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CT对外伤性肺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例外伤性肺囊肿患者CT表现。结果11例病例中,2例为多发,9例为单发。右下肺多见,以后基底段和背段好发,都伴有肺挫伤,部分见液气胸、肋骨骨折和纵隔皮下气肿。结论CT检查是诊断外伤性肺囊肿的直观、可靠、便捷的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创伤性肺假性囊肿的MS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临床和随访证实创伤性肺假性囊肿患者的胸部CT和临床资料,观察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内部特征及邻近肺组织改变,分析肺假性囊肿的动态变化。结果:14例患者经MSCT检查共检出创伤性肺假性囊肿39个,其中单发6例,多发8例。病变呈单纯性含气囊肿26个,气液囊肿13个,未见单纯性含液囊肿。69.2%(27/39)的囊肿位于胸膜下区,其中13个邻近叶间胸膜,肺叶外周带胸壁下方10个,纵隔旁4个。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28个,不规则形11个。6个病灶内可见细线样分隔,5个病灶腔壁可见小尖角样突起,6个病灶囊腔旁可见细小裂隙样影。邻近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挫伤改变。所有患者于伤后4~85d内进行复查,发现74.4%(29/39)的病灶不同程度缩小、吸收。结论:创伤性肺假性囊肿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明确胸部创伤病史,以及随访过程中病变的自愈趋势,可作出较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闫呈新  岳云  付建斌  贾明胜   《放射学实践》2010,25(11):1228-1230
目的:探讨肺真菌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3例肺真菌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9例、痰和脑脊液培养证实7例、经皮穿刺活检证实2例、纤支镜刷检5例.全部痛例均行全肺MSCT扫描,14例行病灶处HRCT检查.结果:23例中表现为肺内散在结节影4例,直径1~3 cm,密度均匀,周围见"晕轮征";肿块及空洞影6例,肿块直径〉3 cm,密度较高,周围可见"晕轮征",其中4例有空洞形成,内壁光滑;肺部炎症样改变8例,多位于两肺中下部,病变可融合呈地图状或蜂窝样实变影,侵犯一个肺段或肺叶,似肺段性或大叶性肺炎的表现,其中胸膜下楔形实变影3例,不规则片状实变影5例;曲菌球5例,表现为空洞内边缘光滑的球形致密影,随体位而变化,并见"空气半月征".结论:肺部真菌感染的MSCT表现复杂,病变分布广泛,呈多种性质、多灶性及多形性改变,MSCT能准确显示病灶的细节,是观察肺真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阑尾黏液囊肿(appendiceal mucocele,AM)可由各种非肿瘤性囊肿和肿瘤引起。AM临床上常发生破裂或腹腔种植转移,形成严重的腹膜假黏液瘤。术前MSCT检查对鉴别良恶性黏液囊肿具有重要意义,可提示改变手术方法以避免囊肿破裂、腹膜假黏液瘤的形成。现分析AM的MSCT表现,旨在为术前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脐尿管囊肿为少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畸形,是成人脐尿管病变中最常见的发病类型,占所有畸形的约30%。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30岁以下患者发病以脐部表现为主,而30岁以上者以膀胱表现为著[1]。囊肿大小不等,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囊肿变大或者体检时发现。先天性脐尿管疾病一旦确诊,在感染控制后应早切除[2]。本文回顾性分析脐尿管囊肿的MS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假性肺囊肿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陶道均  李茂林  阳明  陈光祥   《放射学实践》2011,26(7):729-731
目的:提高对创伤性假性肺囊肿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临床和随访证实的创伤性假性肺囊肿患者的螺旋CT资料。结果:31例共有40个假性肺囊肿,多发8例(25.8%),单发23例(74.2%);病灶位于上叶6个,中叶18个,下叶16个;形态上呈圆形(25个)、椭圆形(9个)或不规则形(6个)。首次CT检查示痛...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肺囊肿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创伤性肺囊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追踪观察15例创伤性肺囊肿患者,对其CT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5例病例中,10例为多发性病变(66.7%),5例为单发(33.3%).共36处病灶,呈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其中含气型2处,含液型13处,气-液型21处,两下肺多见.结论:CT能清晰显示病变的形态、密度、边缘等特征,是诊断创伤性肺囊肿的便捷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表现,探讨MSCT对外伤性肾上腺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确诊并治疗的外伤性肾上腺血肿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重点分析CT对血肿的检出率、血肿的形态、大小、密度及随时间推移血肿的变化特点。