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栓塞是肺癌的一种少见并发症,既可见于原发性肺癌,也可见于转移性肺癌,常见于肺切除术中及术后。本文报道一例肺癌术后动脉栓塞患者。患者男,4 8岁,因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3个月,加重1个月,在外院确诊为肺癌,行右中下肺叶切除术。术后2h患者诉双下肢疼痛、麻木、活动困难,以右侧为甚,遂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7℃,心率78次/min ,呼吸频率2 1次/min ,血压10 0 / 6 0mmHg(1mmHg =0 133kPa) ,双下肢膝关节以下皮肤苍白、皮肤温度低、感觉减退,以右下肢为甚。急诊腹主动脉造影示:腹主动脉完全堵塞(图1)。图1 腹主动脉造影显示腹主动脉下…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男,82岁。因"右眼失明3 h"入院。入院前3 h即凌晨起床小便时发现右眼失明,伴轻微头痛,胸闷,出汗,乏力。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病史。入院查体:BP 120/80 mmHg,神志清楚,右眼仅有光感,约半小时后复明,无其他阳性体征。急查头颅CT提示:脑白质病,脑萎缩;心电图未见异常;继续查头颈部血管CTA示:主动脉夹层(De bakeyⅠ型),见图1;累及右侧颈总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见图2,3;再查主动脉CTA显示:冠状动脉及左肾动脉起源于假腔,见图4,5;肾功能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75岁。因腹主动脉瘤腔内主单髂动脉支架型人工血管修复加股一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2年伴左足静息痛3月,于2006年11月人院。高血压病史20余年,无糖尿病病史。20个月以前因右下肢间跛2年静息痛9月在本院经CTA诊断为腹主动脉瘤累及左髂总、髂内动脉、伴右髂动脉硬化闭塞,见图1。行主单髂动脉支架型人工血管修复加股一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覆盖范围包括肾下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内动脉及髂外动脉近端),术后足背动脉搏动恢复出院。3月余前又因右下肢间跛复发伴右小腿溃疡形成5个月再次行右锁骨下一右股总一膝上右胭动脉序贯性人工血管转流术。术后右下肢症状改善,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4.
腹主动脉栓塞是一种少见的急性动脉栓塞症,该病起病急,病情危重[1]。现有1例以双下肢无力伴肌溶解为首发症状的腹主动脉栓塞的临床病例,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病人男性,80岁,因“突发双下肢无力20 h”入院。病人20 h前排便后出现双下肢运动感觉渐进性消失,时有腰痛,随后进展为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站立行走。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慌,遂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6.8℃,脉搏110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80/80 mmHg。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动脉栓塞为首发症状的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7例经手术治疗证实以动脉栓塞为首发症状的心脏黏液瘤病例,回顾其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①7例均因动脉栓塞症状就诊,其中肺动脉栓塞3例,腹主动脉及髂动脉栓塞2例,股总动脉栓塞1例,腘动脉及胫后动脉栓塞1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黏液瘤栓塞。②7例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为(47. 57±10. 39)岁。③3例伴有肺动脉栓塞表现,2例有非特异性全身症状,1例只出现下肢动脉栓塞症状,无心内梗阻及非特异性全身表现,另1例无任何症状,系外伤后出现动脉栓塞症状入院。④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黏液瘤4例,右心房黏液瘤2例,右心室黏液瘤1例。结论:心脏黏液瘤引起的栓塞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栓塞部位,与血栓栓塞性疾病难以鉴别,常易导致误诊及漏诊,因此,遇到动脉栓塞的患者时要排除心脏黏液瘤引起的栓塞的可能,并充分结合影像学检查做出准确、及时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0岁,因反复头晕、晕厥4年,视物不清2年入院.入院查体:四肢血压:右上肢73/32 mmHg(1 mmHg=0.133 kPa),左上肢未测出,右下肢141/76 mmHg,左下肢140/78 mmHg;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眼视力为2米远不能分辨五个手指;心、肺(-),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神经系统病理征(-).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TA)示主动脉弓上动脉完全闭塞.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1岁,头晕1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原因渐起头晕,伴气短乏力、心烦焦虑、口干苦,多梦、不安.余无异常.入院体检:T36.4℃,P76次/min,R20次/min,上肢血压118/62 mmhg(1 mmHg=0.133 kPa),下肢血压81/52 mmhg.心脏彩超示:主动脉根部囊样扩张,二尖瓣脱垂并轻度关闭不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示:主动脉根部呈瘤样扩张,直径约5 cm,主动脉弓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离断;降主动脉起始部呈一盲端.