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考察本市无偿献血人群的献血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象为在校学生、城市与农村居民。结果 26~40岁年龄段人群的知晓率相对较高(96.6%);城市居民的知晓率相对较高(95.1%)。结论应加强农村人群的宣传和中小学校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本市农村居民对无偿献血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 使用调查问卷形式,共调查1 110份.结果 本市农村居民对献血知识知晓率为58.4%,血站的主动宣传是主要途径,有69.2%的人在接受宣传后有献血意愿,82.9%的人支持家人献血.结论 需进一步加强献血宣传与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献血人群认知率,巩固并壮大固定献血人群。方法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2018年1—6月莱芜地区650名无偿献血人群进行人口学调查,并从性别、文化程度、献血次数、家人支持参与情况及献血宣传途径等因素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对影响献血认知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献血认知的影响因素进行筛查分析。结果献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平均知晓率71.17%。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性别、献血次数、家人的支持与参与献血情况,微信网络、无偿献血讲座及举办大型公益活动宣传方式对献血人群的献血认知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献血次数、举办大型公益活动宣传方式、家人的支持及参与献血情况是影响献血人群献血认知的因素。结论根据影响献血人群的因素,需要我们及时调整宣传方式和内容,针对不同献血人群制定相应的宣传和服务策略,以便进一步提高献血人群的认知率,进而转变为固定献血人群,建立稳定地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南京市大学生无偿献血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多元化宣传干预手段对无偿献血大学生献血意愿和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2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南京市10所高校的1 0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无偿献血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第二阶段针对第一阶段中大二、大三班级进行多元化宣传干预(网络宣传、专家讲座、宣传册、已献血者现身说法等),比较干预前后献血意愿和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南京市无偿献血大学生中,男生的献血率(29%)高于女生、大三的献血率(37%)高于其他年级、医学生的献血率(28%)高于其他专业,具有统计学差异;无私奉献、回报社会(27.4%)是主要的献血原因;害怕感染疾病、损害健康(26.3%)是主要的未献血原因;网络信息(20.9%)是主要的获取信息途径;干预后研究对象献血知识知晓率、献血意愿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应加大高校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采取多元化宣传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和献血意愿,有利于无偿献血工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东莞市医务人员无偿献血的知晓率、态度和行为现状,以便更好地推动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为无偿献血发展新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市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初次献血与重复献血的医务人员对各项调查大部分有显著差异(P0.05),排序大致相同;重复献血的医务人员献血率高,学历高,年轻献血者多,血液及献血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远远高于一般人群,但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指征的知晓率较低,不同学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献血信息的首要途径是"本单位宣传",全部医务人员表示会继续坚持无偿献血,有91.0%的医务人员表示会向病人宣传无偿献血知识。结论东莞市医务人员对无偿献血的热情及支持力度高,有必要采取措施,使之成为无偿献血的宣传者和倡导者,让更多的人主动参加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北京市城区公众无偿献血认知-态度-行为。方法应用自设问卷,对995名公众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一般资料、无偿献血知识、动机、行为等。结果公众无偿献血知识总知晓率偏低(34.7%),有献血经历者知晓率(60.7%)高于无献血经历者(13.6%)。奉献爱心以及自己和家人享受用血优惠政策是公众无偿献血的主要动机;有献血经历者不愿意献血的原因主要是献血不方便、献血出现不适、工作人员态度或技术差,而无献血经历者则主要怕传染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公众认为媒体宣传(92%)、举办大型讲座(55.8%)、血站自己宣传(51.8%)更能引人关注。结论公众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态度-行为有待提高。应广泛深入地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工作,提高血站服务水平,以使无偿献血工作全面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无偿献血者献血注意事项知晓率及献血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城区无偿献血者献血原因和对献血前后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制定针对性的献血招募政策,提高2次献血率。方法对600名无偿献血者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者对献血注意事项知晓率都较低;献血者了解无偿献血的主要途径是献血车工作人员的宣传(54.1%),其次是献过血的同事或朋友的宣传(43.9%)。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人际传播和对注意事项的宣传,将有利于扩大无偿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8.
