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层脑电图监测下病灶切除联合皮层热凝治疗继发性癫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病灶切除联合皮层癫痫灶热凝术治疗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3例颅内占位性病变合并继发性癫痫的患者采用皮层脑电图术中监测、病灶切除联合皮层热凝的治疗方法,并随访观察此种联合手术方法对继发性癫痫的控制效果.结果 术后全部患者都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0个月.根据国际癫癫学会的外科手术疗效分级法进行手术效果评价:Ⅰ级14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2例,有效率(Ⅰ级+Ⅱ级+Ⅲ级)为21/23.结论 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行病灶切除联合皮层热凝术治疗继发性癫痫安全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癫痫手术治疗的歧层电图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歧层电图监测对切除癫痫病灶的应用价值及适应症。方法对10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使用盘状电极行ECoG监测下切除癫痫灶进行研究。结果:术前脑电图检查86例异常,皮层电图10例异常。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有88例临床发作已控制,16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在ECoG监测下切除癫痫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103例颅内病变伴发癫痫术中皮层脑电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在颅内病变伴发癫痫的外科手术中的意义。方法 在癫痫外科手术中,运用ECoG监测手段,配合手术医生。结合对致癫皮层低功率电凝热灼术,治疗颅内病变伴发癫痫患者。结果 103例颅内病变伴发癫痫患者,术中皮层脑电(ECoG)监测,病灶切除前,检出棘波97例,占94.2%(97/103);病灶切除后,在ECoG指导下,手术医生调整扩大切除范围,并对致癫皮层进行低功率电凝热灼术后,再次行ECoG描记,检出棘波20例,占19.4%(20/103)。结论 在颅内病变伴发癫痫患者的手术中,运用ECoG监测,对于配合手术医生处理原发病灶及致癫皮层,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癫痫手术麻醉药的选择傅素娥目前,癫痫病灶手术均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进行切除,近几年来,我院神经外科对70例颞叶癫痫手术时,采用不同麻醉方法,观察了不同麻醉剂对皮层脑电波的影响,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70例均为颞叶癫痫病人,行前颞叶切除术,男47...  相似文献   

5.
皮层脑电图监测在顽固性癫痫手术中的应用(附15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皮层脑电图在顽固性癫痫手术中的应用经验并评价手术疗效。方法 155例顽固性癫痫患者,术前行MRI、视频脑电图、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与脑磁图检查,明确致痫灶,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手术。54例颞叶癫痫患者行颞叶前部与海马杏仁核显微切除术,47例颅内病灶患者行病灶与癫痫灶切除术,35例行癫痫灶切除术,19例致痫灶位于功能区的患者行皮层电凝及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结果术后随访1~2年,按Engel分级:Ⅰ级88例,Ⅱ级46例,Ⅲ级13例,Ⅳ级8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保持良好,未出现明显后遗症。结论在术前多种方法联合定位癫痫灶的基础上,应用皮层脑电图可以提高顽固性癫痫患者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电脑图及皮层脑电图在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中致痫灶的定位价值。方法 对15例难治性癫痫病人术前、术中定位资料及术后随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5例均在术前及术中记录到癫痫样放电,为手术定位切除病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结果 术前脑电图结合影像学检查,术中皮层监测可为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CA)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自1995年6月至005年6月,我科对14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CCA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和脑电图检查,手术均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进行。结果术后通过1年以上随访发现,13例患者疗效满意,无癫痫发作;效果较差1例,手术有效率为92.86%(13/14)。结论MRI诊断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CCA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其典型表现是T2WI图像上病灶周围有一均匀的环形低信号区。手术一般应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进行,且在切除病灶的同时,应一并切除病灶周围的胶质疤痕和含铁血黄素沉积带。  相似文献   

8.
