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HPLC法测定白芍不同饮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张家富  孟楣  邢安之 《安徽医药》2005,9(8):588-589
目的比较加工炮制对白芍不同饮片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Nova-Pak C18,流动相:甲醇-水溶液(30:7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为25℃.结果各样品中,以生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为高(4.12%);各炮制品中以麸炒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为高(2.67%).加样回收率为99.49%,RSD为0.46%,相关系数r=0.999 6.结论白芍临床以麸炒制品入药为宜.  相似文献   

2.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测定白芍及其炮制品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量,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u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230nm,柱温:35℃。结果:芍药苷的量:生品〉酒制品〉醋炒品〉麸炒品〉清炒品〉土炒品〉酒麸制品;芍药内酯苷的量:土炒品〉麸炒品〉酒制品〉醋炒品〉清炒品〉酒麸制品〉生品。结论:白芍经炮制后芍药苷的量均有所下降,而芍药内酯苷的量均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3.
正交试验优选麸炒白芍的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霞  张家富 《安徽医药》2006,10(11):817-818
目的优化麸炒白芍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麸炒白芍炮制工艺进行研究。结果取生白芍片在190℃、炒制10 m in、用麸量10%为最佳炮制工艺。结论采用优选的炮制工艺能有效保证麸炒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为制定其饮片的质量标准以及临床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pH值3)-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230nm;柱温:35℃。对白芍进行酒制、清炒、醋制、酒麸制、麸炒以及土炒。结果: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有不同的影响,芍药苷的含量在白芍经过加工炮制后有所下降,芍药内酯苷的含量得到了提高。结论:不同的加工炮制方法对白芍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应该充分利用并改进不同方法,进一步提高白芍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汤(SGT)中配伍不同芍药炮制品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赤芍、白芍等在SGT中使用时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SHIMA-DCIS ODS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SGT中芍药苷含量为赤芍>酒炙白芍>炒白芍>去皮白芍>白芍。结论:赤芍、酒炙白芍、白芍分别配伍SGT时,其芍药苷含量有显著差异,提示SGT在临床加减使用时应根据不同证候区别使用赤芍、白芍及白芍炮制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不同白芍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中药分析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酒制、醋制、清炒、麸炒、土炒白芍有效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加工炮制方法会对白芍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芍药苷含量在白芍炮制后发生显著降低(P0.05),芍药内酯苷含量则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白芍进行炮制加工后,会对白芍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充分利用、改进炮制手段,可有效提高白芍质量,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周媛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5-77,145
目的 建立妇炎消颗粒中主要活性成分-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党参、陈皮、白芍、黄柏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lltima HP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芍药苷在0.0442~0.353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59%,相对标准偏差=1.03%(n=6).结论 该法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作为妇炎消颗粒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采用不同方法炮制后的白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芍中苯甲酰芍药苷、芍药苷、芍药内脂苷含量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生白芍中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脂苷含量较酒炙、炒炙白芍含量低,芍药苷含量比炮制后的白芍含量高,P< 0.05.结论 白芍经过炮制其有效成分苯甲酰芍药苷、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等含量会出现变化,这与炮制过程、辅料、炒制时间、温度等多方面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逍遥丸(当归、柴胡、甘草、白芍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处方中当归、柴胡、白芍、甘草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中芍药苷含量。结果在显微鉴别中检出生药粉;在薄层色谱中检出当归、柴胡、白芍、甘草;芍药苷在0.1164~1.74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关系标准差(RSD)为1.6%。结论方法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长年限白芍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年限的白芍中主要成分含量,为白芍规范化种植、采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白芍中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酸与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结果: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没食子酸和苯甲酸含量逐年下降,而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却逐渐增加。结论:4~5年生的白芍有效成分含量最高,适宜采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野生赤芍和栽培芍药的芍药苷及苯甲酸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RP-HPLC法同时测定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结果:野生赤芍中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范围为34.50~85.00 mg.g-1和0.47~2.19 mg.g-1;栽培芍药中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范围为17.83~54.34 mg.g-1和0.50~8.39 mg.g-1。结论:野生赤芍和栽培芍药的芍药苷和苯甲酸含量都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芍药材中白芍总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白芍药材中白芍总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碱水解法将白芍总苷水解为苯甲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乙腈-0.1%磷酸(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测定苯甲酸含量,从而计算出白芍总苷含量。结果方法重现性和稳定性均良好,苯甲酸进样量线性范围为20.016~500.4ng,回归方程为Y=5.29613X-1.06420,r=1.0000(n=5),平均回收率为98.58%,RSD为0.95%(n=9)。结论该方法适用于白芍药材中白芍总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祁红  刘传统 《中国药业》2012,21(3):16-18