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70岁,主因右下肢无力1h,胸闷10min急诊入院。体检:血压80/5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7次/分,律齐,未及杂音。右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9.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因"突然出现胸背部、左下肢疼痛8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210/110mm Hg(1mm Hg=0.133k Pa),平时未规律服药,未检测血压。入院测血压190/110mm Hg,心率:100次/min,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杂音,左侧足背动脉未触及,右侧足背动脉波动微弱,左下肢曾剧烈疼痛,入院时不能自主活动,远端感觉消失,主动脉增强CT检查显示为:主动脉夹层(A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5 0岁。因6年前突发胸闷、胸痛,以腰背部为甚,就诊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确诊为Ⅲ型主动脉夹层,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出院。1 0d前,受凉后再发胸背部闷痛,坐卧不安,偶有咳嗽。在家自服感冒药,症状无缓解,于2 0 0 3年8月1日再次急诊入院。体检:脉搏78次/min ,血压1 40 /90mmHg( 1mmHg =0 .1 33kPa)。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音。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双上肢脉搏对称,左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术前胸、腹主动脉CT扫描示:主动脉夹层Ⅲ型(夹层起始部距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约0 .5cm)…  相似文献   

11.
<正>1病例简介患者,男,73岁,洗澡时突发右下肢疼痛6h来诊。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余,未服降压药物。急诊:颅脑CT检查提示右侧顶叶高密度病灶,提示占位合并出血,以"脑出血、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院。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50/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致脊髓梗塞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资料与方法患者男性,67岁。以胸痛伴截瘫4天入院。入院4天前讲课过程中突觉两侧胸部压榨样疼痛,向腹部放射,随后出现双下肢感觉丧失,活动不能,大小便失禁。迅速到附近医院就诊,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无异常,胸腰椎核磁提示有主动脉夹层,脊髓未见异常。给予硝普钠静脉泵入后症状缓解。第二天复查胸部CT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夹层(Ⅲ型)后转入我院。患者既往高血压史20余年,平时血压一般为150/90mmHg(1mmHg=0.133kPa)。否认冠心病,脑卒中的病史。体格检查:BP:140/80mmHg,HR:70次/分,心脏专科查体未见异常。神经科查体:神清语利,眼动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大鼠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建立适于神经外科医师进行显微血管吻合综合训练的动物模型。方法取成年清洁级SD大鼠12只,全身麻醉后开腹,显露并充分游离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测量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长度及各节段管径。选择无分支动脉发出且较长节段的腹主动脉主干行端-端血管吻合术,一侧髂总动脉和骶正中动脉进行端-侧吻合,双侧髂总动脉行端-侧及侧-侧吻合术。采用微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检查各吻合口的血流通畅情况。结果对12只SD大鼠成功进行腹主动脉-髂总动脉的解剖分离,每只大鼠可供完成4次血管吻合练习。在左肾动脉下方至右侧髂腰动脉之间的腹主动脉主干长度(15.6±2.5)mm,管径(1.6±0.2)mm,行端-端吻合;骶正中动脉平均管径(0.80±0.08)mm,做"鱼嘴"状切开后,与右侧髂总动脉行端-侧吻合。左侧髂总动脉长(9.0±1.5)mm,管径(1.0±0.1)mm,在其发出处切断,与右侧髂总动脉行端-侧吻合;对双侧髂总动脉行端-侧吻合后,其远段并行排列有(5.1±0.3)mm的长度可行侧-侧吻合。结论大鼠腹主动脉-髂总动脉模型可较为全面地用于模拟神经外科常用的血管旁路移植术式,适于有一定显微外科技术基础的神经外科医师进行初步血管吻合训练。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某女 ,80岁 ,突发头晕、头痛 ,伴右侧肢体无力1小时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5年 ,平素血压为140 / 90 mm Hg左右 ,查体 :血压 10 5 / 80 mm Hg,双肺呼吸音清 ,心律齐 ,心率 10 4次 /分 ,未闻及杂音 ,腹软 ,肝脾未触及 ,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系统 :言语笨拙 ,右上、下肢肌力 级 ,右巴氏征阳性 ;头颅 CT检查 :左侧脑梗死。入院第 2日出现胸闷气短 ,不能平卧 ;心电图 :STV1 - 6弓背抬高 0 .2~ 0 .3m V,心肌酶水平升高。诊断为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转入我科 ,经抢救病人存活。2 讨 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并不少见 ,特别…  相似文献   

15.
