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慧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9):1362-1364
目的:观察滴虫、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白带检验结果及其感染率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对在2003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于湖北省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及健康体检的54 060例妇女的白带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3~2009年,滴虫、霉菌感染率均逐年增加,滴虫感染率从2003年的6.85%增加到2009年的8.69%,霉菌感染率从2003年的7.59%增加到2009年的11.08%。霉菌感染率高于滴虫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 102,P<0.01)。4 06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白带检验结果中,白细胞(+++)以上占94.96%,4 939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上皮细胞(+++)以上占76.59%。结论:白带检测滴虫、霉菌性阴道炎,准确率高。近年来,滴虫、霉菌性阴道炎感染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1002例女职工妇科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为普查女职工的妇科疾病及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癌进行本项工作,方法:通过普查的方式对成都木综厂的全体已婚女职工进行 妇科检查、阴道清洁度、白带查滴虫、霉菌、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阴道滴虫的患病率平均为2%,阴道霉菌的平均感染率为10.65,宫颈糜烂的平均患病率为32.75,霉菌性阴道炎及宫颈糜烂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Ⅲ以上者患者率为0.4%(4例)。结论:宫颈糜烂、霉菌性阴道炎及滴虫性阴道炎是妇女最常见的3种炎症,前2种炎症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
8531例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内蒙古妇幼保健院1994~1998年的阴道脱落细胞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在8531例白带涂片标本中,检出:滴虫1096例,霉菌2032例,细菌124例,纤毛菌76例,混合(霉菌与滴虫双重感染)30例;老年性阴道炎279例。巴氏:Ⅰ级204例,Ⅱ级4587例,Ⅲ级74例,Ⅳ级18例,Ⅴ级11例。发现滴虫性阴道炎及霉菌性阴道炎为外阴瘙痒及白带异常的主要原因,霉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取代滴虫性阴道炎。50岁以上的妇女,老年性阴道炎、核异质细胞及癌细胞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4.
吴小华 《现代保健》2014,(32):104-105
目的:探讨阴道炎患者采取氨基酸碘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接诊的阴道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霉菌性阴道炎40例(霉菌组)、滴虫性阴道炎28例(滴虫组)、细菌性阴道炎30例(细菌组),三组患者皆应用氨基酸碘液治疗,总结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霉菌组总有效率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滴虫组分别为92.86%、10.71%,细菌组则分别为93.33%、10.00%,三组患者在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论是霉菌性阴道炎,还是滴虫性阴道炎与细菌性阴道炎,应用氨基酸碘液治疗皆可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沈茵  管立 《中国校医》1996,10(3):211-212
外阴阴道炎为妇科多发病,由于炎症刺激分泌物增多、疼痛、逢痒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我们应用中外合资海南南台海神国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妇阴泰”治疗外阴病痒症、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共加例,有效率达95%,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及外阴病痒症患者。年龄:19~58岁。临床症状及体征:外阴病痒或刺痛;白带增多、白带性状改变;外阴充血、首癣样改变;阴道粘膜充血。白带镜检查见滴虫或查见霉菌。1.2治疗方法将妇阴泰原液按1:Zo稀释后作阴道冲洗或坐浴。每日1…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西藏山南地区不同年龄段滴虫阴道炎的流行现状。方法以2019年7月1日-2019年10月15日在山南市妇幼保健院行阴道分泌物检查的4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跨度从16~64岁,平均年龄30.27岁。结果该地区滴虫性阴道炎的感染率为17.00%(84/494),霉菌性阴道炎为4.251%(21/494),细菌性阴道病为5.061%(25/494),其中滴虫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5例,占1.012%。按不同年龄分组的情况为25岁以下组,25~40岁组,40岁以上组。滴虫阴道炎在西藏山南地区各年龄阶段的感染率显著高于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年龄段之间滴虫阴道炎的染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患者来源的地域区分,该地居民的滴虫阴道炎感染率为18.30%(82/448),显著高于外来流动人口的滴虫阴道炎感染率4.348%(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国内近期发表的文献相比,该地区滴虫阴道炎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西藏山南地区的滴虫性阴道炎感染率显著高于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也显著高于国内其他地区近期报道的水平,提示本地区需大力加强滴虫性阴道炎的筛查和规范化治疗,同时应加大对本地居民相关健康观念的普及。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1.1 对象 1996年3月至1998年3月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及霉菌性阴道炎的门诊病人,共242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42岁,已婚,均为初诊。1.2 方法 采用悬滴法即刻镜检阴道毛滴虫,同时观察外阴,阴道壁和官颈情况,已婚者按妇科检查常规内诊,并取阴道后穹窿分泌物镜检,呈阳性者,无其它部位感染,尿糖呈阴性。1.3 症状与体态 242例患者均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外阴搔痒,白带增多,滴虫性阴道炎呈现泡沫样白带,霉菌性阴道炎呈现豆腐渣样白带。1.4 药物治疗方法 滴虫性阴道炎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及甲硝唑粉400mg,霉菌性阴道炎采用2—3%苏…  相似文献   