立体定向开放显微手术治疗脑内致痫小病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脑内致癫痫小病灶术前、术中的精确定位和病灶切除,是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探讨立体定向开放微创手术,皮层电极监测下切除脑内致痫小病灶的手术方法。方法53例症状性癫痫病例,CT、MR I检查有脑内小病灶(直径在0.5~3.0 cm),24 h视频脑电图确认致痫灶为脑内单发病灶。ASA 601S型立体定向仪CT引导辅助全麻环钻开颅,导针穿刺放置导管引导,显微镜下手术分离、切除病灶,皮层脑电图确认将致痫灶切除。结果病灶全切率达96.2%,术后50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6.3个月,癫痫消失45例,脑电图检查记录到癫痫波11例,临床癫痫发作5例。因肺癌死亡3例。结论CT立体定向引导,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致痫小病灶,术中皮层电极确认将致痫灶切除,是一种定位精确、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沟皮层内小病灶致症状性癫痫患者的脑电图特点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脑沟皮层内小病灶致症状性癫痫患者的脑电图、手术方法及其疗效等临床资料。结果此类患者发作起始形式的头皮脑电图特点是病灶附近区域节律性3~4Hzδ波持续数秒后转为5~6Hz节律性θ波。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病灶加皮层热灼术。术后随访1~3年,按Engel分级,Ⅰ级10例,Ⅱ级1例。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没有癫痫再发作。结论手术切除病灶加皮层热灼术治疗脑沟皮层内小病灶致症状性癫痫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用立体定向技术,辅助皮层电极监测,开放显微手术切除导致顽固性癫痫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提高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26例顽固性癫痫病例,MRI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直径在0.5~2.5 cm),视频脑电图检查诊断与MRI定位一致.10例采用常规显微手术切除,16例利用立体定向技术,放置硅胶管引导显微手术切除病灶,辅助皮层脑电图监测确认致痫灶切除.结果 手术时间:常规组为3.5小时,定向组为2.3小时.病灶全切率:常规组80%(8/10),定向组93.7%(15/16).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常规组癫痫消失8例,脑电图记录到癫痫波2例,临床癫痫发作2例.定向组癫痫消失14例,脑电图记录到癫痫波2例,临床癫痫发作1例.结论 在没有导航系统的条件下,立体定向引导显微开放手术,辅助皮层电极监测,切除以顽固性癫痫为症状的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定位精确、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有些药物治疗效果差,手术切除病灶有望根治.我院自2001年至2004年于皮层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phy, ECoG)监测下,手术治疗癫痫2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就术中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难治性颞叶癫痫的临床特点、术前评估方法、手术治疗方式及其疗效。方法 105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行头部CT及MRI检查,同时加行双侧海马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并均行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根据患者的术前临床发作特点、影像学和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在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患者1年以上,观察手术的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中,48例海马硬化患者行前颞叶切除术(包括大部分海马及杏仁核);另外57例有其他病灶的患者先行病灶切除术,复查皮层脑电图其中23例患者仍有异常放电,对这23例患者加行前颞叶切除术(包括大部分海马及杏仁核),前颞叶切除后有5例患者仍有异常放电,予以皮层热灼术。手术疗效:术后80例患者的癫痫发作完全消失,13例患者较术前明显缓解,12例患者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为88. 6%,优良率为76. 2%。结论 颞叶癫痫的发作形式有一定的临床定位价值,如果患者的神经影像学和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一致,则强烈建议手术治疗。手术一定要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进行;同时术中在切除颞叶病变后,应根据皮层脑电图监测结果加行前颞叶切除术,必要时再加行皮层热灼术,以解决双重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13.