<正> 主动脉缩窄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主动脉畸形,但主动脉缩窄伴褶曲畸形,国内尚少见报道,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病历摘要女性,48岁,30年前发现血压高24.0/12.7kPa(180/95mmHg),服用降压药物效果不显著,血压持续升高。近1年来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头晕、双下肢无力。体检:发育正常.血压,上肢(左)21.3kPa(160/90mmHg),(右)24.0/12.7kPa(180/95mmHg);下肢(左)12.7/10.7kPa(95/80mmHg),(右)13.3/11.3kPa(100/85mmHg)。肺(-),心尖搏动不明显,心脏浊音界正常范围,心率86次/分,律齐,主动脉第二听诊区可闻及较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全背部均可闻及血管性杂音,肝、脾未触及,双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弱,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16.
现将我院所遇4例肾病综合征并发髂动脉栓塞的病例报告如下: 例1:女,42岁,住院号76047。该患先后八次住院,均确诊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近二年来,一直用皮质激素治疗。因右下肢突然疼痛入院。检查右下肢色青紫,有触痛,皮肤低温,运动受限,右股动  相似文献   

17.
例1:男,38岁。1980年患左下肢静脉曲张和深部静脉炎。同年出现心悸气短、咳嗽,胸痛。有晕厥史。外院检查诊断为心肌病。于1987年6月因再次晕厥发作入院。体检:血压16.2/10.4kPa,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心尖部可闻及第三心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分裂。肝肋下2cm,双下肢有中度凹陷性水肿。心电图:右室肥厚。心脏X线片:心脏二尖瓣型,心胸比0.55。肺动脉段凸出,右室大。肺门动脉扩张,两肺纹理不对称。平片诊断可疑肺动脉血栓栓塞。肺  相似文献   

18.
2007年3月至2008年11月,我院采取术中同时行髂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植入联合股-腘动脉转流术,治疗Ⅲ型Leriche综合征老年病人11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71~88岁,平均76岁;11条肢体均严重缺血.主要临床症状:间歇性跛行4例(跛行距离<50 m),静息痛7例(其中2例合并肢端溃疡).主要伴发病:5例同时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2例同时伴有高血压、脑梗死和糖尿病、冠心病;2例伴有冠心病;1例伴有脑梗死,1例伴有糖尿病.术前腹主动脉、双下肢动脉CTA显示:右侧髂、股动脉病变8例;左侧髂、股动脉病变3例.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 ,80岁。 1992年B型超声波检查发现腹主动脉肾动脉水平稍下方至髂动脉水平呈 4cm× 3cm囊样扩张区。诊断为腹主动脉瘤伴附壁血栓形成。 1998年复查B型超声波示腹主动脉瘤 6 5cm× 4 6cm ,伴有轻度左中腹隐痛。既往否认高血压病病史 ,检查血压 10 8~ 12 8/ 6 8~79mmHg(1mmHg=0 133kPa) ;眼底检查 :双视网膜动脉硬化 (ⅡA级 )。B超提示 :双肾形态正常。 1998年 10月 6日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经左侧股总动脉穿刺将分叉的Talent腔内血管移植物经导管送入腹主动脉肾下部位 ,安置成功。术中经腹主动脉…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25岁,因右下肢肿胀10 d,右侧胸痛2 d于2006年7月3日以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入院.患者入院前10 d出现右下肢红肿、疼痛,当地医院曾以"静脉炎"给予青霉素等治疗,但右下肢肿胀无好转.2 d前患者突发右侧胸痛(以深呼吸时明显并稍有气促),伴咳嗽(偶有血丝痰),右下肢肿胀明显而来我院门诊.2006年7月3日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右侧股总静脉、股浅静脉和腘静脉血栓形成(闭塞管腔),右侧髂外静脉远端附壁血栓形成(管腔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