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儿童青少年体质与体力活动促进是世界范围内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已有充分证据表明,体力活动在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质与健康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1])。2015年11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公布的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与2010年相比,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因体力活动不足导致的各年龄段学生肥胖等慢性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体质健康状况整体下滑的局面仍  相似文献   

2.
儿童青少年由于身体活动不足所导致的体质健康问题愈发严重.基于国内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的历程回顾,通过分析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在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中被忽视、被束缚、被挤占的现实原因,尝试构筑家庭—学校—社区的一体化身体活动支持性环境,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开展,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探讨动作能力对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为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 搜集国内外有关动作能力对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影响的相关研究,提取关键资料,进行质量评价,报告研究方法、结果及结论.结果 共纳入文献23 篇,证据水平在1a~ 2c 之间; 随机对照试验(RCT) 研究的PEDro 平均得分为7.5.从系统综述及纵向(队列) 研究结论可以看出,动作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儿童青少年未来的体力活动状况,但目前已发表的RCT 实验尚未完全证实发展动作能力可以提升儿童青少年未来的体力活动水平.结论 儿童青少年个体当前的动作能力可以成为未来体力活动水平的预测指标.建议开展更多高质量的RCT 实验进一步证实发展动作能力对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具体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应系统地将动作能力训练内容纳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中.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在校的课间休息时间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作用备受关注。儿童青少年在学校中度过了大部分的学习日,而良好的课间休息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社会和情感的发展。研究主要从课间活动对儿童青少年肥胖、近视、认知、社交等身心健康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为营造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在校课间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儿童青少年健康对于实现“健康中国”意义重大,但目前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呈现多发、高发和低龄化趋势,环境、家庭和个人生活行为方式等影响因素日益复杂多样,给保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带来诸多难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与蔓延更是对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鉴于体力活动对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应该紧握“体力活动”抓手,积极探索通过体力活动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健康素养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也是近10 a来全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领域特别关注的一个研究议题.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从公共卫生角度诠释了健康素养的含义,认为健康素养代表着"人的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信息,并通过这些途径促进和维持健康"[1].随着对这一领域的不断研究,人们逐步认同健康素养是一个涵盖个体综合能力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在健康中国视域下,青少年健康素养促进应从单纯医疗卫生健康促进向非医疗性健康干预与生物医学干预相结合的方向转型.围绕背景、思路、框架、流程等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构建“体医结合”青少年健康素养促进模式.研究认为,青少年健康素养促进主要由学校、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和实施;以“3(基础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6(安全与急救、科学健康观、健康信息、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基本医疗)”健康素养评价体系为主要内容,突出运动与医学促进措施;通过学校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服务、医疗健康服务多元化途径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下降趋势明显,导致其健康水平下降,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蔓延进一步加重了该趋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深入解析体力活动与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追踪梳理了国内外相关主题文献,分析了体力活动对儿童青少年健康体适能、认知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发现相关健康效应存在显著的体力活动类型、强度和时间差异等,进而提出了体力活动相关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身体素养是实现体教融合、体卫融合,拓展体育教育功能的切入点和根本目标。研究儿童青少年应具备的身体素养及其实现路径,是儿童青少年卫生、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本文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证据和国内专家意见,旨在研制适合中国儿童青少年的身体素养指南核心条目。  方法  本文通过系统文献检索与评价对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的维度和指标体系进行系统梳理,经过5轮德尔菲(Delphi)调查对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指南的核心条目进行提炼。  结果  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指南核心条目包含身体、情感、行为、认知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具体由身体能力、情感体验、身体活动相关行为和知识理解应用能力四个要素构成。  结论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培养身体素养的关键期、敏感期和窗口期。本研究所梳理出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指南核心条目,可为进一步细化指南提供框架性建议。未来可进行更多的针对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的实证研究,以积累足够的证据,进一步完善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指南,更好地指导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0.
比较7~8岁儿童的体力活动水平与动作能力发展特征,为中国儿童体力活动健康促进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方法 使用儿童动作测量量表(Movement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M-ABC)和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TGMD),对江苏省如皋市开发区实验小学一年级的91名7~8岁儿童进行动作能力测试,并采用ActiGraph GT3X+型号加速度计对体力活动参与情况进行连续7d监测,对动作能力和体力活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男生每天中等强度体力活动(MPA)和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时间分别为(21.41±7.45)和(27.32±11.18) min,高于女生的(17.53±7.63)和(22.16±9.72) min(t值分别为2.54,2.39,P值均<0.05);男生的物体控制得分为(6.73±2.49)分,优于女生的(5.71±2.14)分(t=2.13,P<0.05);儿童精细动作和身体分别与大强度体力活动(VPA)、MPA、MVPA呈正相关(r=0.21~0.31,P值均<0.05).结论 儿童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较少.与女生相比,男生的中高水平体力活动时间略长;男生的物体控制类动作能力发展状况优子女生;儿童的精细动作与身体移动能力与体力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向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近10年内应用加速度计客观测量的中国儿童青少年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水平及静态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为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及公共卫生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线数据。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SPORTDiscus、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及静态行为相关的文献。依据基于PICOS原则制定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筛选文献。采用基于STROBE声明修订的文献质量评价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提取MVPA、SB时间等数据资料并应用CMA V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6篇文献(2012—2019年)进入Meta分析,样本量范围为96~2 163。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儿童青少年日均MVPA时间为37.66 min/d,SB时间为539.61 min/d;男生MVPA高于女生(P<0.01);上学日的MVPA、SB均高于周末(P值均<0.05)。结论中国儿童青少年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不足,静态行...  相似文献   

