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1岁,体重50k。因诊断“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cute fulminant myocarditis,AFM)心源性休克”于2008年11月2日收住心内科监护病房,予吸氧、大剂量升压药物、甲泼尼龙、维生素C、护心通以及病毒唑等治疗,并置入深静脉导管、安装临时性心脏起搏器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辅助循环。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成人暴发性心肌炎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2015年4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间收治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心源性休克,常规治疗方案无明显效果,遂急诊行ECMO辅助治疗(ECMO模式为VA,即静脉动脉模式)。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患者入院时与ECMO撤机后的超敏肌钙蛋白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纤维蛋白原(FI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ECMO辅助治疗后患者心功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全身器官灌注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好转,恢复正常值左右。结论:体外膜肺氧合作为一种源于体外循环的新技术,是成人暴发性心肌炎的有效急救方案,对患者的恢复及预后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岁8个月,体重10 kg。因"面色苍白2天,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由外院转入我院儿科ICU。入院诊断:①急性暴发性心肌炎;②心源性休克;③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查体:T37.0℃、P 110次/min、R 33次/min,BP:56/38 mm Hg,血氧饱和度80%。镇静状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急查: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116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2 665 U/L,总胆红素12.3μmol/L。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在暴发性心肌炎(FM)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10例接受ECMO辅助的FM患者临床资料,对比辅助前后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乳酸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转归.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女性;成人9例...  相似文献   

6.
刘成军  卢思为 《西部医学》2020,32(5):643-646
【摘要】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目前最高级的生命支持技术之一,可暂时替代患者心肺功能,为患者器官功能恢复争取宝贵时间。本文就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儿科重症中的临床应用作一述评,并分析我国儿童ECMO发展的制约因素,希望中国儿科ECMO技术快速发展,进一步发挥对危重患儿的救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体外膜氧合技术(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对医学界而言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在国际上最早1971年就有成功案例,在国内也是在本世纪初就开始临床使用的.但由于其总体治疗病例数少,使用的单位也并不多,宣传也不广泛,因此大众对其熟悉程度较低,甚至于有些医护人员也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谱,观察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对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暴发性心肌炎患者28例和19例对照者,采集基线和ECMO撤除后的外周血,分离血清,液相芯片分析法检测14种细胞因子水平,观察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及其对生存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暴发性心肌炎组和对照组血清中均未检测到白细胞介素-3(IL-3)表达。干扰素-α(IFN-α)、IFN-γ、IL-1α、IL-1β、IL-1ra、IL-4、IL-10、IL-33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暴发性心肌炎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血清IL-2[(5400.00±2181.00) pg/ml]、IL-6[714.6(521.0,1071.0) pg/ml]、IL-7[269.7(169.4,402.5) pg/ml]和IL-15[105.7(50.5,186.5) pg/m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暴发性心肌炎组存活者和死亡者血清IL-6水平的受试工作者特征曲线分析示,曲线下面积为...  相似文献   

9.
韩飚  朱亚彬  朱兵  毛宝根  李星海  陈是春  丁青松 《浙江医学》2011,33(12):1833-1833,1835
患儿男,11岁、因“发热4d,腹痛1d”于2009年7月14日入院。入院查体:T36.1℃,P100次/min,R20次/min,Bp90/44mmHg。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小儿心脏术后体外膜氧合(ECMO)的使用趋势及不同适应证下生存情况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心胸外科数据库,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进行静脉-动脉ECMO辅助的117例患儿,根据适应证分为三组(心脏术后综合征组、心肺衰竭组及心脏骤停组).结果 心脏术后ECMO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在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8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危重症新生儿中实施ECMO支持的11例患儿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诊断、实验室指标、ECMO支持过程中各种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结果11例患儿中成功脱机8例,脱机率72.7%,存活6例,存活率54.6%。11例患儿ECMO辅助时间为39~228(95.81±59.31)h,住院时间为4~44(25.00±11.48)d。ECMO撤机时呼吸衰竭组乳酸(Lac)、正性肌力药物评分和氧合指数(OI)较ECMO前均显著降低(P<0.05);心力衰竭组正性肌力药物评分和OI显著降低(P<0.05)。ECMO撤离时,死亡患儿的正性肌力药物评分和OI显著高于生存患儿(P<0.05)。死亡患儿的住院时间较存活患儿短(P<0.05);而存活患儿ECMO撤机时Lac、正性肌力药物评分和OI值较ECMO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ECMO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应用于危重症新生儿救治的心肺支持措施,但存在多种并发症发生风险,严格掌握指征,提高ECMO管理水平,降低并发症可提高患儿的撤机率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心脏手术后心肺复苏困难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27例成年心脏手术后心脏骤停患者因心肺复苏困难应用ECMO救治,男性19例,女性8例,年龄42~76(60±8)岁,其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例,瓣膜手术5例,心包剥脱术及房颤射频消融术各1例。全部患者均经应用药物、实施电除颤及心脏按压等措施抢救无效紧急建立ECMO辅助。结果 27例患者心肺复苏(CPR)时间35~190 min(中位时间90min),ECMO辅助后全部患者均恢复自主心律,ECMO辅助时间13.5~207 h(中位时间95 h),监护室停留时间1~20 d(中位时间7 d)。21例(77.8%)患者成功撤离ECMO辅助,其中13例(48.1%)存活出院。