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肺外通路纵隔结节/肿块粗针穿刺切割式活检术的临术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同轴定位系统及18G切割式活检装置,共计80例患者完成CT引导下经肺外通路纵隔结节/肿块穿刺活检术.分析使用该方法完成穿刺活检的纵隔结节/肿块的分布特点、病理诊断以及进针通路选择.结果:80例均穿刺成功,共检出恶性肿瘤72例、胸腺瘤5例、结核1例、慢性炎性病变2例.该方法诊断敏感度为98.6%,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7.5%,假阴性率为12.5%.出现少量纵隔内积气1例(1.25%),少量纵隔内出血1例(1.25%),未见气胸及明显纵隔内出血,无致死性并发症出现.结论:CT引导下经肺外通路纵隔结节/肿块粗针穿刺切割式活检术是一项安全、高效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2.
针对肺部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有多种,但定性诊断仍有一定的难度。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病变可取得细胞、组织学材料,加之微创、便捷等优点,已成为肺部肿瘤病理学诊断的理想手段,对病变的临床定性诊断及治疗、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院自2003年3月~2009年9月行132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介入放射学中的一项重要诊断方法,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受到放射科和临床医师的重视。其获取的病理学标本,能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断,以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我院于2010年开展此项工作,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2011年8例影像诊断不能定性的肺周围病灶进行穿刺活检的临床资料,来评价此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CT导引下切割针在肺周围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导引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术,因其能提供较完整的组织条,且并发症并不明显增加,现在临床上有取代先前的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之势。自动弹枪式不可分解切割针因针心与针体不可分解拆离,尾部手柄大而重,操作起来定位不方便,且文献对自动弹枪式不可分解切割针在肺周围性病变穿刺活检中应用报道较少。笔者收集我院自2006年6月-2009年2月采用18G自动弹枪式不可分解切割针行CT导引经皮穿刺肺周围性病变活检82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轴穿刺针在腹部病变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17G或19G同轴穿刺针对40例腹部疾病患者41个病灶在CT导向下进行穿刺活检,病灶位于肝脏(n=13)、腹膜后(n=24)、腹腔(n=2)、盆腔(n=2),病灶大小为1.0 cm×1.0 cm~10.1 cm×12.3 cm。结果:40例41个病灶均成功进行了穿刺活检及细胞学检查,40个进行了病理检查。经手术证实和临床随访观察,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0.0%(36/40),其中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2%(23/25),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6.7%(13/15)。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导引下同轴穿刺针穿刺活检是腹部病变的一种简单、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CT引导肺部穿刺活检的低剂量参数优选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肺部不同扫描参数下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①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的患者30例(肺穿组),扫描参数为10 mA,120 kV,层厚5 mm,螺距1.5,床速15 mm/s;30例患者(对照组)行胸部常规智能自动毫安扫描,参数为30~175 mA,平均(82.0±13.5)mA,120 kV,层厚10 mm,螺距1.5,床速30 mm/s;②分别比较两种扫描参数下的CT权重剂量指数(CTDIw)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图像质量及总扫描帧数。结果:30例肺穿患者在10 mA低剂量扫描参数下全部穿刺成功。肺穿组的CTDIw和DLP分别为(15.9±8.4)mGy和(2.9±2.3)Gy.c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10 mA低剂量扫描参数,不仅可以保证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成功,而且能减少患者的受线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内小结节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针定位术在胸腔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胸腔镜术前行CT引导下hook-wire针定位119例患者共128枚结节,其中同步法多针定位6例(同侧肺4例、双侧肺2例)。记录定位成功率、定位操作时间、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119例128枚结节定位成功率96.9%,中位定位时间11.8 min,4枚定位针脱落(3.1%),其中1例定位针折断于胸壁内,极少量气胸5例(3.9%),病灶周围及针道出血11枚(8.6%)。术后病理炎性结节13枚,胸内淋巴结2枚,错构瘤1枚;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3枚,原位腺癌24枚,微浸润腺癌37枚,浸润性腺癌37枚,子宫内膜癌转移1枚。结论 胸腔镜术前行CT引导下Hook-wire针定位术定位准确,是一项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直径<3cm肺部结节的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目的:评价肺小结节CT导引经皮穿刺术的准确性、并发症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1991年8月至1998年5月的190例经皮肺穿刺术患者中肺部结节直径〈3.0cm并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50例(50个结节),共做了58次穿刺,均做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病灶直径最小0.5cm(平均2.4cm)。结果:50例中恶性肿瘤34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7例,转移癌7例),穿刺确诊30例,23例穿刺与手术病理一致,7  相似文献   

9.