结果:18例均为单侧肾上腺血肿,其中左侧3例(16.67%),右侧15例(83.33%);18例均合并其他多部位挫裂伤或骨折。平扫下随血肿大小不同,其形态发生改变,边界多光整,平扫CT值等或略高于同侧肾实质。增强扫描后无强化,随时间推移,血肿密度发生变化,其CT值逐渐减低,体积变小,趋于椭圆形改变。结论:外伤性肾上腺血肿具有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外伤病史结合CT增强扫描有助于肾上腺血肿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源性肺囊肿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源性肺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与支气管的胚胎发育障碍有关,大多发生于纵隔,部分在肺内,称为肺囊肿。本文通过对34例支气管源性肺囊肿的CT表现和临床表现的回顾性分析,提高对肺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伤性假性肺囊肿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临床和随访证实的创伤性假性肺囊肿的CT资料。结果:42例中,22例多发,20例单发,共77个囊肿;呈圆形35个,椭圆形28个,不规则形14个;含气型13个,气-液型48个,含液型16个。首诊病灶周围见不同程度的肺挫伤,治疗后病灶缩小。结论:CT能清楚显示创伤性假性肺囊肿的特征,是诊断创伤性假性肺囊肿便捷、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技术及诊断价值,指导临床综合治疗。方法:总结5例经临床及DSA证实的CCF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及CTA检查,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MPR/CPR、MIP、VR等重建。结果:CCF多层螺旋CT直接征象为患侧海绵窦扩大5例,眼上静脉扩张5例;间接征象为突眼5例,眼外肌增粗3例,颅底骨折4例,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3例等。结论:多层螺旋CT及CTA对CCF,特别是外伤性CCF的诊断及栓塞介入治疗后的随访复查具有其他影像学检查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22例临床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先行螺旋CT平扫,后经肘静脉注入碘海醇100 ml,延迟15~20 s和25~30 s行两次扫描。结果:平扫的间接征象:肺纹理稀疏11例,肺梗死灶形成9例,肺动脉高压2例,胸膜肥厚3例,胸腔积液8例。增强后的直接征象:充盈缺损(附壁性32支,部分性30支,完全性92支和中心性即轨道征15支)和动脉面细小14支。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急性肺动脉栓塞安全、迅速、无创伤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脏嗜酸细胞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酸细胞瘤的CT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3例患者均为单发,7例位于右肾,6例位于左肾,10例向肾实质、肾盂方向生长,3例向肾外生长。CT平扫肿瘤主要呈等密度,2例可见钙化,增强主要表现为病灶明显强化,各期低于肾皮质但高于周围肌组织,强化特征呈“速升缓降”型;5例皮质期可见“轮辐状”强化,4例病灶内见低密度星状瘢痕影,3例可见囊状低密度影,1例病灶周围见出血。结论肾脏嗜酸细胞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特异性不高,最后诊断常需依靠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肝外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010年间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肝外梗阻性黄疸68例,将所有病例按良恶性分成两组,良性组36例,恶性组32例。其中20例同时再行增强扫描,图像后处理采用MIP、MPR、CPR等。观察CT定量及定性指标:胆总管内径,肝内胆管扩张程度,梗阻部位距肝门部长度;有无结石,有无肿块及肿块部位、肿块与胆总管关系、肿块强化程度。结果:所有病例均清晰显示梗阻部位,梗阻部位距肝门长度良恶性组间差别显著(P<0.01);而恶性组中胆管癌和胰头癌分别与壶腹癌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胆总管内径各组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肝外梗阻性黄疸的部位、病因及良恶性的区分准确性较高,对肝外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MS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6例GIST的MSCT资料。结果:46例中,GIST位于食管1例,胃部15例,十二指肠12例,空回肠11例,结肠3例,直肠1例,肠系膜内3例;恶性肿瘤28例,交界性3例,良性15例。46例中35例肿块CT表现为外生性肿块,多较大,其中恶性肿块最大径3.5~30.1cm,最大径<5cm者10例,>6cm者18例;肿物密度不均匀,呈囊实性,实性部分中度强化至明显强化,肿块内伴有溃疡形成4例,最大径>4.5cm。瘤内点状钙化灶4例。