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0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均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依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患者分为非杓形组(n=72例)和杓形组(n=31例)。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动脉粥样斑块。结果非杓形组患者颈动脉IMT较杓形组增加[(1.01±0.16)mm vs.(0.91±0.17)mm;P0.05],且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杓形组。非杓形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较杓形组增加[(3.24±2.18)mg/L vs.(2.33±1.81)mg/L;P0.05],而IMT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红  周燕  李惠仙  李燕  张静  马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4885-4887
目的 探讨血压晨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血压晨峰组(136例),非血压晨峰组(124例),并对患者进行2年随访.缺血性脑卒中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比较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结果 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比较,晨峰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检出率、颈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血压晨峰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稳定性增加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睡眠呼吸紊乱患者的夜间脉氧下降率与昼夜血压变异的相关性及其形成非杓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本院2019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66例睡眠呼吸紊乱相关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依据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PER),分为杓型高血压组和非杓型高血压组。夜间呼吸暂停事件发生后,氧减事件中每秒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下降的百分比作为脉氧下降率,比较两组睡眠呼吸相关指标、昼夜血压水平及临床各项数据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脉氧下降率与昼夜血压变异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非杓型高血压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166例睡眠呼吸紊乱相关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非杓型高血压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杓型血压(63.3%∶36.7%,P0.05);非杓型高血压组的夜间舒张压短时血压变异性(nDBPARV)、夜间收缩压短时血压变异性(nSBPARV)、日间舒张压短时血压变异性(dDBPARV)、日间收缩压短时血压变异性(dSBPARV)均大于杓型高血压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高血压组患者的呼吸紊乱指数(AHI)、氧减指数(ODI)、脉氧下降率显著高于杓型高血压组,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水平显著低于杓型高血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高血压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大于杓型血压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组组内左侧CIMT(LCIMT)较右侧CIMT(RCIMT)增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高血压组nDBPARV以及nSBPARV与脉氧下降率、CIMT、AHI、ODI、BMI均呈正相关,与LSaO_2呈负相关。结论:老年睡眠呼吸紊乱患者的夜间脉氧下降率与夜间血压变异程度密切相关;脉氧下降率、ODI是老年睡眠呼吸紊乱患者发生非杓型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具有晨峰现象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性变化特点。方法对90例血压正常对照者及1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按照晨峰数值≥35 mm Hg将高血压患者分为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特点分为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10%,但20%)与非杓型,非杓型进一步划分为浅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10%)、超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20%)、反杓型(夜间不下降,即0%)。结果 1高血压组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者比例(62.8%)较对照组(23.3%)明显升高(P0.05)。2晨峰高血压组内具有浅杓型(30.3%)、超杓型(25%)、反杓型(14.5%)特征的患者比例与对照组(10.0%、8.9%、4.4%)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3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者比例在晨峰高血压组内(69.7%)与非晨峰高血压组(48.6%)之间相比升高(P0.05)。4晨峰高血压组内具有浅杓型特征的患者比例(30.3%)与非晨峰组(10.8%)相比明显升高(P0.05)。晨峰高血压组内具有超杓型(25%)、反杓型(14.5%)特征的患者比例较非晨峰组(24.3%、13.5%)高,但两者无差异(P0.05)。结论晨峰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主要表现为浅杓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保健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7例,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杓型组24例和异常昼夜节律组93例,异常昼夜节律组又分为非杓型组67例,反杓型组26例。所有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左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及管腔狭窄情况,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分级。测定患者空腹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记录24h收缩压、24h舒张压、昼间收缩压、昼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和夜间舒张压。结果异常昼夜节律组左侧IMT、右侧IMT、斑块发生率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高于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反杓型组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明显高于非杓型组[(132.92±15.75)mm Hg vs (122.85±14.91)mm Hg(1mm Hg=0.133kPa),(72.38±8.75)mm Hg vs (64.34±9.98)mm Hg,P0.01]。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左侧IMT和左侧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异常血压昼夜节律损伤靶器官概率更大,并且对左侧颈动脉内膜损害较右侧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变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组(n=22)、非杓型组(n=36)和反杓型组(n=62)。