绍兴市街头献血人群献血认知和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绍兴市街头无偿献血人群献血认知及服务需求,为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的建立及持续改进献血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邮寄问卷的方法对2005年1-10月绍兴市街头无偿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街头无偿献血人群中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为78.5%;献血者对血站服务满意率96.9%;重复献血率为49.2%;愿意加入固定献血队伍和下次愿意献血400 ml的分别为85.0%和78.8%;当前服务需求依次为微笑和鼓励、熟练的操作技术、讲解献血小常识等;潜在服务需求依次为提供一些卫生保健指导及服务措施、献血后能尽快知道化验结果等。结论献血者的满意度、献血动机和对无偿献血知晓程度直接影响到血站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的建立和发展,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献血者当前及潜在的服务需求,促使无偿献血工作模式从街头自愿献血向固定献血队伍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南昌市近5年来无偿献血人群的结构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动员,保证临床血液供应。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无偿献血者献血数据资料,对献血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南昌市参加无偿献血的主力军是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群比例占47.35%。献血年龄比例主要在18~25岁,占献血人群68.48%。文化程度高献血比例大(66.90%)。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国家机关、军队、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居民无偿献血宣传力度,鼓励大家积极主动加入无偿献血,保证临床血液供应,让无偿献血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0.
张英  张亚  高梦姣  何思思 《全科护理》2014,(15):1345-1346
[目的]了解长沙市大学生无偿献血现状,以探讨针对性的措施来增强大学生的献血意识,提高无偿献血率。[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随机选择长沙市7所高校各年级学生1 0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9.7%的学生知道有无偿献血活动但很少关注,20%的学生知道有相关活动但从未关注,知道并经常关注的仅占15.6%;学生对献血常识中"《献血法》""世界无偿献血日"和"成分献血与全血献血的区别"三项知之甚少;"采血器具不卫生会传染疾病""认为自己身体差"为影响大学生献血的主要认知因素。[结论]长沙市在校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关注度不够,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需要采取各种更科学更有效的措施来加强《献血法》和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大学生的无偿献血意识。  相似文献   

11.
陕北地区不同人群对无偿献血认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人群对无偿献血的认识,为制定出针对性的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问卷的形式对455名成年人进行无偿献血的积极和消极因素的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参加无偿献血的积极因素占前四位是人道主义、爱的奉献、帮助受难者、亲人或自己用血。参加无偿献血的消极因素占前四位的是:不知道献血的重要性、有损健康、身体不合格、无人要求献血。结论:公民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不够,公民对献血的知识懂之甚少,对献血的意识淡薄。必须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无偿献血知识,提高公民的献血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杭州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无偿献血情况,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方法对2016年杭州市30家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参加无偿献血的数据,和普通人群的献血比例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 2016年杭州市普通人群献血161 328人次,比例为1.82%,高于2016年全国平均献血人口比例(1.05%)。在杭医务人员总的献血比例为9.54%,远高于普通人群,其中省级、市级和民营医院的献血比例分别为10.20%、6.11%和15.42%。结论不同类型医院的献血比例存在一定差异,而医务人员献血比例远高于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地区献血适龄人群对无偿献血相关问题的认知程度及献血参与态度,为有针对性地干预其献血行为,制定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保护动机理论为基础,编制调查问卷,选取苏南,苏北及苏中6个代表城市开展问卷调查,利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73份,其中献血者196人(41.4%),未献血者277人(58.6%)。