皮层脑电图监测下切除有癫痫症状的脑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切除或热灼伴有癫痫症状的脑肿瘤的手术效果。方法 16例伴有癫痫症状的脑肿瘤患者,术中通过皮层脑电图确定癫痫灶,切除肿瘤后,切除或热灼可疑癫痫灶。术后随访患者的癫痫发作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切除肿瘤前均可通过皮层脑电图探及痫波,肿瘤及痫灶完全切除后,痫波消失者15例,1例功能区患者虽多次皮层热灼,仍可见偶发棘波。术后15例未再有癫痫发作,1例有部分性发作,用抗癫痫药可控制。结论 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切除或热灼癫痫灶是一种有效控制肿瘤切除术后癫痫发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顽固性癫痫的致痫灶定位方法和皮层电极监测下致痫灶切除,加行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MST)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对138例顽固性癫痫病人的致病灶,采用CT+MRI+EEC+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皮层脑电图(ECoG)联合检测定位。对检出的阳性病灶在皮层电极监测显微镜下行致痢灶切除,切除后检测仍有癫痫波者加行MST;致痫灶位于重要功能区者单行MST。结果致痫灶阳性检出率86%。皮层电极监测显微镜下致痂灶切除加MST,术后91%的病人癫痫发作停止,一年后约15%的病人复发,但症状较术前减轻,持续时间较术前短。结论CT+MRI+EEG+SPECT+ECoG联合检测,对手术定位具有较高价值。皮层电极监测下致痫灶切除术及MST创伤轻微、效果比较可靠、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病灶及致痫灶的不完全切除和形成皮层软化及疤痕,可能是导致癫痫复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经验。方法使用多功能电生理监测仪,共对96例继发性癫痫患者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对原发灶切除结合外周皮层电灼的方法,分析ECoG在继发性癫痫手术中的意义。结果通过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其中88例在原发灶外周监测发现棘波(占91.6%),切除原发灶及扩大手术范围行低功率电灼皮层后,85例棘波完全消失或明显减少(占96.6%),术后复查常规脑电图(EEG)显示癫痫控制率为96.8%。结论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在颅脑病变合并继发性癫痫的患者治疗中,单纯切除原发灶及扩大范围电灼虽不能完全消除癫痫灶,但ECoG监测对于指导癫痫灶的处理是术中必不可少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部病变导致的症状性癫痫的诊断和手术经验。方法对19例症状性癫痫患者进行术前头皮视频脑电图监测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灶及致痫灶,在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病检示胶质瘤11例,脑动静脉畸形3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蛛网膜囊肿1例,蛛网膜囊肿伴颞叶局灶皮质发育不良1例。术后随访6月以上的14例病人按照Engel癫痫疗效分级,Ⅰ级13例(92.86%),Ⅱ级1例(7.14%)。结论癫痫病人应该积极寻找病因,症状性癫痫通过外科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0年6月至1998年5月期间,术前采用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脑电地形图、CT、MR、ECT等检查,术中运用皮层电图监测,对125例各型顽固性癫痫病人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男78例,女47例,年龄2.5~50岁,平均22岁。病程平均5.6年...  相似文献   

18.
皮层电图监测在癫痫手术中的应用福建医学院附属一院脑电图室林启文福建医学院附属一院神经外科张义成,林元相皮层电图监测在顽固性癫痫手术治疗中对寻找痫灶、验证切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本院1992年底以来,对24例顽固性癫痫手术治疗时,应用皮层电图监测的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层脑电监测定位指导继发性癫痫手术切除方式、范围及术后疗效。方法对2005-06-2013-06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75例继发性癫痫患者术前行视频脑电监测定位,致痫灶与病灶相一致,相近或相侧的情况下,手术中再用皮层及深部电极行皮层脑电图监测定位,并在其指导下联合多种手术方式切除原发病灶及致痫灶,术后定期复查,随访6~60个月。结果根据ILAE疗效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价:1级52例,2级41例,3级27例,4级26例,5级18例,6级11例,总有效率93.0%。结论对继发性癫痫发作患者,术前行视频脑电监测定位,术中再进行皮层脑电监测定位病灶与癫痫灶的关系,并在其指导下联合多种手术方法切除和处理癫痫灶,采取病灶+致痫灶的手术切除方法,可明显降低术后癫痫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我们选择20例癫痫病人,原发性癫痫12人,继发性癫痫8人,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4±11岁,体重55.3±13.3kg,ASAⅠ~Ⅱ级,都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行癫痫病灶切除术。20例癫痫手术病人先用静吸复合麻醉,开颅后排出原吸的异氟醚,描记皮层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