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粘连性肠梗阻1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要点及最佳手术方法。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198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结粟:198例中手术治疗113例,非手术治疗85例;术后因心血管并发症死亡1例,余197例治愈,未出现肠瘘、短肠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部分粘连性肠梗阻病例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但多数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操作技巧与要领。  相似文献   

2.
192例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作士 《宁夏医学杂志》2001,23(12):733-734
对192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其中135例行手术治疗,结果:79%的病人随访3年未复发,能胜任日常工作,结果提示,对粘连性肠梗阻病人,如能充分观察分析病情,把握治疗方法,掌握手术时机,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付伟强 《河北医学》2008,14(9):1082-1084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自拟肠粘连松解汤胃管注入和灌肠,配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支持等常规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结果:50例中,保守治疗47例痊愈,痊愈率94%,3例中转手术治疗。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尽快缓解病情,达到治愈目的,手术率低,具有治愈率高、见效快、住院时间短、痛苦小等优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0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肠梗阻的40%~60%。我院1999年6月-2004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0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洛阳市第二中医院因粘连性肠梗阻接受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6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9例中男41例,女28例,年龄11~82岁,平均(76±9)岁。所有患者既往均有腹部手术史。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中平均出血量12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2 d,术后无并发症,随访无病情复发。结论通过严格的患者选择,由经验丰富的腹腔镜外科医师采用腹腔镜行肠粘连松解术腹部创面少、创口小、腹腔干扰小,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结合该院普外科20年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533例临床分析,讨论了有关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的几个问题。作者认为,治疗方法的选择得当,手术时机掌握好,注意并重视手术方式和技巧是提高粘连性肠梗阻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并提出了有关手术方式和技巧的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3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43例中急症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35例中,中转手术15例,所有患者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部分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症状可以缓解,部分需要手术治疗。对于有手术指征的粘连性肠梗阻。把握手术的时机和对术式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9.
腹腔镜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 42 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 2 0 0 3年 1月~ 2 0 0 4年 6月 4 2例粘连性肠梗阻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除 1例因粘连广泛且致密而中转开腹外 ,余 4 1例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平均 11 5个月 ,无 1例复发。结论 相对于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 ,术后引起再粘连梗阻的可能性小 ,是粘连性肠梗阻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和适应证.方法 利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4例,其中因束带粘连致小肠梗阻者,在腹腔镜下切除束带;小肠与腹壁粘连成角及小肠、网膜与腹壁粘连者,用电凝分离剪、分离钳或超声刀分离与腹壁的粘连.结果 50例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肠粘连松解术.4例因肠粘连广泛中转开腹手术.全部经腹腔镜行粘连松解术病例,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24个月,无一例肠梗阻复发.结论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再粘连机会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袁锋  戴世明  严雄  谭同军 《吉林医学》2012,33(31):6738-6739
目的:总结老年性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6例老年肠梗阻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6例,病因:肿瘤性梗阻55例(57.3%),粘连性梗阻22例(22.9%)。手术75例(78.1%),非手术21例(22.9%)。治愈88例(91.7%),死亡8例(8.3%)。结论:老年性肠梗阻以肿瘤性梗阻为首位,合并症多,做好早期诊断,掌握好手术适应症,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王艳丽 《重庆医学》2015,(16):2219-2221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为34.0%(16/47)。良性肿瘤占12.8%(6/47),病理以腺瘤为主,预后好。恶性肿瘤占70.2%(33/47),贫血是其较为突出的临床表现,病理主要为腺癌(29例,失访3例),好发于十二指肠,预后差。26例腺癌患者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4%、42.4%、29.4%、22.8%,中位生存期为20.3个月。间质瘤占17%(8/47),主要来源于空肠,以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术后使用靶向药物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结论小肠肿瘤发病率低,但以恶性为主,预后差,采取有效的检查手段尽早发现病灶并行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small intestine stromal tumors,SISTs)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7例小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57例患者中男34例,女23例,平均年龄51.7±9.5岁。小肠间质瘤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好发于空肠和十二指肠,胃镜、超声内镜、增强螺旋CT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可以提高检出率。57例均行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其中93.0%(53/57)行小肠肿瘤根治术,7.0%(4/57)行姑息手术。术后病理均为小肠间质瘤,其中,极低危5例(8.8%),低危18例(31.6%),中危16例(28.1%),高危(Ⅳ级)18例(31.6%)。随访时间6个月至36个月,3例出现远处转移或局部复发,2例死亡。结论小肠间质瘤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合理应用辅助检查可提高小肠间质瘤的术前检出率,其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积极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原发小肠肿瘤中,良性肿瘤6例(11.8%),恶性肿瘤45例(88.2%).恶性肿瘤中术后病理类型为腺癌20例,淋巴瘤14例,间质瘤10例,类癌1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最常见症状是消化道出血.51例患者均经手术...  相似文献   

