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脑卒中偏瘫患者静脉输液发生渗漏的观察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秦燕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07-508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健侧和患侧肢体输液静脉渗漏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患侧输液组和健侧输液组,各60例.患侧组采用瘫痪上肢进行静脉输液,健侧组则采用健侧上肢静脉输液,比较两组输液10d内静脉渗漏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静脉渗漏发生率患侧组为25%,健侧组为10%,χ2=46.75,P<0.001;静脉炎发生率患侧组为15%,健侧组为3.3%,χ2=4.90,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肢体输液较健侧肢体输液更易发生输液渗漏和静脉炎,从而影响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健侧和患侧肢体输液对静脉渗漏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患侧输液组和健侧输液组各60例.患侧组采用瘫痪上肢静脉输液,健侧组采用健侧上肢静脉输液,比较两组输液10 d内静脉渗漏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静脉渗漏发生率患侧组为25%,健侧组为10%,x<'2>=46.75,P<0.001;静脉炎发生率患侧组为15%,健侧组为3.3%,x<'2>=4.90,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肢体输液较健侧肢体输液更易发生输液渗漏和静脉炎,从而影响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偏瘫患者静脉输液渗漏的预防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目前三大死亡原因之一。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为其重要特点。急性脑卒中约60%以上的患者出现一侧或两侧肢体瘫痪,临床多采用脱水、降颅压、扩血管、保护脑细胞等对症支持治疗。药物多以静脉输液为主,且输液量较大,时间长,加上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及烦躁等症状,不能很好地配合,输液渗漏在所难免。为此,有效、简便的预防和对策在我们临床护理工作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介绍我科在预防和处理脑卒中偏瘫患者静脉渗漏方面的一些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类,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临床表现主要为偏侧肢体瘫痪、偏身感觉障碍、言语障碍,严重者可出现昏睡、昏迷等意识障碍。急性期常需要静脉输液,用以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预防和控制感染等。由于输注药物较多,输液时间较长。且常需输入甘露醇等高渗液体,故发生静脉渗漏和静脉炎的几率较大。急性脑卒中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烦躁不安等症状,以往护理人员常采用患侧肢体输液,以便于护理,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渗漏性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及防治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龚维冷 《实用护理杂志》1996,12(12):530-530,533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渗漏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难题 ,它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 ,而且影响了治疗和抢救工作。近年 ,为了防治静脉输液渗漏 ,我们改进了静脉输液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对 2 0 0 0年 9月至2 0 0 1年 6月 2所医院胸外科的 14 8例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男 97例 ,女 5 1例 ,16~ 81岁。其中食管和贲门癌 6 8例 ,肺癌 4 3例 ,肺部良性疾病 3例 ,纵隔肿瘤 17例 ,胸外伤 6例 ,其他胸部疾病 10例。本组患者液体中加药的种类 5~ 12种 ,输液 3~ 36d ,共静脉输液 110 0例次。1 2 方法 随机将需静脉…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注渗漏的机理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静脉输注渗漏是临床常见的护理难题。文章综述了静脉输注渗漏的机理,包括有药物因素、机械因素、物理因素、病人循环不良及缺氧因素,根据静脉输注渗漏原因提出正确的预防及治疗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现将32例药液渗漏引起不同程度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和防治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治近况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静脉输液是药物摄入的重要途径 ,也是临床护理常见的难题 ,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时 ,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 ,重者引起组织坏死 ,甚至造成功能障碍。近年来 ,为防治静脉输液渗漏 ,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输液渗漏对机体的损伤、机理和防治进展综述如下。1 输液渗漏对机体的损伤1.1 血管损伤。刘铭镛等通过动物实验形态学观察发现 :体液及细胞漏出 ,引起血管周围大量结缔组织增生 ,致使血管管壁增厚、变硬 ,管腔缩小或堵塞。任旭东等通过实验表明 ,2 0 %的甘露醇更容易导致血管损害且不易恢…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静脉输液部位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电针结合神经发育疗法改善脑梗死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选用相同神经发育疗法方式,每日2次,治疗组加电针进行治疗.以简式的Fugl-Meyer运动量表和Bathel指数为指标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针结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更有利于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输液状态下采取变换体位,促进患者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40例,均给予康复护理。静脉输液时,A组取常规卧位;B组交替使用卧位、斜坡位、坐位。比较2组患者输液时的重复穿刺率、输液前和输液完毕30 min后平卧时心率、呼吸和血压,治疗前和输液疗程结束后(4周)肺部感染率及压疮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BI)、平衡功能、上下肢肢体运动功能Brunnstrom及心理症状因子(SCL-90)评分变化。结果:输液4周后2组患者重复穿刺率、输液前后心率、呼吸及血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A组比较,B组肺部感染和压疮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降低;BI评分明显提高;上下肢Brunnstrom达5~6级的患者明显增多;SCL-90各因子分中,B组恐惧、焦虑、抑郁、敌对、人际关系、躯体化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A组仅恐怖、抑郁症状评分下降(P〈0.05,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于输液状态下定时变换体位,对并发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及心理康复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按脑血管疾病的常规治疗。训练组患者配合康复训练,包括急性期正确肢体摆放,恢复期控制肌痉挛及肢体功能训练、ADL训练等。分别于康复训练前和训练6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ADL能力,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尊量表(self-esteemscale,SES)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和自尊水平。结果:经过6周治疗,训练组患者BI和SE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SAS和SDS评分明显下降(均P0.01);对照组仅BI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2组间比较,训练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配合康复训练可显著促进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和ADL能力提高,从而减轻或消除其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自尊水平,对全面康复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刘若伟 《华西医学》2009,(9):2232-2233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对每例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在入院时临床神经缺损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时两组上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配合康复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早期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减轻肩痛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床边运动疗法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部进行康复,用简氏疼痛问卷和上肢功能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0d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上肢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进行早期干预明显减轻了肩痛并有效提高了上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0例,康复组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同时辅以功能性电刺激、经络导平针灸等方法进行6个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临床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分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康复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的预后明显好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偏瘫患者肩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大琍 《中国康复》1998,13(1):18-20
对84例偏瘫肩痛患者进行观察分析,认为肩痛是多种致病因子的叠加;通过综合治疗后,采用自行设计的“偏瘫肩痛程度评分表”和被动肩关节活动的受限程度作治疗前后评分。结果偏瘫肩痛程度治疗前后评分±s=4.405±2.293,t=17.609,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偏瘫肩关节活动的受限程度治疗前后经卡方检验X2=11.3,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说明偏瘫肩痛通过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明显的缓解。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偏瘫综合治疗方案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偏瘫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治疗方案的个体化和综合性。由此我们设定了中医辨证与分期针刺及促通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结果显示,该方案符合偏瘫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体现了整体化和个体化相结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盆强化训练对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6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骨盆强化训练,治疗前和治疗8 周后采用Biodex Gait Trainer 2 步态分析系统对患者的平均步长、肢体负重时间比、3 min 步行距离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平均步长、肢体负重时间比、3 min 步行距离均较前显著改善(P<0.00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采用骨盆强化训练可改善偏瘫患者步态。  相似文献   

20.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20例脑卒中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保持肩关节被动活动度、肩胛肌群抗阻训练、戴肩吊带等综合康复治疗,6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20例患者经康复治疗后,肩关节半脱位恢复,患肢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及所致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