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不同超滤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肺转流 (CPB)中应用不同超滤技术的适应证、最佳血液循环路径、技术实施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了 36 4例在CPB中应用常规超滤 (CUF)、改良超滤 (MUF)和零平衡超滤 (Z BUF)的临床资料。比较滤液量、超滤前后的血球压积 (Hct)、血钾浓度。结果 :CUF组滤液量 (110 9± 781)ml,超滤前Hct0 .2 4 8± 0 .0 4 9,超滤后Hct 0 .32 0± 0 .0 6 7。MUF组滤液量 (2 8.4± 12 .8)ml/kg ,超滤前Hct 0 .2 19± 0 .0 4 0 ,超滤后Hct 0 .335± 0 .0 76 ,随着血液浓缩 ,动脉压逐步上升 ,术后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Z BUF组滤液量 (2 0 6 0±86 0 )ml,超滤前血钾 (6 .6 9± 0 .4 6 )mmol/L ,超滤后血钾 (5 .32± 0 .38)mmol/L。本组有 36例在停止CPB时液体出入量相等或负平衡 ,最多者 - 93ml/kg。术前有贫血 (Hb≤ 10 0 g/L)的 9例在停止CPB时Hb均恢复或略高于术前水平。体重≤ 10 的婴幼儿仅在MUF中输注 10 0~ 15 0ml的红细胞悬浮液。结论 :CUF和MUF都能够滤除人工心肺系统中多余的水分 ,浓缩血液 ,减少因输注血液制品所带来的并发症。MUF在清除体内、外多余水分的同时还能改善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和器官功能。目前 ,MUF已成为我所婴幼儿CPB所必需。Z BUF是治疗高血钾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并评价平衡超滤和改良超滤在小儿心肺转流术(CPB)中的效果.方法: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平衡超滤(BUF)组、改良超滤(MUF)组和BUF联合MUF(B M)组3组,分别在整个CPB期间、停CPB后和全过程进行超滤.结果:各组临床资料无差异,BUF组在CPB中滤出液体(415±136)ml,MUF组滤出(294±81)ml,B M组滤出(726±153)ml;BUF组在CPB过程中炎症因子浓度无明显变化,而MUF组则有上升趋势,B M组在CPB结束时炎症因子浓度明显低于MUF组(P<0.05);MUF组进行超滤时,血细胞比容明显提高,炎症因子浓度有所上升.结论:平衡超滤法能在CPB中维持较低的体内炎症介质浓度;改良超滤法可以在术后迅速浓缩血液,但对降低炎症介质的浓度影响较小;BUF联合MUF在CPB中既可以维持较低的体内炎症介质浓度又能在术后迅速浓缩血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超滤技术(MUF)在成人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影响.方法 5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MUF组,n=25)和对照组(CUF组, n=25),在术中分别采用改良超滤和常规超滤 (CUF),对两组术后早期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间的红细胞比容(Hct)在术前、超滤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超滤后MUF组高于CUF组(P<0.01),MUF组术后出血及库血使用均低于CUF 组(P<0.05) ,术后血流动力学较平稳,呼吸机支持时间较短,术后24 h 尿量明显减少.但术后ICU滞留时间、病人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出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超滤可在手术后短时间内浓缩血液,提高Hct, 改善肺功能,减少出血和库血使用,但不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改良超滤法(Modified Ultrafiltration,MUF)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术中应用,有报道认为MUF能快速脱水,减轻婴幼儿CPB后炎症反应,减少术后用血,并能改善心功能。但MUF在成人心内直视术中应用少见报道。本课题主要回顾性研究MUF脱水效果、对血电解质的影响、对红细胞影响及术后渗血影响,前瞻性研究MUF对成人瓣膜替换术后炎症介质及心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零平衡超滤(ZBUF)和静脉-动脉改良超滤(V-A MUF)联合应用于婴幼儿体外循环(CPB)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判定二者联合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69例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患者,其中男32例,女37例,年龄4~24个月,体重5~13 kg;选用MEDOS ME HFOS 0025婴儿型超滤器,CPB期间行ZBUF,CPB结束后采用静脉-动脉路径行改良超滤.