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MSCT表现,提高对其在术前的诊断水平,预防术中危险情况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1月~2017年1月经手术确诊的36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其CT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病灶均为单发,均位于腹部大血管旁,28例位于腹主动脉周围,8例位于下腔静脉周围; 2)病灶境界清楚,呈类圆形、类椭圆形或呈分叶状肿块; 3)肿瘤最大径5cm的10例呈实性,直径≥5cm的26例多呈囊实性,肿瘤越大坏死囊变越明显; 8例病灶可见钙化; 4) 36例病灶CT增强动脉期呈不均匀强化,24例动脉期可见迂曲强化血管影,实性肿瘤或肿瘤的实性部分呈"扩散式强化",较大的17例肿瘤坏死囊变后呈"破网征"样改变。结论腹部大血管旁的好发位置以及"扩散式强化"、"破网征"对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CT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灶均为单发,均位于腹主动脉周围。17例病灶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18例病灶最大径大于5cm。21例CT增强扫描动脉期瘤体实质部分明显强化且门静脉期持续强化。22例病灶中央及边缘同时出现坏死,其中10例病灶坏死形态呈破网状。结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有助于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及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表现及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病历及CT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副神经节瘤27例,将临床及CT表现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有高血压症状10例,无高血压症状但术中出现血压波动6例,无高血压及术中血压波动11例。CT表现:肿瘤多位于腹中线大血管周围(19个病灶),并多大于5cm(21个病灶),增强CT表现为实性、明显强化,常伴有囊变或坏死。临床表现与病理对照:嗜铬性副神经节瘤16例,有高血压症状10例,另外6例术中有血压波动;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11例,无任何症状6例,腹部包块4例,血尿1例。CT表现与病理对照:良性肿瘤边缘光整,病灶内囊变区内壁光整,边界清楚;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囊变区"不规则,边界不清楚。CT诊断正确率为88.9%,误诊11.1%。结论:临床症状结合增强CT表现在术前对大多数腹膜后副神经节瘤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5月~2012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13例患者CT 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 SC 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重建。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CT 检查显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准确性。结果13例患者中,11例单发,2例多发,共计16个病灶。病灶均位于腹主动脉周围,呈椭圆形或圆形,平扫肿瘤呈等或略低密度,密度不均匀,2例病灶边缘钙化。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明显强化,可见坏死和囊变区,7例瘤内或瘤周可见明显强化的迂曲血管影。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在病灶大小、形态、位置、供血动脉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的显示上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MS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炳权  许乙凯  冯婕   《放射学实践》2012,27(1):65-67
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灶均为单发,6例发生于腹主动脉左侧,4例发生于腹主动脉右侧,肿块直径均大于4cm,其内密度不均,中间均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其中4例可见斑片、点状及线状高密度钙化灶,8例增强扫描瘤体实质部分明显强化,3例可见瘤体内明显强化的纡曲扩张血管,坏死区不强化。8例病灶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2例侵犯周围组织。结论: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有助于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定位定性及明确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多发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多发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增强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嗜铬细胞瘤9例,其中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7例,Von Hippel-Lindau病1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并膀胱嗜铬细胞瘤1例。术前经螺旋CT和多层螺旋CT平扫、动脉期(30s)和门脉期(70~80s)扫描。对比剂采用欧乃派克或优维显,注射流率3ml/s。仔细复习CT扫描结果并与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9例嗜铬细胞瘤共18个病灶中,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7例,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并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和肾细胞肾癌1例(Von Hippel-Lindau病),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并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1例。良性病灶13个,恶性病灶5个。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15个,不规则形3个。直径3.2~13.7cm,平均5.6cm。病灶直径<5.0cm3个,5.0~10.0cm13个,>10cm2个。肿瘤实质成分平扫CT值为34.2~53.0HU,平均42.7HU;动脉期CT值63.7~91.5HU,平均80.7HU;门脉期CT值75.1~126.4HU,平均98.1HU。8例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6个病灶中,6例两侧病灶大小、形态、密度、动态增强强化程度和强化方式相仿,2例两侧大小不同,坏死、囊变不同,但动态增强强化程度和强化方式相仿。