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应用利巴韦林治疗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心率减慢的关系,探讨利巴韦林少见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物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分析181例SARS患者的住院病历,应用利巴韦林的患者135例为试验组,未用的46例为对照组,分析使用利巴韦林治疗SARS与心率减慢的关系.结果:使用利巴韦林治疗的SARS患者,其心率减慢,与对照组比较P<0.05,引起心率减慢的危险性为不使用利巴韦林治疗的4.1倍,这种危险性的可信范围为1.59~10.55.结论:使用利巴韦林治疗有致SARS患者心率减慢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司斌  蒋桔泉  刘孟丽  孙卉 《医药导报》2004,23(8):0533-0535
目的:观察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小汤山医院某科收治的38例SARS患者利巴韦林的用法、用量、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根据利巴韦林的用量分为两组,小剂量组18例,利巴韦林用量600~1 000 mg,静脉滴注,qd。大剂量组20例,利巴韦林用量1 000~3 000 mg·d 1,静脉滴注,bid。分别观察治疗效果和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除3例外,均在治疗2周内体温降至正常,一般情况改善。3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利巴韦林治疗后部分患者的白细胞(WBC)计数和血小板(PLT)计数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 或P<0.05),血清BUN有轻微升高(P<0.05),与利巴韦林的用量和疗程无关。利巴韦林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和红细胞均无明显影响。结论:该组资料显示,38例患者经不同剂量的利巴韦林治疗,结合综合和对症处理,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利巴韦林对57例SARS患者血红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利巴韦林(ribavirin,RBV)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以57例使用了利巴韦林的SARS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与利巴韦林总用药时间、累积总量、日用药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用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显著(P<0.05)。血红蛋白下降的幅度与利巴韦林累积总量及总用药时间无关;而与该药的每日用量相关(P<0.01)。结论:利巴韦林每日用量对SARS患者血红蛋白影响大,推荐临床小剂量使用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4.
利巴韦林治疗SARS患者致心率减慢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利巴韦林治疗SARS患者与心率减慢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物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81例SARS患者使用利巴韦林治疗与心率减慢的关系。结果本文研究发现,使用利巴韦林治疗SARS患者有减慢心率的作用,且多发生在用药后0~3d,并可能与剂量有关;其发生心率减慢/心动过缓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引起心率减慢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4.1倍(1.59~10.55)。结论利巴韦林治疗SARS患者有致心率减慢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利巴韦林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疗提供决策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以及Cochrane Library中评估利巴韦林治疗冠状病毒肺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英文文献,并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检索截止日期至2020年2月1日。结果:3个数据库共检索到861篇文献,通过文题/摘要和全文筛选后得到38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所纳入文献中有19篇的研究对象为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 19篇的研究对象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利巴韦林多与其他药物如干扰素、糖皮质激素等联合治疗MERS-CoV和SARS-CoV感染,常用日剂量为1.2~4.0 g,约75%的研究的平均或中位治疗疗程为1.0~2.0周,初发症状至利巴韦林给药的时间间期在0~23.0 d之间。各研究中报道的使用利巴韦林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患者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病死率分别为22.9%~75.0%和3.4%~55.6%,而未使用组MERS和SARS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28.6%~83.3%和6.0%~50.0%,利巴韦林组病死率未显著降低(P>0.05)。4项研究的多因素分析结果也证实利巴韦林并非患者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在MERS-CoV和SARS-CoV的治疗剂量下,使用利巴韦林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贫血等。结论:利巴韦林的使用并未显著降低MERS和SARS患者的病死率,在症状发生后及早使用或许会获益,大剂量应用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不良事件。利巴韦林用于MERS、SARS及COVID-19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设计良好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9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患儿在抗炎、补液等相同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小儿牛黄清心散+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7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在服用小儿牛黄清心散及外用利巴韦林气雾剂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手足口病安全,见效快,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对糖皮质激素用药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研究,分析我院住院SARS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90例患者分为利巴韦林 激素治疗组(n=53,治疗组)和单用激素治疗组(n=37,对照组),比较两组糖皮质激素的用药时间.结果:治疗组糖皮质激素用药时间为(21.5±7.4)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7.1±3.8)d(P<0.01).但利巴韦林用药时间的长短对糖皮质激素的用药时间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患者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利巴韦林联合阿昔洛韦与单用利巴韦林对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 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32例 ,采用利巴韦林 10~ 15mg/ (kg·d)分两次静滴 ,阿昔洛韦 15mg/ (kg·d)分 2~ 3次静滴 ;对照组 30例 ,采用利巴韦林治疗 ,剂量、用法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抗生素及相应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后平均退热天数、住院平均天数均显著较对照组短(P均 <0 0 1)。结论 :利巴韦林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较单用利巴韦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4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注射,之后静脉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记录并比较患儿治疗2周前后抽取外周血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 I)以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利巴韦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总有效率达91.30%,治疗2周后CK-MB、cTn I、BNP、CRP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杨娟  杨康 《成都医药》2004,30(6):341-341