江苏地区居民对于无偿献血的了解以街头献血屋、献血车的宣传为主;"享受免费用血政策"和"告知血液检测结果"是较多人感兴趣的献血激励措施;非献血组和献血组中对于终身免费用血条件的知晓率分别为17.9%和44.3%,对于2次献血间隔时间的知晓率分别为33.3%和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近40%的人认为临床用血收费偏高,而有近30%的人建议200 m L血液用于临床治疗的收费在200-400元,与现行临床用血收费一致;学生群体的献血意愿高于非学生群体。结论公众缺乏对采供血管理现状的认识,献血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高于用血返还政策。现阶段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血液成本、用血激励等知识的宣传,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学生群体的招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洛阳地区人群无偿献血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促进本地区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知信行(KAP)模式理论设计问卷调查表,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4个市区采血屋、6个县区采血屋为调查地点,随机向被调查者发放问卷调查表,发放问卷3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798份,对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献血认知和态度、献血动机和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798份被调查者中献血者1 472份、未献血者1 326份;两者比较,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P值均0.05;献血者中男性比例58.91%高于女性41.09%;25-34周岁年龄段参与献血最多为32.40%;职业划分,农民占比例最高为30.43%;被调查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最高是71.77%,献血者和未献血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了解献血知识的来源途径方面,以街头献血屋和献血车为最高占56.83%;献血者献血动机以奉献爱心比例最高占70.99%;献血者对专业技能的满意率最高为87.64%;愿意再次参加献血的比例为86.14%;首选到固定采血点献血的比例为66.24%;48.85%的献血者献血目的是奉献爱心不需要回报。结论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多样化的宣传策略,多渠道全方位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群对无偿献血知识的知晓率,创建更安全、卫生、温馨的献血场所,营造良好的献血氛围,吸引更多的人群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5.
影响公民自愿无偿献血的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目的了解影响公民无偿献血的各种因素以及公民决定献血的重点因素,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招募策略。方法依照知、信、行(KAP)理论设计调查表,对成都市2385名献血与未献血的公民做现场问卷调查,通过对其无偿献血的知识、态度、行为的研究来做相关分析。结果①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成都地区公民对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的知晓率较高(87.5%),但对无偿献血常识和危险行为方式总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29.4%、32.5%),其中献血者(1349名)对无偿献血常识和危险行为方式总的知晓率(分别为33.4%、38.1%)均高于未献血者(1036名)(分别为24.2%、25.1%)(P<0.05);文化程度越低,对献血常识和危险行为的知晓率越低,职业分布以医生的知晓率最高,农民的最低。②了解渠道:献血者通过人际传播的渠道了解的比例高于未献血者(P<0.05)。③献血动机:未献血者、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愿意献血的主要原因是“献爱心”,但献血动机比较多样,街头献血的行为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人道主义”、“同伴招募”和“健康检查”是促使公民初次献血的因素,而影响初次献血的重点因素是“便利和勇气”;再次献血的公民主要是“献爱心、没什么特别原因和享受用血优惠”。④关注信息:未献血者如果打算献血,最希望了解的依次为“献血后是否影响身体”、“是否会感染疾病”、“血液相关知识”、“相关疾病知识”、“献血后优惠”、“献血时间地点”和“其他“。⑤对待献血的态度和行为:认为献血不影响身体的公民占73.5%,献血者(76.3%)的比例高于未献血者(70%)(P<0.05);献血者愿意继续献血的占93.3%,重复献血者(97.1%)高于初次献血者(91.1%)(P<0.05);77.3%的献血者表示“如有危险行为时选择放弃献血”。结论动机、认知、态度、个性及职业与文化程度等自身因素,献血法律法规、献血宣传方式、献血服务过程等环境因素亦都会影响公民献血。献血者招募的策略,首先应研究不同人群对献血不同的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使公民献血;其次,应为献血者提供安全、舒适和方便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保山市无偿献血的现状,为今后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动员和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按照知信行(KAP)的理论设计问卷调查表,向受调查人群随机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对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对无偿献血知识、危险行为、无偿献血的态度、参与无偿献血的动机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受调查人群的3个年龄段中,18-30岁年龄段占59.5%,31-45岁年龄段的献血率明显高于其他2个年龄段(P0.05);性别方面,男女献血率没有明显差别(P0.05);在职业方面,以工人(其中大部分是企业的农民工)、农民、民工、事业人员和学生为主,占83%;人群的学历分布以高中以下学历为主,占75%。