结论:多发嗜铬细胞瘤包括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脏器嗜铬细胞瘤,多位于双侧肾上腺,CT表现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相仿,同一病例不同肿瘤的大小、形态、坏死囊变、动态增强强化方式和强化程度相仿,少数肿瘤大小不同,坏死囊变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及后腹膜副神经节瘤的CT表现特征,旨在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腔及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CT资料。结果共8个病灶,其中位于后腹膜5个(位于腹主动脉左侧2例,右侧3例),盆腔3个(盆腔骶骨前方1个,转移性2个病灶位于子宫两侧)。原发病灶最小约41mm ×36mm ,最大约89mm ×96mm ,8个病灶中呈实性2个,囊实性4个,囊性2个。5例实行单期扫描,增强后病灶实质部分全部呈明显强化;2例实行双期增强,延迟后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增强后所有病灶密度不均,中间可见不同程度低密度坏死区。1例可见瘤体内明显强化的迂曲扩张血管。结论腹腔及后腹膜副神经节瘤无论原发或转移性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有助于腹腔及后腹膜副神经节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盆腔炎性肌纤维细胞瘤(IMT)的CT表现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IMT,分析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9例IMT患者中CT平扫4例密度均匀,呈等密度影;3例呈等低混杂密度影,伴有囊变坏死,1例病灶边缘伴线样钙化影。CT增强6例动脉期呈轻至中度强化,静脉期呈现持续性强化,2例动脉期可见小血管强化影;1例动脉期呈中度以上强化,静脉期持续性强化。4例病灶内实性部分呈结节、片絮状强化伴不同程度的黏液变性区,2例呈环形强化。5例肿瘤边界清晰,4例肿瘤边缘不规则,可见范围不等的小片状或晕状渗出模糊影。4例病灶周边脏器不同程度受压、移位;2例肝脏转移、腹盆腔转移及腹壁侵犯。随访9例均无瘤生存,2例复发均手术切除。结论 腹盆腔IMT的CT表现具有多样性,其影像学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EGIST患者的CT表现(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边缘、增强特点、邻近脏器受侵、转移等征象),25例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其中8例又行CTA检查。结果 25例EGIST中,高度危险17例,中度危险5例,低度危险3例,其中5例发生远处转移。单发23例,位于肠系膜10例、网膜6例、后腹膜5例、盆腔2例;多发2例,起自后腹膜及肠系膜。肿瘤直径平均13.2 cm。肿块呈分叶状8例,不规则状4例,类圆形或椭圆形13例。其中1例可见钙化,23例病灶内见囊变及坏死。根据肿瘤的强化方式,分两种类型:Ⅰ型,动脉期大致轻度均匀强化,静脉期强化略高于动脉期。Ⅱ型,动脉期为中度不均匀强化,静脉期进行性强化,强化高于动脉期;囊变、坏死无明显强化;其中15例在动脉期病灶实性成分内可见条状强化的血管影;CTA可清晰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结论 E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在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判断其生物学行为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EGIST患者的CT表现(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边缘、增强特点、邻近脏器受侵、转移等征象),25例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其中8例又行CTA检查.结果 25例EGIST中,高度危险17例,中度危险5例,低度危险3例,其中5例发生远处转移.单发23例,位于肠系膜10例、网膜6例、后腹膜5例、盆腔2例;多发2例,起自后腹膜及肠系膜.肿瘤直径平均13.2 cm.肿块呈分叶状8例,不规则状4例,类圆形或椭圆形13例.其中1例可见钙化,23例病灶内见囊变及坏死.根据肿瘤的强化方式,分两种类型:Ⅰ型,动脉期大致轻度均匀强化,静脉期强化略高于动脉期.Ⅱ型,动脉期为中度不均匀强化,静脉期进行性强化,强化高于动脉期;囊变、坏死无明显强化;其中15例在动脉期病灶实性成分内可见条状强化的血管影;CTA可清晰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结论 E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在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判断其生物学行为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诊断恶性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症实的27例恶性GIST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全部病例均作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并作多平面重建后处理。结果:肿瘤来源于胃11例,小肠9例,结肠5例,肠系膜2例;肿瘤横径4.2~22cm。边缘清晰12例,边缘不清15例。肿瘤形态多不规则,19例可见分叶。平扫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中度至明显强化,静脉期呈持续性强化。病灶内部可见多数大小不等的坏死区,9例呈囊实质性改变。合并肝脏转移4例,肺部转移1例,淋巴转移2例。本组定位准确率为85.2%(23/27),定性准确率77.8%(21/27)。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轴面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对恶性GIST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回盲部肿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回盲部肿瘤病变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回盲部肿瘤病变,对其CT表现与病理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中,恶性肿瘤7例,包括腺癌4例(管状腺癌3例,黏液腺癌1例),恶性淋巴瘤2例,转移瘤1例;2例为良性肿瘤,脂肪瘤、腺瘤各1例。恶性肿瘤CT表现多为回盲部不规则肿块,肠壁增厚显著,肠腔狭窄,呈中等或显著强化;良性肿瘤CT表现则多为不对称肿块,边界清楚,不强化或轻微强化。转移瘤则多有浸润性病变。结论:回盲部肿瘤病变类型多样,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CT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于小平   《放射学实践》2012,27(10):1117-1119