观察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血浆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浆胶体渗透压(COP)、红细胞压积(HCT)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MAP在V-A MUF结束时明显较CPB期间升高(P<0.05);V-A MUF结束时TNF-α、IL-6、IL-8与ZBUF过程中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OP和HCT在V-A MUF结束时较CPB期间明显升高(P<0.05).结论 ZBUF与V-A MUF联合应用于婴幼儿CPB手术中可排除炎性因子,快速减少体内水分、提高COP和红细胞压积,从而改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零平衡超滤(ZBUF)、改良超滤(MUF)和常规超滤(CUF)联合应用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PH)婴幼儿术后肺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24例体重〈10kg、CHD合并中重度PH在体外循环(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婴幼儿纳入本研究,CPB管路及超滤器连接采用Elliot方式,均衡分为两组。MUF+CUF组(n=12):常规库血预充,主动脉开放后行CUF,CPB结束后行MUF。ZBUF+MUF组(n=12):在常规库血预充的基础上进行ZBUF,CPB期间全程行ZBUF,CPB结束后行MUF。比较两组患儿预充液和围术期血气分析结果、预充液和术后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ZBUF+MUF组预充液中乳酸(Lac)、葡萄糖(Glu)和TNF—α等含量明显低于CUF+MUF组(P〈0.05);围术期Lac、Glu、TNF—α较CUF+MUF组显著降低(P〈0.01);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多个时间点ZBUF+MUF组患儿呼吸指数明显低于CUF+MUF组(P〈0.05);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CUF+MUF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ZBUF和MUF的联合使用能有效降低围术期代谢产物有害炎性介质的含量,有利于减轻低体重患儿术后肺损伤,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7.
复合超滤对小儿先心病术后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复合超滤技术对改善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extracoporeal circulation,ECC)术后心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4组:常规超滤组(CUF组,n=15)、改良超滤组(MUF组,n=15)、零平衡超滤组(ZUF组,n=15)和改良超滤+零平衡超滤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普通输液加温器在10 kg以下婴幼儿改良超滤(MUF)保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的10 kg以下患儿42例,随机分配至常规MUF组与输液加温器MUF组(H-MUF组)。H-MUF组采用普通输液加温器应用于MUF管路连接中。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超滤前后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鼻咽温度、肛温、停机后止血时间、术后红细胞(RBC)与血浆用量。结果两组患儿术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MUF后,MUF组与H-MUF组患儿的HCT与Hb较超滤前均明显提升(P0.05),但两组间无差别(P0.05)。MUF前,两组患儿的鼻咽温与肛温无统计学差异,但超滤后MUF组患儿鼻咽温与肛温均低于超滤前水平(P0.05),也低于H-MUF组超滤后水平(P0.05)。MUF后,H-MUF组患儿止血时间明显短于MUF组(P0.05),H-MUF组患儿术后血浆用量少于MUF组患儿(P0.05),但RBC用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用普通输液加温器实施体外循环MUF的保温方法,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有利于婴幼儿心脏手术的体温保护。  相似文献   

9.
