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和传统开放置钉治疗无神经系统症状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1月收治的8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开放式置钉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置钉合格率、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及矢状面指数。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下地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钉合格率95.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8%(P0.05);手术前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矢状面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矢状面指数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治疗无神经系统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能够促进患者伤椎高度的恢复,加速患者术后脊柱功能的恢复,疗效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514-3516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置钉与开放手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2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置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后凸Cobb角和伤锥前缘高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后凸Cobb角、伤锥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后凸Cobb角较治疗前减小、伤锥前缘高度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57-4258
分析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的34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情况及各项影像学参数。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及各项影像学参数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及各项影像学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指标(P<0.05)。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能矫正脊柱畸形、恢复并维持伤椎高度,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革后护理对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以不断提高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使用改革后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程度降低,护理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使用改革后护理不但能够保证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842-2843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推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推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量、出血量等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受损椎体前缘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矢状面指数、Cobb角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微创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开放组(采用后路开放经伤椎椎弓根螺钉手术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X线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椎体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矢状面指数、椎体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均低于开放组,微创组的X线暴露时间长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椎体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矢状面指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24h的VAS评分低于开放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达到与后路开放经伤椎椎弓根螺钉手术相似的手术效果,但具有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更轻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52例,分析临床疗效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纠正率及椎体后突畸形恢复度术后得以显著改善(P<0.05),术后10个月时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椎弓根钉复位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857-1859
纳入本院2010年1月~2015年5月确诊为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伤椎椎弓根置钉组和保守治疗组,对两组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发生率及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触觉、运动、Cobb’s角及伤椎高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6个月后伤椎椎弓根置钉组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发生率与保守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椎弓根置钉组患者触觉、运动评分、Cobb’s角及伤椎高度等各项指标均优于保守治疗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要优于保守治疗,并不会增加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发生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脊椎稳定情况和减轻患者疼痛,是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07-208
回顾性分析8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分为A、B两组,A组予以微创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术,B组则予以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各手术指标差异、术前及术后影像学指标差异,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创口直径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2.4±5.3)ml、(0.0±0.0)ml、(3.1±0.3)cm和(7.3±1.4)d,均明显短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2)术前及术后两组患者影像学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大幅增加(P<0.05),后凸Cobb角及椎管堵塞指数则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说明两组均取得理想疗效;(3)术后半年的随访期间,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B组出现螺钉松动1例(2.5%),同A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予以微创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方案,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复位,同时应用自体骨及同种异体骨经椎弓根行伤椎体内及小关节突间联合植骨治疗。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及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无神经症状加重,经随访5~18个月椎体高度和生理弧度无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椎体无塌陷变形。结论椎弓根内固定+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安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研究胸腰段骨折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早期椎体高度丢失的相关因素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根据纳入标准,共38例纳入本研究。统计患者术后48h、1月、3月及6月椎体高度,计算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丢失率行统计学分析。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伤椎置钉情况、体重指数、术前骨密度、TLICS评分及术前伤椎周围椎旁肌体积(核磁共振测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结果对相关因素进一步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1月椎体高度丢失率6.88?4.46,术后3月12.51?8.39,术后6月14.38?10.01,其统计学分析存在差异。患者年龄、性别与伤椎是否置钉与术后6月椎体高度丢失率无明显相关性;BMI指数、骨密度与TLICS评分与术后6月椎体高度丢失率明显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椎体高度丢失率与TLICS评分(RS=0.473,P=0.003)、体重指数(RS=0.357,P=0.028)呈正相关,与骨密度数值(RS=-0.387,P=0.018)和术前肌容积(RS=-0.640,P=0.000)呈负相关。结论:胸腰段骨折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早期存在椎体高度丢失现象,高BMI指数、高TLICS评分、低骨密度及低术前肌容积是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行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及影像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7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矢状位指数较术前高,后凸Cobb角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矢状位指数及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与开放性手术达到相同效果,且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根据病床单双号分成两组,其中单号患者均归为对照组(25例,采取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双号患者均归为观察组(25例,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  相似文献   

14.
徐斌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0):2332-2333
选取2010年2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3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患者行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结合椎弓根钉固定法治疗。对患者进行24个月的随访。分析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结果患者术后1w和手术前比较,椎体压缩率(前缘、后缘)、椎管侵占率、后凸Cobb's角影像学测量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手术12个月时和术后24个月时随访结果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断钉、断棒、螺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结合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远期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曾慧君 《当代护士》2007,(9):37-37,40
分析总结了37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护理的配合要点。通过术前予以患者心理支持和术式的宣教,手术护士了解手术方式、步骤和特殊器械的使用方法,采取有效的体位和安全保护措施,术中积极主动配合,减少出血及预防感染。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治疗效果满意,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后凸Cobb角均明显恢复,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在不降低手术效果、不增加手术时间的基础上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临床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28例与前期36例无植骨病例作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有1例断钉,对照组有7例断钉.两组矫形角度丢失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能培强椎体早期抗压稳定性,加速骨折坚强愈合,减少内固定长时间过大应力造成断裂、折弯、切割等引起矫形角度丢失.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041-2042
对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在治疗中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选取10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所有患者均经我院确诊为胸腰椎骨折,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观察组治疗方法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对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优于对照组(64.00%),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52.49±11.15)min、住院天数(6.65±1.32)d、术中出血量(116.34±14.29)ml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所需时间(134.32±38.55)min、住院天数(15.70±0.75)d、术中出血量(352.37±15.10)ml,两组差异显著(P0.05)。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对患有胸腰椎骨折的患者治疗疗效显著,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从而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张潼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5):3530-3530
选取我院2011年l2月-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接受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治疗,对照组接受经骶棘肌人路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骨折疗效显著,相比传统开放性手术其术式简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与常规椎弓根螺钉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9例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2组,微创组(19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开放组(20例)采用常规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比较2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疼痛评分(VAS);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椎体前缘影像学高度及后凸Cobb角的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损伤、感染、内固定断裂或松动等并发症。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与开放组患者的术后椎体前缘影像学高度及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经穿刺抽吸,局部加压包扎后顺利愈合。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是治疗中老年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