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卫青 《临床医学》2010,30(10):67-68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行TUR-Bt术后采用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方法 THP 40 g,每周1次,连用8周,而后每月1次,连用10个月,总疗程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2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复发11例,复发率19.6%。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明确,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是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29例浅 表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一周THP60mg作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次, 以后每月1次,共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1h。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 无肿瘤复发28例,复发1例,复发 率为3.4%。不良反应者8例(27.5%),均为不同程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 术后复发近期效果满意,副作用小,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内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护理.[方法]对25例浅表性膀胱癌行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病人行膀胱内灌注化疗,化疗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用正确的灌注方法以及做好灌注后的健康宣教.[结果]无一例病人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病人能正确地面对疾病.同时对自己的疾病有初步的认识.[结论]熟悉膀胱内灌注化疗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重视病人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加强其心理护理,增加其安全感,从而使治疗工作能顺利进行,同时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复发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1例TuR-Bt术后并有随访的病例。术后定期应用THP30mg/30mL1次/周,连续8周后1次/月。连续8个月,膀胱内灌注化疗,每次膀胱内保留30min。根据随访结果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1例TuR-Bt术后患者定期随访9 ̄12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吡柔比星对浅表性膀胱癌有明显的治疗和预防作用,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5.
6.
本院2001年1月-2007年1月应用吡柔比星或丝裂霉素对112例膀胱肿瘤患者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赵娟 《全科护理》2014,(23):2164-2165
[目的]探讨对膀胱癌病人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及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方法]对120例膀胱癌病人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给予丝裂霉素灌注化疗,同时加强围术期心理护理及灌注前后护理。[结果]120例病人术后5d~7d内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18个月,其中4例病人因癌灶转移死亡,其余116例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结论]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灌注期间护理对减少膀胱癌复发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膀胱灌注药物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任何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包括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电灼、膀胱部分切除术,两年内复发率达13%~70%,故术后均应进行膀胱内化疗药物或免疫制剂灌注治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是一种淋巴因子,可使细胞毒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增殖,并使其杀伤性增强,还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分泌抗体和干扰素,具有抗肿瘤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我科自2002年6月-2004年3月共对68例病人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与卡介苗合用行膀胱内灌注来预防肿瘤复发,操作简单,疗效肯定,易于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以移行上皮细胞癌最为多见,约占膀胱瘤的86%[1]。70%~80%的膀胱癌是浅表性癌,60%~70%的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将会复发,20%~30%的复发肿瘤将会恶化[2]。因此,采取细胞毒性药物定期进行膀胱内灌注化疗对于预防肿瘤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吡柔比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表浅性膀胱肿瘤术后早期(6h)用丝裂霉素c(MMC)与卡介苗(BCG)交替膀胱内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方法 对65例病理证实的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术后早期(6h内)开始应用MMC40mg和BCG120mg,每周1次交替膀胱灌注,共12次,以后每月1次,共6次,以后每间隔3个月1次,共2年。结果随访1~12年,平均4.6年。7例肿瘤复发,复发率10.8%。2例死于肿瘤进展,1例死于脑出血。结论MMC和BCG早期、交替膀胱灌注可有效预防表浅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用中药制剂——艾迪注射液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9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保留膀胱手术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丝裂霉素(MMC)、沙培林、艾迪注射液进行膀胱灌注,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 95例患者随访14~57个月(平均37.1个月),共有30例出现肿瘤复发(Ta9例,T121例;G114例,G29例,G37例),肿瘤复发率为31.6%。MMC组、沙培林组和艾迪注射液组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48.5%、28.1%和16.7%。MMC组及艾迪注射液组与沙培林组的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迪注射液组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MMC组(P〈0.05)。MMC组、沙培林组和艾迪注射液组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者分别为7例(21.2%)、3例(9.4%)和0例。结论中药制剂——艾迪注射液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膀胱灌注化疗对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差异。方法 9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被随机分为3组行早期加维持性膀胱内灌注:羟基喜树碱(HCPT)组31例;丝裂霉素(MMC)组32例;顺铂(DDP)组32例。随访2年,观察有无复发。结果 95例术后随访2年。HCPT组31例中9例复发,复发率29.0%;MMC组32例中10例复发,复发率31.3%;DDP组32例中10例复发,复发率31.3%,各组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PT、MMC、DDP膀胱灌注化疗均能达到降低肿瘤复发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后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双联灌注羟基喜树碱(HCPT)和丝裂霉素C(MMC)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中的价值,寻找一种理想的减少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本组37例膀胱癌患者,男26例,女11例,年龄45~73岁,平均63岁。