选择免疫治疗。24例中单纯SCNEC者为13例,混合型11例。随访时间7~100个月,有11例复发,其中1例带瘤生存,其余10例死亡。最常见复发部位为肺脏(54.55%),其次为肝脏(27.27%),2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为54.17%,总生存率为58.33%,选择免疫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病理类型单一、临床分期≥ⅡA2期、开腹手术及病灶直径≥2 cm可能是影响宫颈SCNEC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P<0.01),同步放化疗有助于改善预后(P<0.05,P<0.01)。结论 ...  相似文献   

11.
对18例电子结肠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直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电子结肠镜检查对发现直肠类癌有重要作用,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1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调查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常见菌种、好发部位,分析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10月130例住院过程中发生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0.46%,占医院感染的15.21%,好发于呼吸道(占73.33%),消化道(占15.56%),泌尿道(占8.46%)等部位,菌种以白色念珠菌最多(占37.97%),130例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部分患者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接受过多种侵入性操作。结论:控制医院深部真菌感染至关重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减少不必要的诊疗操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深部真菌感染及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2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锥切术后再处理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CIN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或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病人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5年12月28例CIN普通电刀锥切术后再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将锥切术后的病理与进一步治疗后病理进行分析比较。28例锥切病人中切缘阳性者10例,切缘阴性者18例。再治疗者采用子宫切除术26例(92.86%),宫颈锥切2例。【结果】全组再次术后标本中无病变者16例(57.15%),降级者7例(25.0%),相符者5例(17.85%)。锥切切缘阳性和阴性再次术后的宫颈残存病灶分别为60%(6/10)和33.33%(6/18),两者差异无显著性。锥切术后病理中3例浸润癌(1例腺癌,2例鳞癌),再次术后变为1例阴性,1例降级,1例腺癌深肌层漫润。锥切术后病理中发现5例微小浸润癌,再次术后2例降级,2例转阴,1例相符。20例高级别CIN(6例CIN2~3级、14例CIN3级)术后15%相符,20%降级,65%转阴。【结论】CIN锥切术后为浸润癌者,必须及时处理。术后为微小浸润癌和高级别的CIN、切缘阳性者,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以提高诊断率,对分级不同的CIN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随访观察治疗效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05年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及妇科病房经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确诊的159例CIN患者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方法,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井随访。结果CIN患者平均年龄35岁。多无临床症状占61.64%(98/159),有症状者表现性交出血、血性白带、白带增多。CINT患者主要采用定期随访或宫颈电熨等物理治疗;CINⅡ患者行宫颈电熨、LEEP宫颈锥切或全子宫切除;CINTTT及原位癌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或全子宫切除。不同级别的C1N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随访疗效满意。阴道镜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70.37%。结论CIN的筛查年龄应早于35岁,筛查时应遵循细胞学-阴道镜-组织病理学的三阶梯原则;CIN的处理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治疗后应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5.
梅仕云 《华西医学》2006,21(3):529-530
目的:分析直肠癌的误诊原因,并提出减少误诊的需注意的问题。方法:对35例被误诊的直肠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中临床误诊35例,误诊率77.8%。误诊为的疾病中痔疮11例(31.4%),肠炎7例(20%),痢疾6例(17.1%),直肠息肉5例(14.3%),肠结核3例(8.6%),肛瘘2例(5.7%),前列腺炎1例(2.9%)。结论:对直肠癌缺乏警惕、对本病认识不足、不重视直肠指检及忽视辅助检查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臂丛神经损害的临床特点并探讨肌电图对评估臂丛损害的意义。方法:对2002年7月-2005年5月间的130例臂丛神经损害患者进行临床和肌电图分析。神经传导检测时,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末端运动潜伏期、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和感觉传导速度。同心圆针电极检测时.主要观察静息状态下肌肉的异常自发活动,仅在少部分患者进行运动单位电位和募集形式的(半)定量分析。结果:30—49岁年龄组占53.1%,男女比率3.1:1。交通意外创伤占50%。645条神经运动传导检测有336异常(52.1%);272条神经感觉传导检测有80条异常(29.4%);847块肌肉中583块出现异常自发活动。通过肌电图定位上、中干损害30例(23%);中、下干损害27例(20.8%);全臂丛损害40例(30.8%);单纯上、中、下干损害分别为13例(10%)、1例(0.7%)、11例(8.5%);单纯后侧束、内侧束、外侧束损害分别为2例(1.5%)、3例(2.3%)、3例(2.3%)。结论:臂丛损害主要发生在中年男性,交通伤是创伤性臂丛损害的主要原因;肌电图检测在其诊断、病变水平定位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50例行保肛术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近期并发症为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治疗而愈;吻合口狭窄2例,经扩张后能正常排便;吻合口癌肿复发2例;无肛门失禁患者。严格掌握保肛手术指征、合理选择患者、规范手术是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对130例原发性椎管内肿瘤患者予后方入路的肿瘤切除术,其中全切除81例,大部切除36例,少量切除或者单纯活检13例。患者平均住院34d,痊愈9例,明显进步40例,好转48例,无变化28例,总有效率为78.0%。5例术后复发,术后至复发的时间1~7y。  相似文献   

19.
结肠、直肠息肉1 204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结肠息肉的分布、发病年龄、病理类型及与息肉恶变的关系。方法:对本院肠镜室1998年1月~2002年12月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直肠息肉1204例进行分析。结果:结肠、直肠息肉分布部位以左半结肠,尤其是直肠和乙状结肠为多。息肉好发年龄为41~70岁。息肉的类型以腺瘤性息肉最多(占55.32%);腺瘤性息肉恶变率高(6.61%),其中尤以绒毛状腺瘤更易恶变;恶变部位以直肠息肉最多(11.19%)。结论:结肠、直肠息肉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腺瘤性息肉发病率高且易恶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女性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及CIN1-2)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病理结果变化并结合术前患者HPV感染情况及年龄探讨≤30岁患者因CIN1或CIN1-2行宫颈环切术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1 月~2009年12月妇科门诊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为CIN1级207例、CIN1-2级76例,比较≤30岁年龄及>30岁年龄行LEEP后病理符合情况,同时对其中198例患者进行术前HPV-DNA检测,结合HPV-DNA分型检测结果分析198例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率与HPV-DNA感染情况的关联性,同时比较CIN2及CIN3级患者LEEP术后病理符合情况.所有CIN1级及CIN1-2级患者均进行LEEP后6个月~2年的TCT及HPV检测随访.结果 年龄≤30岁CIN1和CIN1-2级患者LEEP术后病理符合率为25.86% (15/58),病理降级率60.34%(35/58),病理升级率13.79%(8/58);年龄>30岁患者LEEP术后病理符合率为23.56% (53/225),病理降级率55.56%(125/225),病理升级率20.89%(47/225).CIN2及CIN3级患者LEEP术后病理符合率为23.42%(63/269),病理升级率为18.59%(50/269),病理降级率为57.99%(156/269).年龄≤30岁LEEP术后仍为CIN1及CIN1-2级者经过6个月~2年的TCT及阴道镜随访均为良性结果.198例术前行HPV检测患者中143例HPV-DNA(+)且术后病理升级率为27.27%(39/143),而HPV-DNA(-)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率仅为5.45%(3/55).结论 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为CIN1及CIN1-2级尤其HPV检测显示阴性且年龄≤30岁的患者,立即予LEEP术进行病灶切除存在一定的过度治疗,建议可结合患者躯体症状和心理需求予破坏性治疗(如电凝治疗或激光气化治疗等)或暂予TCT联合HPV-DNA进行跟踪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