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殖系统的健康与女性生殖能力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近年来女性生殖系统相关疾病发病率日渐升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对女性生殖健康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亟需发展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组织工程技术引导组织再生,从而实现器官功能的恢复,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对近年来基于纳米结构和生物材料的组织工程支架构建以及组织工程技术在卵巢早衰、卵泡体外培养、子宫宫腔黏连、子宫缺损修复、盆腔器官脱垂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2.
背景:利用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技术,联合应用骨保护素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牙周组织修复再生,是治疗重症牙周病的新方法。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骨保护素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以促进牙周组织修复再生的理论依据。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6/2009)和中国知网数据库(1999/2009),分别以“osteoprotegerin,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tissue engineering, gene therapy,periodontal regeneration”和“骨保护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织工程、基因治疗、牙周组织修复再生”为检索词,通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较陈旧和重复研究文献,保留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9篇。 结果与结论:使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获得再生,形成牙周新附着一直是口腔医学研究的热点。骨保护素是一种能阻止破骨细胞分化、促进骨形成的关键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胚胎发育,血管生成,骨的形成和修复,促进细胞增生等有广泛的作用。2者都可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组织工程技术和基因治疗技术的出现显著促进了牙周组织修复再生研究的发展,有选择地复合这2种生长因子促进牙周支持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可成为治疗牙周病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牙髓干细胞是源自于牙髓组织的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高度增殖潜能,免疫调节能力和旁分泌 作用,已成功用于牙齿、骨、神经、肌肉、角膜等组织重建及再生,呈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现就牙髓干细 胞的生物学特性、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摘要】作为再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工程在受损组织和器官的修复再生方面显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组织工程相关细胞及组织的深低温保存是组织工程技术平台的重要部分。冷冻保护剂是深低温保存细胞和组织不可缺少的部分,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就传统低温冷冻保护剂的分类和组成、其他冷冻剂的研究进展、改善深低温冷冻保护剂效果的技术手段及冷冻保护剂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重要价值进行了综述;探讨最优的深低温保护剂,为组织工程产品的保存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冷冻保护剂的研究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最后指出了冷冻保护剂在组织工程应用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是天然细胞外基质的仿生材料,其包含互连孔隙的三维网络,已成功用作各种组织再生的支架,但目前仍面临着如何将生物材料扩展成三维结构以再现组织微环境的生理、化学以及机械性能的挑战。目的:总结归纳静电纺丝的工艺、原理,探讨由此生产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皮肤、血管、神经、骨骼、软骨和肌腱/韧带等组织再生中的应用。方法:以“静电纺丝、电纺纳米纤维、电纺纳米纤维支架、组织再生”为中文检索词,“Electrospinning,electrospun nanofibers,electrospun nanofiber scaffolds,tissue regeneration”为英文检索词,检索Google学术、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最终纳入88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是天然纤维状细胞外基质的仿生材料,并包含互连孔隙的三维网络,在各种组织再生的支架领域中应用较多。(2)多篇文献阐述了电纺纳米支架应用于皮肤、血管、神经、骨骼、软骨和肌腱/韧带组织再生的巨大潜力,为其最终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或转化为实际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但目...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组织工程材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组织再生的支架与模板,聚合物材料在组织工程中具有诱导组织再生、调节细胞生长和功能分化的重要作用,即相当于人工细胞外基质。综述了目前在组织工程研究中常用的聚合物材料,包括源自生物体的天然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7.
脱细胞基质水凝胶是组织或器官通过物理、化学和酶解等手段去除其细胞的内容物,只保留细胞骨架结构和细胞外基质等成分,以实现促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并为其生长创造良好微环境的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近年来,由于其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诱导组织再生能力,脱细胞基质水凝胶在组织修复、再生医学领域备受关注。首先,介绍该水凝胶的基本特点和材料特性,包括其内部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组织特异性以及潜在的免疫排斥反应;然后,从细胞水平的培养、临床前的研究和临床上的应用等三方面,重点阐述脱细胞基质水凝胶在组织工程学中的研究应用;最后,展望脱细胞基质材料运用的优势和需要克服的缺陷。总之,作为构建工程化组织以及修复组织缺损的新型生物活性材料,脱细胞基质水凝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人工器官的快速成形制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一种快速成形技术在医学物理模型、可植入假体和组织工程人工器官制造中的应用,并比较了各种快速成形技术在人工器官制造中的优缺点,探讨了人工器官快速成形制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在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基因增强的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骨缺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是目前骨组织工程研究最重要的目的基因。