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7例)先行TURBT,术后第5天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一周后开始膀胱灌注,采用HCPT单药灌注。B组(20例)TURBT及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同A组,膀胱灌注采用HCPT和MMC双联灌注。结果37例中有32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其中A组15例,B组17例。平均随访时间A组为36.0个月,B组为34.5个月,A组和B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0%(5/15)和11%(2/17)。结论TURBT术后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双联灌注HCPT和MMC能明显减少膀胱肿瘤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TURBT术后即刻MMC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防治效果。方法 83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 ,即刻灌注MMC组43例 ,传统方法灌注MMC阻40例。观察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83例随访12~60个月 ,平均30个月。即刻灌注MMC组有1例肿瘤复发 ,传统方法灌注MMC组有5例肿瘤复发 ,两组肿瘤复发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 TUR术后即刻膀胱灌注MMC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优于传统方法灌注MMC ,推荐作为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羟喜树碱(HCPT)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和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62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THP(32例),Ⅱ组HCPT(30例),所有病例分别于术后6h(TURBT)和1周(膀胱部分切除术和TURBT合并膀胱穿孔者)开始规律膀胱灌注化疗,比较膀胱癌复发率、并发症及单次费用。结果随访24个月,Ⅰ组和Ⅱ组2年复发率分别为21.87%和2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37%和2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费用Ⅰ组高于Ⅱ组(P〈0.05)。结论 THP、HCPT膀胱灌注均能有效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操作简单,疗效明显,只是HCPT更具有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V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98位患者随机分成三组于手术后2周内开始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三组的保留灌注时间分别为30min,1、2h。20mg/次,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个月1次共1年,定期膀胱镜检查进行随访。结果 98例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1.8±6.83)个月。三组无肿瘤复发率分别为82.36%、80.00%、82.76%,复发率为17.64%、20.00%、17、24%,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三组的尿路刺激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5.29%、51.42%、58.62%;全身症状发生率为5.88%、11.43%、24.14%。其中在2h组有4例因为尿路刺激症状及全身症状严重,不能耐受,暂停灌注,其余患者均完成治疗。结论 THP膀胱内保留灌注30min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满意,患者耐受性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8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应用吡柔比星30 mg+5%葡萄糖40 ml,术前30 min膀胱灌注,而后行TUR-BT;术后24 h内吡柔比星40 mg+5%葡萄糖40 ml即刻灌注1次,此后1次/周,共8周;而后1次/月,至术后1年。对照组42例,TUR-BT术后2周开始行吡柔比星40 mg+5%葡萄糖40 ml膀胱灌注,1次/周,共8周;而后1次/月,至术后1年。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2年,行尿常规、尿脱落细胞、泌尿系彩超、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检查等观察肿瘤有无复发。结果 8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治疗组复发1例,复发率2.6%;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19.0%。两组复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可见血尿6例(治疗组3例,对照组3例),尿道刺激征5例(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尿道狭窄2例(治疗组1例,对照组1例)。复发患者多为膀胱多发肿瘤,而且肿瘤直径多大于2.5 cm,复发时间在8~15个月之间。结论围手术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有助于确定肿瘤范围,指导手术治疗,并减少残存肿瘤种植,是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表阿霉素单次膀胱粘膜下浸润注射和单次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 方法 57例TURBt ,术中30mg表阿霉素1mg/ml浓度多中心膀胱膜下浸润注射,术后6h内单次膀胱灌注表阿霉素80mg。 结果 术后早期膀胱刺激症状5例(8.8%),WBC下降6例(10.5%),(手术前后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无显著变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47例随访3年,3年复发率25.5%。 结论 术中多中心表阿霉素膀胱粘膜下浸润注射结合单次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良好,操作简单,费用低。  相似文献   

19.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作为最常见的膀胱癌类型,其主要治疗方式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但术后复发率高。化疗药物膀胱灌注可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肿瘤的复发风险,并已经广泛应用于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膀胱癌患者的术后预防。由于化疗药物膀胱灌注会引起化学性膀胱炎、尿道狭窄、过敏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所致并发症也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卡介苗(BCG)与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灌注治疗对膀胱癌复发的预防作用及治疗毒性。方法收集关于BCG与HCPT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的比较性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CI)作为评价比较疗效及毒性差异的指标。统计软件为RevMan5。结果共入选16个临床研究,包括705例接受BCG和905例接受HCPT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BCG组1年内复发率高于HCPT组(P=0.009),但2年内复发率和长期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4、0.99)。BCG组膀胱刺激症状、血尿和发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CPT组(P均〈0.00001)。结论 HCPT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1年内复发率低于BCG,2年内复发率和长期复发率无差异,但治疗毒性明显低于BC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