15.
小肠良性肿瘤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小肠良性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8年1月~2002年6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31例小肠良性肿瘤。结果:病理类型以平滑肌瘤、血管瘤、腺瘤、神经鞘膜瘤为主,部位:空肠13例,回肠10例,十二指肠8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出血、贫血、肠梗阻等,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诊断方法常规内镜及胃肠钡餐阳性率不高。结论:小肠良性肿瘤以平滑肌瘤、血管瘤、腺瘤、神经鞘膜瘤为主,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延误诊断。检查手段相对不足,小肠镜及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小肠肿瘤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8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8例患者中,良性肿瘤占22.7%(20/88),恶性肿瘤占77.3%(68/88).良性肿瘤以平滑肌瘤多见,占60.0%(12/20);恶性肿瘤主要为腺癌,占45.6%(31/68).88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腹痛及腹部不适、消化道出血、体重减轻及消瘦、贫血、腹部包块等.本组术前误诊率为62.5%(55/88),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恶性肿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37/50)、46.0%(23/50)、24.0%(12/50).结论 小肠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一经诊断,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64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理类型以恶性间质瘤、腺癌、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块、出血、贫血、呕吐、肠梗阻等。术前诊断符合率46.9%,误诊率53.1%。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以恶性间质瘤、腺癌、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为多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相对不足,容易延误诊断,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早期诊断是关键,手术治疗是首选。  相似文献   

18.
汪鸿波 《吉林医学》2011,(10):1891-1892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结果:腹腔穿刺阳性率92%,腹部立位X检查阳性率76%,CT检查阳性率85%。其中56例行单纯性肠修补术,11例行肠切除术。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22.4%),死亡3例(4.5%)。结论:外伤性小肠破裂诊断以腹部症状、体征为主要依据,结合腹穿、X线及CT检查是最常用且简单有效的提高本病诊断率的方法。对于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应及时合理救治,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云生 《吉林医学》2011,32(25):5203-5205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6例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确诊为外伤性小肠破裂。其中行单纯修补术91例,肠部分切除吻合术25例。113例治愈,3例因严重复合伤、多发伤、休克死亡。结论:在腹部损伤中疑有外伤性小肠破裂时,应详细了解伤情,密切观察,反复多次体检,结合辅助检查,一旦确诊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大肠息肉20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敬飚  刘正金 《海南医学》2010,21(18):30-31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内镜下大肠息肉分布、病理特点和内镜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电凝电切术、钳切术或套扎术治疗的200例老年人大肠息肉患者的有关资料及病理结果。结果老年人大肠息肉男女比为2.5∶1,平均66.2岁,内镜检出率23.5%。临床表现为腹痛占42.0%,便血占18.5%;息肉单发者占57.0%,多发者占43.02%;息肉形态山田Ⅰ型占71.38%;息肉直径〈0.5cm占76.5%,〉2.1cm占1.6%;息肉分布在左半结肠占61.6%,其中乙状结肠占34.4%,直肠占27.1%;腺瘤性息肉占83.29%,炎症性息肉占4.83%,增生性息肉占11.46%,大肠腺瘤性恶变率为0.48%。结论息肉的分布主要在左半结肠,以腺瘤性息肉为主,恶变者主要为腺瘤性,但发生率较低。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最好行心电监护,定期内镜检查治疗为预防其癌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