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特发性、由头位改变激发的、伴有眼震的短暂阵发性眩晕的前庭器疾患。它是周围性眩晕中最常见的疾病,它的发病率低于梅尼埃病^[1]。  相似文献   

2.
单希征  孙勍  马丽涛  王琪 《武警医学》2009,20(4):375-376
眩晕病是多发病、常见病,关系到各个临床学科,尤其是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老年病学科等[1].由于眩晕病病因复杂繁多,各学科之间交流不够等原因,造成临床上诊断和鉴别诊断不够理想,多限于对症治疗,因此诊断治疗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两种耳石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8例单侧PC-BPPV患者分为Ep ley手法治疗组和B randt手法治疗组。计算治疗后7 d、半个月的缓解率,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Ep ley手法治疗组首次及2周的缓解率分别为61.9%、76.1%;B randt手法治疗组为66.6%、7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p ley手法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7例,B randt手法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结论耳石手法复位治疗BPPV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B randt手法治疗操作更简单,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复位即时疗效不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6-01至2017-12在医院经SRM-Ⅳ前庭功能治疗系统单次复位后即时疗效评估效果不佳的BPPV患者95例作为复位不良组,选择285例即时复位有效的患者作为复位有效组,通过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探讨引起即时疗效不佳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头部外伤、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为BPPV即时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2.650、5.997、9.561;均有P<0.05)。多半规管BPPV较后半规管及水平半规管BPPV更易发生即时疗效不佳(P<0.05)。结论 完善基础检查及早期发现BPPV复位不良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位和治疗方法,可减少患者的复位次数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军事训练伤所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治疗后遗留症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眩晕门诊2019-01至2021-12确诊的因军事训练伤所致的196例BPPV患者,采用SRM-Ⅳ型诊疗系统进行复位治疗,收集复位治疗后遗留症状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96例均成功复位,遗留症状的发生率为31.1%(61/196),其中头晕沉感占34.4%(21/61),活动时不稳感占27.9%(17/61),颈部发紧不适感占21.3%(13/61),躺在床上有漂浮感占8.2%(5/61),合并两种遗留症状者占4.9%(3/61),合并3种为1.6%(1/61),合并4种为1.6%(1/61)。遗留症状的发生与病史长短和复位次数有关,与性别、受累半规管类型无关。结论 训练伤所致BPPV复位成功后仍有头晕沉感、活动时不稳感、颈部发紧不适感等遗留症状,残留症状的发生与病程、复位次数有关,与性别、受累半规管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治疗军人训练中所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疗效。方法 详细记录2014-02至2015-02我院就诊的因军事训练伤所致BPPV的68例军人患者的病史、变位试验、治疗过程及结果。结果 此次统计的军人训练伤后所致BPPV的68例,治疗后当即、1周复诊、1个月复诊、3个月复诊及6个月复诊疗效统计显示伤后1次复位有效率66.2%,复发11例(16.2%),总有效率91.2%,有耳石遗留症状5例(7.4%)。结论 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对军事训练伤造成的BPPV治愈率明显提高,降低复发率及遗留症状,适用于指导和保障各种军事训练,保证为军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万琦  诸兴明  曹君冬  吴佳羽 《人民军医》2014,(11):1172-1173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眩晕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之一。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病、反复发作、短暂而剧烈、与体位变化密切相关。患者往往诉说"不敢翻身,躺下、起身头晕""下地活动反而轻松"等,临床误诊率较高。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们共收治BPPV 37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7例中,男32例,女5例;年龄18~25岁,平均21岁。  相似文献   

10.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最常见的眩晕疾病,其发病机制是耳石异常脱落或黏附在半规管中,引起淋巴液的异常流动,从而导致体位改变后的短暂性眩晕。按耳石脱落部位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水平半规管BPPV、后半规管BPPV和前半规管BPPV。该病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诊断及治疗简单易行的疾病,但临床中笔者发现部分复杂的BPPV,其表现出的眼震形式多样。现将笔者收治的表现为非典型眼震的8例BPPV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闫亚平  薄建华 《武警医学》2016,27(8):803-805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高脂血症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 复发的关系。方法 系统性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高脂血症与BPPV复发关系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 和Google Scholar,时间范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12月,共检索到16篇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计算高脂血症与BPPV复发风险的合并OR(95%CI)值。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6篇共计9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高脂血症并不能增加BPPV复发的风险(OR=2.12,95%CI:0.77~5.89)。Begg秩相关法(Z=-0.98,P=0.383)和Egger 回归法(t=-0.44,P=0.680)结果均显示本次Meta分析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现有研究尚不能证明高脂血症是BPPV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李楠  刘清源  张旭东  陈小瑞 《武警医学》2014,(11):1124-1126