CT引导下颈椎病变穿刺活检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颈椎病变穿刺活检的方法、途径、取材部位、穿刺针选用及适应证的选择等有关问题。材料与方法:10例颈椎病变病人,病变范围C1~7,累及椎体、椎板、横突、棘突、椎间孔各部。CT扫描确定穿刺平面及穿刺路径,局麻进针,操作过程中CT监视穿刺针走向,达预定位置后取材。结果:10例病人除1例骨巨细胞瘤放疗后活检未见肿瘤细胞,9例有明确的组织学诊断,诊断正确率90%。无并发症出现。结论:CT引导下颈椎病变穿刺活检能清楚显示颈部复杂的解剖结构及穿刺针的位置,安全可靠,并发症极少,操作简便,诊断正确率高。可得到明确病理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CT导向肺穿刺活检38例。活检的要点包括选择最佳层面、进针点及作点扇状快速抽吸。结果:38例中明确诊断33例,其中腺癌11例,鳞癌4例,转移癌1例,未分化癌1例,查到癌细胞但未能分型2例,异形细胞3例,肺脓肿4例,肺结核4例,炎性假瘤3例。未明确诊断5例。发生气胸2例,少量咯血2例。穿刺活检总确诊率为86.8%。结论;CT导引下肺穿刺活检确诊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简便、实用、安全的检查方法,应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对邻近胸部大血管旁直径≤3cm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T引导经皮穿刺术对206例邻近胸部大血管的直径≤3cm病灶进行活检,并与手术或临床随访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中该方法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度为82.7%(124/150),阳性预测值100%;对良性病变的诊断特异度为100%,阴性预测值68.3%(56/82);总诊断符合率为87.4%(180/206)。气胸发生率8.3%(17/206),肺内出血发生率9.2%(19/206),均未作特殊处理而自愈;病灶周围有肺气肿是气胸及肺内出血的危险因素(χ2分别为27.56和30.45,P<0.01),而病灶大小及深度与并发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对邻近胸部大血管旁直径≤3cm病灶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孤立性肺结节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 1993 -0 3~ 2 0 0 1-0 3期间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经手术病理、临床治疗或随访观察证实的资料完整的 61例孤立性肺结节病灶。采用美国Cook公司的抽吸式活检针和套管式自动活检枪 ,选择最佳穿刺层面及穿刺点获取标本。结果  61例孤立性肺结节病灶中经手术病理、临床治疗或随访观察证实为恶性肿瘤者 47例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43例 ,转移癌 4例 ) ,良性病变者 14例。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为恶性肿瘤者 43例 ,良性病变者 9例。并发症 :气胸 12例 (19.8% ) ,出血 5例 (8.2 % ) ,咯血 4例 (6.6% )。结论 孤立性肺结节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创伤小而实用的定性诊断方法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CT导向经皮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31例肺部肿块病人在CT导向下作了经皮针吸肺活检术,其中肺癌16例,肺穿刺活检准确率87.5%;良性病变15例,肺穿刺活检准确率93%、术后气胸3例(9.7%),小量出血1例(3.2%).CT扫描图像清晰.病灶定位准确.因此CT导向经皮肺活检术安全、准确、成功率高,在肺部肿块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CT引导下寰枢椎病变经皮穿刺活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全面系统地探讨寰枢椎病变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入路选择,评价其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25例寰枢椎病变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穿刺部位包括C1及C2椎体的各个部位。根据病变的部位不同,设计相应的进针路径,穿刺取材。结果 25例中,24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穿刺活检准确率96%。其中12例手术治疗,穿刺病理与手术病理符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寰枢椎病变解剖关系复杂,毗邻脊髓及重要的大血管,选择适宜的穿刺路径尤为关键。寰枢椎病变不同的穿刺路径,只要避开大血管及脊髓,操作是比较安全的。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必要的病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多层螺旋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6例患者均在16层螺旋CT导向下进行经皮穿刺活检或治疗.