12.
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为制定我国学生肥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工作所获得120 275名7~18岁中小学生资料,使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分析不同群体的检出率。结果 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1%(男生为9.1%、女生为5.2%)、超重率为12.2%(男生为14.6%、女生为9.8%),肥胖率随着年龄增长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男生在9岁、女生在16~17岁稍有上升);乡村儿童青少年肥胖进入增长阶段,肥胖率为4.6%,超重率为9.6%;汉族儿童青少年和少数民族学生相比,肥胖率高2.3%,超重率高3.2%;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城市超重、肥胖率检出率最高。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存在地域差异,华北、东北地区最高,分别高达27.9%和27.0%,而西南、华南地区较低,为13.4%和12.9%。结论 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在男性、小学生、乡村、汉族、省级行政中心城市、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流行率较高,应根据各自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达到防控学生肥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Despite some methodological difficulties, different studies support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physical performance of children has decreased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On the other hand, physical activity should be a normal part of growing up. Furthermore, a physically active lifestyle has direct and indirect health benefits for young people, for instance, by preventing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nd establishing healthy lifestyles that may be continued into adulthood.Aim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current state of existing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omo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Results The presented recommendations are grouped around the hierarchy of influences on a young person’s life: from home and family; through school, community and the environment; to national and European Union (EU) policies.Conclusion Physical activity is clearly important to health, and national surveilla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is an important step to counteract the global inactivity. With the recommendations, we have given an overview about the necessary ways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physical activity for children and their close relativ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北京市5~6岁幼儿基本动作技能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联性,为幼儿体育活动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北京市3所幼儿园107名5~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运动协调能力评估量表(第二版)》(M-ABC-2)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进行评估;以《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为标准,对幼儿身体素质进行评价;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基本动作技能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5~6岁幼儿身体素质整体发展水平可正向预测其手部精细操作能力(B=0.24,P<0.05)。典型相关分析显示,在单项身体素质测试中,网球掷远和走平衡木的成绩与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和动静态平衡能力的得分呈正相关(r=0.43,P<0.01),立定跳远与双脚连续跳也与手部精细操作能力呈正相关(r=0.35,P<0.05)。结论 5~6岁幼儿身体素质与基本动作技能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其协调性、稳定性的良好发展会对动作技能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家长和老师应注重幼儿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以促使其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对促进青少年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为促进青少年参加体力活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EBSCO host、Science Direct、Sports Discus、Springer Link、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6个数据库,检索从各数据库收录起始日期至2019年5月18日的所有相关文献。收集评估儿童和青少年动机和体力活动之间关系的研究。应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Stata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41项研究满足入选条件。自我决定动机的整体水平对体力活动水平有微弱至中等的促进作用(ρ=0.21~0.31)。自主型形式的动机(即内部动机和认同调节)对体力活动有中等的促进作用(ρ=0.27~0.38),而控制型形式的动机(即内摄调节和外部动机)对体力活动有微弱的抑制作用(ρ=-0.17~-0.03)。动机缺失对体力活动有微弱的抑制作用(ρ=-0.21~-0.11)。结论自我决定动机与持续的健康促进行为息息相关,在干预中以自主形式的动机为目标是促进...  相似文献   

16.
17.
探讨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水平与动作能力发展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促进青少年体力活动提供新视角.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中学12~14岁153名初中生(男73名,女8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加速度计(ActiGraph GT3X+)记录研究对象连续7d的体力活动,采用动作能力测试量表(Movement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Second Edition,MABC-2)评估其动作能力发展水平.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每天参与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 and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的时间为42.15 min,满足世界卫生组织体力活动指南推荐量的占15.7%.动作能力发展处于平均水平的占56%.MVPA与物体控制能力得分呈正相关(r=0.20,P<0.05),低强度体力活动与精细动作得分之间呈正相关(r=0.23,P<0.01);男生MVPA与物体控制之间存在正相关(r=0.29,P<0.05),在女生中未发现二者间的相关性.结论 青少年参与MVPA的时间依然不足,基于体力活动和动作能力间的关系,以发展物体控制能力为出发点促进青少年参与MVPA的方法,为体力活动促进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19.

Objective

We examined the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dog walking among dog owners, and whether dog walking is associated with meeting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Methods

In March 2008, we mailed a survey to dog-owning clients from two San Diego County veterinary clinics. Useable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984 respondents, and 75 of these completed retest surveys. We assessed associations between potential correlates and dog walking (i.e., yes/no dog walking for at least 10 min in past week).

Results

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measures was generally high. Approximately one-third of the sample (31.5%) were not dog walkers. Proportions of dog walkers versus non-dog walkers meeting United States guidelines were 64.3% and 55.0%, respectively. Dog walking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meeting guidelines in a multivariate model (odds ratio = 1.59, p = 0.004). Three variables we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dog walking in a multivariate model: dog encouragement of dog walking, dog-walking obligation, and dog-walking self-efficacy.

Conclusion

Dog walking was associated with meeting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making it a viable method for promoting physical activity. Dog-walking obligation and self-efficacy may be important mediators of dog walking and may need to be targeted if interventions are to be successful.  相似文献   

20.
摄入充足水分、维持身体适宜水合状态,对于促进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儿童青少年进行身体活动时,由于运动强度、能量消耗和环境温湿度的不同,对水的需要量也不同,出现饮水不足和脱水状态的风险更高.但水的重要性未得到足够重视,儿童青少年饮水健康素养有待提高.儿童青少年普遍存在饮水不足和处于脱水状态的现象,一定程度的脱水会降低其认知能力和身体活动能力,给予饮水健康宣教或饮水干预后有所改善.有必要开展更多儿童青少年饮水行为调查、水合状态与健康影响的研究和饮水健康宣教,提高儿童青少年饮水健康素养,以促进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水类型和维持适宜水合状态,进而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