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全景矩阵成像技术MR全脊柱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全号矩阵成像(Total Image Matrix)技术磁共振全脊柱成像在诊断脊柱及脊髓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Tim线圈、自动移床及无缝拼接技术.对75例可疑脊柱及脊髓病变者行全脊柱成像,并对病变局部行高分辨力成像。结果:75例均清晰、直观、完整的显示椎管内全段脊髓、全部脊椎及周围韧带的连续全脊柱MR图像,75例中MRI全脊柱成像显示15例正常,41例脊柱病变,19例脊髓病变。结论:全景矩阵成像技术MR全脊柱成像明显缩短了扫描时间。图像质量好,定位、定性准确性高,解决了大范围、高分辨力的脊柱成像难题,对脊枉、脊髓多发性、弥漫性病变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脊柱成像(Total Spine MR Imaging)技术在诊断脊柱与脊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3.0T(MAGNETOM Trio A Tim System)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Tim线圈、自动进床及无缝拼接技术,对30例患者行全脊柱磁共振成像扫描及分析。结果 30例中除2例因图像粘合不理想,另28例均清晰、直观、完整的显示骨性脊柱、椎间盘及脊髓连续全脊柱MR图像,30例中磁共振成像显示脊柱转移14例、退变及突出8例、骨折及脱位6例、正常2例。结论磁共振全脊柱成像技术明显缩短了扫描时间,使图像质量得到了提高,解决了全脊柱磁共振成像的高分辨力难题,对脊柱、脊髓多发性、弥漫性病变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磁共振全脊柱成像对脊柱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42例脊柱病变临床资料,进行全脊柱扫描成像,对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完整显示全段脊柱的椎体、椎管、脊髓及周围韧带等结构。其中,椎间盘突出14例,黄韧带肥厚6例,脊柱外伤9例,脊髓空洞症5例,转移瘤5例,脊柱结核2例,脊柱畸形1例。结论:磁共振全脊柱成像技术可在一次检查过程中显示全段脊柱、脊髓影像,对多发病变的寻找和病变的准确定位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脊柱成像特点与在诊断脊柱、脊髓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Achieva 1.5T双梯度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SENSE-Spine线圈,自动移床和无缝拼接技术,对52例临床疑是脊柱及脊髓病变者行全脊柱成像,并对病变局部行高分辨力成像.结果:52例患者均获得了清晰、直观、完整的显示椎管内全段脊髓、脊椎及周围韧带的连续全脊柱MR图像,MR全脊柱成像显示5例正常,30例脊柱病变,17例脊髓病变.结论:MR全脊柱成像明显缩短了扫描时间,图像质量好,定位、定性准确性高,解决了大范围、高分辨力的脊柱成像难题,对脊柱、脊髓多发性、弥漫性病变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煜楠 《医疗装备》2022,(17):21-23
目的 分析全脊柱站立位数字X线摄影(DR)与仰卧位磁共振成像(MRI矢状面影像学参数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55例退行性脊柱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全脊柱站立位DR及仰卧位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脊柱图像质量及椎体显示质量,分析矢状面影像学参数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全脊柱仰卧位MRI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站立位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内置软件半自动拼接、手工微调后,所有图像均可清晰、完整显示全脊柱、脊髓的解剖形态、病变部位及形态等,全脊柱仰卧位MRI、站立位DR图像椎体显示质量优的占比分别为100.00%、98.1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脊柱仰卧位MRI图像矢状面参数CL、TK、LL的测量值均低于站立位DR,SS、SVA的测量值均高于站立位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全脊柱站立位DR与仰卧位MRI图像矢状面测量参数CL、TK、LL、SS、SVA均成正相关(r>0,P<0.05)。结论 全脊柱站立位DR、仰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15例脊柱结核的MRI图像表现。应用常规MRI及矢状位DWI(b值分别为150、300、450、650s/mm^2)扫描脊柱。结果发现在DWI序列上,b=300s/mm^2时对脊柱结核病变真实大小及病理特征显示更佳,同时对弥散像上良、恶性病变进行了鉴别。结论应用常规MRI扫描加上DWI矢状扫描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数字化拼接在全脊柱、全下肢X线摄片中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数字化摄影技术(DR)将分次取得的多幅脊柱或下肢的图像,通过软件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全景图像与一般成像技术进行对比,并对图像进行质量控制便于临床观察、测量.结果:全脊柱或全下肢80例拼接均成功,拼接图像能达到临床诊断和治疗要求.