超滤在10公斤以下小儿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目的 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CHD)患儿体外循环 (CPB)中进行超滤的临床经验。方法  1999年至2 0 0 2年 ,共进行 10kg以下小儿CHD心内直视手术 14 94例 ,其中复杂畸形 6 2 5例 ,所有病例都在手术中使用超滤。超滤方法包括常规超滤 (CUF)、改良超滤 (MUF)、平衡超滤 (BUF)以及联合应用等形式。部分病例测量转流前 ,转流结束和MUF结束时肿瘤坏死因子 (TNF) ,白介素 - 8(IL - 8)和E -选择素 (E -selectin)浓度。结果 14 94例患儿中未发现同超滤有关的并发症。采用CUF 2 1例 ,MUF 811例 ,BUF 2 0例 ,常规结合MUF 5 89例 ,BUF +MUF 5 3例。三种超滤方法时间分别为 (11.4 9± 6 .6 1)min ,(11.35± 2 .5 8)min和 (46 .0 4± 2 2 .4 1)min ,分别滤出液体 (135 .75± 4 0 .5 6 )ml,(332 .6 6± 112 .99)ml和 (5 2 7.2 7± 35 3.6 5 )ml。全组患者术中红细胞比积 (Hct)(0 .2 4 6± 0 .0 2 6 )L/L ,CUF结束时Hct(0 .2 6 1± 0 .0 2 5 )L/L ,MUF结束Hct为 (0 .339± 0 .0 34)L/L。TNF ,IL - 8和E -选择素测量结果显示 ,BUF能降低转流过程中炎症因子上升的幅度 ,MUF在浓缩血液的同时也增加了炎症因子的浓度。结论 超滤能够滤出炎性介质等有害物质。BUF法依靠置换作用可降低炎性介质的浓度。CUF和MUF都可浓缩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超滤(MUF)对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行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的婴幼儿随机分为MUF组(n=20)和无超滤对照组(简称对照组,n=20),动态观察CPB前、CPB停机以及MUF结束时(对照组在CPB停机20min时)的血氧分压(PO,)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正性肌力药用量以及使用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肺功能指标。结果:40例患儿无一例死亡。两组的PO2在CPB停机时与CPB停机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但MUF组在MUF结束时明显回升,接近CPB前水平,而对照组仅轻度回升,但仍明显低于CPB前;CPB停机20min时MUF组P02高于对照组。CPB停机后两组PC02轻度升高,MUF后PCO2轻度下降,但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MUF组呼吸机辅助时间、正性肌力药用量以及使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两组LVEF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UF有利于改善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术后早期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超滤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11月我院共行心脏瓣膜置换术165例。随机分为改良超滤(MUF)组(n=89)和无超滤对照组(n=76),动态观察体外循环(CPB)前、CPB停时及MUF结束时(对照组为CPB停后15min)3个时间点心排量(CO)、心排指数(CI)等心功能指标。结果 MUF组患者超滤时间为35~115min,滤出液量600~1800ml。所有患者在停ECC时血细胞比容得到提高(〉28%),关胸时术野渗血明显减少,MUF组超滤后CO、CI均较CPB停时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停CPB时与CPB停后15min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UF组超滤结束后与对照组CPB停后15min相比,CI升高显著(P〈0.05)。且MUF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减少,呼吸机辅助时间6~10h,对照组呼吸机辅助时间8~18h,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MUF组为2~4d,对照组为3~6d。结论 ECC中应用改良超滤方法可迅速排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和中小分子炎性因子等有害成分,能迅速浓缩血液,同时减轻患者术后各脏器水肿,减少术后各脏器并发症,有利于心、肺及全身各脏器功能的恢复,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患者监护室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超滤连负压吸引技术在小儿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对输血及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30例接受CPB下心脏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常规超滤组(CUF组)和改良超滤组(MUF组)。观察术中库血用量、血浆用量、红细胞比容的变化,并用SSPS/PC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UF组库血用量、血浆用量、显著低于CUF组(P〈0.01),且滤出水量明显多于CUF组(P〈0.01)。结论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改良超滤可有效排出体内水分,提高红细胞比容,明显减少输血及术后出血,是节约用血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中进行改良超滤技术(静脉-动脉通路)的临床经验。方法我院自2004年11月至2007年6月在240例婴幼儿ECC结束后应用改良超滤(静脉-动脉通路)。