如何选择合适类型的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基因转染载体、靶细胞、转染途径以及在缺损局部持续高效表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骨形态发生蛋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以上各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皮肤损伤及修复是临床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难题。自体皮肤移植因供体不足而受限,而异体移植则面临免疫排斥反应。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制作组织工程皮肤因而成为有效的解决途径。随着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等的不断完善,组织工程皮肤的基础研究将更加丰富,临床应用的前景更加广阔。本文从组织工程皮肤的结构、分类、应用、产品等方面对该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了组织工程皮肤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即再生出含有毛囊、汗腺等附属器官的完整有功能的人类皮肤,对今后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泌尿系疾病导致的组织器官损伤和缺失,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存在局限性。组织工程通过对细胞、生物支架和生物相关分子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替代或再生受损组织器官的治疗手段。三维(3D)生物打印技术作为新兴制造技术,能对载有细胞的生物材料精确控制,进一步推动着组织工程领域的发展。本文综述了3D生物打印技术在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并讨论了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一种快速成形技术在医学物理模型、可植入假体和组织工程人工器官制造中的应用,并比较了各种快速成形技术在人工器官制造中的优缺点,探讨了人工器官快速成形制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细胞三维受控组装为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研究领域拓展了新的理论和技术。由于器官是由不同细胞组成并具有复杂微观结构的三维结构体,多细胞组装是细胞组装技术发展的关键。针对多细胞组装问题,本研究基于气动控制的多细胞组装平台,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采用非水平排列方法设计多喷头模块,设计并构建了实现多细胞三维受控组装的硬件系统和控制系统,并基于该系统进行了3种颜色基质材料的组装和2种活细胞的组装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可实现3个喷头的准确切换和组装,组装过程中喷头喷射的启停响应迅速,启停响应延迟小于5 ms;成型精度小于30 μm,喷头间不易发生干扰;系统易于实现多喷头扩展和控制。该系统在三维空间内可完成3种材料的阶梯结构、圆环形腔结构、多边形结构等多种有重要生物应用价值结构的成型组装,并完成2种活细胞组装。CD34和Oil red O染色实验结果显示,组装的细胞在结构内生长良好,细胞定位准确并保持细胞性状。本研究为制造复杂的人体组织和器官提供了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朱亮  林享玉  何晶 《解剖学杂志》2021,44(5):433-436
皮肤损伤尤其是大面积皮肤缺损,是临床难以解决的问题。组织工程化皮肤构建则是有效途径之一。而脂 肪干细胞(ASCs)作为成体间充质干细胞之一,因获得量大、供区损伤小及免疫原性低等独特优势,被认为在 皮肤再生及组织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现主要从ASCs 在皮肤损伤再生及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及其相关进展 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脱细胞基质(dECM)由于其高仿生性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已被广泛用作再生医学的支架材料。水凝胶(hydrogel)作为一种高含水量、可控流动性的功能高分子材料,非常适合用于临床中的部分微创手术。近年来,随着水凝胶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dECM水凝胶逐渐成为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dECM水凝胶的制备及其临床前应用两个方面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其未来的临床前景。  相似文献   

16.
因创伤、肿瘤切除及先天畸形导致的组织器官缺损,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棘手难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组织器官重建与修复方法不外乎组织器官移植或生物替代物应用,这些方法虽然各有优点,但总的来说不尽人意.再生医学则是在再生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以细胞移植为基础的细胞治疗学及以生物材料为支架的组织工程学原理,激发体内成体干细胞的再生,从而修复缺损或损害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重点综述再生医学基础研究方面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17.
组织工程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明 《解剖学杂志》2007,30(5):521-522,537
自1987年提出"组织工程"概念以来,无论在基础研究、临床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组织工程皮肤、软骨细胞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缺损已获得美国FDA批准进入市场;组织工程骨、软骨、肌腱、神经等已有部分临床应用成功的报道。从"组织工程"概念发展起来的"再生医学"已被广大科学工作者认同。由于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相关性十分密切,因此国际上已将组织工程学会与再生医学学会合并为一个学术组织,为组织的修复、愈合、器官的再生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学术平台及发展机会。现就近几年组织工程进展及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4,21(6):1023-1023
细胞组织工程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在体外构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活体组织,植入体内修复组织缺损,甚至替代器官功能。其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组织和器官缺损所致的功能障碍或丧失治疗的问题。在细胞组织工程学的研究中,种子细胞、生物材料、构建组织和器官的方法和技术以及组织工程的临床应用是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器官打印利用快速成形原理通过计算机辅助逐层打印细胞、细胞基质及生物材料得到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人工器官,具有补充和超越传统的基于固态支架的组织工程技术的潜力。器官打印技术具有自动化、量产化、精密化等诸多优势,并且有望实现复杂孔道结构的精确构建,以及能够进行原位打印。器官打印的最终目标是构建立体的具有脉管系统的活体人体器官,从而运用于医学研究及治疗。本文对器官打印技术的概念框架进行了阐述,对近年的研究进展和该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讨论,并对其应用潜力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调控肝再生的基因和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肝脏是哺乳动物具有很强再生能力的器官。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1931年Higgins和Anderson建立了大鼠2/3肝切除模型后,人们可以在实验肝脏学基础上研究肝再生的分子机理,极大地促进了有关研究的发展。现在知道,肝再生涉及到细胞的激活、去分化、增殖、再分化、组织结构和功能重建等不同阶段,且每个阶段的进程都受到严格调控。与之有关的基因、生长因子和蛋白质等也在不断地被发现和鉴定,我们在本文中就与肝再生有关的基因和生长因子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