结论:数字化拼接在全脊柱、全下肢的成像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数字X线摄影系统(DR)全脊柱及全下肢全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75例自2017年5月至2020年10月骨科进行诊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病情为其实施针对性DR全脊柱、全下肢全景成像技术检查。结果: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DR诊断准确度98.67%、特异度100%、敏感度98.63%。全部患者全脊柱及全下肢成像均拼接成功,拼接部位无运动、无痕迹等伪影,双侧踝关节、膝关节、股骨、脊柱等重组影像结构清晰且具有较好的对位对线以及较高的对比度,整体上可对全脊柱以及全下肢进行观察及诊断,影像质量完全满足临床对解剖径线以及角度的测量。结论:DR全脊柱、全下肢全景成像技术能够使脊柱及下肢影像得到完整显示,在脊柱及下肢病变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能够准确显示病变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隐匿的脊柱及相关部位疼痛患者进行相应节段脊柱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必要性.方法 分析27例脊柱相关部位隐匿疼痛的患者临床表现及相应节段脊髓MRI、X线和CT检查结果.结果 27例针对脊髓进行的MRI平扫发现:脊柱肿瘤15例,脊柱附近病变5例,椎管内累及神经根病变3例,累及脊髓病变3例,脊柱结核1例.临床证实上述异常是导致患者颈胸背腰腿痛的原因.在MRI检查前,其中17例患者进行过脊柱X线检查,未能发现上述病变;8例行脊柱CT检查,6例未能发现上述病变.结论 进行相应节段脊柱MRI平扫,是明确隐匿的颈肩臂、胸、背、腰腿痛诊断的必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隐性神经管闭合不全的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隐性神经管闭合不全的临床表现及MRI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了3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隐性神经管闭合不全的资料,对其临床表现、手术结果和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脊膜膨出4例,背侧皮窦7例,脊柱脂肪瘤19例,原发性脊髓栓系综合症5例,脊髓纵裂2例,骶尾部畸胎瘤2例。MRI术前诊断与手术结果符合37例,约94.9%,2例误诊,约占5.1%。结论 MRI能明确显示隐性神经管闭合不全的部位、范围、信号改变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是目前诊断该病的最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3.0TMR高分辨率成像在食管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于本院进行检查的60例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西门子Skyra公司生产的3.0TMR扫描仪进行检查,比较所有食管癌患者MRI分期及病理分期结果,分析MRI高分辨率成像在食管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RI准确分期共49例,占总例数的81.67%;食管癌分期越高,诊断敏感性、特异度、准确度越较高。结论:3.0TMR高分辨率成像可有效提高食管癌术前分期精准度,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隐形脊椎裂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以便追踪其治疗上的合理性。方法:通过对本院已实施手术的38例隐形脊椎裂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分析,以及临床表现出的症候群进行对比归纳总结,评判两者的关联性。结果:X线片诊断脊椎裂分六型,各型从骨质结构上分别表现不同,与其对应的临床症状表现也各有特点;MSCT空间分辨率高,并通过后处理技术可获得高质量的脊柱骨骼的结构;MRI对隐形脊椎裂合并脊髓畸形、硬膜粘连、硬膜下囊肿脂肪瘤、脊髓栓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三者检查不能互为替代,影像学的表现也决定着临床症状的轻重。结论:隐形脊椎裂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的多寡、轻重有一定的关联性,对于手术治疗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邹刚 《中国卫生产业》2013,(18):113-114
目的探讨全脊柱核磁共振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112例中,39例全脊柱核磁共振的临床资料。结果 39例全脊髓核磁共振中,有2处病灶17例,3处病灶8例。结论对于昏迷截瘫或药物中毒等脊柱外科患者,全脊柱核磁共振检查是早期明确诊断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平板透视摄影系统在全脊柱摄影中的价值。方法使用动态平板透视摄影系统对我院2013年5月~10月的21例疑似脊柱病变的患者进行全脊柱摄影。结果21例患者摄影全部一次成功,图像清晰、无运动伪影、无拼接痕迹、质量优良,均可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动态平板透视摄影系统将数字化的透视与X片相结合,操作简便、快捷,成功率高,可为脊柱病变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imaging,DI、I)的基本原理,概括了颈髓损伤的成因及后果,研究了DTI在颈髓损伤中的应用,分析了DTI在颈髓损伤中应用的不足与展望,最后指出将DTI技术与常规MRI结合,可为颈髓损伤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更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