分析比较3组的血压变异性、冠心病发生率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结果:反杓型组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昼舒张压标准差(dDSD)、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均低于杓型组;反杓型组的24hDSD、dDSD、24hDBP-CV低于非勺型组;反杓型组冠心病发生率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较杓型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昼夜血压节律与记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115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MBP)分为杓型组(n=30)、非杓型组(n=30)、超杓型组(n=25)和反杓型组(n=30);并以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用Rivermead行为记忆功能测验第2版(RBMT-Ⅱ)中文版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记忆功能调查,比较各组间RBMT-Ⅱ评分的差异。结果高血压各组RBMT-Ⅱ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杓型10.0±0.8,非杓型9.4±1.1,反杓型8.6±1.5,超杓型8.9±1.1,正常对照组10.5±0.9,P均<0.05)。高血压亚组中非杓型、超杓型和反杓型组的RBMT-Ⅱ得分均低于杓型组(P均<0.05),超杓型组和反杓型组又低于非杓型组(P均<0.05),反杓型组与超杓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改变是影响记忆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高血压患者120例,测定空腹血糖(FSG)、餐后2h血糖、血脂、尿酸、纤维蛋白原及动态血压监测;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t hickness,IMT)及有无斑块形成。结果颈动脉增厚组及颈动脉斑块组的年龄、24SBP、nSBP、nDBP较颈动脉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其dSBP、空腹及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纤维蛋白原较颈动脉正常组增高(P〈0.05)。体质指数、24hDBP、dDBP、TG三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颈动脉增厚组非杓型血压节律占62.29%,颈动脉正常组非杓型血压节律占37.0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组非杓型血压节律占75%,与颈动脉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非杓型血压节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尿酸血症及纤维蛋白原增高有关,因此,积极治疗血压的同时,应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2003 ̄2004年来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共72例(男68例女4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分为正常昼夜节律组,即杓型组(n=37,男35例女2例)和异常昼夜节律组,即非杓型组(n=35,男33例女2例)。对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右侧颈总动脉(RCCA)、颈内动脉(RICA)内膜中层厚度(IMT)、管腔内径(D),并计算各自的IMT/D值,测定右侧颈动脉分叉处(RBIF)的IMT,观察并记录双侧颈动脉系统斑块的大小、数量。结果(1)两组年龄(Age)、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全天平均收缩压(24hMSP)、全天平均舒张压(24hMDP)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的RCCA及RICA的IMT、D、IMT/D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右颈动脉分叉处IMT,非杓型组明显高于杓型组(P<0.001)。(3)两组总斑块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但多发性斑块检出率非杓型组显著高于杓型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明显相关,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提示可能存在更严重的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胱硫醚-β-合酶(CBS)、硫化氢(H_2S)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对116例高血压患者,测量其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四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检测CBS、H_2S水平和CIMT。依据Hcy水平将高血压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和非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比较两组Hcy、血脂、CBS、H_2S、CIMT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分析各指标与CIM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型高血压组患者CIMT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5),CBS、H_2S水平均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高血压患者中,Hcy与CIMT呈正相关(r=0.752,P0.05);CBS、H_2S与Hcy呈负相关(r分别为-0.413、-0.698,均P0.05),与CIMT呈负相关(r分别为-0.518、-0.779,均P0.05)。结论与非H型高血压患者相比,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明显。高血压患者的CBS、H_2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有望作为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动态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左室肥厚(LVH)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EH患者321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按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非杓型组(n=223)与杓型组(n=98);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 1)非杓型组夜间血压较杓型组升高(P<0.01).2)非杓型组cAs的检出率(61.4%)较杓型组(49.0%)增加(χ2=4.33,P<0.05),非杓型组LVH检出率(38.1%)较杓型组(20.4%)增加(χ2=9.70,P<0.01);3)CAS组24 h动态脉压值较颈动脉IMT正常组升高(P<0.01).结论 EH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异常与CAS和LVH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服用雷米普利对患者血压水平及异常血压昼夜节律(非杓型)的作用,探讨患者最佳服药方式。方法选择非杓型高血压患者144例,随机分为晨起服药组和睡前服药组,晨起服药组7∶00,睡前服药组晚8∶00早给予雷米普利5 mg/d口服,分别于6个月、12个月复查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两组血压变化、恢复杓型血压节律情况及晨峰血压。结果两组用药后24 h平均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低于用药前(P0.05),但睡前服药组较晨起服药组晨峰血压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不同时间服用雷米普利均能达到降压效果,但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夜间服药有利于恢复杓型血压节律,控制血压晨峰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高胰岛素血症(HIN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入选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诊治的EH患者386例,根据血浆胰岛素水平分为非HINS(NHINS)组(n=264)和HINS组(n=122),观察和比较两组间CIMT的差异,分析影响CIMT的因素。结果在本研究入选的EH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22.8%(88/386),HINS组CIMT水平[(1.38±0.25)比(0.80±0.16)mm]、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46(37.7%)比42(15.9%)]、斑块检出率[33(27.0%)比17(6.5%)]和斑块数量(108比45)高于NHINS组(均P0.05)。