8.
我站于1997年8月至1999年10月采用中药配合五倍可利治疗滴虫、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1 临床资料1.1 治疗对象 滴虫、霉菌性阴道炎326例,年龄26~56岁滴虫性阴道炎176例,霉菌性阴道炎150例治疗前均进行阴道白带常规涂片检查,确诊是滴虫、霉菌性阴道炎。1.2 分组治疗方法 将326例患者随机分为102消毒液10∶2000溶液冲洗外阴后,填塞五倍可利,(163例)作为对照组;中药配合五倍可利(163例)作为实验组,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时间均为月经干净后5~7天。治疗用药期间禁止性生活及盆浴1个月。中药成份:苦参15g、蛇床子15g、…  相似文献   

9.
了解阴道炎 常见的有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3种类型。感染了滴虫、霉菌和细菌,最明显的症状是阴道、外阴痒,白带或阴道分泌物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组健康体检女性滴虫性、霉菌性阴道炎及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情况。方法采集健康体检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高倍镜下直接观察滴虫、霉菌及线索细胞。结果1520例健康体检女性阴道分泌物中滴虫检出47例,占3.1%;霉菌检出29例,占1.9%;线索细胞37例,占2.4%。不同年龄段检出率不同,36—45岁组滴虫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40,P〈0.01)。结论健康体检女性中不同年龄段各种阴道炎患病率不同,36-45岁组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明显增高,提示女性卫生保健在各个年龄段(尤其是性活跃期)都应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阴道分泌物中真菌和滴虫的感染率,并对其进行季节性动态观察,提高阴道感染的诊断能力。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三台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 200例女性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对所有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结果感染真菌和滴虫患者共138例,感染率为11.50%;其中真菌性阴道炎与滴虫性阴道炎感染率分别为8.75%和2.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岁患者真菌感染率最高,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秋季是真菌感染率最高的季节,感染率为10.09%,春季是感染率最低的季节,感染率为6.64%,春秋季节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滴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中,滴虫感染率显著低于真菌感染率,在季节性方面,真菌感染存在明显季节变化,滴虫感染不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患病因素,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8月在我站诊治的20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滴虫性阴道炎与性生活直接传播;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坐便器,衣物,污染的器械及敷料等间接传播密切相关.200例滴虫性阴道炎均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灼热,疼痛或性交痛.分泌物稀薄脓性,泡漠状,有臭味,阴道黏膜充血等.联合应用阴道分泌物悬滴法,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滴虫等检查,有助于诊断.结论:滴虫性阴道炎是常见的阴道疾病,由阴道毛滴虫引起,近年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及时发现早期进行正规治疗,方能治愈.  相似文献   

13.
由于女童卵巢功能尚不健全,其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亦未完善,尤其在青春期,月经来潮其防御功能又易遭到破坏,所以外阴阴道炎是女童常见炎性疾病之一。为了保护儿童身心健康,作好女童外阴阴道炎防治工作,本文收集1993-1995年本院门诊登记的对例此类病例,作统计分析,现予报道如下:1一般情况女童外阴阴道炎患者,年龄最小6岁,最大13岁,平均9.1岁。其中城市对例(425%),农村50例(57.5%)。61例为夏秋季发病(占70.1%)。2疾病分类87例患者中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的例(占52.9%),滴虫性外阴阴道炎25例(占28.7%),霉菌性…  相似文献   