肺部57例,纵隔5例,胸膜2例,骨骼肌肉系统4例,肝脏4例,肾脏、乳腺、甲状腺及胰腺各1例.结果:本组76例均穿刺成功.病理检出75例(75/76).其中肺部恶性病变40例,良性病变16例.结论:多层CT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激光导引装置在胸部病变CT导引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激光导引装置在胸部病变CT导引穿刺活检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 有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的胸部病变CT穿刺活检 335例 ,其中 1 39例应用激光导引装置 (激光组 ) ,其余 1 96例无激光导引装置 (非激光组 )。依据手术病理、临床随访结果对活检病变作出最后诊断。比较激光组与非激光组在诊断正确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有无差别。P <0 .0 5定义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激光组诊断正确率为 90 .6 % (1 2 6/ 1 39) ,明显高于非激光组 82 .7% (1 62 / 1 96)的诊断正确率 (χ2 =4.31 ,P =0 .0 379)。对于直径 >3cm的病灶 ,激光组和非激光组诊断正确率相近 (分别为 93 .3 %和 89.7% ,χ2 =0 .60 ,P =0 .44) ,但对≤ 3cm的病灶 ,激光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非激光组 (分别为 88.6 %和 77.1 % ,χ2 =4.1 2 ,P =0 .0 4 2 3) ;对于紧贴胸膜病灶 ,激光组诊断正确率 (94.6 % )略高于非激光组(91 .5 % ) ,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χ2 =0 .30 ,P =0 .5833) ,对于非紧贴胸膜病灶 ,激光组诊断正确率 (89.2 % )明显高于非激光组 (79.9% ) (χ2 =3 .87,P =0 .0 4 90 )。激光组和非激光组气胸发生率分别为 1 2 .2 % (1 7/ 1 39)和 1 2 .8%(2 5/ 1 96) (χ2 =0 .0 1 ,P =0 .92 73)。结论 激光导引装置在经皮胸部CT导引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7.
刘沛武  吴文泽  刘四斌  邬政宏   《放射学实践》2009,24(11):1251-1253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骨骼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8例骨骼病变行CT引导下活检,每例常规取材2~3次,其中62例病灶区域灶周硬化明显者采用Ackermann骨钻针,35例破坏灶或有明显骨皮质薄弱区者采用切割式活检针,11例有明显灶区液化者采用抽吸式活橙针。结果:108例中102例获得病理诊断,穿刺活检取材阳性率为94.3%,其中97例穿刺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5例不相符,其组织学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5.0%。6例假阴性者包括4例增生硬化性病灶、2例为液化灶。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骨骼病变中的应用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可得到准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8.
CT导引下肺内病变穿刺活检影响气胸发生率因素分析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肺内病变穿刺活检影响气胸发生率的因素。资料与方法 回顾复习肺内病变CT导引下穿刺活检 4 38例 ,观察因素包括患者相关因素 (性别、年龄 )、病灶相关因素 (病变的性质、病灶大小、位置、有无空腔 )、操作相关因素 (患者的体位、胸膜穿刺次数、活检所用时间、穿刺路径通过的肺组织有无肺气肿、穿刺路径经过通气肺组织的长度 )。对所有观察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其对气胸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1) 4 38例中 5 9例 (13.5 % )发生气胸 ,其中 4例 (0 .9% )需胸部导管引流。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大小(F =2 .0 88,P =0 .0 38)、胸膜穿刺次数 (χ2 =34.87,P <0 .0 0 1)、活检所用时间 (F =4 .2 0 9,P <0 .0 0 1)、穿刺路径通过的肺组织有无肺气肿 (χ2 =8.5 0 ,P =0 .0 0 4 )、穿刺路径经过通气肺组织的长度 (F =4 .84 2 ,P <0 .0 0 1)均是影响气胸发生率的相关因素 ;(2 )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胸膜穿刺次数 (waldχ2 =18.6 5 4 ,P =0 .0 0 0 1)、穿刺路径通过的肺组织有无肺气肿 (waldχ2 =10 .6 5 9,P =0 .0 0 1)和穿刺路径经过通气肺组织的长度 (waldχ2 =10 .16 9,P =0 .0 0 1)被列入回归方程。结论 胸膜穿刺次数、穿刺路径经过的肺组织有无肺气肿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