以是否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为因变量,以性别、血压控制是否达标、是否糖尿病、是否吸烟、BMI(是否超重/肥胖)、是否HINS、血脂异常、年龄(是否老年)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OR=1.210,95%CI 1.153~1.271)、吸烟(OR=1.237,95%CI 1.141~1.344)、超重/肥胖(OR=1.592,95%CI 1.168~2.171)、血压控制未达标(OR=1.830,95%CI 1.131~2.958)、糖尿病(OR=1.853,95%CI 1.160~2.961)、HINS(OR=1.146,95%CI 1.099~1.194)是CIMT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HINS患者CIMT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更高,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重,HINS是CIMT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左室肥厚(LVH)之间的关系。方法对 EH 患者321例进行24 h 动态血压监测,并按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非杓型组(n=223)与杓型组(n=98);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 1)非杓型组夜间血压较杓型组升高(P<0.01)。2)非杓型组 CAS 的检出率(61.4%)较杓型组(49.0%)增加(x~2=4.33,P<0.05);非杓型组 LVH 检出率(38.1%)较杓型组(20.4%)增加(x~2=9.70,P<0.01);3)CAS 组24 h 动态脉压值较颈动脉 IMT 正常组升高(P<0.01)。结论 EH 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异常与 CAS 和 LVH 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脑梗死急性期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确诊为脑梗死急性期的住院病人132例,并进行入院静息状态血压及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对病人进行入院时、入院1周、入院2周及入院4周的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病人入院时血压高于入院后12h血压值(P0.05);24h动态血压监测显示杓型高血压病人68例(51.5%),非杓型高血压病人64例(48.5%),超杓型24例,反杓型10例。杓型血压节律病人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入院时与非杓型血压节律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周、入院2周及入院4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非杓型血压节律病人(P0.05);非杓型血压节律病人中,超杓型血压节律病人与反杓型血压节律病人在入院时、入院1周、入院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4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影响;血压昼夜节律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人预后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动态血压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动态血压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11例,行动态血压监测。所有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66例和无斑块组45例,斑块组又根据斑块数量分为单一斑块组24例和多发斑块组42例。比较各组动态血压情况。结果斑块组较无斑块组患者24 h、昼间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动脉压均显著增高(P<0.05),且斑块组非杓型血压发生率较无斑块组也显著增高(63.6%vs 44.4%,P<0.05);多发斑块组较单一斑块组患者24 h、昼间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动脉压均显著增高(P<0.05),且多发斑块组非杓型血压发生率较单一斑块组显著增高(76.2%vs 41.7%,P<0.05)。结论持续血压升高是产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且颈动脉斑块更易引发血压昼夜节律调节紊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节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依据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动态血压及颈动脉超声监测,将428例受试者按24h动态血压节律类型及有无颈动脉硬化分为4组:杓型高血压组(105例);杓型高血压加颈动脉硬化组(108例);非杓型高血压组(106例);非杓型高血压加颈动脉硬化组(109例)。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调查,MMSE总分范围0~30分。结果非杓型高血压加颈动脉硬化组MMSE(24.7±1.6)分与杓型高血压加颈动脉硬化组(26.4±1.4)分及非杓型高血压组(26.6±1.3)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非杓型高血压加颈动脉硬化组与杓型高血压组(28.9±0.9)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对认知功能损害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脉压指数(PPI)、踝臂指数(ABI)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EH患者283例,24 h动态监测血压,根据监测的血压曲线分为杓型组68例、非杓型组100例、反杓型组79例、超杓型组36例,分别观察各组动态PPI、ABI并比较.结果 各组PPI比较:反杓型组>非杓型组>超杓型组>杓型组(P均<0.05);各组ABI比较:杓型组=超杓型组>非杓型组>反杓型组,杓型组、超杓型组均高于非杓型组、反杓型组(P均<0.05).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影响老年EH患者PPI、ABI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动态血压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220例,行动态血压监测与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120例和无斑块组100例,斑块组又根据斑块数量分为单一斑块组48例和多发斑块组72例。比较各组动态血压情况。结果斑块组较无斑块组患者24h、昼间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动脉压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斑块组非杓型血压发生率较无斑块组也显著升高[82例(68.33%)vs 41例(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斑块组较单一斑块组患者24h、昼夜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动脉压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发斑块组非杓型血压发生率较单一斑块组显著增高[63例(87.50%)vs 19例(3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血压升高是产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更易引起血压昼夜节律调节紊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h血压节律及晨峰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38例,根据24h动态血压节律分为杓型节律组61例和非杓型节律组77例。另根据血压晨峰情况再分为血压晨峰组79例和非血压晨峰组59例。检测各组微量白蛋白尿(MAU),采用适用于中国人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与非杓型节律组比较,杓型节律组MAU明显降低[(22.67±10.81)mg/L vs(38.92±16.34)mg/L,P<0.01],GFR明显升高[(105.93±16.47)ml/(min·1.73 m2)vs(90.61±10.73)ml/(min·1.73m2),P<0.01]。与非血压晨峰组比较,血压晨峰组MAU明显升高,GFR明显降低(P<0.01)。非杓型血压节律及收缩压晨峰是影响MAU及GF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4h动态血压节律异常及晨峰现象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具有交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