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4.
5.
6.
<正>童年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社会认知和心理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研究证实,童年期应激对一系列健康结果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包括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健康行为和死亡风险[1]。约有一半的青少年至少经历过1种类型的童年期应激事件[2]。童年经历虐待、忽视或其他不良经历与成年后患抑郁症呈正相关[3];儿童期不良经历越多,外周血中部分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越高[4]。大量研究阐述了5-羟色胺转运蛋白(5-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5-HTT)、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ene,NR3C1)、FK506结合蛋白5 (FK506 binding protein5,FKBP5)等候选基因甲基化的改变、早期不良经历、青少年不良心理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童年期应激可以导致候选基因甲基化水平的改变,进而增加青少年乃至成人期抑郁、自杀等不良心理行为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探究不同类型童年期虐待与忽视共存对青少年不良心理行为(抑郁症状、自伤行为、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自杀未遂)的影响,为开展相应人群的心理干预与辅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安徽省3市(铜陵市、阜阳市、滁州市),共计5 72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自编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童年期虐待与忽视、抑郁症状、自伤行为、自杀相关心理行为等的发生情况.采用两步聚类分析对青少年遭受童年期虐待的情况进行分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虐待与忽视对青少年不良心理行为的影响.结果 青少年童年期虐待与忽视情况可分为3类:第一类为未受虐待和忽视,共2 763人(48.3%);第二类为轻度虐待和忽视,共2 356人(41.1%);第三类为中重度虐待和忽视,共607人(10.6%).童年期遭受轻度和中重度虐待与忽视的青少年抑郁症状、自伤行为、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和自杀未遂的报告率均高于未遭受虐待与忽视者(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童年期遭受轻度和中重度虐待与忽视均是青少年抑郁症状、自伤行为、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和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两步聚类分析方法能对青少年童年期虐待与忽视进行准确分类;童年期虐待与忽视共存是青少年多种不良心理行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9.
10.
探讨儿童期不良经历和近期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济南市烟台市658名高校学生,使用儿童期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ASLEC)筛选被试,用E-prime 2.0软件设计执行功能3个子系统的实验.结果大学生ACEs发生率为44.8%.ACEs、生活事件与抑制能力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50,0.47,P值均<0.01).ACEs组在任务转换实验中的反应时大于非ACEs组(t=-2.55,P<0.05).与生活事件低分组相比,高分组的抑制能力、工作记忆1-back、任务转换的平均反应时均较长(t值分别为3.16,2.45,2.46,P值均<0.01).ACEs、生活事件对抑制能力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CEs、生活事件对抑制能力的预测均达到46%;ACEs与生活事件对抑制能力的回归有统计学意义,对抑制能力的共同预测力达到56%.结论 大学生的儿童期不良经历发生率较高,儿童期不良经历、生活事件均对大学生执行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抑郁与儿童期虐待和近期生活事件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青少年抑郁与儿童期虐待和近期生活事件的关系,验证可能存在的调节中介效应假设。方法方便抽取合肥市3 798名使用网络的中学生,进行亲子冲突策略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以及人口学特征调查。采用层级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青少年儿童期虐待、近期生活事件和抑郁可能存在的调节中介效应。结果不同性别青少年早期虐待经历与近期生活事件均有关联(P值均<0.01),并通过近期生活事件间接地对青少年抑郁产生效应(P值均<0.01);中学女生儿童期虐待对生活事件介导的间接效应有调节作用(P=0.001),而男生未见儿童期虐待对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P=0.260)。结论儿童期虐待对青少年抑郁的作用部分是通过近期生活事件介导的间接效应,中学女生儿童期虐待对间接效应有正向调节作用。应该采用措施阻止儿童期虐待的出现,其中受虐女童是重点保护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童年期不良经历(ACEs)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危害已得到多方面论证,近年来,国外有研究关注到父母ACEs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诸多社会心理学和生物学因素在两者关联中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父母ACEs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的代际作用,并分析关联的可能机制,为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庆市小学生对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需求,为建立小学生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重庆市7所小学1 110名四~六年级学生,采用自编"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需求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遇到突发事件时,38.1%的调查对象最希望接受团体心理辅导,66.7%最希望由父母提供心理帮助。如果学校开展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健康教育活动,95.2%的调查对象有参加意愿,且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愿意参加者中,40.0%最希望该活动每个月开展1次;40.9%最希望班主任是活动的提供者;希望了解的活动内容是如何防范突发事件(51.7%)和如何缓解心理危机(51.5%);喜欢的活动形式主要为心理影片(45.0%)和心理游戏(40.8%)。结论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现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开化县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相关情况。方法通过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采用自我管理式问卷方法对开化县10所中学,17个班级的741名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进行集中调查。结果开化县中学生中感觉自身健康状况好或非常好占46.96%,15.38%有自杀意念,2.29%有自杀行为。34.55%有吸烟史,9.45%从不吃早餐,46.15%有喝牛奶的习惯,仅有50.88%吃东西之前洗手,60.32%便后洗手,88.08%有刷牙习惯,5.24%没有进行过60 min以上高强度体育活动,上网主要是玩游戏和聊天,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59.32%。暴力行为率11.47%,校园暴力行为率8.91%,有校园被偷经历占18.08%,回答有性行为的占3.37%。