目的 制订定眩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制何首乌、白芍、当归、枸杞,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阿魏酸、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法能明显检出制何首乌、白芍、当归、枸杞.含量测定线性关系良好,阿魏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7.36%,RSD=0.79%(n=6);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7.54%,RSD=0.75%(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白芍饮片标准煎液的质量评价方法,以其分析不同产地白芍饮片的差异性。方法 根据标准煎液的制备要求,制备15批不同产地的白芍饮片标准煎液,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同时测定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成分含量以及转移率、标准煎液出膏率,并以标准煎液的含量测定结果对所有样品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15批不同产地白芍标准煎液的出膏率范围为15.39% ~27.81%,平均出膏率为23.15%,标准偏差为4.44%;氧化芍药苷含量范围为0.017% ~ 0.052%,转移率为70.04% ~ 129.26%;芍药内酯苷含量范围为0.378% ~ 1.225%,转移率为70.77% ~ 119.80%;芍药苷含量范围为2.094% ~ 3.010%,转移率为67.84% ~ 99.16%;苯甲酰芍药苷含量范围为0.072% ~ 0.229%,转移率为56.11% ~ 88.00%;指纹图谱包含共有峰14个,标定4个,相似度大于0.97。结论 不同产地白芍饮片和标准煎液的成分基本一致,白芍标准煎液中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无差异,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有差异。实验制备了不同产地的白芍饮片标准煎液,建立指纹图谱,并从主要成分含量测定和转移率、出膏率以及方差分析全面控制白芍饮片的内在质量,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硫磺熏制白芍的安全性评价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uang SJ  Wang R  Shi YH  Yang L  Wang ZY  Wang ZT 《药学学报》2012,47(4):486-491
建立硫磺熏制白芍中芍药苷及其衍生物芍药苷亚硫酸酯、芍药内酯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并通过对芍药苷亚硫酸酯的细胞毒性以及白芍药材的小鼠急性毒性评价,对硫磺熏制前后的白芍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含量测定采用Shiseido Capcell PAK C18(250 mm×4.6 mm ID,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2%磷酸水溶液(15∶85),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采用MTT法考察芍药苷亚硫酸酯对小鼠原代肝细胞和人原代肝细胞的毒性;采用小鼠灌胃最大给药量法考察芍药苷亚硫酸酯和白芍的急性毒性。芍药苷亚硫酸酯、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分别在0.041 8~1.045 0 mg.mL-1、0.023 5~0.587 5 mg.mL-1和0.039 8~0.995 0 mg.mL-1内呈良好线性,r>0.999 8,平均回收率99.11%~101.71%,RSD<2%;芍药苷亚硫酸酯的浓度≤300μmol.L-1,各检测浓度均无明显细胞毒性;芍药苷亚硫酸酯水溶液和白芍水提物分别进行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量分别为5 g.kg—1和80 g.kg-1。建立的白芍中3个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硫磺熏制后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显著降低,且芍药苷亚硫酸酯的含量与芍药苷的含量呈负相关;体外肝细胞和体内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未发现芍药苷亚硫酸酯的毒性,硫磺熏制白芍及白芍水提物比较无显著的毒性。  相似文献   

16.
白芍单味颗粒剂水煎醇沉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霁明 《安徽医药》2011,15(2):156-157
目的研究白芍单味颗粒剂水煎醇沉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芍药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水煮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对醇沉浓度进行了单因素考察,确定白芍单味颗粒剂水煎醇沉最佳工艺。结果水煮最佳工艺为第一次加8倍量的水,浸泡1 h,煎煮1.5 h;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煎煮1.5 h。醇沉最佳工艺为水煎液浓缩成1.10~1.12(70~75℃)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搅匀,静置24 h,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适当浓缩。结论该提取工艺确保有效成分最大限度保留。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青麦养阴丸的质量(白芍、白术、牡丹皮、郁金、麦冬等)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本制剂中的白芍、白术、牡丹皮、郁金、麦冬,采用HPLC法测定本制剂中的芍药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可鉴别出白芍、白术、牡丹皮、郁金、麦冬的特征斑点。HPLC法测定的芍药苷在0.304~3.04μg(r=0.9984)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7%,RSD为0.79%(n=6)。结论:本文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白芍总苷治疗肾脏疾病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芍是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白芍总苷(TGP)是从白芍中提取的一组糖苷类物质的总称,此糖苷类物质包括芍药苷、芍药花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等,其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是其主要成分。药理及临床研究发现TGP具有抗炎、调节免疫、镇痛等功效,近年来TGP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肾脏疾病的临床治疗。就TGP治疗肾脏疾病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