6例患者未脱离ECMO,8例成功脱机后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感染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ECMO辅助24 h后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Lac)、正性肌力药物评分(I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持续好转。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在年龄、肾功能衰竭需透析(CRRT)治疗人数、复苏后即刻MAP以及复苏72 h后IS、LVEF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ECMO可以提供紧急循环支持,挽救部分成年心脏术后心脏骤停而常规方法复苏困难的患者的生命,积极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及脑损伤对改善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系因早产、窒息、宫内感染、胎粪吸入等因素引起的原发或继发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缺乏,导致新生儿生后不久出现以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紫绀和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的肺部疾病,RDS在足月新生儿中并不少见,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1]。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8):34-40
目的 分析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的心搏骤停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22例因心搏骤停而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辅助的成年患者(>18岁),分为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组及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组,并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与CPR和ECMO相关的资料等数据的差异性。结果 22例ECPR患者中,63.6%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位年龄、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的比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比例及ECMO辅助前的中位pH值和血肌酐中位含量均明显高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组。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组患者的自发循环恢复(ROSC)中位时间、持续无搏动灌注超过12 h的比例、ECMO持续时间、深镇静持续时间、ECMO运行24 h的气道内峰压、脓毒症发生比例及28 d病死率等均明显高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组(P<0.05)。此外,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CA到ROSC时间、持续无搏动灌注超过12 h、深镇静持续时间是ECPR患者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搏骤停后接受ECPR的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与不良结局密切相关。年龄、深镇静持续时间、CA到ROSC时间、持续无搏动灌注超过12 h是ECPR患者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暴发型心肌炎的心脏超声心动图表现及在经皮心肺支持系统(PCPS)治疗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仪动态观察1例急性暴发型心肌炎患者在PCPS治疗术前后房室腔大小、室壁厚度、搏动幅度以及心功能指标,床旁实时监测术中导管位置。结果 超声心动图监测表现为PCPS术前后室壁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心脏射血分数与室壁短轴缩短率改善。结论 急性暴发型心肌炎患者超声表现为室壁运动明显减弱,心脏射血分数明显减低,左室腔内径增大,少量心包积液。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心脏急症的救治中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中结合超滤一体化连接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3例重症心脏病患者,年龄57-78(69)岁,体重63-89(73.6)kg。采用Medtronic ECMO管路行ECMO心功能支持,ECMO前及ECMO期间无尿、组织脏器水肿,在ECMO管路三通板处与离心泵接负压处连接超滤。结果 3例患者在ECMO过程中滤水5 750-14 850 ml,2例患者经过ECMO辅助联合超滤治疗后36 h、42 h尿量逐渐恢复,心功能恢复后撤除ECMO,后康复出院,另1例患者ECMO辅助48 h,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 ECMO中结合超滤连接方法简便,排气方便彻底,滤水效果良好、安全,适合ECMO过程中同期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小型猪模型,探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和(VA-ECMO)支持治疗对于小型猪的早期心肌保护作用。方法24头雄性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药物治疗组(B组)、ECMO组(C组)3组。通过结扎前降支的方法,在药物治疗组及ECMO组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当小型猪出现休克时,非对照组开始进行药物治疗或者ECMO支持治疗,并在24h后,处死实验动物。观察各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左心室收缩期和舒张期压力变化率(LV±dp/dt)以及心肌酶谱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心肌梗死后6h,C组LVEDP开始显著低于B组(P<0.05),并且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差异越显著。实验结束前,各组LV-dp/d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即LV-dp/dt的下降,A组<C组、B组;A组LV+dp/dt与C组及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C组LV+dp/dt与B组相比,在实验24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相比,心肌梗死面积无显著减小(P>0.05),但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ECMO能够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猪模型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可能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此外,ECMO并不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但可能对缺血非梗死区细胞产生正面的作用,避免其进一步受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婴幼儿患者在体外膜式氧合(ECMO)辅助下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情况,探索其相关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ECMO辅助的婴幼儿患者38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并对建立ECMO前、辅助循环开始后第1个24 h、以及第2个24 h所用的血管活性药物进行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AKI的相关因素,并分析相关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辅助循环开始后第2个24 h血管活性药评分对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发生有预测作用(P=0.004),高分值患者发生该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高(OR=93.3,95%CI:9.1~1021.2,P=0.000),病死率也显著高于低分值患者(OR=14.9,95%CI:2.6~84.1,P=0.01)。结论血管活性药评分是婴幼儿患者在ECMO治疗中发生AKI的预测指标,ECMO辅助第2天血管活性药评分较高则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