结论:GIST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MSCT检查有助于GIST的定位以及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情况,对肿瘤诊断及良恶性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MSCT和食管造影对纵隔气肿患者食管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同期(7天内)行MSCT和食管造影检查的68例纵隔气肿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包括食管破裂患者19例,无食管破裂患者49例.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医师1和医师2)分别独立分析MSCT和食管造影图像特征,并对诊断信心予以评分.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名医师诊断食管破裂的一致性,利用相关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评分的差异.以胃镜和随访结果为金标准,采用ROC评价MSCT和食管造影的诊断效能.结果:两名医师采用MSCT、食管造影诊断食管破裂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13、0.816,P值均<0.05.两名医师采用MSCT诊断食管破裂的信心均超过食管造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317、-4.627,P值均<0.05).医师1和医师2采用MSCT图像诊断食管破裂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符合率、ROC下面积(Az)分别为100%、91.8%、82.6%、100%、94.1%、0.959和100%、95.9%、90.5%、100%、97.1%、0.980;采用食管造影分别为78.9%、100%、100%、92.5%、94.1%、0.895和84.2%、100%、100%、94.2%、95.6%、0.921.结论:联合应用MSCT和食管造影图像可全面诊断食管破裂及其并发症,明显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CT提示或诊断为阑尾炎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结果:15例CT表现为阑尾增粗,壁增厚;26例表现为右下腹或盆腔炎性改变(如周围脂肪密度增高、肠周积液、蜂窝织炎、脓肿、腔外气体、淋巴结肿大、相邻肠管增厚、阑尾结石或粪石);6例盲肠末端有局限性增厚;4例右侧腰大肌影模糊。结论:CT诊断急性阑尾炎有独到之处,能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鳃裂囊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鳃裂囊肿的诊断价值,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鳃裂囊肿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12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 本组12例中3例为第一鳃裂囊肿,9例第二鳃裂囊肿,本组无第三、四鳃裂囊肿病例。鳃裂囊肿CT表现为囊性低密度影,囊壁薄,囊内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周围组织受压移位。结论 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鳃裂囊肿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易于做出准确诊断。多平面重组图像可以更加全面直观显示病变,为临床治疗特别是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19.
64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小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小腺癌基本征象的显示及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小腺癌26例,分析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显示(VR)技术对周围型肺小腺癌的基本征象的显示及价值,并与常规横断面对比分析。结果:①64层CT薄层重建、MPR及VR在显示肺小腺癌的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方面优于常规横断面;②MPR及VR对于空泡征、支气管气相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判别有优势。结论:64层CT通过薄层重建配合MPR、VR能够克服横断扫描限制,更加细微、准确、立体、完整地显示肺小腺癌的基本征象,为周围型肺小腺癌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技术在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MSCTA检查,将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运用不同的重建方法对血管进行显示,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显示(VR)技术。结果:14例假性动脉瘤MSCTA诊断均被手术或血管介入治疗证实。轴位图像与多种重建图像相结合能清晰地显示假性动脉瘤的解剖细节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显示假性动脉瘤的特征性征象,可作为假性动脉瘤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