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8例MM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间于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常规组。比较观察组与常规组研究对象,以及不同疾病分期、不同疾病状态MM患者的VCAM-1、IL-6、IL-2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指标诊断MM的效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IL-2水平低于常规组,VCAM-1、IL-6水平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Ⅲ期患者的VCAM-1、IL-6水平高于Ⅰ期和Ⅱ期,且MMⅡ期患者的IL-6水平高于Ⅰ期,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MM不同疾病分期患者的IL-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活动期患者的VCAM-1、IL-6水平均高于稳定期,IL-2水平低于稳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VCAM-1、IL-2和IL-6都是诊断MM的有效指标。Spearma...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中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2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鼻咽癌患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浓度。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43例鼻咽癌患者血清IL-10及IL—12浓度,并用22例健康成年人血清作为对照。结果鼻咽癌组IL—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鼻咽癌组IL—12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浓度在晚期T分期组(T3/T4)明显高于早期T分期组(Ⅰ/Ⅱ)W〈0.01)、晚期临床分期组(Ⅲ/Ⅳ)明显高于早期临床分期组(Ⅰ/Ⅱ),但在不同性别、年龄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2在晚期T分期组(T3/T4)N显低于早期T分期组(Ⅰ/Ⅱ)(P〈0.01)、晚期临床分期组(Ⅲ/Ⅳ)明显低于早期临床分期组(Ⅰ/Ⅱ),但在不同性别、年龄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IL-10及IL-12浓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鼻咽癌中高浓度的IL-10可能抑制IL-12的产生,帮助肿瘤细胞免疫逃避,损害机体肿瘤免疫,从而促进肿瘤发展。 相似文献
3.
应用白细胞介素-2增强运动员免疫功能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1(1):107-108
对国家田径、游泳集训队运动员在冬训后期应用白细胞介素-2(IL-2)进行周期性预防性治疗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应用小剂量白细胞介素-2可增强运动员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降低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 胃肠炎等常见病的患病率,且运动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本文动态观察了 4 1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 - 2 (Interleukin - 2 ,IL - 2 )含量的变化 ,探讨化疗对其影响及其在肿瘤化疗中的意义。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恶性肿瘤组 :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 4 1例 ,男 2 7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5 7岁 ( 2 4~ 77岁 ) ;其中食管癌 6例 ,肝癌 6例 ,肺癌 6例 ,贲门癌 6例 ,胃癌 6例 ,肠癌 4例 ,乳腺癌 4例 ,胰腺癌 1例 ,膀胱癌 1例 ,头颈部癌 1例。正常对照组 :3 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5 2 1岁 ( 3 8~ 66岁 ) ,为我院健康体检者 ,排除心…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18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鼠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的转移、表达及其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受植物凝血素(PHA)和脂多糖(LPS)刺激BALB/c小鼠脾脏细胞中扩增出IL-18的cDNA,并构建表达IL-8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IL-18,转染PA317细胞,以逆转录巢式RT-PCR方法,验证细胞培养液上清分泌的假病毒颗粒中IL-18的表达,将假病毒颗粒感染2.2.15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上清HBsAg和HBeAg,定量检测HBV DNA。成功克隆出580bp的小鼠IL-18全基因并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在转染PA317细胞的上清中检测出含IL-18假病毒颗粒,上清感染2.2.15细胞后第3、5、7、14天,HBsAg、HBeAg逐渐下降,到14天时HBsAg已变为阴性,对HBV DNA有明显抑制作用。IL-18能成功地在逆转录病毒载体中表达,并有抑制HBsAg、HBeAg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研究单磷酸阿糖腺苷 (Ara AMP)联合白细胞介素 2 (IL 2 )、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用 (Ara AMP联合IL 2、HBIG、乙肝疫苗 ,对照组用干扰素α 2a ,评估两组肝功能及乙肝病毒复制近、远期疗效。结果 两组ALT复常率、HBeAs及HBVDNA阴转率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Ara AMP联合IL 2、HBIG、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乙肝病毒的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8.
对7例严重烧伤病人于伤后1、2、3、4、5、7、14天连续分离其血清,检测在该血清影响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株-2(CTLL-2)细胞对白细胞介素-2(IL-2)的增殖反应,同时测定血清中游离的IL-2受体水平。结果发现:伤后1~3天增殖反应为正常的67%~69%,3~14天抑制作用日趋严重,7天后低至正常的30%;同一系列的烧伤血清,游离IL-2受体相应增多,伤后5~14天,高达正常的3~4倍,后者可能影响活化淋巴细胞的功能,导致CTLL-2细胞对IL-2应答的减弱。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探讨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诊断肺外结核的临床价值,以评估其作为诊断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作用。方法将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自2014年7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53例肺外结核患者纳入B组,将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53例健康志愿者纳入A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的诊断效能。结果 B组干扰素-γ水平为(34. 64±4. 82) pg/ml,高于A组的(4. 35±1. 37)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和B组的白细胞介素-2水平分别为(8. 15±2. 06) pg/ml和(10. 66±2. 81) 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B组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水平为(3. 24±0. 38),高于A组的(0. 53±0. 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996(95%可信区间0. 969~1. 000,P <0. 05)、0. 504(95%可信区间0. 418~0. 590,P> 0. 05)、0. 999(95%可信区间0. 974~1. 000,P <0. 05)。结论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可辅助诊断肺外结核,但白细胞介素-2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Ⅱ(IL-2)胸腔内给药治疗肺癌癌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肺癌病人的癌性胸水,抽放后胸腔内局部注甜定量IL-2,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胸水量、性状及生活质量水平的变化。结果:本组38例病人中,治疗后病人胸水性状有明显改善..结论:适宜刑量IL-2胸腔内局部使用是治疗肺癌癌性胸水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能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onA活化小鼠脾母细胞法测定了12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能力,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结果发现:ESR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IL-2的能力降低,且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IL-2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说明ESR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模拟海上航渡对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拟海上漂浮组(A组)和模拟海上航渡组(B组)3组,每组12只。实验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适应性训练3天,每天10min,对模拟海上漂浮装置和大鼠跑台进行适应;第2阶段为模拟海上漂浮3h;第3阶段为高强度运动2h。A组和B组分别经历第1、2阶段和第1、2、3阶段。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IL-1、IL-2和IL-6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A组、B组IL-1上升,其中B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IL-2、IL-6与C组相比均显著上升(P<0.05)。结果表明:在模拟海上航渡过程中,机体白细胞介素水平受到心理应激和运动应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邓桂胜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7,14(4):255-256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多见,且不易治疗。一旦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特别是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呼吸困难明显,短期内全身状况急剧恶化,若不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迅速,绝大多数患者在短期内死亡。因此,有效控制胸腔积液成为姑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关键措施之一。我们采用顺铂加白细胞介素-2及华蟾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