目的:了解利巴韦林滴鼻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方法:将20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治疗加0.5%利巴韦林滴鼻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三天内痊愈96例,对照组三天内痊愈70例,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利巴韦林滴鼻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可缩短病程,临床疗效好,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吴俊 《中国实用医药》2014,(19):157-158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90例来本院治疗的秋季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干扰素+利巴韦林组及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组,各25例。普通干扰素+利巴韦林组采取普通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组采取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载量和生存质量评分;症状改善时间、病毒HCV-RNA转阴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普通干扰素+利巴韦林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毒HCV-RNA载量和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改善,且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组程度改善优于普通干扰素+利巴韦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组症状改善时间、病毒HCV-RNA转阴时间分别为(12.16±1.07)、(33.48±1.21)周,均短于普通干扰素+利巴韦林组的(17.21±1.26)、(46.79±1.25)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00%低于普通干扰素+利巴韦林组5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60,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太原市定点医院的304例住院确诊SARS病例住院前临床症状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304例SARS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298例,占98.0%;咳嗽161例,占53.0%;乏力156例,占51.3%;全身肌肉酸痛95例,占31.3%;咯痰84例,占27.6%;畏寒85例,占27.3%;少数有头痛、咽痛、关节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77%的SARS患者在入院前使用了抗生素,其中98%治疗效果为无效、差或一般。123例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占40.5%。早期白细胞正常或下降的SARS患者有213例,占93.4%。结论SARS患者临床症状以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肌痛及畏寒)和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气促及呼吸困难)为主;多数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及抗生素治疗史,而且抗生素治疗无效为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1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巴韦林组与人干扰素α2b组,各34例。利巴韦林组采用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人干扰素α2b组采用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不良反应。结果 人干扰素α2b组总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组(94.12%vs. 76.47%,χ2=4.221,P=0.040)。人干扰素α2b组退热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咽部疱疹消失时间、进食恢复时间短于利巴韦林组(P<0.05或P<0.01)。治疗7 d后,利巴韦林组血清IL-10、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人干扰素α2b组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双黄连注射液与利巴韦林等药物联合用药后渗透压的变化,为临床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临床用药说明书,模拟临床联合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和利巴韦林及抗生素,测定联合用药前后各溶液渗透压.结果:双黄连注射液及临床联合使用利巴韦林及抗生素前后,等渗溶液(氯化钠注射液0.9%以及葡萄糖注射液5%)的渗透压无...  相似文献   

16.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1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手足口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1%),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联合解毒升白颗粒治疗慢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有抗病毒应用指征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8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2例,分别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联合解毒升白颗粒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两组治疗后12周,24周,36周及48周及停药后24周HCVRNA转阴率及主要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48周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2%)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治疗48周后HCVRNA转阴率(97.6%)高于对照组(85.7%),停药后24周治疗组HCVRNA转阴率(95.2%)高于对照组(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血液学不良反应(67例次)明显低于对照组(110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联合解毒升白颗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0例,采用小剂量IFN和利巴韦林联合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利巴韦林,同时注射小剂量IFN,治疗后随访7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病毒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1)27例患者对药物治疗耐受尚可,能完成抗病毒治疗疗程,3例患者因不良反应严重,无法耐受而提前终止治疗。小剂量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27例患者食欲减退、腹胀等表现均得到一定程度缓解。(2)治疗24周时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和病毒学等指标均有显著变化,与未治疗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至24周的27例患者中有25例发生病毒学阴转,阴转率为92.6%,随访至48周时无患者出现病毒反弹。治疗至48周时27例患者中病毒学阴转率为100.0%,随访至72周时有3例患者出现病毒反弹。结论对于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选用小剂量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院内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4例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对照组54例患者则采用常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12、24、48周时的HCV-RNA转阴率为22.2%,46.3%和90.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明显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上呼吸道感染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5.0%,高于对照组的60.0%、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