知晓率最高为82.5%,最低为64.9%;献血者和未献血者对无偿献血常识知晓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献血知识获取渠道方面,以朋友介绍和血站宣传为主(68.2%);在关于血液安全和危险行为方面,知晓率均在90%以上,献血者和未献血者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动机以帮助别人(51.4%)和有益健康(37.1%)为主;在对待献血的态度方面,占73.6%的受访者愿意1年至少献1次血;不愿献血的原因以没时间(34.5%)、身体不适合献血(20.7%)、怕痛(18.4%)为主。结论只有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宣传、动员、招募策略,同时不断改进服务,才能使更多人献血。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无偿献血者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和掌握农村居民献血状况及基本情况,科学制定针对性的宣传和招募策略,提高农村居民的献血比例,推动无偿献血工作良性持续发展。方法在本中心2009年1月~12月献血车接待的无偿献血者中,随机抽取8556名,其中可按身份证和居住地确定为农村居民身份的2283名;并对农村居民献血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556名无偿献血者中,农村居民献血比例为26.68%;2283名农村居民献血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18~30周岁为主(占72.36%),文化程度以中专、高中、初中者居多(占73.25%),献血次数以1~2次为主(占78.56%),献血量<400m l以下者为主(占67.21%);血液初筛、复查不合格结果以ALT和HBsAg为主。结论农村居民献血的比例较低;人群结构呈明显的年轻化,教育程度以中、低文化程度为特征;献血行为多以短期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基层社区无偿献血状况和献血人群的基本情况,为无偿献血人群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7~10月和2016年7~10月该中心的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中心2016年7~10月参加无偿献血者共26 968人次,共捐献血液51 405 U。2015年7~10月参加无偿献血者共22 682人次,共捐献血液36 805.5 U。献血人次同比增长18.90%,献血量同比增长39.67%。2016年7~10月在该中心参加无偿献血的人群中,街头与社区无偿献血人群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94,P<0.05);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47,P<0.05);文化程度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63,P<0.05);复检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8,P<0.05)。结论开展献血车进入基层社区的活动可以增加无偿献血人数,缓解库存紧张,还可以调动社区居民的献血积极性,满足偏远基层社区人群参加无偿献血的意愿,应该针对社区人群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献血宣传方式,引导广大社区群众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形成全社区关心、支持无偿献血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公司职员无偿献血认知情况,分析公司职员对献血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为促进献血招募和社会参与提供思路。方法根据知信行理论自行设计《公司职员无偿献血知识调查表》,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采取无记名方式随机调查北京地区10家大型公司3 000名职员,并整理出2 521份内容完整调查表。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对无偿献血的认识、献血参与度和获得献血信息的途径等方面。结果被调查公司职员中的献血人数占41.9%(1 056/2 521)。献血者与未献血者之间比较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献血相关知晓率较高的见于可以免费用血(67.5%)、奉献社会(78.9%)、有益健康(67.5%)等方面,但有76.7%(1 933/2 521)职员不了解"献血不会传染疾病"。公司职员中支持无偿献血的占77.4%,被调查人群中献血一次占32.6%,献血两次及以上的仅占9.3%。公司职员了解献血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电视和广播,从网络获得的知识占10.9%。结论公司职员对无偿献血认知不平衡,应针对不同的献血意识和需求细分宣传方式,改进招募策略,努力建立长效的无偿献血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团队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及管理工作的总结,探讨团队无偿献血招募的现状和新趋势。方法分析和总结近年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团队招募工作采取的措施。结果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工作坚持以宣传为导向,以团队招募为目的,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创新深化各种机制。群众无效献血知晓率不断提高。结论为更好地为献血者服务,本中心在稳固现有无偿献血者队伍的同时,在无偿献血招募方式中开辟了团队招募的献血形式,并收到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