目的:分析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的CT征象,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颗粒细胞瘤的CT资料,其中11例为初发病例,8例为复发病例。结果:19例OGCT患者共有23个肿瘤,其中14个呈类圆形或圆形,9个呈不规则或分叶状,共有2个囊性肿块,15个囊实性肿块和6个实性肿块。囊性肿块在CT图像上以均匀低密度、无强化的囊性成分为主,囊壁、分隔或壁结节有强化;实性肿块CT表现为肿块大部分为实性,内有单发或多发灶性低密度坏死区;囊实性肿块CT表现为囊性与实性成分大致相等。所有病例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呈轻度-中度强化。13例伴腹水,9例伴子宫内膜增厚,19例均无淋巴结肿大。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和CT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肾上腺转移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转移瘤CT征象。结果23例肾E腺转移瘤中10例为双侧,右侧5例,左侧8例。瘤体大小在1.5cm×1.2cm~12.5cm×9.7cm。23例的33个肿块均为实质性肿块,26个肿块小于4cm,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其中5例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强化;7个肿块大于4cm,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坏死、囊变,边缘模糊,其中2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结合临床病史,CT平扫与增强扫描能对大多数肾上腺转移瘤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胸段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213例CT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cT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3例胸段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胸上段食管癌42例,中段112例,下段59例。淋巴结肿大呈圆形或浅分叶(251个)、强化不均和坏死(193个)、融合(97处)。淋巴结转移分布:下颈部42处,上纵隔60处,中纵隔105处,下纵隔28处。胃周和腹膜后71处,共306处,多部位转移77例。胸上、中段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以原位转移多见(P〈0.01),且上行转移多于下行(P〈0.01),但胸下段者以下行转移为主(P〈.01)。结论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CT表现为肿大、形态圆形或浅分叶、强化不均或坏死、融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可作为食管癌术中淋巴结清除范围的参考。食管癌术后CT追踪有利于及时发现淋巴结转移,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CT表现,提高该病的CT诊断率。方法: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肠系膜肿瘤,其中良性8例,恶性13例,分析其CT征象。结果:原发性肠系膜肿瘤多单发,体积较大,与肠管关系密切,多被肠管包绕,肿块常推压腹膜后脏器移位,但两者常有脂肪间隙存在,体积较大的肿瘤多密度不均匀,良性肠系膜肿瘤多数边缘光滑、形态规则,恶性肠系膜肿瘤多数边缘不光滑,常伴大片低密度坏死。结论:CT对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定位具有重要价值,对于良性及恶性肿瘤的鉴别亦有较大帮助,但不易明确其组织学类型。  相似文献   

17.
腹部神经源性肿瘤CT分析34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部神经源性肿瘤的CT特征,提高CT诊断能力,方法:分析34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神经源性肿瘤,其中神经鞘瘤16例,神经纤维瘤12例,节细胞神经瘤及神经母细胞瘤6例,良性18例,恶性16例,扫描方法以肿瘤为中心行CT平扫,28例增强扫描,层厚10mm。结果:腹部神经源性肿瘤大部分位于腹膜后及腹膜后脏器(23/34)占67.65%,其余11例来源于腹腔脏器和腹壁,良性神经源性瘤大多表现为圆形,类圆形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节细胞神经瘤可见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大多表现为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恶性肿瘤体积大,形态不规则,边缘欠光滑,密度不均匀,有的肿瘤中心液化坏死或相互融合或侵蚀周围组织,结论:腹部神经源性肿瘤如果与大神经干走行无关,定性诊断较困难,肿瘤大小和密度不是区分良恶性神经源性肿瘤的特性表现,肿瘤边缘不光滑,形态不规则,并对周围组织的侵蚀破坏才是诊断恶性神经源性肿瘤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总被引:68,自引:5,他引:68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21例,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11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5例,回肠4例,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平扫:肿瘤呈均匀等密度者8例,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间呈略低密度或低密度者12例,呈高,等,低混杂密度者1例,增强扫描:病灶中度或明显强化者10例;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多数小囊状坏死者5例,病灶中央坏死,液化,周边强化者6例,21例GIST中,良性7例,肿块直径多小于5cm,边界清楚,多均匀强化,恶性14例,肿块直径大于5cm,边界多不清楚,10例肿块内有坏死,5例出现转移灶。结论:CT检查对于GIST的定位准确,对肿瘤良恶性的判断亦很有价值,但CT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CT表现和病理相关性,提高CT对该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GIST的CT征象,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8例GIST(胃11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1例,肝胃韧带1例,腹膜后1例,乙状结肠系膜1例)。病理诊断良性7例(38.9%),病灶长径1.5-5cm,平均4cm;交界性3例(16.7%),病灶长径3-6.5cm,平均5.8cm;恶性8例(44.4%),病灶长径5-25cm,平均10.3cm。CT表现为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分叶状影。其中,原发胃肠道肿瘤15例(哑铃型3例,腔内型4例,腔外型8例),密度均匀9例,病灶直径平均4.5cm,密度不均匀6例,病灶直径平均9cm,胃肠道外肿瘤3例,密度均匀1例,病灶直径平均5cm,密度不均2例,病灶直径平均14.9cm,增强扫描直径小于5cm或良性GIST,强化均匀,直径大于5cm或交界性、恶性GIST,强化不均,内见大小不等不规则或囊状低密度影。与病理学对照,CT判断GIST良恶性符合率为77.8%。结论GIST影像表现与病理特征相关,肿瘤体积较大,密度不均,边界模糊,包膜强化不连续,分叶状生长,是提示恶性间质瘤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