结论青少年中,吸烟、上网玩游戏、校园暴力、卫生习惯差等不良行为存在,应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少年早期生活事件的发展变化状况以及性别差异,为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3所中学的598名初中生为对象,从初一开始进行生活事件的3 a追踪研究。结果生活事件及其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维度得分在3 a中均有所上升。男生生活事件和人际关系没有显著的时间主效应;女生生活事件和人际关系的时间主效应显著,且在初二时开始显著增加。男生的学习压力在初三时开始显著增加,而女生的学习压力在初二就开始显著增加。结论初中阶段青少年的生活事件存在显著的变化趋势及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安徽省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AIDS/HIV)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方法从安徽省6个AIDS综合防治项目县抽取168个AIDS/HIV家庭(每户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HIV检测阳性),每个家庭调查1名10~18岁青少年,共调查168名,其中父母一方HIV阳性114名,为HIV单亲阳性家庭组;父母双方HIV均阳性54名,为HIV双亲阳性家庭组。在调查同时,在同村调查1名年龄、性别相同的青少年作为非AIDS家庭组,共调查了130人。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自尊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评价三组人群各项心理卫生状况的差异。结果HIV双亲阳性家庭组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总检出率为27.8%,HIV单亲阳性家庭组为16.7%,非AIDS家庭组为8.5%,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57,P=0.003)。HIV双亲阳性家庭组青少年10个因子中至少1个因子分在2.0~3.0所占的比例为37.0%,HIV单亲阳性家庭组为29.8%,非AIDS家庭组为19.2%,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50,P=0.027)。三组目前仍在就读的青少年中,AIDS/HIV家庭青少年MSLSS的总分及5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非AIDS家庭组,HIV双亲阳性家庭组最低,其中在朋友维度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DS/HIV家庭与非AIDS家庭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预防性团体干预减少学龄儿童外向性行为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相关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试点小学三年级2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组(39名)和对照组(38名)。自制干预方案,对实验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团体干预。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家长版)、自编团体活动反馈表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儿童在攻击、违纪和多动方面的外向性行为问题均得到明显改善(χ2值分别为27.10,11.59,10.71,P值均<0.05),不同测量时间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部分儿童反映干预活动对自己有明显影响,并且非常满意。结论团体干预在改善学龄儿童外向性行为问题方面具有显著的短期效果,对于制定行之有效的行为问题预防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桐乡市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桐乡市6所学校1 120名学生施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学段学生生活事件的发生数、应激总量、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和健康适应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小学生受惩罚因子得分高于初中、高中学生,高中学生生活事件发生数、应激总量、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因子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生活事件发生数、应激总量、受惩罚均为男生高于女生(P值均<0.05),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女生均显著高于男生(P值均<0.05).结论 不同学段以及不同性别学生生活事件各有其特点.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口学特征,探讨其与儿童期不良经历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并开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心理状况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和儿童期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量表,使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75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心理状况异常检出率为35.58%。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大学生心理状况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出现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和性虐待经历的大学生,成年后发生心理状况异常的风险分别是无此经历大学生的2.42(95%CI:1.38~4.23)、2.65(95%CI:1.79~3.92)和1.66(95%CI:1.07~2.58)倍。儿童期有家庭暴力、家中有物质滥用者经历的大学生,成年后发生心理状况异常的风险是无此经历大学生的1.97(95%CI:1.31~2.96)、1.69(95%CI:1.13~2.54)倍。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其发生心理状况异常的风险性就降低0.15(95%CI:0.01~0.27)倍;出现1种或多种ACEs经历的医学生分别是无ACEs经历医学生的1.89~6.97倍。结论儿童期各种不良经历是成年后各种心理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儿童期不良经历对于成年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大学生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与人格特征自杀意念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吉林和浙江6所高校的1 244名学生,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童年期负性事件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6.64%,自杀意念得分女生(8.47±2.20)高于男生(5.92±1.25),农村学生(7.90±0.92)高于城市学生(5.68±1.16)。有84.57%的大学生至少经历过1种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精神质、神经质呈正相关,与内外向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4,0.42,0.65,-0.58,P值均<0.01)。精神质、神经质在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影响和大学自杀意念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路径系数分别为0.43,0.54,效应量分别为13.19%,39.33%。结论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及人格特征密切相关,人格特征在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