14.
毛玲 《现代保健》2011,(5):45-46
目的通过对180例滴虫性阴道炎(TV)患者宫颈分泌物支原体的检测,探讨其混合感染状况及临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先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镜检,找到阴道毛滴虫,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同时取宫颈管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在18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中,支原体阳性150例,阳性率83.33%,其中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8.0%、60.0%、12.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94.7%支原体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女性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存在合并支原体感染,有必要进行常规的检查,为恰当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阴道炎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炎症,由于其病因复杂,故种类繁多,其中以非特异性、滴虫性、霉菌性、老年性和婴幼儿性阴道炎最多见。现就诏安县1996~1997年对各企事业单位女工进行普查工作中,所发现的滴虫性或霉菌性这两种病例的治疗及追踪情况报告如下。1普查情况1996~1997年女工普查门诊总数1326例,患有滴虫性或霉菌性阴道炎者共408例(30.77%),其中25岁以下23例,26岁至35岁为228例,36岁至48岁157例。2治疗方法2.l滴虫性阴道炎全身用药首次用静滴甲硝峻液每次200mll次/d,3天为一个疗程的冲激疗法,效果尤佳。接之可口服灭滴…  相似文献   

16.
<正> 阴道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其中以滴虫性与霉菌性阴道炎所占比例最高,达65%~85%,严重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通过对白带标本盐水涂片和染色涂片的检查,可以对滴虫性与霉菌性两种类型加以区别,给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育龄期妇女细菌性阴道病(BV)感染状况及其合并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潮州市某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妇科门诊育龄期妇女的阴道分泌物标本3 250份,应用BV快速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同时做分泌物直接生理盐水涂片检测霉菌、滴虫。结果3 250例标本中,BV阳性796例,阳性率为24.5%。796例BV阳性者中合并霉菌感染152例,感染率为19.1%,合并滴虫感染126例,感染率为15.8%;2 454例BV阴性者中合并霉菌感染313例,感染率为12.8%,合并滴虫感染134例,感染率为5.5%;BV阳性者的霉菌和滴虫感染率均高于BV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该院妇科门诊育龄期妇女BV检出率较高,BV合并霉菌、滴虫感染也存在一定比例,建议将BV检测作为妇科检查的一项常规检测项目,以利于育龄妇女BV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589名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几种病原菌的检测,了解河北省任丘地区妇女阴道病感染情况,协助临床更全面地做好妇女健康检查作。方法2013年3—7月到华北石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妇科检查的589名妇女,采用常规方法对其589份阴道分泌物进行滴虫、真菌及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并对阴道分泌物涂片进行革兰染色光学显微镜镜检。结果589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中发现各种不同异常120例,占20.37%。其中BV(细菌性阴道炎)36例,占6.11%;真菌性阴道炎62例,占10.5%;滴虫性阴道炎10例,占1.70%。20—45岁妇女中,阴道分泌物异常者112例,占异常病例的93.3%(112/120);在清洁度为I至Ⅱ度的分泌物中,检出异常者为40例,检出率为14.49%;清洁度为Ⅲ至Ⅳ度的异常检出率为25.56%。结论该地区育龄期妇女阴道感染率较高,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较细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均要高;不宜根据标本的清洁度来指导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杭州市萧山区妇科阴道感染病原体的分布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白带常规联合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对10 158例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10 158例就诊患者中,清洁度Ⅰ~Ⅱ度4 452例,占检测人数的43.83%;清洁度Ⅲ~Ⅳ度5 706例,占检测人数的56.17%。共检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2 488例,占检测人数的24.49%;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 548例,占检测人数的15.24%;滴虫性阴道炎患者349例,占检测人数的3.44%。随着清洁度的增加,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及霉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呈明显递增趋势。结论: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率最高,霉菌性阴道炎次之,滴虫性阴道炎最低,采取科学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提升常见阴道感染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探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假丝酵母菌阴道炎(VVC)、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了解发病原因,为社区妇女降低上述阴道炎的患病率作好预防保健工作。方法抽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门诊2006年5月至2006年8月的阴道炎病例共1069例均做白带常规检查查找滴虫、假丝酵母菌的发病情况,其中有925例患者做BV检查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情况。结果1069例阴道炎患者中做白带常规检查发现假丝酵母菌阴道炎者有72例、发病率6.74%,滴虫性阴道炎者有59例、发病率5.52%,在925例患者做BV检测发现BV(+)者120例发病率12.97%。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门诊中发病率最高是细菌性阴道病,其次是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最低是滴虫性阴道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