观察全组患者改良超滤的时间、滤出液量、术中红细胞压积(Hct)、改良超滤结束时Hct、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术后输入库血量。结果240例患儿未发现同ECC有关的并发症,ECC时间为49-184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7-110 min,改良超滤滤出液体150-400 ml,全组患者术中Hct维持0.16-0.20,改良超滤结束Hct为0.30-0.39,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6-72 h,24 h胸腔引流量30-110ml,术后输入库血量100-200 ml。结论改良超滤(静脉-动脉通路)具有迅速滤出体内多余水份,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的作用,并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输血量,有利于婴幼儿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改良超滤对成人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改良超滤对成人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2例成人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改良超滤(MUF)组(n=10)和无超滤对照组(n=12),动态观察体外循环(CPB)前、CPB停时及MUF结束时(对照组CPB停后15min)3个时间点心排量(CO)、心排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VI)、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每搏做功指数(IVSWI)等心功能指标。结果:MUF组超滤后CO、CI、SV、SVI、LVSWI均较CPB停时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停CPB时与CPB停后15min相比,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MUF组超滤后与对照组CPB停后15min相比,CI和LVSWI升高显著(P<0.05)。结论:在成人心脏瓣膜替换术中,应用改良超滤技术可以减轻心肌水肿,提高心脏指数,改善术后早期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近红外光谱仪(NIRS)监测超滤期间脑组织血氧参数的变化,比较不同改良超滤(MUF)方式的效率,提高婴幼儿改良超滤质量。方法 20例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改良超滤方式(tMUF),实验组采用优化改良超滤方式(mMUF)。在体外循环术后行MUF 8-12 min。MUF期间,用近红外光谱仪(NIRS)实时、连续监测两组患儿脑组织氧合指数(TOI)、脑组织血红蛋白浓度指数(THI)、氧合血红蛋白变化量(△O2Hb)、以及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CVP)和血细胞比容(Hct)等指标。结果两种MUF方式都能显著提高脑血氧参数,较开始MUF时的各项参数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THI与脑组织的血红蛋白总浓度成正比,超滤期间,mMUF组THI变化幅度为(0.91±0.60)mM/cm,tMUF组为(0.46±0.30)mM/cm,mMUF组THI上升速度显著快于tMUF组(P=0.033)。mMUF组△O2Hb提高(7.42±2.94)mM,且避免了tMUF组在超滤初期的低效超滤时间。两组TOI呈缓慢上升趋势。mMUF组红细胞比容(Hct)上升更显著,MUF结束,Hct达到(0.369±0.018)(P=0.001),无需再输血。MUF期间,患儿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结论使用优化改良超滤方式,能显著提高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改良超滤的效率和质量,并能够改善脑组织血氧参数,稳定术后血流动力学,达到节约用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改良超滤法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改良超滤法浓缩血液的效果及其对体内部分细胞因子(TNF、IL-8、ET)的影响。方法40例小儿先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体外循环中维持血球压积20%,胶体渗透压1.33kPa左右。实验组病人在停机后,拔管前行改良法超滤。结果超滤后,病人的血细胞及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的浓度明显提高,而IL-8、ET和尿素氮、肌酐这些中小分子物质的浓度经白蛋白校正后明显降低,TNF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改良超滤法可以迅速浓缩血液中的细胞和蛋白,在滤出水份同时,还能有效的去除多种有害中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婴幼儿心肺转流(CPB)中营养物质的变化。方法选取40例15 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别在手术开始、主动脉阻断时、主动脉开放、CPB结束、改良超滤(MUF)后、术后2 h和20 h测定血糖,游离脂肪酸,血清总蛋白。结果血糖浓度在CPB开始时有明显上升(P〈0.01),CPB过程中无明显变化,术后先上升后下降。游离脂肪酸在CPB开始时明显下降(P〈0.01),经MUF后迅速上升(P〈0.01),此后逐渐下降,术后20 h明显低于基础值(P〈0.01)。CPB中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1),术后虽逐渐上升,但到术后20 h,其水平仍低于术前(P〈0.05)。结论在儿童CPB中营养代谢的变化和成人有明显不同,CPB过程中血糖和脂肪酸的上升幅度不明显,且术后血糖,脂肪酸和蛋白质都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对小婴儿心脏手术围术期的营养支持应加以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