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术式和方法.方法 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1月对40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予以外科治疗.Bentall(带瓣人造血管替代升主动脉根部和主动脉瓣膜,并移植左右冠状动脉)手术17例,其中10例同期行主动脉弓部替换+降主动脉象鼻支架置入术;单纯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8例;窦部成形+主动脉瓣交界悬吊术6例,窦部替换+主动脉瓣成形+升主动脉半弓替换5例;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主动脉全弓替换4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DHCA)12例,其余为浅中低温体外循环.采用冷血心脏停搏液灌注12例,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TK)停搏液灌注7例,冷晶体心脏停搏液21例.采用改良超滤技术19例.结果 手术死亡1例,围术期死亡4例,死亡率12.5%(5/40),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细化A型主动脉夹层的分型有利于制订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止血彻底及心肌、脑保护确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心脏手术后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经验。方法 2006年12月至2019年03月,36例心脏术后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接受二次手术治疗,男30例,女6例;年龄26-74岁,平均(53.8+11.3)岁。首次心脏手术为非主动脉夹层手术20例,包括主动脉瓣置换9例,二尖瓣置换3例,二尖瓣成形1例,双瓣置换3例,冠脉搭桥2例,主动脉根部替换1例和室间隔缺损修补1例。首次心脏手术为夹层手术的有16例,包括单纯升主动脉替换术后主动脉弓部扩张2例,升主动脉+右半弓替换术后弓部扩张11例,Bentall+孙氏手术后右冠吻合口漏1例,升主动脉+右半弓替换近端吻合漏1例,升主替换+孙氏手术后近端吻合口漏1例。本次手术距首次手术0.3-11年(5.6±3.2y)。结果 所有36例患者均施行了主动脉夹层手术,体外循环90-409min(平均224.5±78.7)min;主动脉阻断60-207min,(平均107.2+39.4)min。34例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患者低流量时间16~47min,(平均25.6±8.2)min。死亡2例(5.6%);术后并发症6例(16.7%)。生存患者随访1~148个月(平均40.3+20.3m),随访期间无夹层破裂、截瘫和死亡。结论 心脏手术后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或A 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根部残余夹层或远端弓部扩张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但手术难度及风险均较初次主动脉手术增加,因此进行心脏手术时应特别注意主动脉操作的规范和准确,一旦心脏术后再发A型夹层则应尽量施行全弓支架象鼻手术,可获得较好的近远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9岁。因食用变质水果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于某医院门诊检查发现肾功能异常,血肌酐400umol/L左右,给予抗感染治疗(用药不详),3d后,症状缓解,但感乏力、纳差,未复查肾功能,2d后因突发胸腹部及背部疼痛伴大汗,于该院住院治疗,复查肾功能血肌酐400/lmol/L,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估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使用Perclose缝合器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5月——2021年5月我院21例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主动脉置换术时经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其中常规切开股动脉直视下插管11例;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并采用Abbott Perclose Proglide经皮血管缝合器修复股动脉10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股动脉操作时间、下肢制动时间、术后ICU时间及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股动脉操作时间(5.15 ± 3.38 min vs 20.33 ± 10.67 min; P<0.01)和术后下肢制动时间(2.13 ± 1.28 h vs 8.23 ± 4.77) h; P<0.05)经皮穿刺组明显低于直视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手术相关并发症及I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 vs 18.2%; P=0.13 ; 49.23 ± 10.35 h vs 50.33 ± 12.31 h; P=0.52)。结论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时Perclose缝合器的使用可避免传统开放直视下股动脉插管并作股动脉缝合修补的缺陷,是一种容易、快速、安全、微创、有效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Ⅰ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的回顾性研究,探讨对合并冠状动脉病变Ⅰ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此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2年9月至2011年2月共治疗Ⅰ型主动脉夹层207例,其中73例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并需同期处理.冠状动脉搭桥20例,冠状动脉整合45例,冠状动脉成形8例.结果 73例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Ⅰ型主动脉夹层,2例死亡,死亡率2.74%.远期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对Ⅰ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术前完善检查,明确冠脉病变,术中注意探查冠状动脉情况,制订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提高Ⅰ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疾病中最常见的灾难性病变,预后极差。如未经治疗,24h内死亡约占33%,48h内死亡约占50%,1周内死亡约占80%。约75%死于主动脉破裂。西方主动脉夹层年发病率约0,2%~0.8%。我国主动脉夹层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而逐年增高,而主动脉夹层诊断率随医疗条件改善也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行外科主动脉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及发生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114例为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发生组和非发生组。统计A型主动脉夹层行外科主动脉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类型,查阅两组临床资料,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114例A型主动脉夹层行外科主动脉置换患者术后25例发生并发症,占21.93%,并发症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低氧血症和脑梗死,分别占20.00%和16.00%;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β=1.213,OR=3.582,95%CI=2.482-6.313)、脑卒中史(β=1.563,OR=6.413,95%CI=5.682-8.452)、体外循环时间(β=1.454,OR=4.083,95%CI=3.235-4.572)、主动脉阻断时间(β=2.934,OR=1.034,95%CI=0.283-4.394)、深低温停循环时间(β=1.691,OR=1.593,95%CI=1.24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急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分析急诊手术治疗16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按主动脉根部术式,分为Bentall术7例,单纯升主动脉置换术3例,David+升主动脉置换术2例,全弓置换术+支架象鼻术4例。涉及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采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结果全组16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胸腔积液2例,呼吸功能不全2例,住院死亡2例,均死于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经过透析治愈,无手术死亡,无精神症状发生,无二次开胸止血。生存出院者随防0.5~8年,期间失防3例,晚期死亡1例,余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及时准确作出诊断,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积极手术治疗,术中采用最佳术式及合适的脑保护,术后及时处理并发症,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该院治疗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27例,其中生存者89例,死亡者38例,比较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年龄、并发症等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127例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性期死亡38例(29.92%);经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包填塞、休克和意识障碍为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手术或介入治疗为影响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死亡的保护性因素。此外,选择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将患者分组,进行生存资料比较,无心包填塞及有手术介入治疗的患者群体,其生存率明显高出(P0.05)。结论心包填塞、休克及意识障碍可使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急性期死亡的危险升高,应积极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主动脉假腔插管在A型主动脉夹层(AADA)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自2015年6月到2018年5月,主动脉夹层患者通过主动脉假腔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进行手术5例,其中4例为辅助股动脉插管灌注,1例为单独升主动脉假腔插管。所有手术均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同时行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ACP)。结果: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夹层破裂及灌注不足。术后CTA示: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人工血管通畅,术中支架位置良好,无内漏。降主动脉真腔较术前明显扩大,未闭的降主动脉假腔血栓形成。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术后突然发作的混乱、瞻望或躁动,持续5~10 s,很快缓解。病例3一周后症状完全消失,病例415 d后完全缓解。结论:AADA手术在准备充分并且适应证明确的条件下,经主动脉假腔插管是传统插管的一种有效的替代及补充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