目的 探讨眼震视图对水平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与偏头痛性眩晕(migrainous vertigo,MV)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水平管BPPV患者与27例MV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急性期或亚急性期通过眼震视图行中枢性眼动、冷热试验、变位试验检查,头颅颈部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对二者的前庭功能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V组和水平管BPPV组变位试验中多个体位的眼震在潜伏期、持续时间和慢向速度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MV组中枢性异常眼动如扫视眼震(25.9%vs 0)、凝视眼震(37.0%vs 3.8%)、视动眼震(40.7%vs 3.8%)、平稳跟踪试验(18.5%vs 0)异常发生率及温度试验结果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水平管B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的基础上,眼震视图对水平管BPPV和MV急性发作期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计莉  彭新  孙勍  饶任东  单希征 《武警医学》2016,27(7):655-657
 目的 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患者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本院收集的37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28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2例混合半规管(同侧水平半规管合并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SRM-IV型BPPV诊疗系统进行复位,收集复位成功后出现残留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77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经明确诊断及成功复位后,残留症状的发生率为48.1%(37/77),其中头晕者占27%(10/37),不稳者占16.2%(6/37),颈部不适者占21.7%(8/37),合并两种残留症状者占32.4%(12/37),合并三种残留症状者占2.7%(1/37)。残留症状的发生与复位次数有关,而与发病前存在诱发因素(如劳累及睡眠欠佳)、受累半规管、性别、年龄、病程无关。结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仍有残留症状,主要为头晕、不稳及颈部不适。残留症状的发生与患者所需复位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14.
易洋  黄颖  李昊  李洁颖 《武警医学》2018,29(8):762-765
 目的 观察SRM-Ⅳ全自动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对无眼震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4例可能为后半规管或水平半规管受累而位置试验无眼震的BPPV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机器组(24例)、手法组(24例)和药物组(16例),分别通过诊疗系统行耳石复位、手法行耳石复位、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及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7 d后比较各组间耳石复位效果,观察眼震和症状变化。结果 机器组痊愈率为70.83%,总有效率达91.6%;手法组痊愈率为50%,总有效率达66.67%;药物组痊愈率为18.75%,总有效率达50%。机器组与手法组比较,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组比较,机器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 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可有效地治疗无眼震BPPV,提高阴性眼震的检出率,有利于BPPV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托烷司琼预防手术后吗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期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择期妇产科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镇痛配方不同随机双盲分成A组,吗啡40mg;B组,吗啡40 mg加氟哌利多5 mg;C组,吗啡40 mg加托烷司琼2.5 mg;D组,吗啡40 mg加托烷司琼5 mg,每组各30例,各组配方容量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为100 mL。术后接1次性微量泵行PCIA48 h。观察术后6、12、24和48 h的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以及不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4组病例年龄、体重和手术时间及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gt;0.05)。B、C、D组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C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B、D组。结论:托烷司琼能安全、有效地预防术后病人吗啡静脉自控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小剂量托烷司琼(2.5 mg)的副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16.
朱奔奔  谢东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083-1085
目的:研究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体外抑制并诱导凋亡,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DHA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CT-116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周期分析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的DHA作用于肿瘤细胞时,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ad-PARP表达情况。结果:在DHA作用后,HCT-116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IC50(半抑制浓度)值为14.18μmol/L。并呈一定的量效和时效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亚二倍体(sub-G0)比例增高;Western-Blotting检测药物处理细胞后Bcl-2表达水平下调,而Bax、cleavad-PARP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结论:DHA能抑制HCT-116细胞的生长增殖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