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荣晓玲 《工企医刊》2009,22(2):41-42
临床上已经把血液化验结果作为诊断和反映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目前许多医院的病房护士由于晨间工作繁忙,普遍把抽血时间安排凌晨5时进行,而检验科将病区标本整理后约9时才开始检验。血液放置时间过长会影响许多化验结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闵惠 《药物与人》2014,(10):75-76
目的:探讨在血液化验工作中影响化验结果的相关原因。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70例,通过BackmanCounter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所有受检者的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常规测定,同时比较在即刻、2h和6h等不同放置时间下的血液化验结果。结果:除血小板计数(PLT)外,静脉血组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值均要较末梢血组更低,比较差并明显(P〈0.05)。在放置6h后,血液中PLT水平要较即刻测定、放置2h测定的结果有所降低(P〈0.05),其余参数水平则较为接近(P〉0.05)。结论:血液化验部位、标本放置时间均可能给血液化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临床应予以充分重视,并严格按照规定在2h内测定标本,以保障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化验报告。方法从血液标本采集的时机、方法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进行探讨。结果标本采集的时间、姿势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结果检验有影响。结论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从标本采集上控制误差。  相似文献   

4.
血液灌流是近年来临床抢救药物、毒物中毒的一种新方法。但专用灌流机价格昂贵,功能单一,一般医院都未购置;而简单灌流治疗不安全,且效果差。文章介绍了以透析机为基础,经改进后用于血液灌流治疗的技术,包括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使用方法、临床效果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付连芳 《中国卫生产业》2013,(23):140-140,142
目的对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搜集到的血液标本96份,分别在0h、3h和6h后对其展开WBC、RBC、PLT、GRAN、LYM、MONO以及Glu、K+、Phos、ALT、Alb、TP、TBIL等各项指标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WBC、RBC与GRAN的检测结果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检测结果逐渐降低(P〈0.05);PLT、LYM、MONO检测结果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P〈0.05);Glu、Phos、TP、TBIL检测结果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会对血液诸多化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中应对其给予关注,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进行,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血液检验对临床诊断、治疗、观察以及预后的判断十分重要,是医院常见的检验方法。血液检验结果受到不同因素和不同环节的影响,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仅对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等有直接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临床用血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本文主要对血液检验的质量控问题以及相关预防和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许宁 《健康天地》2010,4(8):108-109
血液化验是人们到医院就诊时比较常见的一种检测手段。血液流经人体的各个部位,并且与各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维持着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行,血液中的细胞和可溶性成分的改变以及异常成分的出现,不仅反映血液系统本身的生理、病理交化,也反映全身有关脏器的病理改变。通过进行血液化验,除可以诊断各种血液病外,对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也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血液化验的经验,对血液化验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从事血液化验工作的同仁们提供参考,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韦辰 《健康必读》2005,(12):I0010-I0010
人们到医院看病.医生经常会开出“血流变”化验单,经过化验后,有的人被告知得了高黏滞血症。这高黏滞血症是一种什么病,有哪些危害.除化验外自己有没有感觉呢?  相似文献   

9.
生化血液标本检测前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生化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以便能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检验科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某些患者的检验结果波动较大,超过病情的变化,与临床诊断不相符,临床认为检验结果不准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HP联合CVVH的方式治疗严重肝病导致肝性脑病患者8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氨(NH3)、及白蛋白(ALB)等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TBIL、DBIL和NH3浓度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而血浆中钠离子(Na+)、ALB、血糖(GLU)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临床疗效:6例患者治疗后神志、精神症状较前有明显改善,1例在治疗32 h后突发心律失常而死亡,1例在治疗1周后因并发肺部感染而死亡.结论 HP联合CVVH是辅助治疗严重肝功能不全致肝性脑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VVH)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肾脏疾患和非肾脏病危重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CVVH技术治疗41例危重患者,分别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测定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结果有好转15例,治愈6例,BUN、Scr、CV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CVVH为救治MODS等危重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早期、适量、足够时间应用CVVH可提高MODS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张玲 《自我保健》2009,(1):37-37
无论体检或查病,验血都是一项必做的检查。为了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有6个技巧你可要把握好哦。“未吃早餐”不等于“空腹” 当大夫怀疑你得了某种疾病(如肝炎或糖尿病),就要开一张验血单,嘱咐你空腹去抽血化验。一般说来,你很可能赶在第二天上午吃早餐前,  相似文献   

13.
黄晓雪 《药物与人》2014,(9):332-333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中医院诊治的患者126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3例,对照组血液标本放置3h,研究组血液标本放置6h,记录并分析两组血液指标和生化指标检测情况。结果:研究组白细胞和红细胞检测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血小板、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葡糖糖、总胆红素检测浓度比对照组低,磷酸盐和总蛋白浓度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较长将会直接影响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需严格依据相关采血规定及时贮存和送检。  相似文献   

14.
和雪梅 《现代保健》2013,(12):99-10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多发的急危重症,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而床旁连续替代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该病的发展,为临床治疗提供机会。方法:从2010—2012年本科收住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取22例进行床旁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置换量为3500-4500ml/h,通过3-8d的治疗。结果:患者的生命征、临床症状、体征和生化指标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应用CRRT等综合治疗SAP的临床观察,感到尽早进行CRRT治疗可控制病情恶化,有效地改善病情,缩短了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即血液透析(HD)和血液透析滤过(HDF)在尿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HD组,一组为HDF组,每组20人。比较两组在透析治疗前后血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化验指标变化,同时根据SF-36健康调查问卷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采用HDF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提高生存质量有明显的作用,要显著优于HD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21日收治的80例门诊患者的血标本,在放置1h、3h、6h之后,进行单个核嗜酸嗜碱细胞分类、淋巴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分类、红细胞数、白细胞总数、血小板计数和Alb、ALT、Glu、K+、Phos、TBIL、TP等检测,对比各项目在不同时间变化情况。结果经过对比,淋巴分类、单个核嗜酸嗜碱细胞分类以及血小板计数随放置时间增长,数量不断增加;而中性粒细胞分类、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计数则相反,放置时间越长,数量减少;Alb、ALT、K+放置时间长短,数量值没有明显变化(P>0.05);而Glu、Phos、TBIL、TP放置时间与数量值有差异(P<0.05)。结论血标本的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化验人员在采集标本后应及时送检,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脑血栓症血液微量元素与血液流变学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临床脑血栓患者血液微量元素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观察分析,发现脑血栓形成与患者血液微量元素及血液流变学间存在较明显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对临床脑血栓患者的辅助诊断和治疗评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组合输液泵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出现肾功衰竭的32例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方法:采用组合输液泵与单机血泵进行。根据临床需要设定输液泵的参数.包括治疗时间、置换液流量、透析液流量、加温器的温度和滤出液流量等。结果:32例病人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纠正了水潴留引起的急性左心衰、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氮质血症得到缓解,保证了进一步治疗。结论:采用组合输液泵和单机血泵的方法是利用其具有可调节时间和输液量等功能,多台输液泵共同完成。简便易行,在没有经济条件购买CBP专用仪器的情况下.基本可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预防和杜绝输血传染病的发生是输血工作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血液化验是检验血液质量最直观的指标,是保证血液质量的重要环节。据此我们根据卫生部《血站基本标准》的要求,于1993年下半年起对采入的血液开展了HBsAg、抗-HCV、抗-HIV、RPR、ALT、SB等项目的复验工作,从而排除了初筛化验存在的漏检情况,保证了血液的质量。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标本:1994年1月至1998年11月我站采入的血液标本49486例。(2)试剂:①HBsAg试剂:美国GeneticSystems公司及AB…  相似文献   

20.
王爱平 《健康大视野》2005,13(10):90-90
临床工作中,部分医护人员对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存储、预处理等环节缺乏深入了解,使标本在送达实验室分析前,就存在着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从而使所得结果有所偏差,给疾病的诊治带来错误的判断。为了取得较准确的实验结果,现就血液标本进入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